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阻力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放疗后患者生命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6例肺癌放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于放疗疗程结束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采用阻力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持续训练1个月。分别于入选时、放疗结束时及治疗1个月后评定两组患者肺功能及生命质量情况。 结果放疗结束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均明显低于放疗前水平(P<0.05);放疗前、后2组患者FVC、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百分比(FVC%)、FEV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呼吸训练后其FEV1[(1.12±0.03)L]较放疗后及对照组FEV1[分别为(1.05±0.05)L和(1.01±0.04)L]均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锻炼后其FVC、FVC%及FEV1%较放疗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经呼吸训练后其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及总分[分别为(83.4±10.3)分、(76.6±12.3)分和(79.6±9.1)分]均较放疗后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结论肺癌患者放疗后其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采用阻力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能提高患者放疗后生命质量,但对其肺功能的改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膈神经电刺激联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躯干稳定性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物理因子治疗及肢体综合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膈神经电刺激及呼吸训练,每天治疗1次。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评估患者肺功能,采用Sheikh躯干控制评分量表(TCT)、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评估患者躯干功能及平衡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6周后观察组FVC[(4.21±0.49)L]、FEV1[(3.78±0.49)L/s]及PEF[(6.44±0.69)L/s]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2组患者TCT评分、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评分[(71.88±14.86)分]、BBS评分[(50.44±4.72)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在传统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膈神经电刺激及呼吸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及平衡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呼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呼吸功能训练,每天训练1次。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同时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进行检测。 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1.9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VFSS评分[(8.92±0.95)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7.36±1.6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3.57±0.48)L]、FEV1[(2.83±0.49)L/s]及PEF[(5.36±1.04)L/s]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肺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吞咽功能训练,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呼吸训练联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干预及核心稳定训练(包括腹横肌及多裂肌训练、髂腰肌及臀肌训练和躯干控制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呼吸训练(包括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及胸廓放松训练等)。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2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情况;同时检测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和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MBI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MBI及FMA评分[分别为(64.7±13.4)分和(48.3±6.5)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分别为(3.58±0.31)L和(3.69±0.21)L]、心功能指标LVEF、LVESD及LVEDD[分别为(52.31±3.24)%、(26.58±1.42)mm和(39.82±2.76)mm]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结论 呼吸训练联合核心稳定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肺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短期强化肺康复训练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共存患者呼吸、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7例OSA-COPD共存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予以夜间无创气道正压通气(NPPV)、氧疗及支气管舒张剂治疗,观察组同时辅以8周强化肺康复训练(包括呼吸功能训练及肢体运动训练等)。于入选时、治疗8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监测指标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owSpO2)、夜间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值(TST90)等]、动脉氧分压(PaO2)分析、肺功能测定[检测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等]、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等。 结果 治疗8周后2组患者AHI、LowSpO2、TST90及Pa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FVC、FEV1及6MWT[分别是 (2.23±0.38)L、(1.41±0.28)L及(397.3±71.3)m]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SGRQ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日常生活评分及总分[分别是 (52.26±8.78) 分、(71.34±10.65)分、(42.53±10.23)分及(51.31±13.35)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NPPV可有效提高OSA-COPD共存患者对短期强化肺康复训练的耐受性;在此基础上辅以短期强化肺康复训练(以呼吸功能训练及肢体运动训练为主)能进一步促进患者呼吸功能、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及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辅以呼吸功能训练。于治疗前、治疗30d后分别对2组患者肺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量(PEF)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发现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FVC[分别为(3.38±0.25)L和(2.92±0.31)L]、FEV1[分别为(2.93±0.15)L和(2.48±0.11)L]、PEF[分别为(6.37±0.18)L/s和(5.75±0.13)L/s]及FMA评分[分别为(43.8±1.8)分和(36.3±2.1)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联合呼吸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肢体运动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呼吸训练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腰背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健康宣教及药物治疗(包括口服碳酸钙、骨化三醇软胶囊及使用鲑降钙素喷鼻剂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包括呼吸模式纠正训练和呼吸抗阻训练)。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肺功能仪对2组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肺功能进行评定,同时检测2组患者L1-4腰椎骨密度值(BMD)。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评分、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及腰椎BM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其疼痛VAS评分[(2.77±0.89)分]、ODI评分[(31.63±6.63)分]、VC[(2.49±0.34)L]、FVC[(2.39±0.32)L]、FEV1[(2.03±0.25)L]、MVV[(76.49±9.80)L]、MIP[(3.98±0.22)kPa]及MEP[(3.68±0.30)kPa]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而治疗后BMD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药物干预基础上辅以呼吸功能训练,能在短期内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腰背痛患者疼痛、腰椎功能及肺功能,但对患者腰椎BMD影响甚微,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平衡、步行、呼吸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包括核心肌群控制训练、放松训练、全身大关节活动训练、姿势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训练及面部肌肉控制训练等,每周训练3次,每次持续60 min,共训练2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功能训练,包括腹式呼吸训练(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约为1∶2,每组进行15个腹式呼吸,分3组进行,每组结束后休息2 min后再进行下一组训练,每日45个腹式呼吸)和吸气肌训练(每组进行10次最大吸气与呼气训练,共3组,每组结束后休息2 min后再进行下一组训练,每日训练30次),每周训练5 d,共训练2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后,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 Ⅲ)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MT)步行距离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对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ADL能力进行评定,并评估所有患者的呼吸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 结果 治疗12周时,2组患者的UPDRS Ⅲ、BBS、6MWT、MBI及FEV1、FVC、FEV1%[治疗组(25.82±0.62)分、(43.16±0.91)分、(324.54±88.51)m、(62.55±2.79)分及(1.96±0.62)L/s、(2.81±0.59)L、(71.83±9.12)%;对照组(27.33±0.68)分、(41.77±0.61)分、(297.34±90.12)m、(60.14±2.71)分及(1.71±0.53)L/s、(2.69±0.62)L、(69.38±8.89)%]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亦均较组内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5),治疗组的UPDRS Ⅲ、BBS、6MWT、MBI[(19.22±0.39)分、(46.27±0.82)分、(350.12±87.73)m、(70.29±3.01)分]及FEV1、FVC和FEV1% [(2.35±0.64)L/s、(3.17±0.63)L、(75.41±8.29)%]均较对照组同时间点[(24.91±0.72)分、( 43.62±0.74)分、(316.62±91.32)m、(65.42±2.92)分及(1.92±0.59)L/s、(2.97±0.59)L、(71.24±9.03)%]改善更为明显(P<0.05),且与组内治疗12周时相比亦有进一步改善。 结论 呼吸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呼吸功能,提高患者ADL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复功能性磁刺激(rFMS)联合腹直肌电刺激对中、低位颈髓损伤(CSCI)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25例中、低位CS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上肢主动运动、站立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rFMS及腹直肌中频电刺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对2组患者肺功能[包括最大肺活量(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及潮气量(VT)等指标]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治疗组VC[(3.24±0.89)L]、FEV1[(2.58±0.74)L]、PEF[(6.74±1.63)L]、VT[(394.33±96.54)ml]及对照组VC[(2.19±0.52)L]、FEV1[(2.10±0.47)L]、PEF[(5.24±1.69)L]、VT[(316.72±74.18)ml]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低位CSCI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rFMS及腹直肌中频电刺激,可进一步改善通气效率,提高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早期肺康复干预联合俞募配穴法针刺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SAP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干预,包括肺炎对证治疗、营养支持、降脂、抗感染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俞募配穴法针刺,观察组则辅以俞募配穴法针刺及肺康复干预。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峰值流速(PEF)、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含量,同时采用中医证候积分对2组患者咯痰、气短、肺啰音、咳嗽、发热、乏力等指标进行评分;记录2组患者住院期间抗生素持续使用时间及ICU 住院时间。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5.0% ,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抗生素持续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2组患者FVC、FEV1、PEF、WBC、CRP、PCT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FVC[(3.10±0.68)L]、FEV1[(2.79±0.67)L]、PEF[(6.01±0.78)L/min]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水平(P<0.05),WBC[(9.38±1.91)109·L-1]、CRP[(12.91±4.26)ρ/mg·L-1]、PCT[(0.41±0.17)ρ/mg·L-1]及中医证候总积分[(6.79±5.38)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早期肺康复干预联合俞募配穴法针刺对SAP患者具有确切疗效,能显著缩短抗生素持续使用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同时在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肺俞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诱导痰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轻、中度(肺功能Ⅰ-Ⅱ级)COPD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肺俞穴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肺俞穴经皮神经假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肺功能,体质指数-气流阻塞-呼吸困难-运动能力(BODE)指数及诱导痰中TNF-α浓度进行检测。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及呼气峰值流速(PEFR)]、BODE指数及诱导痰中TNF-α浓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分别经4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FVC[(2.75±0.77)L]、FEV1[(1.77±0.50)L]、FEV1%[(73.20±7.69)%]及PEFR[(4.33±1.09)L/S]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诱导痰中TNF-α浓度[(14.27±2.78)pg/ml]、BODE指数[(0.43±0.65)分]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rt;0.05)。 结论肺俞穴经皮电神经刺激能缓解轻、中度COPD患者气道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降低其BODE指数,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功率自行车训练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疗效。 方法将入选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功率自行车训练,每次运动时先以10~15W功率运动5~10min充分热身,然后再取无氧阈时功率的50%~80%作为负荷进行有氧运动30~45min,每日1次,每周3~5次,共训练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治疗后),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运动心肺功能(CPET)、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和肺功能检测等各项指标的变化。 结果①治疗前,2组患者的监测峰值功率(Peak WR)、峰值摄氧量(Peak VO2)、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2/kg)、峰值二氧化碳排出量(Peak VCO2)、峰值通气量(Peak VE)等CPET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eak WR[(98.9±12.6)W]、Peak VO2[(1752.3±391.7)ml/min]、Peak VO2/kg[(29.1±3.9)ml/(min?kg)]、Peak VCO2[(1993.2±241.7)ml/min]、Peak VE[(39.9±8.7)L/min]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较同期对照组[(77.1±14.2)W、(1413.2±215.1)ml/min、(20.4±5.1)ml/(min?kg)、(1473.0±213.3)ml/min、(33.9±6.9)L/min]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2组患者的ACT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CT得分[(24.19±2.43)分]明显高于组内治疗前[(16.31±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18.72±1.90)分],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2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pred[(79.3±11.2)%]、FEV1/FVC[(68.4±4.9)%]与组内治疗前的[(72.2±12.7)%、(65.6±7.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同期对照组[(77.4±14.3)%和(66.4±6.7)%]比较,改善亦不明显(P>0.05)。 结论功率自行车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运动心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吸气肌训练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及膈肌运动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亚急性脑卒中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由于患者原因,有6例患者退出(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3例),最终有24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每组12例。2组患者根据功能障碍情况均接受相应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吸气肌训练,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5 d,共训练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采用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流量峰值(PEF)占预计值百分比评估肺通气功能,采用最大吸气压(MIP)和吸气峰流速(PIF)评估吸气肌功能,通过超声测量患者膈肌移动度以及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和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并计算膈肌增厚率(DTF),分析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FVC、FEV1、PEF、MIP和PIF以及深呼吸时患侧膈肌移动度和隔肌厚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观测指标[FVC(84.67±15.97)%、FEV1(79.08±11.46)%、MIP(63.77±23.50)cmH2O、PIF(3.55±1.38)L/s、膈肌移动度(4.80±1.42)cm、DTei(0.59±0.15)cm、DTF(97.29±46.11)%]均较组内治疗前[FVC(57.42±17.84)%、FEV1(56.00±19.16)%、MIP(39.33±18.86 cmH2O、PIF(1.87±0.85)L/s及(3.14±1.24)cm、(0.42±0.10)cm、(54.79±31.38)%]和对照组治疗后[FVC(67.75±22.26)%、FEV1(66.08±17.95)%、MIP(41.73±20.67)cmH2O、PIF(2.32±1.27)L/s及(3.29±1.09)cm、(0.47±0.11)cm、(49.97±44.57)%]有显著提高(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的PEF、DTee、肺部感染发生率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吸气肌训练能有效改善亚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吸气肌功能、膈肌移动度及收缩时膈肌厚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徒手呼吸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48例,按照随机区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2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后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功能训练、作业活动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等,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徒手呼吸功能训练,主要包括咳嗽声门练习、缩唇呼吸训练、胸廓活动训练、腹肌收缩与放松练习、腹式呼吸训练和腹式呼吸强化训练等。2组患者观察周期均为6周。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最长呼气时间、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吸气压(PImax)、洼田饮水试验(KDWT)、标准吞咽功能评定(SSA)、功能性吞咽困难评分(FDS)。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最长呼气时间[(6.00±0.77)s]、FEV1[(3.43±0.30)L]、FVC[(3.90±0.17)L]、PImax[(63.53±10.76)cmH2O]均高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KDWT疗效等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KDWT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SA和FDS评分显著低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辅以徒手呼吸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呼吸功能,并有效地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医护治一体化康复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合并发肺功能障碍患者69例,其中2018年6月之前收集的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之后收集的3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2组患者均给予康复医学科一般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电动起立床训练、吞咽训练、呼吸训练器锻炼、胸廓活动度训练和腹式呼吸训练,每日1次,每项训练20 min,5次/周),观察组此基础上实施医护治一体化康复管理模式治疗,所有康复评估及治疗均由医护治三方共同商讨决定并实施。2组患者的观察时间均为6周。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干预后),采用改良的Barthel 指数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评定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肺功能,并观察治疗期间因肺部感染使用抗生素的比率。 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的ADL评分和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对照组(33.97±8.42)和(3.65±0.69)分,观察组(40.43±9.03)和(3.11±0.76)分]均较组内干预前[对照组(18.67±7.51)和(4.09±0.67)分,观察组(19.14±6.80)和(4.11±0.63)]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ADL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组患者干预后的FVC、FEV1、FEV1/FVC%、PEF[对照组(2.49±0.33)L、(1.83±0.27)L、(73.40±3.76)%、(2.64±0.32)L/s;观察组(2.83±0.34)L、(2.19±0.30)L、(77.19±4.20)%、(2.98±0.35)L/s]亦较组内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上述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期间因肺部感染使用抗生素的比率分别为55.88%(19/34)和22.86%(8/35),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897,P<0.01)。 结论 医护治一体化康复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脑卒中肺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情况、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患者61例,根据患者早期开始进行肺康复治疗的时间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一组(20例)、治疗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3组患者均依据2018年COPD全球倡议(GOLD)治疗方案进行临床COPD的相关治疗及抗感染药物治疗,肺康复治疗时间计算均从入院第1天算起。治疗一组患者于入院后第6天开始行肺康复训练,治疗二组患者于入院后第14天开始行肺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于入院4周后择期进行肺康复治疗。肺康复治疗的措施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上肢上举训练、排痰训练,康复治疗一组持续23 d,治疗二组持续治疗15 d。分别于入院第6天(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检测各组患者肺功能中的主要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并采用COPD评估测试(CAT)量表和6 min步行距离(6MWD)检测各组患者的自主症状评分和运动耐力。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的FVC、FEV1、CAT评分和6MW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一组的FVC和FEV1分别为(1776.7±360.19)ml和(985.50±317.64)ml,与对照组[(1546.5±328.21)ml和(795.50±220.23)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二组患者的FVC[(1785.7±349.81)ml]和FEV1[(971.90±196.94)ml]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一组和治疗二组的CAT评分[(16.25±2.36)分和(16.81±2.29)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19.30±4.21)分]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一组治疗后的6MWD[(194.45±47.71)m]较对照组6MWD[(166.35±48.47)m]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二组的6MWD[(189.14±52.73)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肺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及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移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肺移植术后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即接受康复宣教、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物理治疗师监督行系统性早期肺康复治疗,包括体位转移、有氧训练、抗阻训练、呼吸训练等,3~5次/周,共训练4周;对照组由康复治疗师告知其有氧训练、呼吸训练、气道廓清等训练的方法,由患者自行康复治疗。分别于肺移植术前评估时及治疗4周后,采用床边肺功能仪评估2组患者的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比(FVC%)、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采用六分钟步行试验测定2组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2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6MWD、MB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FEV1%(64.58±13.71)%、FVC% (71.38±7.05)%、FEV1/FVC(85.19±8.98)%、6MWD(394.25±95.14)m和MBI评分(83.55±6.1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FEV1% (52.21±15.22)%、FVC% (58.80±16.61)%、FEV1/FVC(72.77±16.02)%、6MWD(303.00±52.80)m和MBI评分(74.50±7.19)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肺移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心肺运动试验的个体化运动康复疗法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药物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增加基于心肺运动试验制订的个体化运动康复疗法。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采用Borg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记录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AT)、心率(HR)、心脏指数(CI),采用6 min步行距离(6MWD)测定患者的最大步行距离,评估康复疗效。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Borg评分、心肺功能指标、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Borg评分、心肺功能指标、6MWD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Borg评分[(2.38±0.45)分]、FEV1[(3.65±1.31)%]、FVC[(64.09±12.10)%]、FEV1/FVC[(61.98±11.34)%]、VO2max[(19.62±4.06) ml/kg/min]、AT[(669.25±133.82) ml/min]、HR[(96.52±20.59)次/分]、CI[(3.98±1.17) L/min/m2]、6MWD[(315.25±60.12)m]、总有效率(58.33%)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基于心肺运动试验的个体化运动康复疗法,可以缓解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RAS)引导下的上肢摆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8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肌力训练、平衡功能及步态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RAS引导下的上肢摆动训练,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5 d,连续6周。分别于治疗前和6周的治疗结束后(治疗后),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稳定极限维持范围及时间测试、10 m步行测试(10MWT)计时等指标对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olden步行功能分级[(3.67±0.57)分]、FMA-LE[(26.32±3.63)分]、BBS[(52.14±2.33)分]、10MWT[(26.56±6.98)s]、稳定极限维持范围时间[(3767.83±765.27)s]及范围[(6.82±1.06)mm2]均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明显改善(P<0.05)。 结论 RAS引导下的上肢摆动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提高步行稳定性、步速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渐进式阶梯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常规阶梯训练,观察组则辅以渐进式阶梯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简式Fugl-Meyer下肢功能量表(FMA-L)、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10MWT)及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对2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BBS、FMA-L评分、10MWT及FAC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经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BS评分[(41.03±3.02)分]、FMA-L评分[(29.10±1.32)分]、10MWT [(70.27±2.99)m/min ]及FAC评级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渐进式阶梯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提高步行速度,对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