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护理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归纳了心理障碍对冠心病患者的危害以及双心疾病患者的评估、干预及管理的现状,为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旨在促进双心模式在护理领域中更好地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双心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情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心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自身病情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心护理,比较干预4周后2组负性心理、病情管理能力以及出院1年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药物使用、情绪管理、症状管理、用药依从性等病情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健康感觉、躯体感觉、睡眠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双心护理有利于改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病情管理的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认为冠心病与抑郁和焦虑存在相关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本研究使用双心医学的干预手段治疗冠心病患者,通过研究双心医学对冠心病合并抑郁和焦虑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双心医学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的机制,旨在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双心护理的概念、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障碍的相关性、双心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双心护理模式实施具体方法4个方面综述了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以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6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双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病情管理能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结果经双心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疾病认知、用药情况、应急处理、情绪波动、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其病情管理能力,SAS与SDS评分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明显提高,短期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双心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病情管理能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结果经双心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情绪波动、用药情况、应急处理、疾病认知、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实行护理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SAS评分为(45.11±5.03)分、SDS评分为(47.15±4.1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5.14±6.06)分、(58.34±6.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心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为(56.51±2.29分),相比对照组患者的(57.02±2.36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双心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为(91.03±8.63)分,高于对照组比较的(85.19±6.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其病情管理能力,焦虑、抑郁情绪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短期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遵医行为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双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正确用药、自我监测、合理饮食、运动情况、戒烟限酒、情绪控制、定期复查方面的遵医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心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的遵医行为,并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罗南  黎丽  刘斌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773-1775
研究冠心病患者心理障碍与疾病的相关性及重要性,提升护士对“双心护理”的认识,以系统的、切实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应对能力,改善或消除疾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何鑫  姚方方  周雨  张泉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12):2053-2054
<正>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康复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双心医学治疗理念是除了治疗患者生理上的病症以外,还要治疗患者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正符合心脏心理康复理念。中医运用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辨证使用逍遥散,对冠心病合并心理疾病的患者,有独特的疗效。心脏康复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不断攀升,《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心血管病占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冠心病住院患者双心护理策略。方法 根据检索策略检索2009-2019年国内外数据库获取原始文献并进行分析,初拟冠心病住院患者双心护理策略,然后采用专家咨询法,对全国5个省市11所医院的14名专家进行函询,根据函询结果确立策略。2021年1-3月,在上海某三甲医院试用,随后对护士进行访谈,了解其实践体验。结果 52篇文献纳入研究,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和100%。两轮专家咨询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6,判断依据系数均为0.97,熟悉程度均为0.74。第2轮专家咨询后各条目重要性的变异系数为0.0-19.0%,可操作性变异系数为0.0-19.6%。最终形成的策略包含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护士表示该策略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规范有效的实践依据。结论 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双心护理策略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能被临床护士接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5年19 033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2012年前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自2013年采用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包括构建网格化质量控制小组,明确网格小组工作职责,确定危重症患者网格化管理指标及实施网格化管理方案。结果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后,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逐年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运用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质量控制,实现了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全覆盖的急诊危重症患者管理与护理服务,可以进一步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国家援鄂医疗队护理人力管理策略,提升护理管理效率。方法 借鉴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以“应急保障-应急基础-应急行动”为护理人力管理思路,构建科学有效且实用性强的ICU护理人力管理模式。结果 国家援鄂ICU护理团队共135人,建立7个护理小组,实施弹性管理;开展递进式培训、临床教学30次。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109例,其中机械通气患者75例。结论 国家医疗队为应对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组建ICU护理团队,形成了“应急保障-应急基础-应急行动”护理人力管理模式,通过采取“集权式”和“小组式”相结合的网格式管理,保证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性个案管理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按入院先后次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个案管理,出院后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随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责任护士延续性的个案管理服务。干预时间1年。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疾病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率较对照组高,疾病复发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延续性个案管理,有助于改善其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医院-社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实施分级管理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86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实施分级管理和护理干预,采用自制“狼疮性肾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自我处置药物行为、自我监控症状行为、心理自我调整行为、出现新问题及时处理和定期随访6个项目,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41.结果 分级管理和护理干预10个月后狼疮性肾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8.13±0.96)分,干预前为(7.35 ±0.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6,P<0.01),问卷6个项目均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分级管理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依托普陀区西部医联体,在社区内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分层的社区护理,研究其在血糖水平控制、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等方面的作用,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糖尿病社区护理分层管理模式。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 入选医联体范围内包括真如、桃浦、曹杨、长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在册37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层管理。比较实施分层管理模式与实施一般糖尿病护理干预的社区患者一年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住院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分层管理组一年空腹血糖(6.8 ± 2.3 vs. 8.2 ± 2.8),糖化血红蛋白(6.0 ± 0.8 vs. 7.3 ± 2.0)低于对照组(p<0.05);且通过分层管理高危亚组患者服药遵从、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的依从性都优于普通亚组患者(p<0.05);一年肾脏病变、眼部病变、足部病变、总并发症发生率及入院率都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依托医联体的糖尿病社区护理分层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做好社区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在控制糖尿病进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监护病房应用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冠心病监护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2009年7月~2010年6月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采用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住院满意度指标评价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结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中仪器故障3例(2.50%),非计划拔管3例(2.50%),药物外渗1例(0.83%),沟通障碍4例(3.33%),意外事件2例(1.67%)。患者住院总体满意率为97.8%。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冠心病监护病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增进患者住院满意度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史兰英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2):885-886,906
目的 探讨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全程护理管理的做法与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进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31例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管理,并在入院当日、出院前1d、出院后1周测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通过实施全程护理管理,患者掌握了腹膜透析知识;出院后1周,除躯体化、偏执和精神性因子外,其他因子得...  相似文献   

19.
李晓萍 《妇幼护理》2023,3(18):4497-4499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5 月在我院治疗老年冠心病患 者 68 例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4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认知行为护理干预。 分析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的认知管理、病症管理以及日常生活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能够增强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缓解负面情绪,增加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病自我管理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制定干预对策。方法:以我院临床确诊伴有骨病的321例MM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第一次住院时采用访谈法收集患者骨病相关资料并填写调查表,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订护理对策。患者第二次住院时再次调查同样内容,与第一次住院时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P<0.01)。经过护理指导后,对骨病的认识程度、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日常运动等方面均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在对MM伴骨病患者的管理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不同层次的患者提供相应的疾病信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