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降低肠内营养(EN)患者腹泻发生率的效果。方法:由10名胸外科护士自愿组成QCC,活动主题为降低EN患者腹泻发生率,按照QCC活动步骤实施和评价,比较活动前后EN患者腹泻发生率及圈员自我评价。结果:活动后EN患者腹泻发生率降于活动前(P0.01);活动后圈员自我评分高于活动前(P0.05)。结论:开展QCC活动可以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率,提升护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率效果观察。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PDCA循环方法,确定"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并制定对策。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率由28.0%降低至13.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降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程序,分析导致发生腹泻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由活动前的42.59%降低至活动后的1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有助于培养护士的"问题意识",并掌握运用品管手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孙元元 《当代护士》2018,(2):185-18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外科术后患者肠内营养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调查120例肠内营养患者,发生腹泻39人,找寻未进行护理干预的原因并进行整改,按品管圈程序实施并进行确认。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术后患者肠内营养腹泻较活动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能降低外科术后患者肠内营养腹泻,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期间堵管的发生率的经验与方法。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法,抽取2017年1月至2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实施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的159例患者作为实施后组。利用品管圈对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期间的堵管情况进行基线调查、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评价,通过制订规范化的肠内营养护理实施流程并推广实施、促进封管和堵管的规范处理执行流程、制作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手册、完善合理用药配伍、配合个体化的功能锻炼计划等措施。将2016年10月至12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实施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162例患者作为实施前组。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期间堵管的发生率。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组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期间堵管发生率为3.77%,低于实施前组的9.25%(X2=3.95,P=0.04)。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期间堵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预防全胃切除术后营养治疗患者腹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7月我院全胃切除术后营养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给予品管圈预防干预,即组织医护人员举行以"预防全胃切除术后营养治疗患者腹泻"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实施和评价,分析导致发生腹泻的原因,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活动前后腹泻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后患者腹泻发生率分别为23.15%,6.48%,干预后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干预后护理满意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升全胃切除术后营养治疗患者家属对肠内营养的安全认知,进而有效预防患者腹泻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降低肠内营养非计划终止率的效果。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208例老年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非计划终止发生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半年, 肠内营养管非计划性终止率已由之前的14.4%(30/208)降低至5%(6/120)。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病区内肠内营养管非计划性终止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护理改善专案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率。方法 成立护理专案小组,现况调查分析2017年3-5月我科行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率为42.86%,通过对肠内营养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设定目标值,拟定对策并加以实施。结果 开展护理专案改善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率降至28.57%,达到目标水平。结论 开展专案活动能有效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降低肠内营养管堵管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对肠内营养堵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拟定对策,并实施选择合适的营养管、制订肠内营养流程图、制作图文并茂的宣教手册、加强夜班巡视并记录营养液输注情况、制订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计划等措施。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肠内营养患者的堵管率。结果品管圈实施后堵管率为2.46%,低于实施前的8.41%,(χ2=4.067,P=0.044)。结论品管圈小组制订的措施有效降低了肠内营养管的堵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胃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依从性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胃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依从性"为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患者在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中依从性低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和患者对肠内营养支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护士在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观察和处理能力评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发现胃癌围手术期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依从性的比例由活动前的54.76%提高到了84.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以此同时,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提高护士和患者对胃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护士自我评价能力。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可提高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依从性,还可促进肠内营养支持更加规范化,提高护士综合能力和品管圈能力以促进胃肠病区专科护理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脱管及堵管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活动主题进行要因分析,制定并落实质量改进措施,对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后CVC导管堵管率由19.00%降低到6.93%,脱管率由10.74%降低到1.9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外科患者CVC脱管及堵管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各项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蝴蝶天使圈",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制定统一标准,对患者进行标准化皮肤护理。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患者术后皮肤损伤发生率为88.75%,开展品管圈后患者术后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9.73%,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1,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降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雷霞  胡丹丹 《当代护士》2018,(2):186-18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患者穿刺后皮肤瘀紫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以"降低ICU患者穿刺后皮肤瘀紫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对ICU患者穿刺后皮肤瘀紫现状进行调查,利用鱼骨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活动前后患者皮肤瘀紫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患者穿刺后皮肤瘀紫发生率由活动前的3.9%降低到1.79%,活动前后瘀紫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有效降低ICU患者穿刺后皮肤瘀紫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腹胀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品管圈主题。分析骨科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腹胀率高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围术期腹胀发生率,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腹胀率由活动前的46.3%降低到活动后的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后,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腹胀率明显降低,同时提高了护士团队的凝聚力和科研意识,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达成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达成率为活动主题,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h肠内营养热量现况进行调查,分析热量达成率低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ICU医务人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更加重视,颅脑损伤患者72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平均达成率由19.71%提高到76.44%,并发症由83.33%降至50%,ICU的住院日缩短了0.73d。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达成率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降低颅脑外伤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6~9月共收治颅脑外伤卧床难免压疮患者59例,设为品管圈管理前组;2015年10月~2016年1月共收治颅脑外伤卧床难免压疮患者98例,设为品管圈管理后组。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以"降低颅脑外伤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为主题,对品管圈管理应用前颅脑外伤卧床患者压疮发生情况进行现状调查,找出发生率高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管理改善前后颅脑外伤卧床难免压疮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颅脑外伤卧床压疮发生率从改善前13.56%降至改善后的4.08%,本次活动目标达成率138%,进步率为70%,超过了预期50.67%的效果,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可降低颅脑外伤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同时提高了品管圈人员在品管圈手法运用、团队合作精神、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护理品质意识、脑力开发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便秘发生率由活动前的26.67%降至6.20%(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同时圈员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8.
苏小青  杨带兰 《当代护士》2016,(12):167-169
目的分析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精神科患者暴力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圈名为"抱抱圈",活动主题为"降低精神科封闭式病房患者暴力发生率",在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查找真因的基础上拟定活动目标、实施对策。结果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由12例降至4例,进步率达到66.7%,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过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降低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降低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应用PD-CA方法实施各项对策,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由27%降至10.6%,P<0.05。住院天数由17.1天降至14.34天。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对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了管理控制,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控制并发症发生,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手术室术后患者交接漏项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手术患者的术后交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患者交接的漏项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14.5%降至活动后的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术后患者的交接进行管理改进,降低了手术患者术后交接的漏项率,增强了护理人员质量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