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安阳市2008-2013年献血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探讨献血者HIV感染发展趋势和采供血机构HIV检验及疫情上报策略。方法统计安阳市2008-201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HIV检测情况,针对用ELISA法初筛为阳性的标本送检CDC进行确证实验,并进行χ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8-2013年安阳市献血者整体抗-HIV初筛阳性率为0.1%,确证阳性率为8.5/10万,抗-HIV初筛阳性率和确证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初筛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个初筛双试剂阳性的献血者中确证阳性者有26人,初筛单试剂阳性与双试剂阳性的确证阳性人数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初筛单试剂阳性与初筛双试剂阳性不同S/CO值样本的确证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供血机构对初筛复检双试剂阳性标本向CDC进行HIV送检会对发挥预防、控制艾滋病疫情更具现实意义,应制定以血液筛查为目的的HIV检测和疫情上报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豫东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状况,为无偿献血招募及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和NAT法对2013年1月—2018年12月960 792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IV筛查,初筛反应性标本送当地HIV确证实验室确证,并对HIV阳性者不同人群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960 792例无偿献血者确证HIV阳性188例,阳性率为1.96/万,不同年份HI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献血者阳性率(2.69/万)高于女性(0.82/万),初次献血阳性率(4.97/万)高于多次献血(0.77/万),全血阳性率(2.11/万)高于单采血小板(0.36/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献血者年龄增长,HIV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段HI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HIV阳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不同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8例阳性献血者中,单纯HIV阳性148例(78.72%),合并其他感染40例(21.28%)。结论豫东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染者主要为40岁以下男性和初次献血人群,全血HIV阳性率高于单采血小板,做好献血前健康征询,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以确保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障血液安全。方法采用2种不同厂家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对献血者标本进行抗-HIV 筛查,初筛阳性标本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试验。结果兰州地区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抗-HIV 确证阳性32例,平均感染率为0.15‰;男性高于女性;年龄以18~35岁为主;涉及多个行业;学生及高学历人群的感染率有升高趋势。抗-HIV初筛与确证试验的结果符合率较低;随着 S/CO 值的增高,与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也随之升高。结论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 阳性率有逐年增高及年轻化的趋势,应加强献血者献血前咨询、筛查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通过调整检测试剂及方法,提高抗-HIV 初筛与确证试验的结果符合率。探讨献血者的召回及归队策略,在保证血液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因假阳性结果造成的献血员流失,稳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于了解中国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HBV、HCV和HIV感染及分布情况,探讨本地区人群的传染病流行趋势,为献血宣传和招募工作提供指导意见.将2010.6.10-2013.6.9三年间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199777人次的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和抗-HIV,对三项阴性标本再采用NAT联合检测HBV-DNA、HCV-RNA和HIV-RNA,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抗-HIV初筛反应性标本送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结果表明,3年中无偿献血者HBsAg、抗-HCV、抗-HIV感染率分别为0.45%,0.28%,0.11%;NAT呈反应性为0.07%;确证抗-HIV阳性32例,其中男性30例(6例为再次献血者),女性2例;不确定3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经统计学处理证实,初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HBsAg、抗-HCV、抗-HIV检测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10.6.10-2013.6.9南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抗-HCV、抗-HIV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HBsAg、NAT检测不合格率随年龄段增加而增加;抗-HCV、抗-HIV检测不合格率随年龄段增加而降低,重复献血者检测不合格率远远低于初次献血者,抗-HIV检测女性酶免检测阳性率高于男性,但确认阳性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因此应提高献血前的征询技巧,重视献血者的招募环节,重点加强初次献血者献血前的征询和评估,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巩固和发展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大力普及NAT检测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将有效地提高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抗-HIV初筛试验阳性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二家抗.HIV诊断试剂盒(EIA法)同步对献血者标本进行检测,初筛阳性标本送省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确认。结果 26576例无偿献血者标本中有17例呈抗-HIV初筛试验阳性,其中2例确证为阳性,15例确证为阴性。结论 抗-HIV初筛试验为阳性标本血液不能用于临床,以确保输血安全,严防艾滋病经输血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统计分析萍乡地区抗-HIV阳性献血人群,旨在制订控制经献血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措施.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007至2011年64499名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IV初筛,初筛阳性者由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后由萍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WB法确证结果,对抗-HIV确证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结果 64499名无偿献血者中抗-HIV初筛阳性69例,WB法确证阳性13例,其中未知自身感染献血者12名,已知自身感染献血者1名;流行病学调查男男同性恋传播1名,异性性传播12名.结论 规范无偿献血征询,建立一支长期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提高检测水平,有效防止抗-HIV阳性人群经献血造成的血液安全风险,保证血液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江苏地区2007-2016年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变化趋势。方法 2007-2016年共727 233例献血者经两种ELISA试剂筛查抗-HIV,抗-HIV反应性样品送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确证,统计分析10年来献血者HIV感染流行趋势。结果江苏地区近10年献血人数逐年增长,抗-HIV筛查阳性率呈平稳下降趋势,流行率为0.11%。但经CDC确认为HIV感染的献血者人数和感染率则急剧升高,感染率为16.85/100 000。确认感染的HIV献血者在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HIV感染率在男性献血者组、18~30岁组和非公职人员组分别明显高于女性组、其他年龄组和其他职业组(P0.05)。初次献血组和再次献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苏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献血者的血液安全教育,另一方面提高献血前征询和献血后血液筛查的能力,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抗-HIV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不同检测试剂对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试剂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献血者血浆标本进行抗-HIV分析,呈反应性血浆标本采用免疫学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证分析。结果ELISA再次检测抗-HIV阳性率显著低于初次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确证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初次检测和再次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不同试剂检测抗-HIV对于保证血液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HIV在献血者中的检测以及确证阳性者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156 922人份抗-HIV筛查与确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56 922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中抗-HIV初筛阳性标本253份,WB法确认阳性36份,5份不确定。结论建立起1支长期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加强献血前的健康征询,使用灵敏度高的检测试剂和方法,从而达到保证血液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宁市献血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及 HIV 感染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梅毒螺旋体(TP)感染的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南宁市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230636例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HCV、抗-HIV 及 TP 检测,并将抗-HIV 反应标本送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做确证实验;统计分析抗-HIV 确证阳性献血者合并感染 HBV、HCV 和 TP 的情况。结果230636例无偿献血者标本中抗-HIV 确证阳性标本95例,HIV 感染率为0.041%;95例抗-HIV 确证阳性标本中合并 HBV 感染1例(1.05%),合并 HCV 感染6例(6.32%),合并 TP 感染20例(21.05%)。结论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的 HIV 感染率远高于国内其他一些地区;抗-HIV 阳性献血者的 HCV、TP 感染率明显高于抗-HIV 阴性献血者,合并 HBV 的感染率则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疆昌吉地区无偿献血者的HIV感染情况,为有效合理开展采供血工作,降低输血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用2种不同生产厂家的ELISA试剂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1种或2种试剂有反应性的标本初判为抗-HIV初筛阳性,送往自治区CDC实验室确认.结果 2005~2011年昌吉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确认阳性率为1.96/万;2011年出现快速增长,占确认阳性数的33.3%;男性与女性阳性数间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X2=0.07,P>0.05);18份抗-HIV确认阳性者中,首次献血者14人份,与2次以上重复献血者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0,P<0.05);抗-HIV确认阳性者年龄主要分布在18 ~40岁,职业以商业服务、自由职业、工人、农民为多,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为主;在HIV合并感染其他病毒的情况中,HIV合并HCV的共感染数最多.结论 昌吉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确认阳性率逐年增加,感染者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采供血机构面临严峻形势,应从献血者征询、筛查、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血液检测水平,献血者信息管理、职业暴露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经血传播HIV的风险,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HIV病原学筛查及归队检测结果,为献血者HIV病原学筛查、确证和归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12年4月16日-2016年6月30日,福建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344 515名进行抗-HIV ELISA和NAT检测。抗-HIV ELISA反应性和(或)HIV RNA反应性送HIV确证实验室确证。WB确证为抗-HIV阴性且HIV RNA无反应性献血者,在献血半年后,可归队检测。结果血液筛查共检出献血者HIV项目反应性361例。其中抗-HIV ELISA反应性合并HIV RNA反应性98例,WB抗-HIV确证结果为阳性90例,抗-HIV不确定后失访8例;抗-HIV ELISA无反应性但HIV RNA反应性1例,WB抗-HIV确证阳性;抗-HIV ELISA反应性但NAT无反应性262例,WB抗-HIV确证结果阴性259例,抗-HIV不确定后失访3例。抗-HIV确证阳性的91例献血者,WB反应带型均为HIV-1型。29名归队体检献血者,10名允许归队,其中7名再次献血合格。结论福州地区献血者人群中HIV感染以1型为主;HIV RNA反应性对判定献血者HIV感染状态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采用NAT和ELISA联合筛查检测,以及归队策略能够保障献血者的献血权利和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青岛市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探讨献血者抗-HIV感染率发展趋势。方法对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2次ELISA检测,有反应性判为阳性并送CDC做确证实验。结果 2006~2011年青岛市献血者抗-HIV初筛阳性率分别为0.39‰、0.54‰、0.60‰、1.88‰、0.83‰、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HIV确证阳性率分别为1.2/10万、2.2/10万、1.1/10万、3.0/10万、8.8/10万、6.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近年来青岛市献血者抗-HIV感染率呈增高趋势,加强对献血者进行抗-HIV筛查,提高血液筛查水平,对降低HIV输血感染和保证输血安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0年~2005年江门市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状况。方法:对2000年~2005年共207558人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用两种不同厂家抗-HIV(1+2)试剂检测,抗-HIV初筛试验阳性标本送江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确认实验室站进行确证试验,确证试验阳性者判为抗-HIV阳性。将确证试验阳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7558无偿献血者中33例被确证为抗-HIV阳性,感染率为0.016%.其中男性占69.7%,外籍人口占80%.结论:江门市无偿献缸者中抗-HIV感染情况严峻,应加强预防经血液HIV的传播,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本市2001 ~2010年献血者HIV感染状况、流行特征和趋势.方法 对本市91 825名献血者抗-HIV初筛阳性及确证结果进行比较,并对抗-HIV确证阳性者做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ELISA初筛抗-HIV阳性反应38名,经免疫印迹法确认22名(其中男性14名,女性8名),献血人群中感染率为0.024%.22名确诊阳性中有4名同时感染梅毒,其中2名抗-HIV、抗-HCV和抗-TP均为阳性.结论 近年来抗-HIV阳性率有所增加,应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在低危人群中建立起1支长期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以保证血液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流行特征,为献血招募提供依据,从而降低经血传播HIV的风险。方法对2016-2017年的标本采用1种国产三代酶联免疫试验试剂和1种进口四代试剂,以及核酸检测试剂进行HIV筛查。筛查反应性标本送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并对确证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16年检测210373份标本,筛查呈反应性287份标本,送确证实验室经确证阳性59份,确证阳性率为2.80/万;2017年检测213881份标本,筛查呈反应性197份标本,送确证实验室经确证阳性38份,确证阳性率为1.78/万;2016年和2017年相比较,HIV初筛反应性、确认阳性率不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及献血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民族、婚姻、学历、职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郑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者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的首次男性献血者,应做好这部分献血者的咨询工作,降低输血传播HIV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统计分析安庆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情况,为指导血站相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庆地区2007~2010年无偿献血者ELISA抗-HIV初筛阳性结果和确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不同试剂ELISA抗-HIV初筛阳性结果及S/CO值与确证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安庆地区2007~2010年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105 255例(次),ELISA抗-HIV初筛阳性108例,确证阳性6例;6例确证阳性标本,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检测均为初筛阳性,且S/CO值均≥9.1。结论无偿献血者中抗-HIV确证阳性人数近几年逐年上升,应进一步加强献血前的征询和实验室检测,确保血液安全;ELISA抗-HIV初筛阳性标本中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反应,在反馈献血者检测信息时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荆州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探讨献血人群抗-HIV感染率的发展趋势.方法 对献血者标本进行2次ELISA检测,任何一次有反应性即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确认试验.结果 2007~2012年荆州市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阳性率分别为0.07%、0.15%、0.20%、0.15%、0.08%和0.04%,不同年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确证阳性率分别为0、2.57/10万、6.35/10万、7.10/10万、10.08/10万和7.10/10万,不同年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推进血液核酸检测,在提高血液安全前提下,尽量减少血液的假阳性报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昌吉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中传染性标志物的感染情况及血液安全状况,以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血液浪费,保证血液安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新疆昌吉地区无偿献血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表明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HIV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5项血液检测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率为3.52%,且逐年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5,P〈0.01),其中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19%、0.33%、0.51%、0.21%、0.36%。结论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建立长期固定低危献血者队伍,加强献血前的健康征询,提高检测水平,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血液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长寿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为无偿献血招募及血液安全提供相应资料。方法对长寿区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LT干化学初筛之后,ALT检测不合格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间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不合格率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sAg、抗-HCV、抗-HIV、抗-TP 4项全部可疑结果占不合格结果的百分比为48.24%。结论为保证血液安全和减少血液资源浪费,应加强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及初筛工作;加强血液检测的质量管理及可疑献血者的归队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