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面神经去神经支配后眼轮匝肌(简称眼肌)和口轮匝肌(简称口肌)运动终板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反映运动终板退变和再生情况的乙酰胆碱酯酶在运动终板区含量的变化与面肌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4/12在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第二电镜室进行.取白色瞬目反射正常豚鼠30只,随机分为压榨右侧面神经总干15 s组10只,30 s组10只,切断组10只,每组又依术后观察时间分为1周和1个月两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从30只豚鼠中随机选取5只豚鼠的左侧面神经作为对照组.通过乙酰胆碱酯酶染色进行组织化学分析及光镜和电镜下眼肌和口肌的运动终板形态观察.结果参加实验豚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1周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灰度值压榨15 s组,压榨30 s组和切断组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眼肌68.13±6.68,65.75±7.75,67.56±4.86,66.41±5.89,P>0.05;口肌67.41±4.85,66.25±6.03,65.86±5.91,64.52±5.12,P>0.05].②术后1个月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灰度值术后1个月时各组豚鼠口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灰度值仍没有明显变化(64.21±7.23,68.41±7.86,67.58±5.75,64.52±5.12,P>0.05),而压榨30 s组和切断组高于对照组(76.12±4.51,85.21±5.12,66.41±5.89,P<0.05).③透射电镜下运动终板超微结构的变化去神经支配后1周,突触后膜和神经末梢萎缩,初级和次级皱褶均变浅,眼肌与口肌运动终板结构相似.去神经支配后1个月,切断组口肌,初级和次级皱褶继续变浅;压榨15 s和30 s组,口肌初级突触间隙接近正常.去神经支配后1个月,压榨30 s组和切断组眼肌初级和次级皱褶继续变浅,有些次级皱褶消失.结论①不同程度神经损伤后1周和1个月时,口肌运动终板处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提示去神经支配后运动终板处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②不同程度神经损伤>1个月时,眼肌运动终板处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下降较明显,提示对去神经支配的敏感性与肌肉种属和肌纤维类型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2.
面神经分支传导速度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神经传导速度不同的测试,进一步阐述眼轮匝肌支配神经(简称:眼支)和口轮匝肌支配神经(简称:口支)受损伤程度差异的原因,为面肌功能评价的“局部评价系统”的确立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肌电图仪计测正常人眼支、口支的潜伏时及豚鼠眼支、口支的潜伏时,进一步计算出传导速度。结果:正常人眼支传导速度为(42.3&;#177;6.1)m/s,口支为(28.4&;#177;3.3)m/s,两支传导速度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lt;0.001)。实验前,豚鼠眼支传导速度为(21.1&;#177;3.1)m/s,口支为(15.5&;#177;3.0)m/s。两支传导速度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lt;0.001)。压迫豚鼠面神经前后眼支传导速度差值为(33&;#177;0.6)m/s,口支为(1.2&;#177;0.1)m/s,两支间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lt;0.001)。结论:眼支和口支具有传导速度差异的生理学特点,支持面肌功能评价“局部评价系统”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魏宏权  李笑天  于何  任重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6910-6911,i00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面神经失神经支配后口轮匝肌(简称:口肌)肌纤维钙泵活性的变化与面肌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60只豚鼠,随机分为压榨5s(n=15),压榨15s(n=20),压榨30s(n=25)3组,制造面神经麻痹模型,应用神经电图测试压榨面神经前后阈值,观察恢复到压榨前阈值的时间;并应用瞬目反射观察面肌功能恢复时间。取口肌进行Ca^2+-ATP酶细胞化学染色透射电镜下观察钙泵活性的变化。结果:压榨5s组的平均神经兴奋传导抑制时间为(35.1&;#177;16.6)min:肌纤维钙泵活性正常。压榨15s组瞬目反射恢复正常平均需(48&;#177;15)d.15d时钙泵活性轻度下降,30d时钙泵活性基本恢复正常。压榨30s组15d和30d时肌纤维钙泵活性重度降低,半年内瞬目反射无一只恢复。结论:面神经受损伤持续时间越长肌功能受损伤程度越重,康复越难。应早期行面神经减压术。  相似文献   

4.
面肌失神经支配后线粒体变化与功能康复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何  魏宏权  白伟良  任重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3):3180-3181,T00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面神经失神经支配后口轮匝肌线粒体结构、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变化与面肌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制造颞骨内面神经麻痹模型,分为面神经压榨5s组(11例)、15s组(10例)、30s组(10例),应用神经电图测试3组的平均阈值差值,SDH染色后,透射电镜观察面神经损伤15,30d后口轮匝肌线粒体结构和SDH阳性反应产物的变化。结果:压榨持续时间越长,反应阈值差值越大,5s组、15s组、30s组的反应阈值差值分别为0.443&;#177;0.024,12.174&;#177;1.532,15.720&;#177;1.536,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61.560,P&;lt;0.0001)。面神经压榨5s组的平均神经兴奋传导抑制时间为(35&;#177;17)min;15s组瞬目反射恢复正常需(47&;#177;15)d;30s组半年内未恢复。15s组面神经损伤15d后,线粒体嵴断裂,SDH阳性反应颗粒减少,损伤30d基本恢复正常。30s组面神经损伤15d后,线粒体空泡变性,SDH颗粒明显减少,损伤30d后的线粒体结构和SDH颗粒有轻度恢复。结论:面神经受损伤时间越长,失神经支配程度越重,线粒体病变也越重.面肌功能恢复越难.应早期行面神经减压术。  相似文献   

5.
唐金树  刘郑生  赵斌  唐佩福  刘芙进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448-4449,i001
目的:在肌肉水平神经再生动物模型中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局部应用对肌肉水平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切断9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前肢的尺神经。将失神经支配的尺侧腕屈肌与正常屈指深肌浅头在分别切除肌膜后沿肌肉全长缝合在一起,并在一侧局部应用HGF,对照侧不应用HGF。通过肌电图、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运动终板染色、肌球蛋白ATP酶染色进行电生理、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查观察肌肉之间神经再生情况。结果:应用HGF后(实验侧)诱发的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为(10.8&;#177;0.8)mV,明显高于对照侧(8.1&;#177;1.2)mV,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825,P&;lt;0.01),可观察到有运动神经末梢从正常的屈指深肌浅头向失神经支配的尺侧腕屈肌生长,并与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建立新的终板联系。运动终板计数显示实验侧再生的运动终板数量多于对照侧。结论:HGF可以促进正常肌肉与失神经肌肉之间运动神经末梢的再生,加速再生的神经末梢与失神经肌肉建立新的终板联系。  相似文献   

6.
失神经支配程度测试在判断面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面神经不同失神经支配程度的病理变化对面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应用神经兴奋性测试仪测试正常人双侧面神经兴奋阈值的差值,进行重复性实验。测试面神经麻痹(facial paralysis,FP)者面神经的失神经支配程度。制作豚鼠颞骨内FP模型,应用诱发肌电图测试压榨面神经前后动作电位的反应阈值及通过瞬目反射观察面肌功能恢复时间。透射电镜观察面神经的病理改变。结果:190例FP由恢复到临床治愈,失神经支配阴性组需(33.1&;#177;21.3)d;失神经支配Ⅰ度组需(63.3&;#177;12.4)d;失神经支配Ⅱ度组需(90.1&;#177;11.7)d;失神经支配Ⅲ度组需(210.2&;#177;37.5)d,4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76~3.973,P&;lt;0.01)。压迫面神经58组,神经兴奋性传导恢复时间和瞬目反射恢复时间都是(60.7&;#177;45.3)h;15s组神经兴奋性传导恢复时间(982.6&;#177;36.6)h,瞬目反射恢复需(46&;#177;12)d;30s组神经兴奋性传导和瞬目反射无一只恢复到正常。电镜观察5s组髓鞘板层轻度松散,15s组髓鞘板层重度松散,30s组髓鞘融解轴突破坏。结论:失神经支配程度是FP康复诊断的指标,并与髓鞘和轴突破坏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大鼠颈椎间盘退行性交后软骨细胞凋亡及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背景:椎间盘软骨终板是椎间盘营养渗透的主要途径,又是维持脊柱生物力学的重要结构之一。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及相关研究日益深入,但对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确切原因仍不清楚。目的:动态观察大鼠颈部动静力失去平衡后颈椎间盘软骨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以及凋亡率。设计:采用完全随机对照设计。地点和对象:实验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完成,对象为8月龄清洁级SD大鼠60只,雌雄各30只。干预:将雌雄大鼠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5,7月对照组与模型组,每组10只,雌雄各5只。取大鼠颈背部正中纵向切口,切开皮肤后,充分游离各层肌肉,横向切断深群颈夹肌和头、颈、寰最长肌,完全切除颈髂肋肌与头半棘肌,然后再依次切断C2~C7棘上和棘间韧带,建立的动静力失衡性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主要观察指标:3,5,7月后椎间盘软骨细胞凋亡程度。结果:退行性变椎间盘内有典型凋亡的软骨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各个模型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lt;0.01);模型组间比较,TUNEL法5,7月软骨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6.59&;#177;5.93和36.36&;#177;5.13较3月(27.73&;#177;4.12)明显升高(P&;lt;0.01),流式细胞仪PI法5,7月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7.56&;#177;3.82和28.02&;#177;3.48较3月(21.45&;#177;2.23)明显升高(P&;lt;0.01)。结论:退行性变椎间盘软骨终板内软骨细胞凋亡数目增多,这可能是椎间盘退行性变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40只,行左侧坐骨神经切断外膜缝合。实验组每天穴位电针20min。分别于术后2周观察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乙酰胆碱脂酶(AChE)的变化;测量脊神经节神经元的存活百分率、乙酰胆碱酯酶的平均灰度及感觉神经电生理。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两组的乙酰胆碱脂酶较正常神经元有显著性的变化,两组间神经元的存活百分率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平均灰度的差异也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电针组神经元存活率为(88.4&;#177;1.7)%,平均灰度181.1&;#177;9.2;模型组神经元存活率为(71.3&;#177;2.6)%,平均灰度130.4&;#177;10.4。电针组感觉潜伏期、感觉传导速度、波幅及H反射明显由于模型组。结论: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失神经支配的腕屈肌在自体和异体神经移植后的形态变化,为延缓肌萎缩提高神经再生效果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1/05在沈阳市中心医院手外科研究所完成。采用8只家犬失去神经支配的腕屈肌为研究对象,分为自体神经移植组和异体神经移植组两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左肢正中神经缺损采用自体正中神经移植;异体神经移植组:右肢正中神经缺损采用异体正中神经移植。术后不同时间取材.常规制成光、电镜标本。结果:自体神经移植组腕屈肌的细胞核增多,为(203.88&;#177;16.64)个,异体神经移植组为(112.63&;#177;12.07)个,且延续时间较长;肌萎缩变化不明显,特别是术后180d,正常肌纤维的数量自体神经移植组为(20.75&;#177;2.50)条,异体神经移植组为(11.25&;#177;1.98)条,自体神经移植组远远多于异体神经移植组;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自体神经移植组腕屈肌的运动终板和肌梭的结构逐渐恢复,明显好于异体神经移植组,尤以术后180d效果更为明显;自体神经移植组肌纤维间神经纤维束明显增多,而增生的结缔组织明显减少。结论:神经再生效果愈好,其支配的肌肉发生萎缩越慢,肌肉恢复的效果愈佳;失去神经支配的肌肉其细胞核的增多和延续,可能在延缓和恢复肌萎缩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立  洪光祥  王发斌 《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254-1255,T002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损伤以后,神经远端与健康神经行端侧吻合,靶器官定期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神经再生及靶器官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0只雌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NGF组,NS组及正常组。前两组切断右下肢腓神经,远端同健康胫神经行端侧吻合,手术当天开始右小腿外侧注射NGF200U,1次/d,持续两周,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NS),分别于12周后行胫前肌湿重、电生理、再生神经、靶肌肉组织学检查。结果:胫前肌湿重NGF组为(0.80&;#177;0.14)g,高于NS组(0.59&;#177;0.12)g(T=5.60,P&;lt;0.01)术后12周NGF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3.77&;#177;0.35)mV],潜伏期[(5.595&;#177;0.893)ms]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26.50&;#177;2.53)m/s],均优于NS组[(2.53&;#177;0.74)mV,[8.327&;#177;0.802)ms,(19.62&;#177;1.71)m/s,T=9.91,8.04,10.43,P&;lt;0.01]。结论: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靶器官内注射NGF,能促进神经侧支再生,靶器官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面肌功能康复评价法制定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部分评价系统”面肌功能评价法制定的机理。方法 制作豚鼠颞骨内面瘫模型 ,分为面神经压榨 3 0d 15s组、3 0d 3 0s组、60d 15s组和 60d 3 0s组 ,每组各 5只。首先行压榨前、后眼轮匝肌(简称眼肌 )和口轮匝肌 (简称口肌 )神经电图 (ENoG)最大振幅动作电位测试 ,计算百分比值。然后分别取两肌行琥珀酸脱氢酶 (SDH)、乙酰胆碱脂酶 (AchE)结合组织化学染色法 ,并应用LUZEX F图像分析系统测试各组肌纤维SDH和AchE含量的灰度值 ,以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和运动终板的病变程度。结果 除 60d 15s组之外 ,各组的眼轮匝肌ENoG振幅百分比值均显著小于口轮匝肌 (P <0 .0 1)。SDH、AchE活性损失程度 ,除压榨后 60d 15s组两肌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 ,其他各组两肌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除 60d 15s组两肌的线粒体和运动终板已基本恢复正常外 ,其他各组眼轮匝肌线粒体和运动终板的病变程度均较口轮匝肌明显。结论 面神经失神经支配后 ,眼轮匝肌与口轮匝肌相比 ,具有受损伤程度重和康复困难的特性 ,支持“部分评价系统”面肌功能评价法的合理性 ,是评价残留面肌功能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钱月楼  胡延林  陈浩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3):3172-3173,T001
目的:探讨植入血管的变性骨骼肌桥接面神经缺损的新方法。方法:以加只日本大耳白兔左侧面神经上颊支缺损l0mm为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A、B两组,A组用血管植入的自体变性骨骼肌修复,B组作为对照用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结果:术后6个月电生理检测:A组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NAP)(920&;#177;436)μV,振幅积分(NAPA)(0.79&;#177;0.14)mV&;#183;ms,而B组NAP(1103&;#177;486)μV,NAPA(0.93&;#177;0.26)mV&;#183;ms,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gt;0.05);A组神经传导速度(NCV)(32.6&;#177;4.3)m/s,而B组NCV(42.5&;#177;5.7)m/s,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lt;0.01)。肌桥中段再生神经纤维图像分析:A组神经纤维总数(4042&;#177;719)条和神经纤维密度(15.2&;#177;1.9)%,B组相应指标分别是(4481&;#177;689)条和(16.4&;#177;2.1)%,两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gt;0.05)。结论:血管植入自体变性骨骼肌可有效引导神经再生并修复面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3.
新型胆碱酯酶抑制剂对阿尔茨海默病作用的生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型胆碱酯酶抑制剂(活性物质)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海马结构的生物化学影响,为AD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基础研究资料。方法:实验选用40只3—5月龄雄性Wistar大鼠,其中30只大鼠切断穹窿海马伞制作AD动物模型。术后第8天静脉给予新型胆碱酯酶抑制剂进行治疗,然后采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海马结构分别进行生化检测。结果:海马结构细胞胞浆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活性物质组的酶活A/蛋白A的均值为0.223&;#177;0.058,每毫克蛋白酶活A为0.881&;#177;0.051。单纯损伤组分别为0.402&;#177;0.193和1.558&;#177;1.29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红细胞膜AchE活性测定:单纯损伤组的酶活A/蛋白A的均值为0.62&;#177;0.09。给药后的活性物质组为0.55&;#177;0.08,石杉碱甲组为0.62&;#177;0.14。活性物质组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新型胆碱酯酶抑制剂(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其抑制作用大于石杉碱甲,并对AD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经损伤晚期修复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运动终板再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09/2003-12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进行。①选用健康同龄雌性SD大白鼠50只,行右侧坐骨神经切断,12周后再吻合。②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只。实验组于神经缝合处放入浸有生理盐水溶解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200u明胶海绵(1cm&;#215;0.5cm&;#215;0.5cm),术后患肢腓肠肌注射0.2mL生理盐水稀释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200u,隔日1次至28d;对照组缝合处放入同样大小浸有生理盐水的明胶海绵,术后患肢腓肠肌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隔日1次至28d。③术后2,4,6,8,1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取5只大鼠行神经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及超微结果观察。结果:5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大鼠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术后4,6,8周实验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对照组显著加快(31.7&;#177;3.12)比(19.30&;#177;3.41)m/s(44.50&;#177;3.83)比(30.20&;#177;4.63)m/s,(48.08&;#177;3.45)比(37.10&;#177;3.58)m/s,F=7.15~13.65,P〈0.05);术后6,8,12周实验组腓肠肌诱发动作电位显著高于对照组(10.12&;#177;3.10)比(6.87&;#177;3.82)mV,(15.80&;#177;3.21)比(10.12&;#177;3.23)mV,(28.70&;#177;5.61)比(19.98&;#177;4.10)mV.F=5.20-6.12,P〈0.05)。②两组大鼠腓肠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镜下均可见再生运动终板,可见初级突触间隙形成,术后第8周,运动终板进一步形成,且实验组较对照组运动终板染色深,可见次级突触间隙形成。术后12周,实验组运动终板形态与着色接近正常。结论:神经损伤晚期修复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运动终板再生。  相似文献   

15.
张永发  王忱 《中国临床康复》2005,9(45):90-92,F0003
目的:观测坐骨神经损伤对大鼠行为的改变,以及运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对相应背根神经节中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生长相关蛋白与神经损伤所致的自发性疼痛的关系。 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4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外科和病理实验室完成。2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神经切断组120只、神经压榨组120只、正常对照组10只;神经切断组,神经压榨组按存活时间不同再各分为3,7,14,21,30,60d6个亚组,每个亚组20只。用自噬评分方法观察大鼠神经损伤后的行为改变;并处死取材L5节段损伤侧背根神经节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25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自噬评分:神经损伤后,神经切断各亚组自噬发生率均比神经压榨各亚组高,程度也较重。神经切断60d组自噬平均分为2.1,而神经压榨60d组仅为0.7分。②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神经切断组背根神经节生长相关蛋白免疫阳性标志平均吸光度表达伤后7d达高峰(0.614&;#177;0.004),持续到伤后60d仍有高表达(0.515&;#177;0.004);而神经压榨组伤后14d才达高峰(0.583&;#177;0.006),伤后21d即有所下降(0.563&;#177;0.008),伤后60d基本回复到正常水平(0.231&;#177;0.003);正常对照组背根神经节仅有少量表达(0.225&;#177;0.005)。神经损伤后神经切断组、神经压榨组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4.726,t=4.074,P≤0.05);神经切断组、神经压榨组伤后的表达差异也存在显著性意义(t=3.357,P≤0.05)。 结论:不同的坐骨神经损伤方法所致的大鼠自噬程度和生长相关蛋白表达变化不同,提示神经源性疼痛的发生可能与神经的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面神经损伤后端侧吻合与端端吻合方法效果。方法:在解放军总医院动物中心.用24只新西兰大耳白兔进行实验。左侧上颊神经切断后作端端吻合。右侧上颊神经切断后,远断端与下颊支侧方,外膜开窗处作支间端侧吻合。分别于术后1,2,3个月时作肌电图后取材,作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1,2个月时,端侧吻合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慢于端端吻合[1个月时(10.6&;#177;2、20),(15.7&;#177;2.13)m/s.2个月时(14.4&;#177;1.80).(20.80&;#177;3.10)m/s,P&;lt;0.05],术后3个月时端侧吻合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端端吻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2.8&;#177;2.40).(23.20&;#177;2.14)m/s,P&;gt;0.05]。术后1,2个月时,端侧吻合有髓神经纤维数少于端端吻合[1个月时(34.16&;#177;4.24),(44.28&;#177;3.04)个/高倍视野,2个月时(43.64&;#177;3.20),(52.84&;#177;2.16)个/高倍视野,P&;lt;0.05],术后3个月时端侧吻合有髓神经纤维数与端端吻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4.66&;#177;2.48),(66.12&;#177;1.96)个/高倍视野,P&;gt;0.05]。结论:面神经断伤作端侧吻合后,早期神经再生质量不及端端吻合优良,晚期效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在哮喘豚鼠C7-T5段脊髓后角的表达及地塞米松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3/06在中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实验室进行,健康白色豚鼠40只,随机分为4组:①生理盐水组8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10d后雾化吸入生理盐水,隔日1次,共20d。②单纯致敏组8只,腹腔注射100g/L卵蛋白(含等量氢氧化铝凝胶)1mL,10d后雾化吸入生理盐水,隔日1次,共20d。③哮喘组12只,腹腔注射100g/L卵蛋白(含等量氢氧化铝凝胶)1mL,10d后雾化吸入10g/L卵蛋白溶液(不含氢氧化铝凝胶),隔日1次,共20d。④地塞米松组12只,操作同哮喘组,从激发哮喘后第6天起,每天于哮喘后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mg/(kg&;#183;d)】,1次/d,共5次。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观察哮喘豚鼠C7~T5段脊髓后角蛋白激酶C(参与支气管平滑肌增殖)蛋白变化。结果:40只豚鼠均进入结果分析。C7~T5段脊髓后角蛋白激酶C的表达变化:生理盐水组与单纯致敏组豚鼠表达基本相近(0.113&;#177;0.009,0.116&;#177;0.007,t=1.554,P&;gt;0.05);哮喘组豚鼠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明显上调(0.176&;#177;0.010,t=23.033,P&;lt;0.01),地塞米松组表达则明显低于哮喘组(0.128&;#177;0.009,t=17.359,P&;lt;0.05)。结论:哮喘豚鼠内脏感觉传入部位C7~T5段脊髓后角蛋白激酶C呈过表达,应用地塞米松可抑制蛋白激酶C表达的增加。此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哮喘发病过程中有神经免疫机制的参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于2003—03/2003-12在山东省泰山疗养院完成。同期本院住院达1个月以上的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184例。符合纳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62例,男35例,女27例。在药物、饮食及运动处方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n=30)和康复组(n=32)。运动组:在运动疗法实施过程中不进行其他干预;康复组:运用糖尿病教育、心理指导等康复护理手段,督促、检查糖尿病患者对运动疗法的执行情况。将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3,6个月的血糖、血脂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干预3个月后,康复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运动组(P&;lt;0.05)。干预6个月后,康复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及体质量指数[(5.4l&;#177;1.02),(7.60&;#177;0.45),(1.30&;#177;0.25),(4.20&;#177;0.68)mmol/L,(22.78&;#177;1.76)kg/m^2]均明显低于运动组[(8.64&;#177;0.76),(13.62&;#177;0.88).(1.46&;#177;0.22),(4.9l&;#177;0.78)mmol/L,(24.0l&;#177;0.17)kg/m^2](P&;lt;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运动组(P&;lt;0.01)。结论:康复护理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面神经核背内侧区微量注射17—β雌二醇(17—β estroge,E2)对颏舌肌和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21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5只给予200mg/L氨基甲酸乙酯静脉麻醉,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建立动物窒息模型,面神经核背内侧区(dorsal medial area of nucleus facialis,dMNF)微量注射0.1nmol/L E2 1μL,引导颏舌肌和膈肌肌电活动,观察注药前后肌电变化。结果:dMNF微量注射E2后,引起动物颏舌肌和膈肌肌电窒息增幅反应明显加强,注药10min作用最明显。与注药前相比,颏舌肌和膈肌肌电积分增幅峰值分别增加(38.76&;#177;8.17)%和(28.67&;#177;6.81)%(t=4.74.4.21,P&;lt;0.01),增幅潜伏期缩短(4.28&;#177;1.12)s和(3.98&;#177;0.73)s(t=3.82,5.45.P&;lt;0.01),增幅恢复时间延长(28.67&;#177;6.07)和(20.84&;#177;4.80)s(t=4.28,4.34,P&;lt;0.01)。结论:E2通过作用于dMNF神经元加强颏舌肌和膈肌肌电活动,产生减小上呼吸道阻力和调节呼吸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证实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方法:切断SD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建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借助单盲端硅胶管系统在损伤神经局部给予GDNF,术后不同时间分别取L5脊髓切片,利用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胆碱酯酶和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活性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坐骨神经切断后第4,9,16及21d,对照组和GDNF组胆碱酯酶活性分别为21.53&;#177;1.54和23.67&;#177;1.08(P&;lt;0.05),19.82&;#177;1.35和22.87&;#177;1.04(P&;lt;0.01).22.55&;#177;1.20和25.25&;#177;1.13(P&;lt;0.01),25.52&;#177;1.43和28.92&;#177;1.37(P&;lt;0.01):对照组和GDNF组ACP活性(平均灰度)分别为37.49&;#177;1.39和35.40&;#177;1.18(P&;lt;0.05),40.94&;#177;1.38和38.43&;#177;1.31(P&;lt;0.05),22.55&;#177;1.20和25.25&;#177;1.13(P&;lt;0.05).37.15&;#177;1.52和34.68&;#177;1.43(P&;lt;0.05)结论:GDNF对损伤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