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药物治疗是青少年慢性病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药物素养不足不仅会降低其用药依从性,甚至可能导致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该文从青少年慢性病患者药物素养的概念、现状、药物素养不足的危害、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患者的药物素养、保障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 明确药物素养的定义, 阐明脑卒中患者药物素养与二级预防用药的关系, 分析现有药物素养相关评估工具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总结脑卒中患者药物素养的研究现状, 为我国脑卒中患者药物素养的评估及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安全存在隐患,评估药物素养可以衡量个体的用药能力,有助于促进用药安全管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心血管疾病患者药物素养评估工具的内容、特点、应用现状及局限性,以期为国内心血管疾病患者药物素养评估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为科学评估其药物素养水平、制订有效的用药安全促进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药物治疗中的多药联合应用及药物不良反应是冠心病患者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良好的药物素养则是确保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的关键。该文阐述了药物素养的概念、评估方法、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旨在为提升冠心病患者药物素养水平、促进其自我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药物素养的定义、模型及帕金森病病人用药存在的问题、药物素养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帕金森病病人药物素养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晓玲  张建祥  袁立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1):1039-1040
目的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提高药师参与合理用药能力,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6月门诊及住院处方7 170张,从中挑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归类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为196张,不合格率为2.7%,不合格处方主要表现在书写不合格、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用法不合理及选药不合理。结论我院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药师应严把处方审核关,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2月门诊及住院处方7317张,从中筛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并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发现不合理处方为318张,不合格率为4.35%;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在书写不规范、药物配伍不合理、用药和诊断不相符、药物用法不合理及滥用抗菌药物。结论我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药师应严把处方审核关,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中药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中药注射液临床使用不当引起不良反应的现状,用药不规范、超剂量使用、误用等。提出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对策,最大限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刘玉杰  杨方英 《护理研究》2023,(9):1627-1630
从药物素养的概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今后应探索开发契合老年病人药物素养的评估工具,并加大老年共病病人用药方面的宣教力度,规范临床医疗专业人员药物培训机制,提高病人的药物素养和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影响儿科用药的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部分国家教学医院儿科用药不合理应用情况的调查表明,加拿大外科不合理用药占63%,儿内科不合理用药占30%;科威特儿科住院病人不合理用药占39%上海医科大学对1662例住院患儿为期1年的药物不良反应(ADR)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ADR发生率为15.46%[1]。因此,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目前,可供儿科使用的药物品种较多,而配合儿科的合适剂量指南的药物很少,有关儿科用药的动力学、药效学、安全性方面的专门资料也不多,儿科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为严重。本文就新生儿,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影响用药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老年病人多重用药现状,包括老年多重用药病人患有的慢性疾病、口服用药、用药知识水平和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为进一步实施有效的、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多重用药老年病人178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由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自制的用药知识问卷、评价依从性的Morisky问卷和2012版美国老年医学会Beers准则用于潜在不适当用药筛查4部分构成。[结果]老年病人多重用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前5位依次为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慢性胃炎,最常用的处方药前5位依次为胃肠道用药、维生素和矿物质、抗血栓药物、防治骨质疏松药物、β受体阻滞剂;老年病人多重用药中口服药种类为10.3种±5.1种,口服药数量为22.9粒±12.8粒,有用药不良反应史者占39.3%,服用中草药者占60.7%;用药知识水平得分66.8分±12.7分(总分为100分),平均知晓率为66.8%;用药依从率为25.8%,存在潜在不适当用药的比例为27.0%。[结论]老年病人多重用药现状不容乐观,用药知识水平不理想,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和服用中草药的比例较高;对于药物副反应、滥用药物、服药剂量方面的知识欠缺,用药依从性较低,存在潜在不适当用药的比例较高,应加强用药指导,以提高老年多重用药病人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和了解目前各医院儿科用药的现状和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通过对儿科用药分析探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11家医院8月份的儿科门诊处方各60张,逐一分析评价其用药是否合理、规范。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有:药物选择不当、药物用法不合理、存在配伍错误等。结论:各医院均存在程度不同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引起医师和药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药物治疗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者既是用药的实施者,也是用药的管理者。护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药物治疗也是实习的内容之一。但由于护生对药理知识掌握不全面以及临床用药的多样化、药物的商品名及通用名复杂等原因,实习护生在临床用药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现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本院门诊用药情况及综合评价。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12月年门诊处方1200张(每月各随机抽取100张,共计1200张)。结果对不合格处方分析:处方的格式及书写不规范为占80%,不合理用药占17%,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开具权限不符合要求占3%;对不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开具权限不符合要求的处方进行总结分析:诊断与用药不符、用药量过小或过大、给药方法不合理、重复用药或滥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疗效降低或增加不良反应、用药时间过长;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滥用抗菌药物、重复使用同类药物。结论药师有责任向临床医生宣传新药剂型的内含成份,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以及合理用药,协助医生搞好药物配伍,同时医生也要不断更新和提高自己的药学知识,时常向药师反馈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情况,互通情报,如能做到这一点,那么重复用药,不合理用药现象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出院患者药物素养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其药物素养的相关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便利选取253例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出院患者药物素养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出院患者药物素养得分为(4.75±1.42)分,年龄、受教育年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出院患者的药物素养有影响(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出院患者药物素养水平不理想,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患者药物素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合理用药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研究不合理用药的临床体现,归纳合理用药的建议。结果临床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不分时间服药、重复用药、特殊群体用药问题、联合用药不当、药物剂型不合理应用以及滥用抗生素等。结论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需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加强对药物的认识,能够正确、合理使用,并且不断的去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药物使用观。  相似文献   

17.
某高校大学生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不合理用药现状,探讨不合理用药的对策。方法采用自制问卷,随机抽取300名在校大学生,对不合理用药状况进行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不合理用药率达27.7%,无论病情是否需要,要求输液者达65.3%,用药只关心疗效占69.7%,用新药、贵药、进口药占36%。结论加强大学生药物基本知识教育刻不容缓,普及用药知识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的顺利完成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非住院患者的药物素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药物素养概念、药物素养的重要性、药物素养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药物素养的评价工具、药物素养的水平及影响因素、药物素养的干预研究等方面,旨在为提升非住院患者药物素养水平,减少药物不良事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肝脏和肾脏都是药物代谢及排泄的重要器官,为预防肾功不全所致药物蓄积的副作用,应改变常规用药计划。肾功不全时,不仅药物清除率降低,而且药物的分布容积、蛋白结合率、肠道吸收率、肝脏的代谢速度、透析药物的清除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等也发生变化,有时极其复杂。本文简述肾功不全病人用药的几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临床用药过程中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有害作用。尽管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绝大多数ADR是因为临床用药不合理所致。因此,对ADR进行监测可反映临床医生的处方习惯和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也可反馈性指导临床安全用药。自1984年以来,国内先后在儿内科、老年人、心血管病房、抗生素、苯二氮(艹卓)类、精神病药物和中草药等方面进行过病人源性和药物源性ADR监测或文献源分析,这对了解我国药物流行病学的现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