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胆汁中总胆汁酸浓度监测移植肝脏早期功能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易行的监测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的生物化学指标。[方法]研究了52例肝移植术后病例,监测术后10dT管引流胆汁总共520份标本。检测胆汁总胆汁酸(TBA)测定。分析10d内连续各天胆汁酸浓度的变化的显著性极其与其他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比较术后肝功恢复良好组与恢复不良组的第4天胆汁总胆汁酸浓度差异的显著性。[结果]在恢复正常情况下胆汁总胆汁酸浓度在术后第2-5天上升很快(次日较前日均明显增高P〈0.01);之后缓慢上升,总胆汁酸和总胆红素的浓度在术后第2~10天呈明显的正相关(POD2-4P〈0.01;POD5-10P〈0.05);肝功恢复良好组与恢复不良组的胆汁总胆汁酸浓度t检验结果P〈0.01。[结论]胆汁总胆汁酸浓度是肝移植术后监测早期肝功能恢复有效指标。所用检测方法具有无创、快速和廉价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动态观察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术后40d内肝功能恢复情况,明确肝功能指标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肝移植受者术前、术中1、2、3、4、5h和术后2、5、10、20、30、40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应用统计软件阐明其变化规律。结果 136例肝移植受者ALT、AST术中骤高,术后10d左右降低至正常值附近;TBA、TBIL、DBIL术后40d内逐渐下降至正常值附近;胆碱脂酶在术中变化不明显,维持在较低水平,在30d至40d上升到正常值范围下限。136例肝移植受者中62例原发病为肝硬化和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变化规律与上述变化基本相同,而原发病为慢性重型肝炎的26例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恢复至正常的时间较长。结论 ALT、AST、TBA是肝移植术后肝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标;ChE、TBIL、DBIL是肝移植后肝功能恢复的远期指标;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肝功能恢复较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受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术中经门静脉输注对肝移植大鼠肝脏微环境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经改良双袖套法建立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实验分3组,A组行原位肝移植术;B组行原位肝移植术+术中门静脉输注MSCs;C组行原位肝移植术+肌注环孢素A。术前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与贴壁法富集受体MSCs。观察受鼠术后生存时间和一般情况,于1、7、14d和1个月取受鼠肝组织Luminex检测特异性细胞因子(IL-2、IL-4、IL-10、IFN-γ),同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结果:A组受体12~16d死亡。B、C组大鼠1个月后活动增多,体重增加,B组较A、C组生存时间延长(P<0.05)。术后1、7d各组IL-2、IL-4、IL-10、IFN-"均升高,但B、C组低于A组(P<0.05),术后14d、1个月B组IL-4、IL-10浓度高于C组,IFN-"浓度低于C组。术后7d各组ALT、TBil值均升高,B组明显低于A、C组(P<0.05),术后14d和1个月B组ALT、TBil值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术中输注受体MSCs可改善肝功能,延长...  相似文献   

4.
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高危患者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型肝炎肝移植术前进行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重型肝炎诊断标准且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35分的患者根据移植术前是否行ALSS治疗分成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分别在进入肝移植等待名单时和术前1 d进行全身情况评估,术后定期随访,使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情况分析,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的曲线.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入肝移植等待名单时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总胆红素、血氨、肌酐、MEL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LSS治疗后试验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均P<0.01).试验组术前1 d MELD评分较进入等待名单时分值显著下降[(37.6±2.0)分比(41.4±2.2)分,P<0.01],术前1 d与进入移植等待名单时MELD评分差值(AMELD)为-3.8分;对照组进入等待名单时与术前1 d的MELD评分E(40.6±1.7)分和(41.0±1.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ELD为+0.4分.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 070.0±688.1)ml比(4 905.9±1 142.1)ml,(9.4±1.1)h比(10.5±1.0)h,P<0.05和P<0.01].试验组30 d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91%和82%,对照组为76%和59%,Log-Rank检验示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 ALSS通过改善患者术前全身情况,减少术中失血量,有利于移植肝功能及时恢复,可提高重型肝炎肝移植患者的早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9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46例。对照组行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肝胆道引流术,观察组行CT引导下经皮肝胆道引流术。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0 d观察组血清DBil、TBil、AL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5%(2/46)较对照组19.57%(9/46)低(P0.05)。结论:与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肝胆道引流术相比,CT引导下经皮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探讨该指标在新生儿溶血病诊治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测定87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TBA,以及对其他常规肝功能进行测定.同时对其中32例患儿的TBA和胆红素以出生日龄分为3组(Ⅰ组0~3d;Ⅱ组4~8d;Ⅲ组9~18d.)进行动态分析.结果①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组的TBA明显高于生理性黄疸对照组(P<0.01),TBA测定异常率为67.8%,ALT、AST仅分别为17.2%和39.1%.②Ⅰ组的TBA与Ⅱ、Ⅲ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Ⅱ组与Ⅲ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病时,TBA水平是一项反映肝功能损伤及胆汁淤积较为敏感的指标,TBA并不随血胆红素的下降而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 42例良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围减黄手术期血清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结合胆红素 (Bc)、非结合胆红素 (Bu)、δ胆红素 (δ Bil)的测定 ,了解其变化规律 ,确定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于手术前 1d ,手术后 1、3、7、10、14、18、2 1d采集血标本 ,使用美国干式生化分析仪测定其中TBil、DBil、Bc、Bu和δ Bil的含量。结果 :减黄效果良好组在减黄术后TBil、Bc、Bu迅速下降 ,δ Bil/TBil不断升高 ,7d后绝大多数病例 >0 6;减黄效果不良组中不少病例在术后TBil不但不消退 ,反而有一定的升高 ,原因不明 ,之后缓慢减低 ,在减黄过程中无明显消退阶段 ,Bc、Bu下降缓慢 ,δ Bil/TBil始终 <0 6。结论 :δ -Bil/TBil是预测减黄效果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术后应用清胆排石汤对胆汁成分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9月至2022年3月就诊的CBDS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对照组术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清胆排石汤治疗,共治疗7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胆汁成分、肝功能、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胆汁酸(TBA)水平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DS患者术后应用清胆排石汤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胆汁成分及肝功能,治疗效果确切,术后复发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方法观察2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肝功能动态变化值。结果原位肝移植患者肝功能术后第1d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均明显升高,后逐渐下降,到第5d接近正常,而总胆红素(TBI),直接胆红素(DBI)变化不大。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变化存在一定规律,AST和ALT是肝功能良好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及比较不同胃管夹闭时间对肝移植术后早期他克莫司(FK506)药代动力学和药效的影响.方法 将15例首次行同种异体肝移植的患者分为3组,每组5例,术后早期经胃管推注FK506 0.1mg/(kg·d)后夹闭胃管,夹闭时间分别为1、2、3h,采集给药前及给药后0.5、1.0、1.5、2.0、3.0、4.0、6.0、9.0、12.0h血液,检测FK506浓度,绘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图,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FK506达峰时间、峰浓度、谷浓度、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等药代动力学参数,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肝移植术后注入FK506溶液并夹闭胃管一定时间后,FK506浓度先迅速上升,至峰值后逐渐下降,3组之间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峰浓度以胃管夹闭2h组最高,明显高于夹闭1、3h组(均P<0.05);与胃管夹闭1h组相比,胃管夹闭2、3h组的谷浓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亦明显增高.3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肝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胃内注入FK506溶液后夹闭胃管2h,既可保证足够的免疫抑制作用,又方便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经T管超声胆管造影(CEUSC)评估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内外胆管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17例接受肝移植患者,均于术后早期(中位时间28天)因血清学检查异常接受经T管二维、三维CEUSC及X线胆管造影检查;对比3种方法显示肝外胆管(尤其是吻合口区域),左、右叶肝内胆管及其不同级别分支的能力。结果 17例中,3例发生胆道并发症,包括T管脱出2例、胆管结石1例。二维、三维CEUSC均可清晰显示并明确诊断;X线胆管造影仅显示2例T管脱出,未显示胆管结石。除2例因T管脱出未能显示肝内外胆管外,3种检查对其余15例均能完整显示肝外胆管及1、2级肝内胆管,符合诊断要求。3种检查方法所示肝右叶最远端胆管级别均高于肝左叶(P均<0.05),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对1~4级肝内胆管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5级肝内胆管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二维CEUSC评分高于X线胆管造影和三维CEUSC (P均<0.05)、X线胆管造影与三维CEUS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T管CEUSC可于肝移植术后早期显示肝内外胆管,辅助诊断胆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SARS患者的肝脏损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肝脏功能和肝组织病理学的变化 ,探讨 SARS患者肝脏损害的可能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诊断标准 ,选择 2 0 0 3年 2— 6月收治的 SARS患者 110例检测肝脏功能 ,其中 8例死亡者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并与健康体检者 35例进行比较。结果  SARS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 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乳酸脱氢酶(L D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91.6 1± 5 0 .5 3) U/ L 比 (32 .91± 10 .5 6 ) U/ L,(78.6 8± 33.32 ) U/ L 比(2 9.4 3± 8.89) U/ L,(11.6 7± 4 .2 6 ) μmol/ L 比 (8.4 4± 3.86 ) μmol/ L,(42 9.95± 188.94 ) U/ L 比 (2 0 0 .83±4 4 .86 ) U / L ,P均 <0 .0 0 1;白蛋白 (AL B)和前白蛋白 (PA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34.4 0± 5 .13) g/ L比(42 .0 9± 6 .79) g/ L和 (0 .2 0± 0 .0 6 ) g/ L比 (0 .34± 0 .0 5 ) g/ L ,P均 <0 .0 0 1;血清直接胆红素 (DBil)、总胆汁酸 (TBA)、γ谷氨酰转肽酶 (GGT )、碱性磷酸酶 (AL P)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 (P均 >0 .0 5 )。 AL T、AST、GGT、L DH变化范围较大 ,为正常范围 4~ 9倍 ,其余各项变化范围较小。AL T、AST和 PAB异常率达 80 .0 %以上 ,A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新生儿胆汁淤积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早产儿和足月儿的差异。 方法对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28例新生儿胆汁淤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儿按出生孕龄分为足月儿组(孕龄38~<42周)66例,早产儿组(孕龄28~<38周)62例,观察2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确诊胆道闭锁比例结果。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患儿年龄、黄疸持续时间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球蛋白、血清Ca2+、胆汁酸、血氨、乳酸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等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对2组患儿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等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对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白陶土样便发生率及肝大、脾大、GGT水平≥300 U/L、TBil浓度≥150.0 μmol/L和DBil浓度≥100.0 μmol/L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1)2组患儿年龄、黄疸持续时间、肝大和脾大所占比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开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足月儿组患儿白陶土样便发生率及GGT水平≥300 U/L、TBil浓度≥150.0 μmol/L、DBil浓度≥100.0 μmol/L与胆道闭锁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早产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266、34.613、26.848、18.657、35.186,P<0.05)。足月儿组患儿GGT水平和DBil浓度分别为389.9(316.0,1127.3)U/L和(118.3±35.2)μmol/L,显著高于早产儿组的128.9(110.3,361.8)U/L和(86.3±35.8)μmol/L,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845,P=0.003;t=3.314,P<0.05)。 结论足月儿与早产儿胆汁淤积症在临床上存在差异性,足月儿胆道闭锁发生率更高,应积极行胆道造影检查以排除胆道闭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正常范围内(0~6.89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不同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及血脂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38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DBi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并按照DBil水平分为A组(<2.2 μmol/L,n=92)、B组(2.2~2.9 μmol/L,n=88)、C组(2.9~3.9 μmol/L,n=102)、D组(3.9~6.89 μmol/L,n=98)组,分析不同TBil水平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及血脂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①四组男性、吸烟饮酒、高TC血症、高TG血症、胰岛素治疗比例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红素(TBil)、DBil、TC、TG、LDL-C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血脂异常率低于A组,其血清TC、TG、LDL-C水平低于A组.②T2DM患者DBil水平与TC、TG、LDL-C呈负相关(P<0.05),四组中D组血脂异常风险最低.[结论]T2DM患者正常范围内不同DBil水平与血脂异常存在相关性,高DBil水平可降低血脂异常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背景:近来有文献报道,前列地尔可促进移植肾功能的恢复,降低肾功能恢复延迟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减少死亡率。目的:观察肝肾联合移植后早期应用前列地尔对移植物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作为实验组,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3周内给予前列地尔30μg/d,同期选择4例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不给予前列地尔的肝肾联合移植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移植后尿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胆汁引流量情况。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患者移植后尿量、肌酐清除率、胆汁引流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浓度、肌酐浓度及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前列地尔对肝肾联合移植后移植肝、肾功能的早期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诊断明确的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临床资料,以30名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分别测定血清IGF-1、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指标。结果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组的IGF-1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组的IGF-1浓度在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ild—pugh分级越差,IGF-1浓度越高。在所有80例被检者中IGF-1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1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呈正相关(r=0.554、0.570、0.479、0.016,P〈0.05),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呈负相关(r=-0.257、-0.531,P〈0.05)。IGF-1与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Ⅲ型胶原(C—Ⅲ)呈正相关(r=0.580、0.655、0.542,P〈0.05)。结论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血清IGF—1增加与肝功能减退、肝纤维化程度相一致,可能与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近来有文献报道,前列地尔可促进移植肾功能的恢复,降低肾功能恢复延迟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减少死亡率。目的:观察肝肾联合移植后早期应用前列地尔对移植物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作为实验组,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3周内给予前列地尔30μg/d,同期选择4例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不给予前列地尔的肝肾联合移植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移植后尿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胆汁引流量情况。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患者移植后尿量、肌酐清除率、胆汁引流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浓度、肌酐浓度及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前列地尔对肝肾联合移植后移植肝、肾功能的早期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背景:当肝移植胆管铸型诊断明确时移植肝因为胆道梗阻和反复感染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早期发现胆管铸型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检测原位肝移植后发生胆管铸型胆道并发症患者的肝功能,从中筛选出可供早期诊断胆管铸型的预警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胆道内镜诊治或胆道造影已经确定发生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患者25例的肝功能指标,其中胆管铸型组7例,胆管吻合口狭窄5例,胆管铸型并吻合口狭窄13例;以胆道内镜检查肝移植后胆道正常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肝移植后1周,正常组与胆道并发症各分组受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移植后1个月胆管铸型组、胆管铸型并吻合口狭窄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显著高于胆道正常组(P〈0.01),胆管吻合口狭窄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显著低于胆管铸型组(P〈0.05)。提示胆管铸型是原位肝移植后潜在的并发症,γ-谷氨酰转肽酶可作为原位肝移植后胆管铸型组的预警指标,也是肝移植后鉴别黄疸原因的重要参考指标和胆道镜检查和外科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结合营养支持治疗在肝移植术后早期对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其对肝功能、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发生率是否具有影响,以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60例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于肝移植前被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及对照组(n=30)。两组术后均予营养支持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治疗组于术后24h给予rhGH(思增)10U/d皮下注射10d。于术后1、4、8和14d采集静脉血,观察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尿素氮等营养指标;CD4/CD8、免疫球蛋白G(IgG)、IgM、IgA等免疫指标;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酸(ALT)水平;维持血糖安全范围(8~10mmol/L)所需胰岛素用量;术后28d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肝穿活检)及感染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14d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CD4/CD8、GH、IGF-1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尿素氮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术后4d和8d控制血糖所需外源性胰岛素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4d白蛋白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14d内AST、ALT水平及28d内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前提下,rhGH结合营养支持治疗可以加速改善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营养不良,未体现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优势,对术后移植肝功能恢复、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发生率未见显著影响。由于其所致血糖升高降低了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中应用超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2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观察组行超声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组间肝功能各项指标、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