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3D打印技术历经30多年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众多医学学科的研究和实践中。由于3D打印技术具有很强的三维直观性,且具有快速、精准、个性化的特点,近年来在骨科领域发展最为迅速。3D打印技术在小儿骨科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制作实物模型、制作手术导板、制作个性化内置物及假体以及骨组织工程等。本文综述了3D打印技术在小儿骨科各个亚方向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鸦胆子苦醇(BRU)调节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信号通路对骨肉瘤(OS)细胞增殖、凋亡和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将骨肉瘤细胞系MG-63分为MG-63组(未处理的MG-63细胞)、L-BRU组(25 nmol/L鸦胆子苦醇处理MG-63细胞)、M-BRU组(50 nmol/L鸦胆子苦醇处理MG-63细胞)、H-BRU组(75 nmol/L鸦胆子苦醇处理MG-63细胞)、GW0742组(1μmol/L CCL2-CCR2信号通路激活剂GW0742处理MG-63细胞)、H-BRU+GW0742组(1μmol/L GW0742和75 nmol/L鸦胆子苦醇处理MG-63细胞),MTT法检测鸦胆子苦醇对正常人成骨细胞系hFOB1.19细胞的毒性,CCK8法检测MG-63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MG-63细胞、CD8+T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清液IFN-γ、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CL2-CCR2通路蛋白以及凋亡相关蛋白水平。结果:0~500 nmol/L鸦胆子苦醇对hFOB1.19细胞无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固定角度侧块、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38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机械不稳定胸腰段爆裂骨折且无需减压的患者,采用后路固定角度侧块(-100、-50、00、50、100)、椎弓根钉棒系统经椎弓根复位固定:无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者给予单纯短节段固定,有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但伤椎椎弓根完整者给予伤椎椎弓根螺丝钉固定,合并伤椎椎弓根损伤者给予上下两个椎体固定,所有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者均后外侧植骨融合。所有病例术后1~3天戴支具下地活动。所有病例均行术前、术后x线片及CT、MRI扫描。结果32例获得了完整的随访,随访时间4~40个月,平均28.2个月,无断钉、断棒、内固定失效;平均手术时间92f82.6±19.2)min;术后伤椎高度由术前平均41.6%,恢复到术后平均91.2%;后凸Cobb’s角由术前平均35.3°,恢复到术后平均7.8°;矢状面位移由术前平均(32.7±7.6)%,恢复到术后(8.7±4.9)%(P〈0.05)。结论固定角度侧块、椎弓根钉棒系统是治疗无神经损伤机械不稳定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该固定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固定确实,手术时间短,骨折复位理想等近期优点,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4.
戎帅  滕勇 《国际骨科学杂志》2013,34(5):343-344,347
老年髋部骨折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其发病率随人口老龄化而逐渐增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不能耐受长时间制动,因此临床上首选手术治疗.目前普遍认为早期手术可降低感染性并发症及压疮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但对短期死亡率和长期死亡率的影响仍存较大争议.该文就手术时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肺部及其他感染性并发症、压疮及住院时间等预后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骨科中心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骨水泥人工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计67例。其中采用普通骨水泥柄半髋或全髋52例,加长骨水泥柄半髋或全髋15例。结果67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5个月,术后均行骨质疏松治疗。Harris评分:优51例,良9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76.1%。结论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置换可迅速地稳定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断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徐斌  陈建常  滕勇  张春浩  戎帅  张屹  马锐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9):1153-1155,1158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新疆地区OVCFs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KP单侧椎弓根入路组(40例,50节椎体,A组)和PKP双侧椎弓根入路组(28例,28节椎体,B组)。患者均经核磁共振证实且疼痛持续时间小于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评分(ODI)、伤椎后凸角度(LKA)、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住院时间、骨水泥渗漏及随访1年期间邻近椎体再骨折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至少1年随访,两组术前骨密度、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术后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ODI评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前VSA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未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而B组发生2例邻近椎体再骨折。结论PKP不同入路治疗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老年性OVCFs,术后VSA评分、ODI评分及LKA角较术前均有改善。单侧入路改善术后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较好,而双侧入路存在增加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的缺点,随访期间有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MRI)和CT技术在脊柱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并对两种技术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集在该医院同时进行低场磁共振及CT检查的28例脊柱创伤患者,并对患者的低场磁共振及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CT检查结果显示三柱解剖结构、脊髓受压程度及骨性椎管情况;低场磁共振显示脊椎、腰椎骨折,合并椎间盘碎裂或单纯性椎间盘突出,脊柱滑脱,脊柱损伤等多种病理变化。结论低场磁共振能够全方位地诊断脊柱和脊髓创伤的程度以及病理变化,能够对椎间盘韧带、脊髓及软组织的创伤作出全面地评价,是一种临床诊断、治疗评价和改善预后的最佳检查方法,特别对CT不能发现的脊柱创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