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由于设计及方法的差异,佩戴蹀足矫形器对脑性瘫痪(脑瘫)儿童步行时运动学、运动力学、能耗等各方面的影响尚未取得统一的结果.目的:观察佩戴踝足矫形器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足底压力步态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对21例具有独立步行能力的痉挛型脑瘫儿童进行步态分析.分别记录同一天内、同一时间段、同一种身体状态下不佩戴踝足矫形器及佩戴踝足矫形器步行时每例脑瘫患儿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数据,包括时间参数、运动学参数以及各参数的绝对对称性指标,并进行对比.记录双足的足底压力重心偏移轨迹作为步行能力的定性直观观察指标,对比佩戴支具前后的足底压力重心偏移轨迹图并做对照描述.结果与结论:与未佩戴踝足矫形器相比,佩戴踝足矫形器使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周期时间缩短,步频增加(P<0.01).佩戴踝足矫形器步行时脑瘫儿童单足支撑期、单侧支撑期、单足摆动期、步态周期时间的绝对对称性指标值均较未佩戴矫形器时显著减少(P<0.05).痉挛型脑瘫儿童步行时双足的足底压力重心偏移轨迹表现出无序的特性,不能形成左右对称的蝴蝶状轨迹图.佩戴踝足矫形器后,足底压力中心偏移轨迹比未佩戴时有序,尖足步态患儿佩戴踝足矫形器后患足的足底压力偏移轨迹起始点后移.结果提示痉挛型脑瘫儿童佩戴踝足矫形器后步态周期时间缩短,步频增加,步态对称性改善,总体步行能力得到提高.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能以客观精确的数据和直观的图表表达,是评定脑瘫儿童步行能力的一种新型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地面反射型踝足矫形器(floor reaction ankle foot orthosis,FRAFO)对学龄期痉挛脑性瘫痪(脑瘫)儿童下肢异常姿势的影响。方法:对呈屈膝蹲行步态痉挛型脑瘫28例儿童穿戴FRAFO前、后下肢关节运动参数进行分析,并以膝关节最大伸展角度分为两组,穿戴FRAFO后组间进行对比。结果:对比赤足,脑瘫儿童佩戴FRAFO后,站立期膝关节伸展角度显著增大、踝关节背屈角度明显减小,踝关节活动度显著缩小,其中膝关节伸展角度由-25.34°±13.37°增至-16.62°±12.83°(P0.01),踝关节背屈角度由16.41°±8.31°减少至9.58°±4.75°(P0.01),踝关节活动度范围由20.12°±8.25°缩小至9.71°±4.28°(P0.05)。Ⅰ组膝关节屈曲改善效果对比于Ⅱ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佩戴FRAFO限制学龄期脑瘫儿童异常的踝关节活动,明显增加站立期膝关节伸展角度,改善屈膝蹲行步态。FRAFO矫正膝关节屈曲异常的效果与膝关节最大伸展角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周安艳  李海 《新医学》2010,41(1):45-48
目的:研究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在脑性瘫痪儿童步行时平衡能力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为脑性瘫痪儿童的步态评定及平衡功能评估提供准确量化的数据。方法:脑性瘫痪儿童组为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儿童20例,正常儿童组为84名健康儿童。采用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对2组对象分别进行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研究,记录2组儿童步行时的时间参数和运动学参数。并对2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记录双足的足底压力重心偏移轨迹作为儿童步行时平衡能力的定性直观观察指标。结果:脑性瘫痪儿童组双侧单足支撑期与步态周期时间比率均较正常儿童组低;脑性瘫痪儿童组S1为0.997±0.041,S2为0.989±0.064;脑性瘫痪儿童组S1为1.008±0.219,S2为1.122±0.323,均较对照组儿童数据偏离1明显(P〈0.05);正常儿童组步态周期时间的ASI值为4.69%±0.51%,脑性瘫痪儿童组步态周期时间的ASI值为21.42%±2.02%。脑性瘫痪儿童组步态周期时间的ASI值较正常儿童组明显增高(P〈0.01)。正常儿童组儿童步行时的足底压力重心偏移轨迹是左右对称的蝴蝶状的轨迹图。脑性瘫痪儿童步行时双足的足底压力重心偏移轨迹表现较无序的特性,不能形成左右对称的蝴蝶状的轨迹图。结论: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步行时,其动态平衡能力较正常儿童下降,此能有效地在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评定中反映,并以客观精确的数据和直观的图表数据表达。  相似文献   

4.
基于步态分析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足内外翻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特征,对其足部内外翻情况及其机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Footscan 7型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4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和40例健康儿童进行步态检测,测量其足最初触地部位、足不同部位触地时间占站立相百分比及足不同部位在触地时发生翻转的程度,并对两组的各特征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瘫组患儿步态站立相足首先触地部位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现足趾区、跖趾区先触地及全足同时触地的情况;足前部、足中部触地时间占站立相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在足前部触地阶段,脑瘫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明显足部过度翻转(外翻情况多见)。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站立相足前部承受压力时间长且易出现过度外翻,应在康复治疗中予以积极矫正。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蹲伏步态的疗效分析。方法:30例痉挛性双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加用冲击波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对2组患儿的膝、踝关节的最大角度和关节活动度、肌张力、步长、步速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和踝关节屈曲最大角度和最小角度都明显改善(P0.05);腘绳肌群和小腿三头肌群的肌张力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患儿GMFM评分、步速、步长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效果更明显。结论:体外冲击波可以降低脑瘫患儿腘绳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能够改善患儿的蹲伏步态。  相似文献   

6.
双侧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步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双侧痉挛型腩瘫患儿的步态特征.方法 对2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步态分析.结果 和结论脑瘫患儿步态时空参数(跨步周期、跨步长、站立相时间、步频、步速)和运动学参数(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首次着地屈曲角度,站立相最大伸展角度,足尖离地时关节角度,迈步相最大屈曲角度,矢状面关节角度范围)与正常儿童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分别佩戴静态踝足矫形器(SAFO)和调谐静态踝足矫形器(TAFO)对患儿异常步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且具有行走能力的痉挛型脑瘫患儿23例,分别个性化定制和佩戴SAFO和TAFO,每例患儿穿戴适应期2周后,对所有患儿在赤足、佩戴SAFO、佩戴TAFO三种条件下相关的时空参数(包括步频、步速、步长)、运动学参数(包括首次触地膝关节屈曲角度、站立期最大膝关节屈曲角度、站立中期最大膝关节伸展角度、膝关节活动度、摆动期最大踝关节背屈角度)以及动力学参数(包括膝关节最大屈力矩、膝关节最大伸力矩、踝关节最大背屈力矩、踝关节最大跖屈力矩)进行步态分析和相关参数比较。 结果 ①对比赤足、佩戴SAFO、佩戴TAFO三种条件下患儿的步频[(116.37±18.25)、(118.17±12.64)和(121.38±13.24)steps/min]、步长[(0.44±0.11)、(0.48±0.15)和(0.51±0.12)m]、步速[(0.86±0.54)、(0.94±0.39)和(1.02±0.36)m/s]均有明显提高(P<0.05);佩戴SAFO与佩戴TAFO相比,佩戴TAFO条件下的步频、步速和步长均有显著增加(P<0.05)。②与佩戴SAFO条件下相比,佩戴TAFO条件下患儿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大(P<0.05),站立期最大膝关节伸展角度和摆动期最大踝关节背屈角度亦显著增大(P<0.05)。③与赤足和佩戴SAFO条件下相比,佩戴TAFO条件下的伸膝力矩显著减少(P<0.05);而佩戴TAFO条件下与佩戴SAFO相比,踝关节跖屈力矩显著增大(P<0.05)。 结论 佩戴TAFO和佩戴SAFO对改善痉挛型脑瘫儿童异常步态均起到积极作用,但佩戴TAFO更能优化脑瘫儿童异常步态,增强其步态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相似文献   

8.
背景:外八字的脚外翻破坏了膝关节正常力的分布,使关节一侧所受的生物应力增大,对侧相对减少。目的:更进一步认识"外八字"步态行走过程中足底压力的特征。方法:运用比利时Footscan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对石家庄市部分20~25岁的青年男性进行足底压力测试,通过分析筛选出双足步态均正常的青年男性39人为正常步态组,筛选出双足步态均为外八字的青年男性39人为异常步态组分别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异常步态组青年左足足底第3跖骨峰力值明显高于正常步态组(P<0.01),第5跖骨、足弓两区域骨峰力值明显低于正常步态组(P<0.05)。正常步态组青年左、右足足底第1跖骨、第5跖骨两区域冲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异常步态组青年左、右足足底第2,4跖骨冲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异常步态组与正常步态组青年左足足底第3跖骨区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足跟内侧、足跟外侧两区域冲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右足足底足跟内侧区域冲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外八字"行走会导致蹬伸时的推进力不是斜向向前,行走方向上的蹬地力较小;行走过程中足受力顺序不是沿足纵弓的方向,而是有一定的夹角,因此足弓不能起到减震的作用,冲量的增大也就增加损伤的概率。所以"外八字"步态者应当注意足底压力和作用时间的关系,增加足与地面的接触时间,从而减小冲击力值,避免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脑性瘫痪患儿与健康儿童足底四等份足印分析法量化评价结果。方法:选择1998-01/2000-12济南市儿童医院脑瘫康复中心收治的3~5岁痉挛型脑瘫患儿139例为患儿组,男76例,女63例。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儿童800人为正常组,男400人,女400人。监护人均同意参加。测量纳入对象身高、体质量。采用自行研制的宽1m、长5m的印油毯作为留足印的步道。在印油毯上印一个完整的站立足印,再嘱受试者双眼平视前方,以自然行走的方式走过步道,测量步速(步速=步幅÷步行周期)。根据足印测量法及自行设计的足底四等份法分别测量中间6个足印的足纵轴线内外宽度(足宽)并取平均值。计量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U检验。结果:脑性瘫痪患儿139例,正常儿童80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左足纵轴线上内外侧宽度、左足纵轴线中内侧宽度、右足纵轴线上内外侧宽度、右足纵轴线中内侧宽度:患儿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0.01)。②左足纵轴线中外侧宽度、左足纵轴线下内外侧宽度、右足纵轴线中外侧宽度、右足纵轴线下内外侧宽度:患儿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0.01)。③步速:患儿组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结论:脑性瘫痪患儿与健康儿童足底四等份足印分析法量化评价结果差异明显,足底四等份足印分析法可量化评价脑性瘫痪患儿足内、外翻或扁平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背景:对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儿异常步态的生物力学研究目前尚不多见,且缺乏步态的足底压力特征结果报道.目的:分析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儿常速行走的步态运动学及足底压力分布特征.方法:利用VICON红外光点捕获系统,采集10名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儿及10名正常儿童裸足常速行走的三维运动学数据,并利用Medilogic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记录支撑足的足底压力分布数据.结果与结论: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组行走时的步长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而步宽和重心摇晃幅度则大于正常对照组;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组步态的双支撑期所占的周期比例大于正常对照组,摆动末期所占的周期比例则小于正常对照组;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组髋关节最大伸角小于正常对照组,髋关节最大屈角大于正常对照组,摆动相最大膝屈角小于正常对照组,着地时踝关节跖屈角大于正常对照组;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组在行走过程中最大足底压力小于正常对照组,最大压力的分布向足前区外侧偏移.结果表明,步态周期时间百分比可作为杜氏型肌营养不良患儿行走能力的评价指标,杜氏型肌营养不良患儿在常速行走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非正常的步态特征可能归因于下肢各关节伸肌群力量不足,部分患儿踝关节呈明显的马蹄足内翻也是造成步态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脑性瘫痪患儿与健康儿童足底四等份足印分析法量化评价结果。方法:选择1998-01/2000—12济南市儿童医院脑瘫康复中心收治的3~5岁痉挛型脑瘫患儿139例为患儿组,男76例,女63例。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儿童800人为正常组,男400人,女400人。监护人均同意参加。测量纳入对象身高、体质量。采用自行研制的宽1m、长5m的印油毯作为留足印的步道。在印油毯上印一个完整的站立足印,再嘱受试者双眼平视前方,以自然行走的方式走过步道,测量步速(步速=步幅&;#247;步行周期)。根据足印测量法及自行设计的足底四等份法分别测量中间6个足印的足纵轴线内外宽度(足宽)并取平均值。计量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U检验。结果:脑性瘫痪患儿139例。正常儿童80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左足纵轴线上内外侧宽度、左足纵轴线中内侧宽度、右足纵轴线上内外侧宽度、右足纵轴线中内侧宽度:患儿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0.01)。②左足纵轴线中外侧宽度、左足纵轴线下内外侧宽度、右足纵轴线中外侧宽度、右足纵轴线下内外侧宽度:患儿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0.01)。③步速:患儿组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结论:脑性瘫痪患儿与健康儿童足底四等份足印分析法量化评价结果差异明显,足底四等份足印分析法可量化评价脑性瘫痪患儿足内、外翻或扁平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学龄儿童柔软性扁平足生物力学参数化研究,为临床儿童柔软性扁平足干预方案提供佐证。方法:利用Sensor Media型号为FM6050的压力测试板和freestep pro分析软件采集分析16例6~9岁柔软性扁平足儿童和16例6~9岁正常足弓儿童的站立和步行状态下的足底压力分布数据,探索儿童柔软性扁平足与正常足弓儿童的足底压力分布差异。结果:观察组前足A区(P=0.001)和B区(P=0.009)负荷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足D区(P=0.000)负荷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步行状态下足底最大冲量存在差异,观察组最大冲量在内侧跟骨,对照足最大冲量在第2、3跖骨,且观察组内侧足弓冲量高于对照组(P=0.002)。结论:学龄儿童因足弓发育的问题导致足底压力分布的异常,即便是无症状的,也是有必要做进一步评估的。监测学龄儿童足底压力,对柔软性扁平足预防和指导康复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背景:外八字的脚外翻破坏了膝关节正常力的分布,使关节一侧所受的生物应力增大,对侧相对减少。目的:更进一步认识"外八字"步态行走过程中足底压力的特征。方法:运用比利时Footscan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对石家庄市部分20~25岁的青年男性进行足底压力测试,通过分析筛选出双足步态均正常的青年男性39人为正常步态组,筛选出双足步态均为外八字的青年男性39人为异常步态组分别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异常步态组青年左足足底第3跖骨峰力值明显高于正常步态组(P〈0.01),第5跖骨、足弓两区域骨峰力值明显低于正常步态组(P〈0.05)。正常步态组青年左、右足足底第1跖骨、第5跖骨两区域冲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异常步态组青年左、右足足底第2,4跖骨冲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异常步态组与正常步态组青年左足足底第3跖骨区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足跟内侧、足跟外侧两区域冲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右足足底足跟内侧区域冲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外八字"行走会导致蹬伸时的推进力不是斜向向前,行走方向上的蹬地力较小;行走过程中足受力顺序不是沿足纵弓的方向,而是有一定的夹角,因此足弓不能起到减震的作用,冲量的增大也就增加损伤的概率。所以"外八字"步态者应当注意足底压力和作用时间的关系,增加足与地面的接触时间,从而减小冲击力值,避免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4.
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的下肢关节生物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旻  江澜 《中国康复》2011,26(1):36-38
目的:了解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群在行走过程中的下肢生物力学参数的差异,以便准确客观的对患者下肢功能进行评定。方法:通过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和测力板分别对正常人群(正常组)25例和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患病组)25例进行时间空间以及髋、膝、踝关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采集,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患病组在行走过程中的最大膝关节曲,踝关节跖/背屈,髋关节曲/伸角度以及关节活动范围均明显降低,髋关节内收力矩明显减小,膝关节内收力矩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关节生物力学发生变化,步行过程中的膝关节所受的压力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为其康复评定及治疗提供客观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光显  缪吉  梅强  卢光军  肖侃 《中国康复》2020,35(4):194-196
目的:研究深层肌肉刺激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步态的影响。方法:将32例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使用三维步态分析仪进行步态分析。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步幅、步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步幅、步速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其余各项参数2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髋关节最大伸展角度和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均P<0.05),观察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均P<0.05),且观察组膝关节最大伸展角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增大(均P<0.05),其余各项参数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常规康复疗法的基础上,应用深层肌肉刺激疗法能改善痉挛型双瘫患儿步态,是痉挛型双瘫患儿康复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踝足肌群肌力训练对柔韧性扁平足患儿步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柔韧性扁平足患儿44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2例, 40足)和对照组(22例, 41足)。治疗组患儿采用肌内效贴贴扎联合踝足肌群肌力训练, 对照组患儿仅采取踝足肌群肌力训练。贴扎主要采用足底感觉输入贴扎、足弓感觉输入贴扎和足跟力学矫正贴扎, 频率为每周1次, 贴布每次于体表保持3 d后由患者自行移除, 连续贴扎12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治疗后), 由相同治疗师和数据分析人员于双盲状态下对2组患者进行足底压力[足弓指数(AI)]和步态评估[包括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最大跖屈角度、支撑相(STP)踝关节平均外翻角度、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承重反应期垂直方向地反力(GRF1)、踝关节最大功率、步长、步速、步宽和步态偏差指数GDI)]。结果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AI、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STP平均外翻角度、GDI、踝关节最大功率、承重反应期垂直方向GRF1、步速和步宽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仅AI、GDI和步长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家长参与式与封闭式康复训练对痉挛性脑瘫儿童尖足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35例、3~9岁痉挛性脑瘫有尖足步态的儿童随机分为家长参与式康复训练组(观察组)18例(32足)和封闭式训练组(对照组)17例(30足)。分别在训练前和训练3个月后进行以下评定:①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PROM)测定;②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③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的站立和走、跑、跳功能项目评分。 结果治疗3个月后PROM、CS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FM的站立和走、跑、跳功能项目评分在治疗3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家长参与式康复训练能更好提高训练效果,该康复模式可广泛用于边远地区及学龄脑瘫儿童的日常家庭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男大学生左足正常步态、右足外八字步态行走过程中足底压力的特征.方法 运用比利时Footscan系统对邯郸职业技术学院20~ 25岁的男大学生进行足底压力测试,通过分析筛选出左足为正常步态、右足为外八字步态的42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 正常步态足峰值压强在第3跖骨(45.05±13.91) N/cm2、足弓(4.48±1.94) N/cm2两区域显著高于外八字步态足第3跖骨(26.83±10.82)N/cm2、足弓(2.90±1.57) N/cm2 (P <0.05);正常步态足达峰值压强时间在第1跖骨(436.28±73.09) ms区域的显著早于外八字步态足第1跖骨(477.47 ±33.52)ms(P<0.05),在第4跖骨(424.56±83.46)ms区域显著晚于外八字步态足第4跖骨(369.39±103.079)ms(P <0.05);正常步态足冲量在第2~5趾骨(4.56±5.54)N·s、第2跖骨(41.20±21.44)N·s两区域显著低于外八字步态足第2~5趾骨(8.25±8.30)N·s、第2跖骨(61.46 ±36.14)N·s(P<0.05).结论 外八字步态足与正常步态足相比,足底压力中心偏向足的内侧,导致蹬伸时的推进力不是直线向前,而是斜向的,行走方向上的蹬地效果较差;并且会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产生一个扭力,相应使胫骨出现内翻,可能引起膝关节过度的摩擦,导致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正常儿童及脑性瘫痪(脑瘫)患儿步行足印的参数值,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将2800例3~10岁正常儿童分为7个年龄组,用自行研制的印油毯测量儿童的足长、步幅、步宽、步角等参数值。选择139名3~5岁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脑瘫组,测量各足印参数值,并与同龄正常儿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瘫组足长、步幅、步宽、步角等参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01)。结论儿童足印量表参数值可为其步态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患下肢放射痛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自然行走时的步态特征。方法:选取32例患下肢放射痛LDH患者作为观察组,正常成人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受试者步态进行检测,比较分析2组受试者支撑期分期参数、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及足底各区域压力峰值之间的差异。结果:1对照组左右足在支撑期各阶段未见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足在前足触地及全足支撑阶段明显低于健侧和对照组,而在前足蹬离阶段明显高于健侧和对照组(P<0.05),健足与对照组在支撑期各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左右足除第4跖骨(M4)区域外,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第5跖骨(M5)区域外,LDH患者患侧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均低于健侧(P<0.05),除第3跖骨(M3)区域外,患侧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健足与对照组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对照组左右足除第1跖骨(M1)区域,足底各区域压力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M1区域外,LDH患者患足压力峰值均小于健足,其中在M4、M5、足跟外侧(HL)区域患足压力峰值较健足明显降低(P<0.05),患足在第2跖骨(M2)、M4、M5、足跟内侧(HM)、HL区域及健足在M2区域压力峰值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下肢放射痛LDH患者足底压力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足底压力测量能为LDH临床诊断、治疗及康复疗效评定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