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单纯血小板减少和皮肤黏膜出血,其病理机制主要是体内产生了针对血小板和巨核细胞膜表面糖蛋白(glycoprotein,GP)的自身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或生成减少。ITP患者出血性并发症大多由血小板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 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一般认为,该病是由自身抗体致敏的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破坏所致。而近年还提出了自身抗体介导的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吸细胞毒T细胞直接溶解血小板的新理论。此外,ITP的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近来也已取得重要进展,欧美相继制定了ITP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本文主要探讨成人ITP的规范化诊断。  相似文献   

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机体对血小板抗原免疫失耐受,从而导致血小板生成受抑和破坏过度的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是血小板计数降低。血小板数量的维持与血小板生成和清除两方面机制有关。ITP中抗血小板自身抗体、CD8+ T细胞等多种免疫因素抑制血小板生成或介导血小板破坏,最终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该文将对血小板生成与清除机制及其在ITP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小板自身抗体(PAIgG)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疾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ITP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52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20例健康志愿者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ITP患者中,FCM检测阳性率为87.5%,ELISA检测阳性率为74%。同时检测12例ITP患者在通过3个月的激素治疗,FCM检测其平均荧光强度由65.23±18.12降低至31.25±12.23,血小板计数均升高。结论FCM检测血小板自身抗体较ELISA方法更具有灵敏度高、简单、快捷的优点。应用FCM对ITP进行疗效评估,对提高ITP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为以血小板数目减少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成年人ITP在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均获得重大进展,尤其是利妥昔单抗、血小板生成素(TPO)及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在临床成年人ITP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使成年人ITP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不再局限于脾切除术.笔者主要探讨成年人ITP患者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为采取一线治疗方案治疗失败的ITP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免疫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为特征.临床表现主要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是ITP发病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对从免疫细胞亚群、血小板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因素来对ITP发病的免疫机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一类由体液和细胞免疫异常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的疾病[1,2 ] 。血小板自身抗体对ITP的诊断及探讨ITP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单克隆抗体 (单抗 )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 (MAIPA)技术并加以改进 ,同时检测了ITP患者 5种血小板糖蛋白(GP)特异性抗体 ,评价其对ITP的诊断价值。病例和方法1 病例 选择我院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3年 3月ITP患者30例。其中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6~ 6 2岁。所有待测者均未接受过血小板输注 ,采集标本时血小板数为 (5~ 6 0 )×10 9/L。采集患者外周血 5ml,5 …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由于血小板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增加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虽然ITP诊断标准已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本病以外周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为特征,其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清楚。在细胞形态学诊断中发现ITP骨髓涂片易于检出巨噬细胞和被吞噬的血小板,可能与患者血小板减少有关。一、材料和方法1.对象139例ITP为20  相似文献   

10.
人类血小板膜上有多种抗原,产生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主要有红细胞血型(ABH)抗体、白细胞(HLA-I类)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PA)。PAIgG的测定对于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输注无效、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钊  牛洪伟 《临床医学》1997,17(8):38-40
妊娠时血小板减少可由血液病引起,也可由妊娠并发症所致。一旦发生出血,对孕妇、胎儿危害较大,是产科急症之一。本文就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诊断、治疗综述如下。 1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BPC)常低于100×10~9/L,大多在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获得性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并导致出血倾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目前已确认某些病毒感染在ITP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人们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部分ITP患者的发病存在着密切联系,自1998年Gasbarrini A等先提出Hp感染与ITP发病有关后,Hp与ITP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旨在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单克隆抗体(Ⅱb/Ⅲa McAb)检测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检测成人慢性ITP114例,应用Ⅱb/Ⅲa McAb(SZ-21 SZ-22)与ITP患者的血小板共同孵育,用吸光度计检测其吸光度值并与正常值相比较(做为结合值),如此值<0.5为阳性,即判定患者血小板膜上原已结合有抗Ⅱb/Ⅲa的自身抗体。同时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的血小板相关IgG(PA IgG)。以非ITP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做为对照组。结果 114例成人慢性ITP中,GPⅡb/Ⅲa检测阳性率为49%;非ITP组无1例假阳性。ITP组PAIgG阳性率为64%;非ITP组假阳性率为26.6%。结论 实验证实本检测法特异性好,操作简单技术稳定,对ITP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发病机理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检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4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3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21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PAIgG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率的关系。结果ITP患者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组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组PAIgG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AIgG阳性的ITP患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均明显高于PAIgG阴性的患者(P<0.01;P<0.05)。结论PAIgG用于ITP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差,PAIgG的存在与血小板输注无效存在密切关系,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thrombocytopaenicpurpur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包括T、B细胞的异常活化和T细胞依赖性自身抗体的产生。以往的研究表明 ,ITP患者血小板的损伤主要与患者体内抗血小板相关抗体对血小板的损伤作用有关[1] 。近年来人们发现 ,ITP患者外周血激活的淋巴细胞增多、细胞凋亡不足与疾病的发生有关[2 ,3 ] 。我们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TP患儿外周血T细胞凋亡率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其血小板数 ,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 ,探讨T细胞凋亡异常在ITP血小板损伤中的作用。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克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血小板糖蛋白上存在自身抗原表位,这些抗原表位定位于糖蛋白的某些特定区域,其数量有限。在部分慢性ITP患者中,存在B淋巴细胞和(或)T淋巴细胞的克隆性扩增,其自身抗体是克隆性起源的。这些研究对于探索特异性高、毒性小的靶向性治疗和揭示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讨论了ITP自身抗体的克隆限制性和B淋巴细胞的克隆性扩增,ITP中T淋巴细胞的克隆性和研究ITP克隆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蕾  龚旭波  卢兴国 《检验医学》2007,22(3):376-37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本病以外周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为特征,其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清楚。在细胞形态学诊断中发现ITP骨髓涂片易于检出巨噬细胞和被吞噬的血小板,可能与患者血小板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抗体测定、骨髓细胞学检查对血小板减少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47例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在血小板计数的比较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组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ITP组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含量和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及分型,探讨ITP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418例各类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采用Sysme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及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含量(PAIg G、A、M);对124例已确诊的ITP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巨核细胞分析。结果血小板计数(BPC)<80×109/L组的PAIg含量远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PC(80~100)×109/L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慢性组与急性组间PAIg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g含量阳性率排序为慢性ITP(96%)>急性ITP(91.1%)>非ITP(87.5%)>正常对照组(10%)。结论血小板数量与PAIg呈负相关,血小板减少越明显,测定PAIg含量的意义越大;PAIg检测有助于ITP的诊断,但并非ITP患者所特有,也不能代替骨髓检查,在诊断ITP时应首先排除相关疾病,骨髓检查仍是诊断ITP的主要依据,两者结合可进一步完善诊断。  相似文献   

20.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导致患儿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使血小板在单核-巨嗜细胞中被大量吞噬,从而引起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