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比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在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住院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PICC组60例和VPA组60例。比较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VPA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与PICC组的96.67%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VPA组留置时间1年以上的患者为52例,PICC组为32例(P0.05);VPA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3%,显著低于PICC组的5.6%(P0.05)。VPA组生活质量评分B级以上患者42例(70%),多于PICC组的28例(46.67%)(P0.05)。结论 VPA组在留置时间、并发症、生活质量等方面较PICC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如不考虑价格因素,VPA应作为肺癌患者静脉输液的首选通路。  相似文献   

2.
PICC与VPA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利弊.方法 选择PICC组30例,VPA组30例,分别统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3.3%,VPA组为86.7%,P>0.05;两组留置时间,PICC组一年以上为4例,VPA组为28例,P<0.01;PIC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7%,VPA组为6.7%,P<0.05.结论 两组置管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但PICC组较VP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而VPA组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PIC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安全性能较高.VPA是白血病患者静脉输液理想的通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根据采用的不同中心静脉置管方式,分为VPA组203例和PICC组168例,比较两组导管置入与维护情况、使用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同化疗疗程并发症发生情况、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置管成功率均较高,VPA组按时维护情况高于PICC组(P0.05);在使用过程中VP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ICC组(P0.05);PICC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随化疗疗程的增加而增加(P0.05);PICC组随着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并发症发生机率增加(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其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PICC组且随化疗疗程增加及置管时间延长,其并发症发生率也均低于PICC组,因此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作为乳腺癌患者化疗理想的静脉通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颈内静脉置管(CVC)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乳腺癌化疗患者按置管方式分为VPA组30例,PICC组30例,CVC组30例,比较3组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操作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带管期间的生活质量及置管的费用。结果 3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留置及维护操作时间,VPA组明显低于PICC组与CVC组(P0.01);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VPA组低于PICC组及CVC组(P0.05);带管期间的生活质量比较,VPA组无明显变化,PICC组与CVC组有所下降(P0.05);置管的费用比较,CVC组明显低于PICC组及VPA组(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费用高、操作较复杂、需在具备一定条件医院进行,但是导管维护操作时间少,并发症少,且不影响患者带管期间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与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对乳腺癌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Elsevier Science,收集2015年之前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对乳腺癌病人应用效果比较的相关文献资料。并通过"滚雪球"方式,追查纳入文献的后附参考文献。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VPA化疗的病人并发症明显少于PICC组;两种置管方式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静脉输液港的留置时间要明显比PICC长,而且采用静脉输液港化疗的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PICC病人。[结论]对于需长期化疗的乳腺病人,推荐使用VPA。护理人员要加强导管的护理,以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乳腺癌患者采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 access,VPA)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乳腺癌患者合适的中心静脉输液途径。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409例,将植入VPA的191例设为VPA组,植入PICC的218例设为PICC组,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PA组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ICC组患者(P0.05)。结论VPA具有安全、舒适的优点,是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100例按照置管方式分为VPA组(n=50)和PICC组(n=50),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每次导管维护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带管期间生活质量。结果VPA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2.0%,虽低于PICC组9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4,P〉0.05);每次导管维护操作时间(3.49±1.37)min及并发症的发生率8.0%均低于PICC组的(8.03±1.63)min,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X2=6.0;P〈0.01);带管期间生活质量VPA组患者无明显变化,PICC组患者下降明显(P〈0.01)。结论植入式输液较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减少导管维护的频率,且不影响患者带管期间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乳腺癌患者的静脉治疗中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床边超声引导结合赛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7例肿瘤病人,肘部静脉情况良好者作为对照组(109),差者为实验组(78例)。对照组按常规在肘部静脉置入PICC导管;实验组通过超声波影像技术选择上臂中下部的贵要静脉或肱静脉作为穿刺点,在超声引导下并结合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术后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术后病人带管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01),静脉炎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01),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术后带管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超声引导结合赛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术的置管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术后病人舒适度高,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低。  相似文献   

9.
周红 《全科护理》2016,(30):3205-3206
[目的]探讨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在乳腺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0例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行PICC置管的前、中、后及带管出院期间进行全程系统化的健康教育。[结果]本组病例置管成功率100%,留置时间35d~176d,平均109d,发生局部感染5例,静脉炎6例,无全身感染、堵塞、导管断裂、脱出等并发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结论]全程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液港脐静脉置管(UVC)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9例危重新生儿出生后尽早行深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道,将其随机分为输液港UVC组(29例),传统UVC组(30例)以及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30例),比较3组患儿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堵管率、脱管率等。结果输液港UVC组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脱管率、堵管率显著低于传统UVC组和PICC组(P<0.05);输液港UVC组的置管时间和置管成功率与传统UV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置管时间和置管成功率均显著优于PICC组(P<0.05)。结论在危重新生儿出生后早期建立静脉维持通道时,输液港UVC的置管成功率较高,置管时间较短,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堵管率、脱管率较低,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李小春  李屏  余芳 《护理研究》2012,26(22):2075-2076
[目的]探讨Y型静脉留置针送管方法,提高置管成功率。[方法]将258例住院病人按年龄分为3组:<14岁为小儿组、14岁~60岁为成人组、>60岁为老年组,共行Y型静脉留置针置管操作440例次,单日采用传统留置针穿刺送管手法共220例次,双日采用改进的送管手法共220例次,比较两种送管手法的置管成功率,并比较各年龄组病人置管成功率。[结果]采用改进法总体置管成功率高于(97.27%)采用传统法总体置管成功率(90.00%);小儿组、老年组采用改进法置管成功率高于采用传统法置管成功率(P<0.05)。[结论]改进后的送管手法可提高Y型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尤其适用于小儿及老年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肿瘤化疗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留置时间、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情况、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2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5例,对照组14例。[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肿瘤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3.
【】 目的:探讨IVAP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月到2018年6月于我院化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38例,经外周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B组42例,行超声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单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用时、带管舒适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4.74%和100.00%)和单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6.84%和88.10%)均较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A组,导管维护用时(11.22±2.37)min短于A组(15.28±3.75)min(P<0.05);B组带管舒适度情况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低于A组(21.05%)(P<0.05)。结论:与外周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相比,超声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导管维护用时较短,能提高患者带管舒适度,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植入式输液港(IVAP)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收的乳腺癌化疗患者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PICC作为化疗途径,观察组则采用IVAP。对比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后并发症,同时调查两组管路维护时间、带管舒适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1个月、3个月、6个月导管留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意外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路维护时间短于对照组,带管舒适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式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舒适感强,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的置管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专科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小组模式的应用对消化内科病人置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专科PICC护理小组成立之前136例置管病人为对照组,专科PICC护理小组成立后128例置管病人为观察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穿刺时间、置管出血量、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管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置管穿刺时间、非计划拔管率、机械性静脉炎、置管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专科PICC护理小组模式可提高置管技术水平、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发生,使消化内科病人PICC使用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白血病化疗患者83例,依据置管方式将其分为PICC组(n=42)和VPA组(n=41),比较2组置管情况、患者对导管使用服务的评分及化疗后的生活质量,记录2组化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VPA组导管平均日常维护时间短于PICC组,而平均导管留置时间长于PICC组(P0.05或P0.01);PICC组1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VPA组(P0.05);生活质量方面,VPA组除经济困难维度得分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PICC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A组临床服务检验问卷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PICC组(P0.01);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VAP组(P0.05)。结论白血病化疗患者VPA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且可改善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型胸部X线片定位法在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置管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西安交通大学3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消化系统肿瘤病人及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消化科住院的消化肿瘤病人需要PICC进行化疗的肿瘤病人340例,采取非同期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例,观察组采取胸部X线片定位法得出PICC置管长度,对照组采取体表测量公式计算PICC置管长度,比较两组置管长度调整率、置管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及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胸部X线片定位法观察组置管长度调整率为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99.41%,高于对照组的9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59%,低于对照组的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率为97.65%,高于对照组(9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X线片定位法能提升肿瘤病人PICC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长度调整率,使消化系统肿瘤病人PICC置管成功率有效提高,进而获得病人更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浅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 10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化疗输液途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观察2组留置时间以及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如置管堵塞脱落、静脉炎、药物渗漏等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6.0%(3/50),低于对照组的52.0%(2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ICC置管增加乳腺癌化疗患者置管留置时间,降低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肿瘤化疗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留置时间、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情况、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2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5例,对照组14例。[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肿瘤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植入式输液港(IVPA)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乳腺癌化疗患者120例,按置管方式分为IVPA组和PICC组,各60例。观察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间隔时间、患者带管的舒适度、并发症和费用,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置管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 IVPA和PICC均是乳腺癌化疗患者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IVPA在导管维护、并发症、生活质量方面相对优于PICC,而PICC为护士操作,其操作简单,费用相对较低等,因此IVPA和PICC均能成为乳腺癌患者的安全的静脉输液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