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分为联合组、rTMS组以及针刺组(n=20)。针刺组给予针刺配合常规康复治疗,rTMS组给予常规康复和rTMS刺激治疗,联合组在针刺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rTMS刺激治疗,rTMS刺激部位为健侧半球的M1区(大脑运动皮质的上肢运动功能代表区),刺激频率为1.0 Hz。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上肢部分)、视觉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疼痛情况。结果:rTMS刺激组治疗前后FMA和VAS评分分别为4.55±0.83,7.90±0.79和6.90±0.91,4.45±0.51;针刺组治疗前后FMA和VAS评分分别为4.50±0.76,11.60±1.27和6.80±0.95,3.20±0.52;联合组治疗前后FMA和VAS评分分别为4.70±0.80,18.0±1.45和6.85±0.99,1.75±0.45。3组治疗后FMA评分均有提高,VAS评分均有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发现,治疗后,联合组及针刺组FMA,VAS评分均优于rTMS刺激组,联合组FMA,VAS评分优于针刺组,组间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1 Hz的rTMS可显著减轻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CRPS)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CRPS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治疗组接受rTMS结合肢体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肢体康复治疗和rTMS假刺激。治疗前、治疗4周及6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ugl-Meyer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VAS、FMA、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后及6周后VAS评分显著较低(P<0.05)、FMA评分及ADL评分显著较高(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及6周后VAS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FMA评分、ADL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FMA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后VAS评分[(4.35±1.6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31.95±10.96)分]及ADL评分[(53.45±12.83)分]及6周后VAS评分[(4.65±1.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33.25±10.90)分]及ADL评分[(53.78±11.0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rTMS对脑卒中后CRPS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疼痛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心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抑郁(dPD)患者抑郁症状、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dPD患者分为心理组、rTMS组及观察组, 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帕金森病及抗抑郁药物治疗, 在此基础上心理组、rTMS组患者分别给予心理干预或高频(10 Hz)rTMS治疗(刺激部位为左侧背外侧皮质区), 观察组患者则辅以心理干预及高频rTMS治疗, 3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新版帕金森病综合评价量表(MDS-UPDRS)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3组患者抑郁症状、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8周后3组患者HAMD评分、MDS-UPDRS评分及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并且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13.98±2.46)分]、MDS-UPDRS评分、SF-36评分[(82.35±5.66)分]及临床缓解率(40.0%)、反应率(90.0%)等均显著优于心理组及rTMS组水平(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r...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rTMS伪刺激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培酮联合高频rTMS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第4周及第8周精神症状(PAN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生活质量(SQLS)评分。结果治疗第4、8周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8周两组SQL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高频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状,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深层肌肉刺激康复训练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许昌市立医院脊柱外科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101例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51例给予联合深层肌肉刺激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脊髓神经功能、腰部功能。结果 观察组术后2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19±0.79)分低于对照组(3.58±1.01)分,观察组术后4周VAS评分(1.05±0.36)分低于对照组(2.20±0.59)分,观察组术后8周VAS评分(0.37±0.05)分低于对照组(0.86±0.13)分;观察组术后4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29.88±4.73)分低于对照组(32.54±4.05)分,术后8周ODI评分(21.78±4.44)分低于对照组(26.95±5.10)分;观察组术后4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24.66±2.58)分高于对照组(21.37±2.14)分,术后8周JOA(27.05±1.40)分高于对照组(24.18±2.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F-rTMS)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5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分为HF-rTMS组、电针组及联合组, 每组25例患者。3组患者均给予对症药物及良肢位摆放、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常规干预, 在此基础上HF-rTMS组针对病灶侧脑半球M1区辅以10 Hz rTMS刺激, 电针组则针对偏瘫侧肢体辅以电针治疗, 联合组则辅以HF-rTMS及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痛和残疾指数(SPADI)、Constant-Murley量表(CM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3组患者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疼痛VAS、SPADI、CM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HF-rTMS组疼痛VAS、SPADI、CMS及MBI评分与电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疼痛VAS评分[(2.6±0.8)分]、SPADI评分[(57.5±16.2)分]、CMS评分[(47.4±9.8)分]及MBI评分[(7...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作用于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区(DLPFC)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F rTMS)联合吸烟相关线索诱发对香烟成瘾患者香烟渴求度(VAS评分)、呼出气CO浓度(COppm)和睡眠质量(PSQI评分)的影响。 方法 60例香烟成瘾患者随机分为A组(相关线索诱发rTMS组)、B组(非相关线索诱发rTMS组)和C组(rTMS组),每组患者20例,在治疗过程中A、B组各有1例患者脱落。A组患者在H-F rTMS治疗的同时观看吸烟相关图片10 min,B组患者在H-F rTMS治疗的同时观看非吸烟相关图片10 min,C组患者仅给予H-F rTMS治疗。以上治疗均为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2周。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进行VAS评分、COppm和PSQI检测。 结果 治疗后,3组的香烟渴求度VAS评分、呼出CO浓度和PSQ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香烟渴求度VAS评分和呼出CO浓度分别为(24.74±15.77)分和(4.84±2.17)ppm,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TMS可显著改善香烟成瘾患者的香烟渴求、呼出气CO浓度和睡眠质量,其中H-F rTMS联合吸烟相关线索诱发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基于虚拟现实的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8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磁刺激组、生物反馈组、联合治疗组, 每组20例。每组均接受常规吞咽功能训练, 磁刺激组给予患侧大脑半球rTMS, 生物反馈组接受虚拟设备中的生物反馈训练, 联合治疗组接受生物反馈训练和rTMS, 共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 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采用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对患者口腔期、咽期及误吸状况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治疗后, 4组患者FOIS、SSA评分及口腔期、咽期、误吸VFS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 联合治疗组治疗后FOIS[(6.10±1.07)分]、SSA[(21.00±5.15)分]评分及口腔期VFSS[(2.70±0.73)分]、咽期VFSS[(2.85±0.49)分]、误吸VFSS[(3.55±0.51)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磁刺激组和生物反馈组(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频3Hz与低频0.5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低频(0.5Hz)rTMS组、高频(3Hz)rTMS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认知功能训练,低频rTMS组、高频rTMS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相应频率rTMS治疗,对照组则给予rTMS假刺激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各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同时检测入选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及波幅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MoCA、MBI评分、P300潜伏期及波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MoCA、MBI评分及P300潜伏期、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高频rTMS组、低频rTMS组MoCA评分[分别为(29.6±6.6)分、(28.2±6.7)分]、MBI评分[分别为(55.7±6.1)分、(54.3±6.3)分]、P300潜伏期[分别为(346.4±18.5)ms、(348.7±18.4)ms]及P300波幅[分别为(9.8±3.5)μV、(9.1±3.6)μV]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高频rTMS组与低频rTMS组上述指标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0.5Hz及3Hz rTMS均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ADL能力,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平衡训练仪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平衡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1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脑科分院康复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高频rTMS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康复训练和平衡训练仪治疗,高频rTMS组给予高频rTMS刺激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假高频rTMS刺激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周,共18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Fugl-Meyer平衡量表(FMB)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并以平衡训练仪测定患者运动时倾斜角度,行组内组间比较。结果:治疗3周后2组患者FMB评分、BBS评分、MBI评分、前后倾斜角度及左右倾斜角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高频rTMS组BBS评分、MBI评分、前后倾斜角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平衡训练仪治疗比较,高频rTMS联合平衡训练仪治疗在改善脑梗死患者平衡障碍上效果显著,更有利于患者平衡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功能独立性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组、低频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各15例。4组患者均进行基础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高频组患侧给予5Hz的rTMS,低频组健侧给予1Hz的rTMS,联合组患侧给予5Hz的rTMS后健侧给予1Hz的rTMS,对照组给予假刺激。在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8周随访时分别采用MoCA量表筛查患者有无认知障碍,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患者认知功能情况,FIM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及功能独立性。结果: 治疗2周和随访8周后,高频组、低频组和联合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2个时间点3组潜伏期低于治疗前,波幅和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均P<0.05);高频组和联合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波幅更高(均P<0.05),且FIM总分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MoCA评分和认知功能高于低频组和高频组(均P<0.05),且潜伏期比低频组更低、波幅更高(均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认知功能评分和FIM总分比对照组更高(均P<0.05)。8周随访后,低频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波幅和认知功能评分更高(均P<0.05);联合组潜伏期比高频组更低、波幅更高,且运动功能评分高于低频组和高频组(均P<0.05);高频组和联合组运动功能高于治疗前,且FIM总分比治疗2周时更高(均P<0.05),2组运动、认知功能评分和FIM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低频组和对照组FIM总分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认知功能及生活独立性的疗效比单一频率经颅磁刺激治疗出现早且持续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治疗效果,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1H-MRS)对于该疗效的评价价值。方法 连续选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3例,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 准第3版,以分层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高频刺激组(24例),低频刺激组(24例),假刺激组(25例)。前2组 分别接受rTMS高频刺激和低频刺激治疗,分别在入组时和治疗4周后给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检查,假刺激 组给予和高频刺激组相同频率的声音,但是没有磁刺激,并在治疗4周后给予1H-MRS检查,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分 析。结果 ①治疗后,高频刺激组HAMD评分(13.5±1.6)分和低频刺激组(13.1±1.7)分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但两组与假刺激组(16.3±1.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假刺激组HAMD评分改善不显著。 ②治疗后,3组患者之间双侧额叶、丘脑和海马的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TMS高频和 低频刺激均能改善PSD患者抑郁状况,未发现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单周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原发性帕金森运动障碍的作用强度和时程.方法 应用两阶段交叉设计.2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先接受初级运动皮质的rTMS,1周后再接受枕叶皮质的rTMS;第二组先接受枕叶皮质的rTMS,1周后接受初级运动皮质的rTMS.刺激强度为80%运动诱发电位阔值.频率为0.5 Hz.初级运动皮质的刺激靶点中心在手部运动皮质区,每个靶点刺激脉冲数1 000个.刺激后测评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运动分量表评分以及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性rTMS后的UPDRS运动评分最大改善率分别为(34.2±7.5)%和(36.5±8.7)%,疗效时程分别为(39±12)min和(35±11)rain,均分别高于对照性rTMS后的最大改善率(7.2±3.1%、7.4±3.8%)以及疗效时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顺序对疗效的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周期、低频、80%运动诱发电位阈值强度的rTMS可以在治疗帕金森病后短时程改善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AD患者分为高频组、低频组及对照组,每组2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低剂量利培酮口服,高频组、低频组患者分别辅以rTMS治疗(rTMS刺激频率分别为10Hz、1Hz),对照组则同时辅以rTMS伪刺激。所有患者rTMS刺激部位均选择左、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区,磁刺激强度为80%运动阈值(MT),每次治疗30min,每周治疗5次,共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AD行为症状量表(BEHAVE-AD)、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2周后,高频组患者BEHAVE-AD评分[(13.84±6.10)分]较治疗前[(16.75±6.26)分]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低频组及对照组水平[分别为(15.33±6.27)分和(15.46±6.57)分](P<0.05)。治疗4周后,低频组及对照组患者BEHAVE-AD评分[分别为(12.87±4.16)分和(13.29±4.07)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以高频组患者BEHAVE-AD评分[(10.12±3.31)分]的降低幅度尤为显著(P<0.01),与低频组、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高频组MMSE评分[(16.89±4.30)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明显高于低频组及对照组水平[分别为(14.50±4.13)分]和(13.92±3.68)分](P<0.05)。治疗4周后高频组、低频组及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50%、58.33%和54.17%,3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频(10 Hz)rTMS对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具有明显缓解作用,同时还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外伤(TB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外伤后认知功能下降的患者随机分成高频刺激组、低频刺激组及对照组各20例,3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并分别给予高频rTMS(10Hz)、低频率rTMS(1Hz)、伪刺激,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洛文斯顿认知成套测验(LOTCA)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3组MoCA和LOT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高、低频磁刺激组2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高频磁刺激组2项评分高于低频磁刺激组(均P<0.05)。3组与治疗前比较,P300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均P<0.05),波幅均明显升高(均P<0.05);高、低频磁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P300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均P<0.05),波幅均明显升高(均P<0.05);高频磁刺激组P300潜伏期较低频磁刺激明显缩短(P<0.05)。结论:高频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均能改善脑外伤后患者的认知功能,且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效果优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频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54例诊断为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8例):高频组、低频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常规给予脑卒中后二级预防用药结合康复训练治疗4周,其中高频组给予患侧高频rTMS治疗,低频组给予健侧低频rTMS治疗,对照组不接受rTMS。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通过比较患侧屈腕肌的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改良Barthel指数(MBI)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3组治疗前相关指标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上肢FMA评分、MBI评分显著升高,而屈腕MAS、CSI指数、MEP潜伏期和CMCT时间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和低频组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屈腕MAS、CSI指数、MEP潜伏期和CMCT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以高频组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患侧高频和健侧低频rTMS均可安全、有效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且患侧高频rTMS治疗效果优于健侧低频rTMS。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烟草依赖慢阻肺(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伴烟草依赖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30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用药、生活方式干预及戒烟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吸烟线索诱发下的高频rTMS(左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区)治疗5周;对照组仅在相同部位放置线圈电极但不施予刺激。检测治疗前后尿液可替宁(UC)浓度,采用香烟渴求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生命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相关功能评定。结果:最终57例(观察组26例/对照组27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5周后,2组的VAS、PSQI评分、UC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6WMD较治疗前增加(P<0.05),SF-36评分的情感职能(RE)、精力(VT)、精神健康(MH)和一般健康(GH)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rTMS可以降低伴烟草依赖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的吸烟渴求度、香烟摄入量,提高其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中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及血浆食欲素-A含量的影响, 并探讨血浆食欲素-A含量变化与患者睡眠障碍改善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中晚期PD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51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抗PD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高频rTMS治疗, 磁刺激部位为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区(DLPFC), 对照组则给予假rTMS治疗。2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 每周治疗5 d, 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REM睡眠行为异常问卷-香港版(RBDQ-HK)、Epworth嗜睡量表(E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PD生活质量量表(PDQ-39)对2组患者睡眠情况、焦虑-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等进行评定, 同时采集2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 检测对比其血浆食欲素-A含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RBDQ-HK、ESS、HAMA、HAMD及PDQ-39评分[分别为(8.02±3.01)分、(16.58±6.91)分、(7.27±4.03)分、(13.51±2...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用于双侧大脑半球治疗单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Hz rTMS组12例、3Hz rTMS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训练,在此基础上3组患者在两侧大脑半球吞咽皮层代表区分别给予5Hz rTMS刺激、3Hz rTMS刺激和假性磁刺激。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对3组患者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估患者吞咽功能、表面肌电(sEMG)记录下颌舌骨肌振幅及时程。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SSA分值和sEMG振幅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sEMG时程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5Hz rTMS组和3Hz rTMS组患者相比对照组sEMG振幅和时程改善缩短(P<0.05),与3Hz rTMS组相比5Hz rTMS组sEMG振幅及时程改善更明显(P<0.05);5Hz rTMS组和3Hz rTMS组患者相比对照组SSA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但5Hz rTMS组和3Hz rTMS组S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Hz高频 rTMS作用于双侧大脑半球治疗单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5 Hz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认知功能、肢体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选取荥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83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低频rTMS(1 Hz)和观察组(42例)给予高频rTMS(5 Hz),对比两组认知功能、肢体功能、事件相关电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23.94±2.57)分、洛文斯顿认知成套测验(LOTCA)评分(99.52±7.04)分较对照组(21.65±2.04)分、(95.46±6.48)分高(P<0.05);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上肢部分评分(38.50±4.29)分、Wolf运动功能评定量表(WMFT)评分(48.84±3.47)分、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9.59±2.31)分均较对照组(31.53±4.08)分、(45.56±2.60)分、(8.07±1.88)分高(P<0.05);观察组P300的潜伏期(360.85±15.79)ms较对照组(379.46±16.82)ms短,P300的波幅(11.90±1.70)μV较对照组(11.15±1.54)μV大(P<0.05)。结论5 Hz频率rTMS可刺激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脑诱发电位,改善其认知功能和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