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不同病期的疗效差异,探讨针灸治疗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期。方法:60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随就诊发病时间长短分为发展期组、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治疗前均以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和面部残疾指数调查问卷(FDI)作为量化指标评定积分。3组均予针灸治疗。主要穴位:患侧风池、地仓、颊车、牵正、四白、阳白,健侧合谷。配穴:大椎,患侧攒竹、鱼腰、翳风、承浆、水沟、听会、颧髎、下关、迎香。操作方法:风池、合谷、大椎针用泻法,其他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法,于临床治愈或治疗20次后再次评分判定疗效。结果:①针灸对贝尔氏面瘫发展期、静止期、恢复期均有治疗效果(P0.01);②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发展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静止期组和恢复期(P0.05);③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间比较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有良好的效果,且发展期介入治疗贝尔氏面瘫疗效优于其他两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针顶颞前斜线的下2/5与Bells面瘫临床疗效之间的治愈率和时效性关系。方法:把96例Bells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头针针刺顶颞前斜线下2/5加体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法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疗效标准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系统进行评价,其中每组又根据发病时间分为发展期、静止期和恢复期,其疗效标准采用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显愈率为79.2﹪,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三期患者经治疗后均有明显疗效,发展期显愈率优于静止期组和恢复期组(P<0.01)。结论:头针顶颞前斜线下2/5治疗Bells面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期电针合牵正散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2组均采用针刺加牵正散治疗,治疗组在静止期和恢复期改用电针刺激治疗.结果:2组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静止期和恢复期应用电针,能提高疗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灸在周围性面瘫治疗过程中的最佳治疗时机。方法根据152例门诊病例接受针灸治疗时期的不同,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发展期组、静止期组和恢复期组,观察3组患者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发展期组痊愈加显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静止期组的80.33%和恢复期组的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的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后两者(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时机是发展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患者术前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对贝尔面瘫后遗症手术的影响及干预对策。方法观察患者术前1 d 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根据术后第6个月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分值将48例接受面神经茎乳孔区松解术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40)和预后不良组(n=8)。比较2组SAS、SDS和PSQI评分。观察术前焦虑水平、抑郁程度、睡眠质量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预后良好组SAS、SDS和PSQI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手术疗效与术前焦虑水平、抑郁程度和睡眠质量显著相关(P 0.05)。结论贝尔面瘫后遗症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水平和睡眠质量显著影响面神经茎乳孔区松解术的疗效,术前可对患者采取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热敏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30d后面神经功能评分[采用Portmann简易评分法评分(Portmann评分)]和治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0d后Portmann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30d后Portmann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针灸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促进面部肌肉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刘海云  鄢琼  杨娜   《护理与康复》2017,16(3):273-274
目的观察面瘫操在辅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A组(急性期)、B组(静止期)、C组(恢复期),每组40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配合面瘫操辅助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A组有效率100.00%、B组有效率95.00%、C组有效率82.50%,3组面瘫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面瘫操能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发病早期辅以干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
程永红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713-1714
目的分析总结86例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周围性面瘫的病程分为:急性期或发展期、恢复期或静止期、后遗症期或恢复期,结合病例与临床疗效,对各期病程的治疗方法、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及分析。结果86名病患中痊愈41例(47.7%)、22例好转(30.2%)、有效12(15.1%)、无效6例(7%)。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分期治疗,可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及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面部运动疗法结合穴位按压治疗贝尔面瘫的有效性。方法58 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9)。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增加面部肌肉运动疗法和穴位按压治疗。治疗前、治疗2 周和治疗4 周时两组分别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分和疗效评估。结果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9.62±12.15) d,观察组为(25.63±11.56) d,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完全恢复率58.6%,观察组72.4%,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F=176.578, P<0.001)。两组相比,仅治疗2 周时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始终存在低于对照组的趋势。结论面部运动疗法结合穴位按压治疗有促进贝尔面瘫恢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邵雅楠 《中国康复》2019,34(9):477-479
目的:观察表情肌康复训练联合常规针刺对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3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表情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2组患者H B面神经功能、Sunnybrook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0d后,2组H B面神经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d后,2组患者Sunnybrook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Sunnybrook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独针刺治疗相比,联合表情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神经功能和治疗效果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顽固性面瘫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商城县中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8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刺络放血。两组持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面神经功能(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量表)及面部残疾指数(FDI)。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歪眼斜(0.87±0.09)分、眼闭不实(0.61±0.07)分、面肌无力(0.52±0.08)分、胀感明显(0.42±0.05)分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1.06±0.13)分、(0.92±0.12)分、(0.89±0.11)分、(0.67±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unnybrook(79.08±8.61)分、社会功能(32.49±3.72)分、躯体功能评分(29.35±3.48)分均高于对照组(71.28±9.37)分、(27.14±3.53)分、(25.11±3.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更为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面神经功能,促进面瘫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更好地评价贝尔面瘫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接受非手术治疗的66例贝尔面瘫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病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二组:抗病毒组和非抗病毒对照组,再根据开始治疗时间、起效时间和面功能计分评价明细分类。治疗30~40d后利用面功能计分评价,并与治疗前对照,以限定的标准进行分析。结果①抗病毒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治愈率分别为77.8%和73.3%,无显著性差异。②开始治疗时间(1d以内、1~10d、11~30d和30d以上)的治愈率分别是100%、82.6%、38.5%和0,四者比较差异显著。③轻度(25例)治愈率100%,中度(18例)88.9%,重度(23例)39.1%,差异性显著。④起效时间恢复满意组(平均10.2±1.3d)与不满意组(平均25.6±2.8d)间差异非常显著。结论①抗病毒治疗对单纯的贝尔面瘫疗效不显著。②急性期贝尔面瘫早期药物治疗疗效好,手术治疗应慎重。③除面神经电图外,开始治疗时间、起效时间和面功能计分评价亦可作为贝尔面瘫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正Bell氏面瘫,是面神经疾患中最为普遍的疾病之一,又称贝尔麻痹,是指病因阐释不肯定、急性起病的单侧或双侧周围性面神经水肿、感觉麻木。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已作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首选治疗,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史籍记载华夏医学在针灸治疗面瘫方面己有数千年历史,积累丰硕的临床经验,其具备疗效准确、便于掌握和运用、反作用和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4.
周围性面瘫面部肌力增强训练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唐红宇  谭红 《中国临床康复》2002,6(5):643-643,658
目的:探讨面部肌力增强训练法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强调面部肌力增强训练,训练前后作面神经肌电图检测及用临床简易评定法和徒手肌力检查法(manual muscal test,MMT)评价患者的面瘫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简易评定训练后较训练前提高14.9分,肌力提高3级;对照组提高5.5分;肌力提高0.8级,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面神经肌电图改善程度较对照组的更显著(P<0.05)。结论:面部肌力训练对周围性面瘫治疗有积极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刮痧法治疗恢复期Bell’s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5例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刮痧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配合刮痧治疗,对照组针刺方法及取穴同治疗组,治疗均以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4个疗程。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及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标准,于治疗结束后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病例完成情况良好,两组基线情况良好,可比性强(P>0.05)。对治疗后两组H-B分级量表及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进行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H-B分级量表及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刮痧法治疗恢复期Bell’s面瘫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把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采用牵正散加减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用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10~20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起效快,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吕桂芬 《新医学》2008,39(1):55-55
将135例特发性面神经瘫痪(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75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予曲安奈德、维生素B12、利多卡因注射于翳风、下关、听宫穴,同时予针刺患侧太阳、阳白、地仓、颊车、四白、合谷穴.对照组仅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及针灸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笔者认为,曲安奈德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瘫痪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灸配合TDP照射并结合护理在贝尔氏面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0例运用口服及静脉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艾灸及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并进行护理干预,7d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TDP照射并进行护理在治疗贝尔氏面瘫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氏面瘫,是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中较常见的一种。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口服西药,肌注维生素、针灸和红外线照射等方法综合治疗获得较为满意疗效,现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面部肌力增强训练法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强调面部肌力增强训练,训练前后作面神经肌电图检测及用临床简易评定法和徒手肌力检查法(manualmuscaltest,MMT)评价患者的面瘫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简易评定训练后较训练前提高14.9分,肌力提高3级;对照组提高5.5分;肌力提高0.8级,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面神经肌电图改善程度较对照组的更显著(P<0.05)。结论面部肌力训练对周围性面瘫治疗有积极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