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调查肿瘤住院病人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6月—2020年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肿瘤病人医源性皮肤损伤调查问卷对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736例成人住院病人的医源性皮肤损伤现况进行调查,进一步分析导致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肿瘤住院病人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为4.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受手术治疗、住院时间≥15 d、有罹患压力性损伤风险是肿瘤住院病人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住院病人医源性皮肤损伤仍时有发生,接受手术治疗、住院时间越长、有罹患压力性损伤风险的病人更易于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2.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中最常见的放射反应。严重的放射性皮肤损伤可引起疼痛,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引起瘢痕,有时引起暂时或长期的放疗中断,从而导致肿瘤控制率和治愈率降低。为探讨肿瘤放疗患者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尽早愈合,减少间断放疗的时间,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我科自2004年8月起采用施贵宝公司提供的多爱肤敷料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内脏恶性肿瘤可有皮肤表现,其联系主要有以下四种:1.遗传性疾病伴有皮肤表现,并具有好发肿瘤的遗传素质;2.皮肤表现是接触致癌原的标志;3.肿瘤引起各种皮肤反应;4.肿瘤转移或侵入皮肤;5.恶性肿瘤由皮肤的非恶性肿瘤细胞衍变而来. 一、遗传性疾病 (一)Gardner综合征有表皮样囊肿、骨瘤、纤维瘤和结肠息肉,后者常可早期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微血流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在皮肤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术前均完成微血流成像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皮肤肿瘤患者54例(57个病灶)临床资料。对照病理结果,分析微血流成像、超声弹性成像及微血流成像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皮肤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57个皮肤肿瘤中,恶性病灶44个,良性病灶13个。微血流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比较,灵敏度和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血流成像与两者联合比较,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弹性成像与两者联合比较,灵敏度、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血流成像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皮肤肿瘤良恶性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两者结合可以明显提高皮肤肿瘤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皮肤及软组织肿瘤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年提高。因高血糖影响伤口愈合,因此针对皮肤及软组织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科2010年共收治50例皮肤及软组织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无痛保护膜应用于肿瘤患儿深静脉置管后对皮肤的保护效果,提出适合肿瘤患儿深静脉置管后皮肤的护理方法。方法将76例深静脉置管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深静脉置管后予以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深静脉置管后每次更换胶布均予无痛保护膜涂擦或喷洒后再贴透明膜,分别记录2组患儿局部皮肤改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局部皮肤问题出现概率明显减少。结论早期应用皮肤无痛保护膜在肿瘤患儿深静脉置管后的皮肤保护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干细胞标记物CK15和Nestin在皮肤附属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11例皮肤附属器肿瘤病例,Eli Vosion法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K15和Nestin,观察各例肿瘤CK和Nestin的表达情况,重点观察阳性细胞的类型和分布。对照观察正常皮肤组织。结果113例毛分化肿瘤均显示CK15阳性,多数类型的毛分化肿瘤也不同程度的表达Nestin,其阳性位置多在形成毛角化区域。13例皮脂腺分化肿瘤,其基底样增殖细胞表达CK15,不表达或极少表达Nestin。85例汗腺肿瘤CK15和Nestin表达各不相同,具有阳性表达的不同肿瘤,阳性表达部位也各有特点。乳头状汗腺腺瘤中顶泌汗腺分化区域CK15、Nestin阴性,部分恶性肿瘤CK15、Nestin表达缺乏规律性。结论毛囊干细胞标记物CK15是毛分化、皮脂腺分化皮肤附属器肿瘤的特异性标记物,干细胞标记物Nestin在这些肿瘤的表达方式可以作为肿瘤成分分化特点的参考。多数汗腺分化肿瘤的CK15、Nestin表达形式具有其分化方向正常组织的特点,可以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但是否能作为鉴别顶泌汗腺分化的肿瘤与外泌汗腺分化的肿瘤依据还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DFSSP)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肿瘤,早在1924年Darier和Fer-rand首先将这种肿瘤描述为“进行性和复发性真皮纤维瘤”。次年,Hoffmann命名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肿瘤主要发生在20~50岁成年人,男性多见。常位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的真皮和皮下组织。临床上表现皮肤硬斑、结节或隆起的肿块。组织学上由一致的梭形细胞排列成特征性蔗纹状(stori-form)结构。典型病例易做出正确诊断(图1)。但长期以来,对DFSP的组织病理学变异范围,相关肿瘤、肿瘤生物学行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皮肤镜对皮肤色素性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皮肤色素性肿瘤的超声特征和皮肤镜特征,其中包括46个黑素细胞痣(MN)、29个脂溢性角化病(SK)和41个基底细胞癌(BCC),并以病理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超声、皮肤镜及两者联合诊断皮肤色素性肿瘤的效能。结果 良性色素性肿瘤组(n=75)与BCC组(n=41)在累及层次、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特征及表面回声有无间断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皮肤镜及两者联合诊断皮肤色素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5(95%CI 0.812~0.936)、0.838(95%CI 0.758~0.900)及0.911(95%CI 0.844~0.956),以联合诊断效能最佳,优于超声(Z=2.042,P=0.0412)、皮肤镜(Z=2.619,P=0.008 8),其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90.24%,准确度为91.37%。结论 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皮肤病变的形态结构,为鉴别BCC和常见良性色素性皮肤肿瘤提供影像依据,超声联合皮肤镜可提高皮肤色素性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皮肤肿瘤的诊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已经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本文对皮肤肿瘤的病因、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常常隐匿不易发现,而皮肤病变易于察觉,犹如人体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很多内脏肿瘤都可能出现皮肤损害,准确识别这些非特异或特异的皮肤表现有助于一些潜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背景: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异体异种皮肤移植局部免疫与排斥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组织工程人工皮肤移植过程中局部皮肤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情况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采用表皮干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并移植修复兔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创面修复效果和局部皮肤组织白介素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变化.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表皮干细胞或角质细胞接种到脱细胞真皮支架中,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皮肤;取新西兰白兔常规制作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4组,表皮干细胞组、角质细胞组用含表皮干细胞或角质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移植于皮肤缺损创面;脱细胞真皮组移植单纯脱细胞真皮;对照组创面空置.观察刨面修复情况,局部炎症反应,创面愈合时间.各组分别于术后7d在部分创而取材观察组织形态和白细胞介素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结果与结论:含表皮干细胞的人工皮肤移植后创面愈合良好,局部炎症反应轻微,无出血、积脓、坏死,创面愈合时间较角质细胞组明显缩短.白细胞介素10在各组均有表达,其中表皮干细胞组表达最强,角质细胞组次之,脱细胞真皮组和对照组最弱.肿瘤坏死因子α在各组也均有表达,其中角质细胞组表达最强,表皮干细胞组次之,脱细胞真皮组和对照组较弱.说明以表皮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可用有效促进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治疗,创面修复过程中局部皮肤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变化可能是其取得较好效果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联霞 《当代护士》2018,(1):111-113
目的通过比对常规护理与特殊护理对于乳腺肿瘤放疗后皮肤损伤程度的不同,探讨并研究乳腺肿瘤放疗致局部皮肤损伤的预防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共60例,根据放疗过程中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运用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的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通过使用皮肤防护剂和药物湿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在乳腺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与保护措施才是减轻患者皮肤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黏胶祛除剂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皮肤医用黏胶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8月本院肿瘤PICC带管未使用黏胶祛除剂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本院换药过程中使用黏胶祛除剂的PICC肿瘤带管患者50例为观察组,观察2组PICC置管皮肤医用黏胶剂相关性损伤(MARSI)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肿瘤PICC带管患者置管皮肤MARSI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PICC导管换药过程中使用黏胶祛除剂,能有效降低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从而提升PICC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放射治疗(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放疗过程中,根据所用放射源、放疗剂量、照射面积和照射部位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放射性皮肤反应临床表现为损伤部位奇痒、剧烈疼痛、大量渗出、糜烂和水疱,一旦损伤破溃就不易愈合,形成久治不愈的溃疡。据统计肿瘤放疗病人皮肤损伤发生率为91.4%,因损伤严重而被迫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为58.1%。皮肤放射损伤不仅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同时因其造成放射治疗的被迫中断,影响了对原发肿瘤的治疗,降低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为了确保病人放疗计划的顺利完成,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肿瘤局部控制率,照射野皮肤的预防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6.
当小腿恶性骨肿瘤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时,保肢手术须将肿瘤侵犯的皮肤和软组织扩大切除,方能达到肿瘤切除的安全界限。而随之形成的皮肤缺损,在彻底切除肿瘤及保肢成功的同时,采用带血管蒂游离皮瓣进行修复,是目前骨肿瘤保肢技术的新进展。1995年5月~2000年10月,我科对26例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的超声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10例病理证实为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9例肿瘤位于皮肤浅表,紧贴皮肤,1例肿瘤位于乳腺内。其灰阶超声表现有3种:(1)"洋葱皮型"肿瘤6个,肿瘤平均最大径41mm,均呈卵圆形;其中4例呈分叶状,边界清晰,肿瘤内见低回声区,内部及周边见粗大分层状高回声区;(2)回声均匀型3例,肿瘤平均最大径17mm,均呈卵圆形,边界清晰,肿瘤呈低回声或稍低回声;(3)回声杂乱型1例,肿瘤最大径170mm,内见高回声及低回声区,杂乱分布。彩色超声示2个最小肿瘤无明显血流信号;其余8个血流丰富,呈网状,平均阻力指数0.57。结论: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有一定特征性超声表现,超声检查有助肿瘤诊断。  相似文献   

18.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资料统计,大约有20%的肿瘤病人需要接受放射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放疗常见并发症,严重的皮肤放射性反应可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甚至引起暂时或长期治疗中断,从而导致肿瘤控制率和治愈率降低。目前,传统治疗方法尚无明显效果,我科根据伤口湿性愈合原理,  相似文献   

19.
放射治疗(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放疗过程中,根据所用放射源、放疗剂量、照射面积和照射部位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放射性皮肤反应临床表现为损伤部位奇痒、剧烈疼痛、大量渗出、糜烂和水疱,一旦损伤破溃就不易愈合,形成久治不愈的溃疡[1].据统计肿瘤放疗病人皮肤损伤发生率为91.4%,因损伤严重而被迫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为58.1%[2].皮肤放射损伤不仅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同时因其造成放射治疗的被迫中断,影响了对原发肿瘤的治疗,降低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1].为了确保病人放疗计划的顺利完成,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肿瘤局部控制率,照射野皮肤的预防显得特别重要.以往有多种方法用于治疗放射性皮肤湿性反应[3-9],但是预防放射性皮肤反应的方法不多[10,11].2006年4月-2007年4月我科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康乐保(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造口护肤粉预防放射性皮肤反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鼻唇沟异位皮瓣和上唇推进皮瓣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在上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学美容中心门、急诊就诊的上唇部皮肤肿瘤及外伤后皮肤软组织部分缺损患者中采用皮瓣修复的3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各患者采用的修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对比局部外观改变情况、切口瘢痕、对称性等。结果上唇皮肤肿瘤切除后继发创面和外伤后缺损均得到良好修复,外观满意,创面周缘及辅助切口瘢痕均不明显。结论鼻唇沟异位皮瓣和上唇推进皮瓣均为上唇皮肤肿瘤和上唇皮肤软组织外伤后缺损修复的良好方法,临床上需依据缺损面积、部位及患者局部皮肤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