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的血压调控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431例合并高血压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密切观察其住院半月内的血压变化。结果240例入院时血压最高,191例住院后继续升高,其中153例持续到住院3天内下降;抗高血压治疗与非抗高血压治疗血压恢复正常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性,各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的血压调控,应遵循慎重适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含服硝苯地平治疗进行观察,探讨其血压水平变化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调控与早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对20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发病72h内入院的急性脑卒中符合人选标准的患者,据单、双日随机分为A、B两组。于入院24h内、7d、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调控血压并记录其他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脑卒中患者692例,血压与预后呈U型关系。入院时血压升高的发生率为71.24%,合并高血压组较不合并高血压组预后差。血压调控在140—180/180—90mmHg时预后最好,为U型关系的分界值。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是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糖、白细胞升高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调控是早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增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漪  魏建新  朱洪丽 《临床荟萃》2001,16(19):879-880
近年来 ,有不少关于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的报道 ,即卒中后多数患者血压迅速升高 ,而高血压是公认的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无论收缩压、舒张压的增高 ,均与脑血管病危险性的增加呈线性关系。而对于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的治疗应慎重 ,否则 ,过度降压导致脑灌注减少 ,加重脑损害 [1 ,2 ] 。我们总结了我院 1995年 7月至 2 0 0 0年 4月 4 0例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救治体会。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 0例卒中患者均符合 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 CT证实。其中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 3…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控制血压升高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的患者进行积极脱水治疗,同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紧张和焦虑心理、减轻疼痛、解除尿潴留等。结果73例患者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保持平稳,全部病例均未发生继发性出血、血肿扩大或脑疝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除通过严格的脱水治疗外,还应消除引起脑卒中高血压的外在因素,如应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控制疼痛、解除尿潴留、保证休息等,使患者急性期血压得到控制,安全度过血压波动最明显的疾病初期(1~2d)。  相似文献   

6.
背景:有关高血压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以及血压高低对脑卒中发病率影响的研究比较多见,而高血压的治疗情况与脑卒中起病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的研究还未广泛开展。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既往高血压治疗情况之间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高血压脑卒中患者,非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不属于研究对象。根据其既往高血压治疗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持续治疗组(82例)、间断治疗组(95例)与无治疗组(103例)。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卒中类型的构成。结果:间断治疗组、无治疗组与持续治疗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重,脑出血较多见(P均&;lt;0.0001)。结论:规则的抗高血压治疗有望减少高血压性脑卒中尤其是脑出血的发生、减轻脑卒中的病情。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使更多的高血压患者接受规则的抗高血压治疗。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急性期体位变化对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因血管调节功能障碍.可随体位变化而致血压下降.进而发生头晕目眩,站立不稳.严重者突然跌倒的脑缺血表现,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本文对照观察了102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与非脑卒中患者68例的体位改变对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症状之一,急性期发生率约为51%,吞咽障碍可引起脱水、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影响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患者易产生紧张、悲观、厌食甚至拒食心理,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出现生命危险。目前对吞咽困难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哪种方法治疗吞咽困难最有效,所以对吞咽障碍的研究也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重要课题之一。我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对45例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与神经功能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数天内血压的控制一直有不同见解,综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是否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0-01/2004-12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血压和神经功能恢复相关的章,检索词“acute ischemics stroke,hvpertension,hypotension,neurological defection,prognosis”并限定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4-12的章,限定章语言种类为中,检索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低血压,神经功能缺失,预后”。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与神经功能恢复/预后相关的献,排除综述类献和Meta分析。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3篇关于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与功能恢复之间关系的献,并选取了其中16篇,排除的17篇献中,9篇因系重复的同一研究,8篇为Meta分析研究。资料综合:16篇献中,7项临床实验(共计8445例患)涉及脑卒中急性期药物控制血压与功能恢复的影响,2项临床实验(共计76例患)为观察应用药物提高血压对脑卒中患的预后影响,7项研究为脑卒中急性期动态血压观测与功能预后的相关性分析(共计19912例患)。结论:尚无充分证据支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早期进行非选择病例的抗高血压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和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的发生率,分析相关因素并提出适当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7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在入院1周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欧洲卒中评分(ESS)等进行评定,分析与抑郁发生相关的因素。结果本组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的发生率为44.3%。对21个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的相关因素主要为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者的预后自评。结论减少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的发生应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正确认识疾病,提高预后自评,减少负性情绪产生,以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1.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的病例,校正年龄后的年脑卒中发病率为116~219/10万人,年脑卒中病死率为58~142/10万人。临床研究发现:部分急性脑卒中患者并非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各种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2。为了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和临床治疗,现对其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极高,急性期常并发睡眠障碍,不仅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还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医学模式的指导下,以往常规治疗,已不能从根本上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要。为提高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我科在对脑卒中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同时,重视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根据美国JNC的治疗标准,要求老年人降压目标与年轻人相同,即140/90mmHg以下,(除非有老年高血压急性缺血型脑卒中患者,如果不存在严重冠心病、心衰、高血压危象最好数日可允许血压保持在160/110mmHg,而不必急于降压过低)。但如合并有心衰、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血压应降至130/85mmHg以下。这就要求临床医生根据老年人个体及不同疾病时高血压做出正确用药方案。老年性高血压治疗起来较为困难,不易达标。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高血压联盟公布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将顽固性高血压定义为: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使用足够剂量的药物联合应用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关系,寻找脑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收集200例脑梗死患者、10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1年血压水平检测随访。观察脑卒中再发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脑卒中原发性高血压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脉压差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病组(P〈0.05)。脑卒中高血压组1年随访结果,再发脑卒中28例(13.86%)。脑卒中非高血压组有2例再发脑梗死发生(2.0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85.71%再发脑梗死者、100%再发脑溢血者血压控制不理想。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的1年随访发现脑卒中的再发与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控制不理想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基于光电原理的可穿戴设备对急性期脑卒中住院患者血压监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评价研究设计,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9月—12月选择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时间分别使用可穿戴设备和床旁心电监护仪采集血压数值,以床旁心电监护仪测量的血压数据为金标准,...  相似文献   

16.
赵岚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0):2204-2205
目的研究高血压对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病情发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2012年1月以来收入院并符合标准的9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其中42例为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53例为非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对其24h动态血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比研究。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与非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24h动态血压监测均提示患者昼夜血压节律消失,两组在平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平均舒张压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高血压因可导致并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为脑梗死危险因素,但对于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病人来说血压升高并不是病情进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美国Spacelabs90217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了90例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24h动态血压,并与年龄、性别相配对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了脑卒中患者中35例脑出血患者和55例脑梗死患者的24h动态血压。结果: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24h动态血压均值高于EH患者;24h血压曲线:波峰血压值相近,夜间波谷两值差别较大。两组昼夜节律有极显著差异(P〈0.01)。脑卒中组中脑出血组24h动态血压均值高于脑梗死组。结论:血压增高,昼夜节律消失有发生脑卒中可能,应加紧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脑卒中急性期动态血压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对动态血压监测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压监测依从性、焦虑评分和血压。结果:观察组患者动脉血压监测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急性期动态血压监测期间给予细节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依从性,降低血压,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9.
姜萍  王春梅 《天津护理》2012,20(2):63-65
目的: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ABPM),分析不同血压类型患者的血压特点和预后,并制定个体化血压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MOBIL-O-GRATH动态血压监护仪,对265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入院48 h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不同血压类型患者ABPM监测结果和发病3个月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为勺型、非勺型和反勺型血压患者分别为80例、90例和95例;3种血压类型患者的晨起收缩压、夜间脉压、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舒张压变异性、24小时平均动脉压及发病后3个月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不仅可以分析不同血压类型患者的血压特点和预后,还可为制定个体化血压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与脑卒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孙宁玲 《新医学》2003,34(3):137-139
1引言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主要转归是脑卒中,其发病率是心肌梗死的5倍,脑卒中的发病率每年114~187/10万人,患病率253~620/10万人,病死率83~89/10万人,在生存的脑卒中患者中75%成为病残。脑卒中的发生与高血压程度及持续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统计,70%~80%脑卒中病人都有高血压或高血压病史。即使平时无明显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机会也比正常人高4倍。确诊高血压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是血压正常人群的32倍。高血压引起脑卒中的常见类型有脑出血,脑梗死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