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总结了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进展,主要措施包括:改善医患、护患沟通,及时使用镇静剂,给予有效的肢体约束,合理固定口插管,合理配置、优化资源等。认为针对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相似文献   

2.
非计划拔管(UEX)是指未经医务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气管插管拔除或气管插管脱落,也包括医务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又称意外拔管[1].在抢救患者时为了争取抢救时间往往采用经口气管插管,但在有创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人工气道的意外脱落,无指征的拔管,其发生率占所有气管插管患者的3%~14%[2~5].因此,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UEX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是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成人患者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探讨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ICU 2015年5月~2016年12月共发生的9例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上报资料,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找出9例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原因包括患者谵妄不配合或兼有故意拔管倾向;护士对患者约束不当;医护间缺乏沟通、镇静目标不明确,患者风险宣教无效;未及时评估拔管时机;护士不在患者身边;护士自身疲劳;护士未做到动态评估患者病情。结论:应用RCA方法回顾性分析非计划性拔管者的不良事件上报资料,找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根本原因,针对根本原因采取预防和改进措施并加以实施,力求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或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或可为重症护理管理者在工作中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的临床特征,探讨有效预防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0年6月各ICU科室共发生的34例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资料.结果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构成比高于经鼻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夜间非计划性拔管构成比高于白天,未镇静或镇静无效的患者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气囊管理不规范易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本组34例计划性拔管患者中44%拔管后48 h内不需重新置管.结论 尽景采取经鼻路径气管捕管方式;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加强重点时段和重点患者监护;合理使用镇静剂,规范镇静评分:采取合适有效的约束方法;规范气囊管理可以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临床上对气管插管拔管指征可能偏于保守,对拔管指征应有更新更全面的掌握,减少患者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在拔除气管插管前行气囊漏气试验对预测拔管后发生上气道梗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重症医学科(ICU)内267例经口气管插管并进行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33例)和观察组(134例)。对照组病人按照传统方式评估后即可拔除经口气管插管;观察组病人在拔除经口气管插管前需进行气囊漏气试验,试验阳性时分析其原因、评估拔管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试验转为阴性时拔除气管插管。比较两组病人拔除气管插管后上气道梗阻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上气道梗阻的原因,评估气囊漏气试验对预测老年病人拔管后发生上气道梗阻的价值。[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病人上气道梗阻的发生率分别为15.8%和7.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漏气试验对预测老年病人拔除经口气管插管后发生上气道梗阻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可预防拔除气管插管后发生上气道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338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168)和对照组(n=170),观察组应用口咽通气管同定气管导管,对照组采用牙垫固定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气管插管移位程度、非计划性拔管数、患者舒适度、口腔黏膜损伤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移位程度低.非计划性拔管、口腔黏膜损伤例数均较对照组短,患者舒适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应用口咽通气管可有效避免气管插管导管移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减轻口腔黏膜损伤,增加病人舒适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安全、有效的固定方法.方法 将65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医用牙垫寸带加胶布固定.并对两组气管插管意外拔管、气管插管移位及预防颜面部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气管插管发生意外拔管、移位、预防压疮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CU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可有效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预防气管导管移位,降低颜面部压疮发生率,且安全美观,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两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效果,以寻求比较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方法对入住内科ICU的8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经口气管插管采用E字型3M胶带加棉质寸带固定,对照组采用Y字型3M胶带加棉质寸带固定。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舒适度、经口气管插管意外拔管、气管插管移位、口腔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舒适度、经口气管插管意外拔管、气管插管移位、口腔并发症发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型3M胶带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可以降低经口气管意外拔管、移位,减少口腔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  相似文献   

9.
急诊ICU作为各种急危重症病人聚集的治疗单元,机械通气被广泛应用于抢救中,但在有创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人工气道意外脱落,元指征地拔管[1],其发生率占机械通气患者的4.2%~8.3%[2],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UEX)而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有可能成为患者的致死原因[3,4],并且急诊ICU在抢救患者时为了争取时间往往多采用经口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固定法固定经口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两条白扁带加13 cm×17 cm纱布口罩放置枕部固定经口气管插管的改良固定法,对照组52例采用两长一短白扁带固定经口气管插管的常规方法;比较两组插管期间非计划性拔管、气管插管移位、患者舒适度、患者口腔粘膜损伤的情况。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气管插管移位、患者口角损伤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改良固定法固定经口气管插管能有效减轻患者口腔粘膜损伤,改善患者的舒适度,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证治疗计划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根据检验标本信息闭环管理中的节点数据,分析血液标本转运过程中的问题,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手段,提高检验分析前血液标本转运的工作质量。方法 通过提取、分析2017年10—11月干预前27 511份样本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液标本转运中的相关数据,发现工作问题;将2018年3—4月33 032份样本数据为观察组,实施多科室联合管理、配送流程再造、信息系统完善等一体化管理措施。通过比较2组配送标本接收漏扫码率、采样-取样时长、取样-送样时长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比较,标本接收漏扫码率从15.459%降低至4.829%(P<0.05),检验采样-取样平均时长从(67.13±53.49)min缩短为(53.34±49.35)min,检验取样-送样平均时长从(51.10±81.58)min降至(38.60±49.5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标本遗失。结论 血液标本转运节点信息追溯能够发现标本转运中的问题,通过一体化管理降低了标本漏扫码率,提高标本转运速度,缩短标本存放时间,保证检验前的标本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辉  徐磊  贺毅  董建增 《磁共振成像》2019,10(6):415-419
目的用心脏磁共振评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AHCM)患者心脏形态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并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心尖部厚度及左房形态、功能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就诊并完成心脏磁共振、心电图及超声心动检查的患者,挑选出其中AHCM患者69例及健康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之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al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左心室心肌厚度、收缩末期左房容积(left atrial end systolicvolume,LAESV)、左房整体峰值纵向应变(left atrial peak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LAPGLS)、左房整体峰值周向应变(left atrial peak 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LAPGCS)及左房面积变化分数(fraction area change,FAC)的差异,以及LAPGLS和LAPGCS与其他左心房室结构及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左心室心尖部厚度、左心室心肌质量、LVEF、LAESV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LAPGLS及FAC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的LAPGCS差异则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而左心房收缩功能未发生明显变化。左心房FAC可作为LAPGLS的替代指标来判断左心室舒张功能是否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维生素D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后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北京博爱医院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90例,用药1~2周期间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小板聚集率、25-羟维生素D[25(OH)D]及临床生化指标检查,按照25(OH)D四分位数分为:Q1组(≤7.18μg/L)50例,Q2组(>7.18~≤9.39μg/L)50例,Q3组(>9.39~≤13.74μg/L)50例,Q4组(>13.74μg/L)40例。为了评估骨化三醇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健康组(15名)和氯吡格雷抵抗组(15例)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均用骨化三醇(10 nmol/L)和生理盐水分别处理(37°C预处理5 min),比较两种处理方式下ADP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差异。结果维生素D四分位数各组间(升次)ADP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49.36±23.34)%,(48.80±20.90)%,(37.02±18.24)%,(36.02±14.46)%,F=3.426,P=0.018)、氯吡格雷抵抗/敏感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0/20,24/26,15/35,10/30,χ^2=15.119,P=0.002),且随着维生素D浓度的升高,二者均呈依次下降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抑制因素(Q4与Q1,OR=0.699,95%CI 0.582~0.838,P<0.001;Q3与Q1,OR=0.848,95%CI 0.755~0.953,P=0.006)。在体外实验中,与生理盐水比较,骨化三醇预处理后,健康组与氯吡格雷抵抗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健康组:(69.8±12.7)%与(58.6±11.5)%,t=12.13,P<0.001;抵抗组:(65.5±8.3)%与(56.3±7.6)%,t=11.48,P<0.001]。结论维生素D降低了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的高残留血小板反应性,需进一步研究证实补充维生素D是否会改善氯吡格雷疗效。  相似文献   

14.
王彦坤  马俊骥  张明 《临床荟萃》2019,34(2):124-127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7(cytokeratin 7, CK7)在慢性肝病肝硬化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病理科行肝脏病理检查的病例。本研究纳入病例802例,男性563例,女性239例,平均年龄(51±11)岁。分析不同疾病并发肝硬化时肝组织病理CK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表达比率的不同。结果 肝组织CK7阴性表达患者中男性比率较大,而肝组织CK7阳性表达患者中女性比率较CK7阴性患者高。肝硬化肝组织CK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阴性的病例年龄较CK7阳性病例大。非病毒性肝硬化肝组织CK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较病毒性肝硬化组高。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相比,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肝硬化患者CK7肝组织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结论 CK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区分病毒性和非病毒性肝硬化中发挥一定的指导价值。CK7对于鉴别PBC与自身免疫性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衰弱评估联合麻醉分级对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245例老年外科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衰弱状态、麻醉分级,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的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衰弱评估、麻醉分级及两者联合对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作用。【结果】衰弱评估联合麻醉分级预测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8,显著高于单独应用麻醉分级、衰弱评估的0.751、0.762(P<0.001);联合应用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48%和63.74%。【结论】衰弱评估联合麻醉分级能有效预测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由护士进行衰弱评估能辅助临床医师术前决策,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2加权的3D可变翻转角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2 weighted 3D fast spin echo imaging with modulated refocusing flip angles,T2-MATRIX)序列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DVT)诊断中的价值,为早期、精确诊疗LEDVT提供新的影像学方法。材料与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急性期LEDVT患者21例,均于发病后14 d之内进行T2-MATRIX序列成像,同时行3D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magnetization prepared rapid acquisition gradient echo,MPRAGE)成像和超声检查。由两名放射科医生在血管节段水平分别对T2-MATRIX和MPRAGE图像进行双盲判读。比较两种序列在血栓长度、面积及血栓信号强度等指标的评价一致性。以MPRAGE和超声为联合参考标准,计算T2-MATRIX序列检出血栓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纳入的21例LEDVT患者中,共计147个血管节段,其中67个血管节段检出血栓。在血管节段水平T2-MATRIX检出LEDVT的敏感性为94.03%,特异性为98.77%,阳性预测值为98.41%,阴性预测值为95.24%,准确性为96.60%。组内相关系数分析和Bland Altman分析显示T2-MATRIX和MPRAGE序列在血栓长度、面积及血管管径定量评估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P≤0.05),位于一致性界限内的差值分别占总数的98.51%、97.1%和100%。结论 T2-MATRIX序列诊断急性期LEDVT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同时还能显示周围软组织水肿程度,是一个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1年老年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60岁老年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标化出院记录的全部诊断并系统归类,用MicrosoftExcel2007软件描述性分析住院患者一般情况、全部出院诊断以及病种与年龄和性别分布的关系,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假设性检验。结果①2011年该院老年出院患者共13807例,占全年总出院人数的39.79%。男女性别比为1.26:1;每个患者疾病种数为1—11种不等,平均为4.41种;②患1种疾病的患者累及系统依次为神经系统疾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患2种疾病的患者其主要诊断和次要诊断累及系统最多的均为循环系统疾病。③全部诊断累及系统共18类,前7类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累积构成比为83.4%;主要诊断累及系统共18类,前5类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累积构成比为68.8%。④循环系统疾病中,前6位疾病依次为脑梗死、人脑前动脉的闭塞和狭窄(未造成脑梗死)、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症、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累积构成比为69.8%,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患病情况显著不同的疾病为脑梗死、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慢性缺血性心脏病(P〈0.05)。结论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情况复杂,主要疾病以循环系统疾病为主。提示在后续研究中应继续关注循环系统疾病用药情况,为制定我国老年人高风险药品目录和老年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儿鞘内注射后不同去枕平卧时间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术后去枕平卧时间,提高患儿耐受性。方法 2017年6月5日一12月28日,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处于维持治疗阶段,需进行鞘内注射的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为3组,鞘内注射后分别去枕平卧2h、3h、4h,观察患儿去枕平卧期间及鞘内注射后1周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儿对去枕平卧体位的耐受程度以及去枕平卧期间患儿的主要活动。结果 共有180例患儿完成研究,每组60例,3组在去枕平卧期间及鞘内注射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去枕平卧体位的耐受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枕平卧2h患儿耐受性最好;3组平卧期间的主要活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卧床时间越长,患儿生理需求越多。结论 白血病患儿鞘内注射后去枕平卧2h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能够提高患儿的耐受性,建议白血病患儿鞘内注射后去枕平卧2h。  相似文献   

19.
留学生与国内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讲授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比留学生与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授课的异同点,探讨医学院校留学生教育的方法。方法观察首都医科大学2007级国际学院及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比两者在首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接受内科学泌尿系统理论课及见习课教学过程中,英文教学、师资、教材、授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结果国际学院留学生30人来自英联邦国家,接受全英文授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4人来自北京地区,接受双语授课;授课教师在职称及学位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学生使用推荐教材比率远远小于七年制学生(3.3%vs.100%,χ2=60.10,P<0.001);见习课中留学生主动提问并讨论发言的人次数明显高于七年制学生(116.7%vs.50.0%,χ2=6.125,P=0.013)。结论提高医学院校留学生全英语教学质量,需要加强教师的英语培训、编写适宜的英文教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机超滤功能合理的调校周期.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透析中心28台血液透析机,测定不同时间的超滤误差值.按测定时间将样本分为5组,比较不同时间的超滤误差值;按机器品牌将样本分为2组,比较不同品牌之间的超滤误差值. 结果 ①不同测定时间的5组数据之间比较.机器刚校准后的超滤误差值与6个月后、9个月后和12个月后的超滤误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F=16.062,P<0.05);3个月后超滤误差值与6个月后、9个月后和12个月后的超滤误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F=16.062,P<0.05);②不同品牌之间比较.费森尤斯组与贝朗组在9个月后(F=21.017,t=2.261,P=0.042)、12个月后(F=28.119,t=2.364,P=0.026)的超滤误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每6个月进行一次透析机超滤功能的校准,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