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精确评价犬不同形式心肌收缩运动的意义及价值.方法 分离结扎11只健康杂种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犬急性心肌梗死,于梗死前后分别行超声心动图STI检查,应用观察实验犬急性心肌梗死前后左心室短轴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及心尖长轴纵向应变(LS)的变化.结果 正常状态下左心室心肌各节段RS、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CS高于LS(P<0.05),心尖位左心室心肌LS在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依次递增,基底段最小,心尖段最大(P<0.05),心肌梗死后左心室中间段前壁、前间隔及心尖段前壁、前间壁和后间隔RS、CS及LS均明显低于梗死前(P<0.05).结论 STI可精确评价犬心肌不同形式的运动产生的应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对猪闭合性心肌挫伤前、后对左心室短轴各节段不同形式的运动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健康贵州小型巴马猪9只,采用小型撞击器进行撞击,成功建立闭合性心肌损伤的动物模型后,应用二维应变技术分别于撞伤前正常状态及撞伤后0.5 h、2 h、4 h、8 h及12 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心室节段二维图像(帧频>40帧/s),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软件分析撞击前后左心室心肌各节段的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及旋转角度(Rot).根据病理结果将左心室各节段分为损伤区及非损伤区,分析RS、CS及Rot变化及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 撞伤前正常状态下显示各节段RS、CS、Ro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撞伤后STI分析显示撞伤后损伤区RS及Rot撞伤后0.5 h即呈逐渐下降趋势,较撞伤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损伤区CS在撞伤后4 h出现降低 (P<0.05,P<0.01).结论 STI能敏感地检测出闭合性心肌损伤的动物模型的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2DSI)评价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NSTE-ACS患者90例,依据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研究(GRACE)危险积分作危险分层(高、中、低危组,n=30)。应用2DSI测量各组患者左心室各心肌节段收缩期最大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心尖部扭转角度(RA),对最大应变值的均值进行组间比较,并与GRACE危险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STE-ACS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期LS、RS、CS峰值的均值均与GRACE危险积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1、-0.74、-0.58,P均<0.05),心尖部RA与GRACE危险积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高危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期LS、RS、CS均显著低于中、低危组(P<0.01)。结论 2DSI能无创定量分析NSTE-ACS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应变,部分应变峰值提示NSTE-ACS风险程度,2DSI对NSTE-ACS危险分层起重要的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评价左心室收缩期心内膜下心肌周向应变(CS)、径向应变(RS)、径向位移(RD)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12只开胸比格犬,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主干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分别于基础状态、LAD结扎20 min后,采集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和心尖四腔观、二腔观二维灰阶动态图像,VVI软件分析左心室18节段以及各短轴水平心内膜下心肌整体平均收缩期峰值CS、RS和RD变化.同时采用二维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每搏量(SV)和射血分数(LVEF).分别进行各参数间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①与基础状态相比,缺血后LVEF显著降低(P<0.001);缺血后心内膜下心肌受累节段、乳头肌以及心尖短轴观整体平均收缩期峰值CS、RD和心尖短轴观整体平均收缩期峰值RS明显低于基础状态(P<0.05).②基础和缺血状态下,左心室17/18个心肌节段(除缺血状态侧壁中间段外)以及各水平整体平均收缩期峰值CS与RD呈显著线性相关(r=0.662 0.995,P<0.05、P<0.01或P<0.001);左心室6/18个节段以及各水平整体平均收缩期峰值(除基础状态心尖水平外)RS与RD有良好线性相关(r=0.580~0.916,P<0.05、P<0.01或P<0.001);未能建立各短轴观整体平均收缩期峰值RD与SV和LVEF间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心内膜下心肌应变和位移能够敏感反映急性心肌缺血时局部和整体心肌收缩功能变化;周向应变与径向位移显著相关表明左心室收缩期心内膜下心肌周向形变是导致心内膜径向位移的主要力学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犬缺血心肌局部功能及侧支循环建立的应用价值.方法 10只杂种犬,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主干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分别于术前、LAD结扎后即刻、30、60、180、240、360 min,采集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及乳头肌水平二维灰阶动态声像图,QLAB软件分析左心室短轴基底部及乳头肌水平12节段心肌整体收缩期平均峰值周向应变(CS)、径向应变(RS)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的变化.实验结束后行心肌组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结果 ①与术前相比,LAD结扎术后30~60 min,左心室短轴缺血节段(前间隔、前壁及侧壁)的心肌应变CS及RS收缩期峰值均显著降低(P<0.05);60 min后CS及RS收缩期峰值均有恢复趋势,但与术前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非缺血节段后壁及下壁术后部分CS及RS收缩期峰值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后间隔CS及RS无明显变化.②与术前相比,LAD结扎术后60~360 min,左心室短轴缺血节段(前间隔、前壁及侧壁)的LVFS均显著降低(P<0.05),非缺血节段LVFS均无显著改变.③TTC染色结果显示,左心室短轴心肌梗死节段为LAD供血的前间隔、前壁及侧壁,与CS和RS的结果相一致.结论 心肌应变参数CS、RS能够敏感反映急性心肌缺血的范围、程度及侧支循环建立后局部心肌节段应变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分析梗死心肌及缺血心肌节段心肌纵向、径向及周向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评价其对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35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组)、25例心肌缺血患者(缺血组)和25例正常体检者(正常组),接受超声检查,采集左心室长轴观、心尖四腔观,心尖二腔观及左心室短轴观(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二维灰阶图像,按左心室18节段划分法,分析各个切面观心肌节段的纵向、径向和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结果心肌缺血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低于正常组(P<0.05),而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和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低于正常节段,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径向、周向、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均显著低于正常组节段(P<0.01),也较缺血组节段低(P<0.05)。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准确评价梗死心肌和缺血心肌局部运动异常,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反映心肌缺血较其他指标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方法采集26例CP患者左心室心尖位四腔切面、两腔切面、左心室长轴高帧频图像,测量左心室游离壁(前侧壁、下侧壁、前壁、下壁)心内、外膜下心肌各个节段的二维纵向收缩期应变峰值,并与37例正常人比较。结果 (1)CP患者左心室游离壁心外膜下心肌各节段纵向收缩期应变峰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且绝大多数节段P<0.01;(2)CP患者左心室游离壁心内膜下各节段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地定量评价CP患者左心室游离壁心内膜下及心外膜下心肌收缩功能,CP患者左心室游离壁心外膜下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减低,提示心外膜下心肌收缩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心肌功能的改变.方法:超声心动图检查30例HCM患者(HCM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获取二维灰阶动态图像.采用STI技术分析受检者纵向(LS)、径向(RS)、环向(CS)应变及左心室短轴水平的旋转角度峰值.结果:HCM组心肌整体LS、RS、CS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CM患者左室心肌应变和扭转能力降低.STI技术可有效评估HCM患者的左室心肌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前后左室心肌周向收缩功能.方法 对31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前、术后3个月及28例正常人应用超声心动图仪获取高帧频二维图像,测量左心室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部水平的收缩期圆周应变(CS).结果 在对照组中,同一水平比较,室间隔心肌的收缩期CS高于其他各个室壁.与对照组比较,PCI术前部分节段心肌收缩期CS减低(P<0.05),且与冠状动脉造影左前降支病变分布范围相一致;与PCI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相应节段心肌收缩期CS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TI能够定位和定量诊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评价局部心肌周向收缩功能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右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及应变率。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右冠状动脉狭窄患者70例,根据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STI测量右室游离壁各节段(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应变(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结果重度狭窄组各节段ε、SRs、SRe、SRa小于对照组(P0.05)。中度狭窄组基底段、中间段ε及基底段SRs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STI能够较准确、客观评价右室长轴心肌收缩期、舒张期形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二维应变对左心室整体应变与应变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评价新的超声软件二维应变(2DS)用于定量左心室整体应变与应变率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采集21例心衰患者与15例正常对照者心尖二腔、三腔、四腔长轴与乳头肌水平短轴二维灰阶动态图.采用心尖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应用2DS软件由心尖长轴图像测量左室长轴收缩峰值应变(GSL)与应变率(GSrL);乳头肌短轴图像测量左室轴向收缩峰值应变(GSC)与应变率(GSrC).比较心衰组与对照组各参数测值,分析EF与应变及应变率参数相关性.结果心衰组GSL、GSrL、GSC及GSrC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1).EF与GSL、GSrL、GSC及GSrC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0.88,0.87,0.85,0.83).结论 2DS可用于定量左室整体应变与应变率,有望成为客观准确定量左室功能的新方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Role strain     
  相似文献   

13.
Brain strain     
Deady B  Wallace C  Siu W 《CJEM》2007,9(5):367, 393-367, 394
  相似文献   

14.
N Malleson 《Nursing times》1974,70(20):735-736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逐年增多,现已成为我国最高致死性疾病之一,对此类患者局部心肌功能的评价对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迫切需要一个能对局部心肌功能做出客观、定量评价的技术。心肌应变(Strain,S)及应变率(StrainSRate,SR)可以测量局部心肌组织发生的极小形变,从而更加准确的评价局部心肌功能及室壁运动。本文将就近年来心肌应变与应变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应变和应变率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或慢性心肌缺血患者心肌整体功能受损前评价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确认功能异常心肌中存活心肌有重要价值。超声心动图检出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较心电图ST段压低和心绞痛出现更早和更敏感的指标,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及其相关技术提高了对缺血心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18.
Shuttleworth A 《Nursing times》2005,101(40):18, 20
  相似文献   

19.
M Vousden 《Nursing mirror》1985,161(7):25-28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