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取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原发或者术后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3例,给予患肢护理、疼痛护理、以及药物治疗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DVT患者病程进展及预防血栓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其中有1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发生肺栓塞,由于发现及时,经积极治疗后症状缓解,余无病情加重及并发症发生病例。结论:除外科手段干预外,综合的护理措施干预能有效的预防DVT病情进展及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和产褥期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3例在妊娠和产褥期并发SAH患者根据其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不同方式,从疾病观察、再出血防范、胎儿保护、产褥期感染、心理疏导等方面展开针对性护理。结果:本组患者6例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干预,无死亡病例;保守治疗7例,4例孕妇及3例胎儿死亡。结论:讨妊娠和产褥期并发SAH是妊娠及产褥期少见的并发症,在护理中需要根据神经外科特点给予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颅内出血,早期给予干预;同时需注意产科的相关指标,避免孕妇其他器官及胎儿的损伤,降低孕妇及胎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产后并发下肢DVT患者实施精心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患肢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本组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15 d左右,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疼痛、下肢肿胀基本消失,皮肤颜色正常.1例发生轻微肺动脉栓塞症状,经综合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结论:对患者合理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DVT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留置溶栓导管治疗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对41例产后并发下肢DVT患者行经颈静脉留置溶栓导管推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并给予精心术前护理、产褥期护理、溶栓导管护理及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插管成功率100%,导管平均保留5.5d;痊愈30例(73%),明显有效9例(22%),有效2例(5%);皮下淤斑3例,右颈部穿刺处渗血2例,阴道出血1例,血尿1例,无肺动脉栓塞发生。结论:经颈静脉留置溶栓导管治疗产后下肢DVT安全、有效、简便,通过有效护理干预,可降低抗凝溶栓药物副作用,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6例产褥期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疼痛基本消失,肢体肿胀明显减轻,未发生新血栓,出院时超声显示下肢深静脉不同程度再通;其中8例肺栓塞(PE)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基本消失,肺动脉压力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后健康教育,指导产妇尽早活动,降低剖宫产率,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可有效减少产后DVT。  相似文献   

6.
妊娠及产褥期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及产褥期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2000年3月-2008年3月,我科收治妊娠及产褥期DVT产妇15例,针对性进行心理、小腿按摩与训练、药物溶栓与抗凝、理疗等有效护理措施。结果15例在治疗1~2周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随访6~24个月,彩超复查证实下肢静脉管腔完全再通9例,部分再通6例,无严重危害。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妊娠及产褥期DVT的治疗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和临床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9例急性脑卒中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DVT的成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观察护理效果。经综合治疗和护理2~3周后,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完全再通25例,部分再通4例,无肺栓塞及死亡病例。认为对于急性脑卒中并发DVT患者,应认真分析形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防止血栓继续滋长和新血栓形成,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deep vein lhmmbosis,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160例脑卒中患者并发DVT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果160例患者发生DVT的有9例,发生率为5.63%,经治疗及护理后,6例治愈,3例好转出院.结论 脑卒中患者发生DVT与患者年龄大,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关.根据原因应采用相应预防护理措施,以便降低脑卒中患者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方法分析12例重症神经外科术后发生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形成的高危因素,并开展综合护理。结果 12例患者中除1例并发肺栓塞死亡外,10例症状完全消失,1例下肢轻度肿胀。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重症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并采取综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产褥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且近年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DVT若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甚至血栓脱落引起急性肺栓塞导致死亡,而正确、及时的治疗、护理将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现将我院自2000年1月~2007年9月收治的11例产褥期并发DVT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可调节式下肢减压抬高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骨折、长期卧床患者因活动受限,尤其是下肢腓肠肌泵功能减弱或消失,血液回流不畅,易致下肢深部静脉血栓的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足跟部压疮、足下垂、水肿等并发症。据统计,美国每年有约20万人因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而住院治疗。下肢血流滞缓是形成DVT的三大因素之一,其重要的护理措施就是抬高病人下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地震致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预防及干预措施。方法对21例地震致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筛查,根据筛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综合预防及早期干预措施,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和体征,评价综合预防措施及早期干预对地震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21例地震致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分级评估、综合康复措施后,18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患者没有发现新增DVT ;3例DVT 患者无一例发生肺栓塞,且原有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采取综合预防及早期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治疗地震致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1].好发部位为下肢深静脉,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可分为下肢近端和远端DVT,前者位于腘静脉或以上部位,后者位于腘静脉以下.下肢近端DVT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8例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妊娠结局的分析,总结该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8例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均痊愈出院,其中6例剖宫产结束分娩,2例因医源性原因行引产处理,6例新生儿获良好结局。结论在多学科配合治疗下,通过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5.
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血栓形成是指静脉内血液发生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静脉。当血栓形成后,血栓远侧静脉回流受阻,使小静脉毛细静脉瘀血缺氧、渗透性增加,压力升高。表现为低热、小腿肿胀、肌肉疼痛或压痛,下肢水肿和浅静脉曲张,甚至导致肢体静脉型坏疽的严重后果。现将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的97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该组产妇实施全程护理.另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05年3月剖宫产产妇800例(对照组),该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  相似文献   

17.
吴人淳  覃樱  郑琼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9):1770-1772
<正>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诸多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能有效地缓解疼痛、稳定关节、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施早期系统训练干预方法来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形成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观察两组入院时、术后1天、术后1周的患肢肿胀、患肢皮温和疼痛感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患肢肿胀、患肢皮温和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第1天和术后1周测量结果表明,治疗组三项观察项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行早期系统训练,可有效降低术后DVT发生的危险性,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疼痛感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通过对30例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采取集束化干预策略,包括早期功能锻炼、饮食饮水指导、梯度压力弹力袜或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药物预防四项,分别在术前及术后7d内观察记录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相关症状,检测术前及术后第5~7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仅1例患者股静脉血流滞缓,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集束化干预策略能够减轻关节置换患者术后DVT的相关症状,对降低DVT发生风险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长度梯度压力袜对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将160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均给予充气压力泵(气压式血液驱动带)、抗凝药物(拜瑞妥或克赛)等常规预防血栓治疗。A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穿短腿梯度压力袜,B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穿长腿梯度压力袜。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5d常规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A组4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占5.0%;肌间血栓25例,占31.25%。B组患者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占2.5%;肌间血栓20例,占25.0%。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不同长度梯度压力袜对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