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不愈合诊治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采用PVP治疗 OVCF不愈合患者7例,手术前后患者均行X线片、CT和MRI检查。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前缘高度变化(AH)和楔形成角(WA)评估手术效果。【结果】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5(5~35)个月;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 VAS术前8.10±1.50分,术后 d3为1.25±1.0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 VAS为1.15±0.87分,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AH及 WA较术前均无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VP能明显改善 OVCF不愈合引起的腰背部疼痛,对伤椎高度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PKP治疗。术前及术后第2天常规摄X线正侧位片,测量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及Cobb’s角;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度(VAS)评价患者腰背痛改善情况。结果 38例共计51个椎体均成功实施PKP术,共有9个椎体出现渗漏,渗漏率为17.6%。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1.8±0.2)分vs(7.4±0.5)分,P〈0.001]。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术前分别为(1.6±0.8)﹑(1.6±0.6)﹑(2.4±0.8)cm,术后分别为(2.1±0.3)﹑(2.3±0.5)﹑(2.5±0.4)cm,椎体前缘、中部高度手术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bb’s角由术前(34.6°±9.8°)矫正至术后(24.8°±8.2°),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KP能够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且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3例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PKP术。测量伤椎前缘、中缘及Cobb’s角度术前、术后值,同时应用视觉模拟数字评分(VAS)及功能障碍指数(ODI)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3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随访14~39个月,平均22.6个月。VAS评分、ODI评分分别由术前的(7.9±0.8)分、(74.2±9.9)分降至术后的(2.9±0.9)分、(36.8±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分别为(2.7±1.1)分、(35.6±6.9)分,较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椎前缘、中缘高度由术前的(30.6±8.1)%、(40.5±14.9)%恢复至术后的(66.9±13.5)%、(74.5±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椎体Cobb’s角度(25.3±8.8)°,术后(14.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33%)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并未产生临床症状。结论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5月88例行PKP的老年OVCF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对比手术前后病椎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和骨折椎体高度。观察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情况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出现骨水泥渗漏11例,其中椎弓根内2例,椎前静脉丛3例,椎间隙渗漏3例,椎体后缘渗漏3例;有神经压迫症状1例,予行椎体后缘减压。患者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和Cobb角均显著低于术前(t29.518,P0.001),椎体平均高度显著高于术前(t35.173,P0.001)。结论 PKP治疗老年OVCF安全、有效,能够即刻并长期减少疼痛,纠正椎体后凸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CT定位下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1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择期行CT定位下PKP,术后随访6~8个月,观察患者术前、末次随访疼痛程度(VAS)评分、功能障碍(ODI)评分、椎体高度、椎体后凸角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末次随访VAS评分(2.12±0.33)分、ODI指数(56.32±3.51)%低于术前(7.95±0.85)分、(16.32±2.62)%,椎体高度(22.16±5.85)mm高于术前(16.41±4.17)mm,椎体后凸角度(18.75±9.29)°小于术前(28.55±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骨水泥外漏5例,不良反应率为4.20%,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T定位下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效果确切,可恢复椎体高度,矫正椎体畸形,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椎体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伴有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2月PVP/PKP两种方式治疗伴有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老年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65例(76个椎体),根据所采用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PVP组患者32例,共36椎,男10例,女22例,年龄61~80岁,平均(73.4±3.2)岁;PKP组患者33例,共40椎,男11例,女22例,年龄59~83岁,平均(74.6±2.7)岁。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致伤原因、穿刺方法、骨折椎体、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于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测量手术区域后凸Cobb角、NRS评分、ODI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并对以上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30个月,平均24.5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致伤原因、穿刺方法、骨折椎体、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后凸Cobb角,PKP组显著小于PVP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NRS评分由术前的(7.29±0.81)分降至术后1周为(3.59±0.51)分,末次随访为(2.57±0.42)分;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前平均为(56.03±3.68)%,术后改善至(37.11±6.80)%,术后1年为(36.73±6.75)%。PKP组NRS评分术前的(7.29±0.75)分降至术后1周为(2.47±0.61)分,术后1年为(2.05±0.46)分,ODI功能评分术前平均为(56.11±3.65)%,术后1周改善至(32.65±10.11)%,末次随访为(28.77±9.25)%;两组组间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术后组内NRS、O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PVP/PKP两种方式治疗伴有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老年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在缓解疼痛、椎体后凸纠正上PKP优于PVP,且PKP相对于PVP,更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G型臂X线机在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3月—2017年9月采用PKP治疗OVCF患者154例(182椎体),根据术中引导、监测方法的不同分为G臂组75例(90椎体)和C臂组79例(92椎体),G臂组采用G型臂X线机辅助PKP治疗OVCF,C臂组采用C型臂X线机辅助PKP治疗OVCF。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漏发生情况,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 ODI)评分。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G臂组手术时间短于C臂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于C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骨水泥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型臂X线机辅助PKP治疗OVCF安全可行,与常规C型臂X线机辅助治疗相比,还可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测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伤椎塌陷在冠状位上的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行PVP或PKP的患者,观测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时伤椎侧凸Cobb角、伤椎楔变角、伤椎两侧椎体高度及伤椎棘突与上位椎体棘突之间的距离(以下称棘突间距)以及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伤椎冠状位影像参数术前与术后3d比较,术后3d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丢失。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6.91±0.73)、(2.61±0.50)、(2.26±0.62)分。末次随访时有21例患者进行了骨密度检查,平均T值-4.76±1.12。结论 PVP和PKP术后伤椎塌陷在冠状位上有相应的影像学改变,医生应重视伤椎塌陷的冠状位畸形,术后强调抗骨质疏松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中骨水泥渗漏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2010年12月78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共95个椎体。术中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2.5~6.5 ml,平均4.30±0.66 ml。术后1和3个月随访。采用患者口述描绘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s,VRS)评价术前及术后随访时的疼痛程度。结果: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满意。VRS疼痛评分术前3.56±0.43分,术后1月下降为1.22±0.17分,术后3月下降为1.19±0.15分,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伤椎复位满意,未见椎体进一步压缩和变形,骨水泥分布均匀。其中有11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椎间隙渗漏3椎,椎体前缘渗漏3椎,椎体侧方渗漏3椎,椎体后方渗漏2椎。渗漏原因与患者的选择、术者操作规范程度、手术技巧及骨水泥注入时机等有关。所有患者得以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无医源性椎管狭窄。结论:PKP治疗OVCF安全、疗效满意,但要预防骨水泥渗漏并发症的发生,须严格掌握适应征,把握骨水泥的合适粘度、注入剂量、注入方法及精确的术中定位等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骨水泥注入量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治疗的60例OVC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PKP治疗,PKP术中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为4~6 ml,观察组骨水泥注入量<4 ml。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日常生活功能、步态分析、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术前,步速、跨步长均大于术前,伤椎椎体高度均大于术前,Cobb角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的VAS评分、ODI评分、步速、跨步长、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OVCF时注入4~6 ml或<4 ml骨水泥均能够达到止痛、恢复功能及步态的效果,但骨水泥注入量<4 ml时并发症更少,可将骨水泥注入量<4 ml推荐作为PKP治疗OVCF时的一种安全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1.
余彬  陈勤  邓宁 《华西医学》2009,(7):1673-1675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弓根基底部外侧穿刺进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4例椎体压缩性骨折经椎弓根基底外侧穿刺进针,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入治疗,使用VAS评分法评价患者疼痛变化,测定手术前后椎体前、中柱高度与Cobb角。结果:单侧经椎弓根基底外侧穿刺的手术均安全完成。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5±0.3)分改善到术后(2.2±0.2)分,随访三月为(2.1±0.4)分(与术前比较,P〈0.05);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13.6±2.3)mm到术后(24.5±2.2)mm,随访三月为(24.3±2.0)mm(与术前比较,P〈0.05);锥体中部高度由术前(14.2±2.1)mm到术后(25.6±2.4)mm,随访三月为(25.4±2.2)mm(与术前比较,P〈0.05);Cobb角由术前的(22.5±3.6)。到术后(10.5±3.0)。随访三月为(10.3±2.8)。(与术前比较,P〈0.05)。结论:经椎弓根基底外侧的单侧穿刺锥体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高度、缓解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体位复位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骨质疏松所致严重椎体骨折患者48例,术前采用体位复位,复位后行PKP,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VAS评分、Oswestry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结果经术前体位复位,伤椎前缘高度、中线高度较术前有显著性增加(P〈0.05),术后前缘高度及中线高度较体位复位后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48例患者均顺利安全完成手术,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后缘高度较术前有显著性增加(P〈0.05),术后VAS及Oswestry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术后6个月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Oswestry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及术后6个月后凸角度较术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患者活动能力显著性增加(P〈0.05或0.01)。结论术前体位复位联合PKP术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可显著改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复位固定治疗,共随访32例,对患者术前及术后伤椎高度及伤椎后凸角度(Cobb角)分别进行测定并比较;通过Frankel标准对脊髓神经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术后随访12-20个月,所有骨折复位效果满意。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由术前的32.4%-69.3%,平均(51.6±17.8)%恢复到术后2周85.6%-99.2%,平均(92.8:tz6.2)%及末次随访时90.6%-97.8%,平均(93.8±3.6)%。伤椎Cobb角由术前的12.8°-30.5。,平均(20.8±9.1)。恢复到术后2周0°-7.8°,平均(4.9±3.2)°及末次随访时2.0°-12.0°,平均(6.2±4.6)°。伤椎后Cobb角与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520、4.762,P均〈0.01)。脊髓神经功能除3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的恢复。结论对胸腰椎骨折应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和恢复伤椎前缘高度,并且能增加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和减少远期矫正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Quadrant微创通道单侧椎弓根置钉联合单枚cage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全层切开法实施经Quadrant微创通道单侧椎弓根置钉联合单枚cage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定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疼痛程度;末次随访采用正、侧位X线片判定植骨融合率及椎间高度,并按Nakai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82~18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90~200 mL,平均120 mL;切口长度3~6 cm,平均4.5 cm;住院时间5~14 d,平均7 d;术后未出现切口区明显皮缘坏死,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3~16个月)。随访期间未见椎弓根钉棒松动、断裂;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由术前(7.1±1.3)分降至(2.3±1.6)分,椎间融合率93.3%,椎间隙高度前缘由术前(1.31±0.33)cm升高到术后(1.54±0.21)cm,后缘由术前(0.55±0.11)cm升高到术后(0.65±0.10)cm。临床疗效:优15例,良11例,可5例,优良率83.87%。结论经微创通道单侧椎弓根置钉联合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对人体正常组织结构破坏小、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全层切开法对于预防皮缘坏死,脂肪液化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徐斌  陈建常  滕勇  张春浩  戎帅  张屹  马锐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9):1153-1155,1158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新疆地区OVCFs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KP单侧椎弓根入路组(40例,50节椎体,A组)和PKP双侧椎弓根入路组(28例,28节椎体,B组)。患者均经核磁共振证实且疼痛持续时间小于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评分(ODI)、伤椎后凸角度(LKA)、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住院时间、骨水泥渗漏及随访1年期间邻近椎体再骨折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至少1年随访,两组术前骨密度、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术后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ODI评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前VSA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未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而B组发生2例邻近椎体再骨折。结论PKP不同入路治疗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老年性OVCFs,术后VSA评分、ODI评分及LKA角较术前均有改善。单侧入路改善术后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较好,而双侧入路存在增加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的缺点,随访期间有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节段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PVP治疗42例共151节胸腰椎多节段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前分析患者影像学资料,结合患者症状、体征,明确责任椎及数量,采用功能障碍(ODI)及模拟视觉评分(VAS)评价术后患者疼痛缓解及日常活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7例完成3节椎体,8例完成4节椎体,3例完成5节椎体,2例完成6节椎体,2例完成7节椎体。术前ODI平均值和VAS评分分别为79.3±11.85、47.25±1.09,术后1 d平均34.26±9.38、3.65±0.53;术后1 d疼痛缓解及日常活动功能恢复明显(P〈0.05),随访1年时间内总体效果稳定。8节椎间盘漏,3节椎体旁软组织漏,2节椎体周围静脉引流。2例术中出现轻微骨水泥反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刻缓解,继续完成手术。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术中须注意骨水泥反应和骨水泥外漏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背景:外科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能够最大程度的切除病变滑膜,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功能。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膝关节功能和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4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行手术治疗患者,治疗后病检均为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其中24例患者行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10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后根据病情行辅助放疗。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组采用Lysholm功能评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组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随访观察比较两组间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与结论:34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均获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2-66个月,平均41.3个月。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组治疗后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为(86.3±10.3)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5.5±13.2)分(t=3.81,P=0.016,P〈0.05)。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由治疗前的(40.7±2.2)分提高到(90.2±1.1)分(t =6.27,P 〈0.01);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由治疗前的(34.2±3.9)分提高到(80.8±1.9)分(t=16.58,P〈0.01)。证实,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结合辅助放疗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可取得较好效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可较好恢复膝关节功能,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背景:椎体后凸成形目前常用的注射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增强剂可达到增加椎体强度、稳定椎体、止痛的目的,但其组织相容性差,无生物降解性,容易造成使临近椎间盘或椎体发生变性、甚至骨折。目的:观察注射型磷酸钙人工骨椎体后凸成形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12/2010-0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外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0例,均采用经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注射型磷酸钙人工骨行椎体后凸成形固化治疗。手术前后行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胸(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及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检测。结果与结论:术后病椎前缘椎体平均高度较术前平均高度恢复(3.38±1.44)mm(P〈0.05)。术后Cobb角较术前平均恢复(7.63±2.52)°(P〈0.05),后凸矫正率为(38.90±11.28)%。术后3d及3周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说明经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注射型磷酸钙人工骨行椎体后凸成形可以有效增加椎体强度、稳定椎体、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