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源CT大螺距结合低管电压技术术前诊断婴幼儿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的价值。方法 对60例3岁以内拟诊APVC患儿于术前1周行心脏CT扫描,将其随机均分为A组、B组。A组管电压80 kVp,管电流60~80 mAs,对比剂剂量1.2 ml/kg体质量;B组管电压70 kVp,管电流70~100 mAs,对比剂剂量1.0 ml/kg体质量;2组螺距均为3.4。测量2组图像肺动脉主干、肺静脉、左右心房CT值和噪声,计算SNR和肺动静脉CT值比值及有效辐射剂量(ED);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与术后所见进行对照。结果 最终入组58例,A组28例,B组30例。2组间各测量部位CT值、图像噪声、SNR及肺动静脉CT值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B组ED低于A组(P=0.013)。在显示细小肺静脉分支及引流血管方面,B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A组(P=0.047)。58例术后均诊断为APVC。在分型诊断方面,术前诊断准确率A组为96.43%(27/28),B组为93.33%(28/30);对于合并畸形,术前诊断准确率A组为97.44%(38/39),B组95.35%(41/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双源CT大螺距扫描结合低管电压技术术前诊断婴幼儿APVC准确率高,且可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曲面重建(CPR)在胆总管梗阻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2例胆总管梗阻性病变患者的CT资料,患者接受256层螺旋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后对图像进行CPR。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平扫+增强检查与联合CPR的诊断效能。结果 良性梗阻占74.42%(128/172),恶性梗阻占25.58%(44/172);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胆总管不同部位狭窄、中断及不同程度肝内外胆管扩张。CT平扫+增强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3.02%(160/172),低于联合CPR的95.93%(165/17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8);CT平扫+增强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7.21%(150/172),低于联合CPR的95.35%(164/172)(P=0.007)。结论 256层螺旋CT平扫与多期增强联合CPR可提高胆总管梗阻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更客观、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MDP)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诊断骨外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骨外肿瘤患者94处病灶,观察其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表现,并分析二者联合诊断效能。结果 单纯全身骨显像准确诊断52处骨外肿瘤,准确率55.32%(52/94);其余42处病灶中,35处(35/94,37.23%)因影像学表现与骨骼存在重叠而误诊为转移性骨肿瘤,7处(7/94,7.45%)因病灶99Tcm-MDP摄取低于邻近骨骼而致漏诊。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诊断全部94处骨外肿瘤,准确率100%(94/94)。94处病灶中,49处接受病理学检查,其中33处(33/49,67.35%)病灶内见粗大钙化、9处(9/49,18.37%)见细微钙化;CT检出61处(61/94,64.89%)钙化,未显示9处细微钙化。结论 99Tcm-MDP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可提高诊断骨外肿瘤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OC(DOTA-TATE)和18F-FDG PET/CT显像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疑似NET并先后接受68Ga-DOTA-TATE和18F-FDG PET/CT显像患者,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2种显像对NET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病理分级NET病灶的68Ga-DOTA-TATE和18F-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果 68Ga-DOTA-TATE PET/CT显像诊断NET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准确率分别为96.55%(28/29)、80.00%(8/10)、93.33%(28/30)、88.89%(8/9)及92.31%(36/39),18F-FDG PET/CT显像分别为82.76%(24/29)、100%(10/10)、100%(24/24)、66.67%(10/15)及87.18%(34/39)。39例中,29例获得病理分级,包括5例G1级、16例G2级和8例G3级 NET;其中G1级、G2级及G3级NET在68Ga-DOTA-TATE PET/CT中的SUVmax分别为28.80(15.20,44.80)、10.55(5.98,22.93)及4.70(3.90,7.50),3个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9.06,P=0.01);其在18F-FDG PET/CT中的SUVmax依次为3.10(2.38,5.85)、3.10(1.82,5.18)、7.10(1.70,9.93),3个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19,P=0.34)。结论 68Ga-DOTA-TATE PET/CT显像用于诊断NET及分期的价值高于18F-FDG PET/CT,且其SUVmax与病理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5.
18F-FDG PET/CT在原发灶不明的淋巴结转移癌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诊断原发灶不明的淋巴结转移癌(LCUP)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活检证实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34例LCUP患者资料,常规检查均未找到原发灶。对全部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与临床随访及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例淋巴瘤患者被排除,18F-FDG PET/CT检出可疑原发灶25例,正确检测出原发灶13例,检出率为41.94%(13/31);其中8例经病理证实,5例为临床诊断,阳性预测值为52.00%(13/25)。未找到原发灶的6例患者中,3例经随访尚未明确诊断。结论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寻找LCUP的原发灶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探头联合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会阴超声对肛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术前均采用频率5~12 MHz线阵探头超声结合触诊和视诊检查外口和瘘管,频率3~10 MHz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会阴超声检查内口和瘘管,确定肛瘘类型,分析超声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87例中,手术诊断单纯型肛瘘73例、复杂型肛瘘14例,术中见93个内口,101个瘘管,94个外口。超声诊断66例肛瘘,漏诊15例,误诊6例,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为75.86%(66/87),Kappa值为0.344(P<0.001)。超声诊断肛瘘内口、瘘管及外口的准确率分别为80.65%(75/93)、83.17%(84/101)及87.23%(82/94),与手术结果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298、0.407及0.626(P均<0.001)。结论 高频探头联合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会阴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肛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18F-FDG PET/CT、11C-MET PET/CT及MRI诊断神经胶质瘤能力的差异。方法 对60例临床疑似神经胶质瘤患者行18F-FDG PET/CT、11C-MET PET/CT和MR检查,经手术或活检获得病理诊断。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计算18F-FDG PET/CT、11C-MET PET/CT及MRI诊断神经胶质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三者间差异。结果 本组60例中,36例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18F-FDG PET/CT、11C-MET PET/CT和MRI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50.00%(18/36)、75.00%(18/24)、60.00%(36/60),97.22%(35/36)、91.67%(22/24)、95.00%(57/60)和63.89%(23/36)、79.17%(19/24)、70.00%(42/60)。11C-MET PET/CT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均高于18F-FDG PET/CT和MRI(P均<0.05);11C-MET PET/CT诊断低级别胶质瘤(I级和Ⅱ级)的灵敏度[94.12%(16/17)] 明显高于18F-FDG PET/CT[5.88%(1/17);P<0.5] 。结论 11C-MET PET/CT显像诊断神经胶质瘤的能力高于MRI及18F-FDG PET/CT显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患儿的超声资料。结果 52例中,肠闭锁28例,肠狭窄24例。超声检出先天性肠闭锁25例,漏诊3例,诊断符合率89.29%(25/28);检出先天性肠狭窄22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91.67%(22/24)。结论 超声检查简便、安全、迅速,可作为小儿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心房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房占位性病变患者,分析其超声心动图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79例中,左心房血栓47例(47/79,59.49%),左心房黏液瘤23例(23/79,29.11%),右心房黏液瘤3例(3/79,3.80%),心内平滑肌瘤病为静脉内平滑肌瘤累及右心房4例(4/79,5.06%),肺腺癌转移至右心房2例(2/79,2.53%)。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72例,2例诊断不足,误诊2例,漏诊3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诊断心房占位性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剪切波弹性成像与18F-FDGPET/CT显像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小结节患者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18F-FDGPET/CT显像资料,计算并比较2种方法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48个甲状腺小结节中,37个为恶性结节,11个为良性结节,剪切波弹性成像与18F-FDGPET/CT显像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分别为91.89%(34/37)、81.82%(9/11)、89.58%(43/48)、94.44%(34/36)、75.00%(9/12)和29.73%(11/37)、72.73%(8/11)、39.58%(19/48)、78.57%(11/14)、23.53%(8/34);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优于18F-FDGPET/CT。  相似文献   

11.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儿童肺静脉异位连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儿童肺静脉异位连接的超声表现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1例肺静脉异位连接患儿,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22天~10岁,完全型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18例,部分型肺静脉异位连接(PAPVC)13例.结果 31例APVC在TTE中均有右心负荷增加表现.18例TAPVC的解剖分型为心上型9例(50%),心内型9例(50%),16例(88.89%)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与手术结果完全或基本符合,2例(11.11%)误诊为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13例PAPVC的解剖分型为心内型12例(92.31%),心上型1例(7.69%),均合并房间隔缺损,其中9例(69.23%)合并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9例(69.23%)TTE诊断与手术结果完全或基本符合,4例(30.67%)误诊为单纯房间隔缺损.结论 超声心动图发现右心增大时,无论是否伴有房间隔缺损,均应注意常规检查4条肺静脉入口位置及血流方向.  相似文献   

12.
心脾综合征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脾综合征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的诊断价值,分析其漏诊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本文总结了190例心脾综合征患儿肺静脉回流情况的超声检测结果,并与其心血管造影或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90例心脾综合征患儿中,无脾综合征159例,其中61例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占38.3%),多脾综合征31例,其中5例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占16.1%)。66例患儿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超声诊断符合者17例(占25.7%),漏误诊49例(占74.3%);66例肺静脉回流异常患儿中,伴有明显异常回流途径者17例,超声诊断15例(占88.2%)。结论无脾综合征患儿常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准确地诊断心脾综合征伴有明显异常回流途径的肺静脉异位引流,其他类型肺静脉回流异常检出的准确率尚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诊断肾脏病合并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肾脏病患者的18F-FDG PET/CT表现,检测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以病理学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18F-FDG PET/CT对肾脏病合并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146例肾脏病患者中,29例并发恶性肿瘤,其中肿瘤继发肾损害19例、肾损害伴发肿瘤10例。PET/CT发现72例存在18F-FDG高摄取灶,病灶SUVmax为5.25±3.94;诊断肿瘤34例,最终确诊29例、误诊5例,诊断灵敏度100%(29/29),特异度88.37%(38/43)。肿瘤继发肾损害病灶SUVmax为5.95±3.02,肾损害伴发肿瘤病灶SUVmax为6.58±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可用于筛查肾脏病患者是否合并肿瘤,但对于肿瘤与肾损害关系的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易误诊为胸腔积液的疾病类别及其临床特点,分析超声误诊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一加u年10月首次超声检查误诊为胸腔积液,后经胸部CT或手术病理确诊为其他疾病的34例相关声像图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34例经胸部CT或手术病理确诊为肺实变11例,胸膜肥厚9例,肺大泡5例,肺血管瘤5例,胸壁结核脓肿向胸腔内突4例;其中初级医师误诊18例(52.94%),中级医师误诊13例(38.24%),副主任医师误诊3例(8.82%)。结论胸腔积液病因复杂,临床医师尤其是初级医师通过二维(黑白)超声无法对疾病进行定性诊断时,应及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胸部cT或胸腔穿刺等检查,以免误漏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第三代双源CT早期鉴别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管内治疗后颅内出血灶与碘对比剂的价值。方法 纳入78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治疗后采用第三代双源CT行脑部CT双能量(80 kV/Sn150 kV)扫描,经后处理得到碘分布图和虚拟平扫图像。以发病24~48 h后常规脑部CT图像为参考,计算双能量CT(DECT)诊断颅内出血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共31例患者(53个颅内高密度灶)纳入分析,其中DECT正确诊断26个高密度灶为存在出血,23个高密度灶为碘对比剂;1个钙化灶误诊为出血合并对比剂,3个DECT诊断为对比剂的病灶出现延迟性出血转化。DECT鉴别诊断颅内出血灶与碘对比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9.66%(26/29)、95.83%(23/24)和92.45%(49/53),PPV为96.30%(26/27),NPV为88.46%(23/26)。结论 第三代双源CT能早期准确诊断AIS血管内治疗后的出血转化,有助于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DSCT)超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检查对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肺静脉异位引流(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 APVC)的诊断准确率,探讨DSCT超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对婴幼儿APVC的诊断价值。方法拟诊APVC患儿46例,均行姑息或根治手术,术前1周内行心脏大血管DSCT造影和TTE检查。DSCT采用Flash-70kV超低管电压结合SAFIRE迭代重建技术,评价DSCT图像质量并计算扫描剂量,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SCT与TTE检查诊断APVC的准确率。结果 DSCT图像质量优25例,良19例,差2例;患儿有效辐射剂量为(0.20±0.07)mSv。46例患儿经手术证实均为完全性APVC(total APVC, TAPVC),其中心上型16例,心内型18例,心下型6例,混合型6例,共152支畸形引流肺静脉,合并其他畸形82处。DSCT发现146支畸形引流肺静脉,诊断准确率为96.1%(146/152);发现其他合并畸形78处,诊断准确率为95.1%(78/82),除2例混合型TAPVC误诊为单纯心上型外,其余分型诊断正确。TTE检查发现130支畸形引流肺静脉,诊断准确率为85.5%(130/152);发现其他合并畸形80处,诊断准确率为97.6%(80/82),漏诊1例合并多种复杂畸形的TAPVC患儿,3例心下型TAPVC不能明确分型,6例混合型TAPVC均误诊为单纯型TAPVC,其余分型诊断正确。DSCT对异常引流肺静脉的诊断准确率(96.1%)及在心下型、混合型TAPVC的分型诊断准确率(100.0%、66.7%)高于TTE(85.5%、50.0%、0)(P<0.05)。结论与TTE检查相比,DSCT Flash-70kV超低管电压结合SFIRE迭代重建技术对婴幼儿TAPVC的诊断准确率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吊索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经CT、心导管造影和(或)手术证实的6例肺动脉吊索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诊断要点.结果 6例肺动脉吊索患儿中,超声诊断4例,漏诊1例,误诊1例.6例中3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伴有卵圆孔未闭,2例伴有室间隔缺损,1例伴有动脉导管未闭,1例伴有法洛四联症,1例伴有永存左上腔静脉.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探查左、右肺动脉的起始位置及走行,有助于正确诊断肺动脉吊索.  相似文献   

18.
增强CT扫描与FDG-SPECT/PET扫描诊断 小肺癌的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与FDG-SPECT/PET显像(氟-18-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对小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病理证实的小肺癌11例,炎性结节5例,结核瘤2例,术前行CT增强扫描(100mg造影剂以2.5ml/s速度静脉注射)和FDG-SPECT/PET显像(FDG11.1-14.8MBq静脉注射),观察病灶CT图像强化程度及核素显像的FDG浓聚程度,将术前两种不同的扫描结果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两种方法对鉴别诊断小肺癌的意义,结果:11例小肺癌增强CT扫描及FDG显像均诊断正确 ,但增强CT将1例炎性假瘤误诊为肺癌,FDG将一例结核误诊为肺癌,在11例小肺癌中CT检出6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FDG检出5例淋巴结转移.结论:增强CT扫描与FOG-SPECT/PET显像均能鉴别 诊断小肺癌,两者各有优势,其正确率无显著差异,两种方法结合分析将更有利于沔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5G远程机器人超声诊断急腹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于永兴岛接受5G远程机器人超声检查的急腹症患者,以专家复诊结果、其他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及随访结果作为参考诊断标准,评估5G远程机器人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分析医师5G远程机器人超声操作经验对检查时长的影响,观察其诊断效能。结果 每例患者远程超声检查时间为10~27 min,平均(17.91±3.99) min。根据参考标准,44例中,阳性39例、阴性5例;5G远程机器人超声检出阳性34例、阴性10例;正确诊断39例,漏诊5例,包括3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和2例胆囊颈部结石,其诊断急腹症的准确率为88.64%(39/44),敏感度为87.18%(34/39)、特异度为100%(5/5),漏诊率为12.82%(5/39)。44例检查均由同一名医师于其具有初、中及高级操作经验时进行,分别检查18、12及14例,漏诊3、1及1例,检查时长分别为(20.83±3.38)、(17.25±2.70)及(14.71±2.87) min,三者总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5G远程机器人超声检查可在医疗资源匮乏等特殊情况下快速、实时诊断急腹症,且效能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