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沈仙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1):1032-1033
目的探讨三甲医院急诊护士的睡眠质量及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150名急诊护士进行睡眠质量状况调查。结果有54.67%的急诊护士有睡眠质量问题;急诊护士的睡眠质量与年龄、学历的影响不明显,不同职称、不同班制的护士的睡眠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提倡健康科学睡眠,减少护士睡眠问题的发生率,确保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生存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4-8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无锡市及苏州市6所213名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士,应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6所三级综合性医院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急诊护士PTSD检出率29.11%。急诊护士PTSD总分(46.67±7.27)分,其在年龄、工作年限、省级专科护士、职称、职务、夜班数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科护士PTSD与生存质量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睡眠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是省级专科护士、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睡眠质量是影响急诊科护士PTSD的重要因素。结论急诊科护士PTSD、生存质量及睡眠质量状态需要改善。因此,通过急诊护士积极应对创伤事件,提高生存质量及睡眠质量,降低PTSD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1CU护士睡眠质量、疲劳状况及其相关性,以便有效调节睡眠,缓解疲劳,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疲劳量表(FAl)调查北京3所军队三级甲等医院的100名ICU护士,分析其睡眠质量与疲劳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67%护士疲劳的严重程度和77%护士疲劳的结果因子得分异常;46%军队ICU护士存在睡眠质量差,表现在睡眠潜伏期延长、主观睡眠质量差、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本组的睡眠总分、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白天功能紊乱与疲劳程度呈一定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军队ICU护士睡眠质量的降低是增加疲劳感的因素之一,同时疲劳感的增加又可影响睡眠质量。提醒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睡眠状况,进行合理排班,减轻护士压力源,教会护士自我调节睡眠,缓解护理人员的疲劳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护士的睡眠和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2007年11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0名护士的睡眠状况进行分析。结果60%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军队医院护士存在的睡眠问题主要为失眠后反应、睡眠质量差、多梦,不固定的睡眠时间、工作压力、心理压力是护士工作疲劳综合征的最主要因素。结论军队医院护士睡眠质量和疲劳状况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应引起各级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肿瘤医院护士睡眠质量与工作疲惫状况,探讨影响两者的因素及分析其相关性,为医院管理部门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建议,提高医院护士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水平。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要疲溃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医院护士睡眠质量为9分,得分高于常模。工作疲溃感中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睡眠质量指数与工作疲溃中的情绪疲惫感维度、工作冷漠感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肿瘤医院护士存在睡眠质量障碍,工作疲溃感较高,睡眠质量和工作疲溃感两者间具有相关性,因此护理管理者应为护士提供相应的积极措施,提高护士的睡眠质量和降低工作疲溃感,护士自身也要积极处理不良情绪,合理休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6.
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调查了浙江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80名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180名护理人员中38.9%睡眠质量差;不同职称、不同班别护理人员睡眠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0名护理人员中46.7%存在抑郁情绪,17.2%存在焦虑情绪,16.1%抑郁、焦虑情绪并存;护理人员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情绪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护理人员睡眠质量、心理状况差于国内常模,医院管理者应采取各种措施改善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ICU护士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of sleep,SRSS)对某市4所三甲医院98名ICU护士进行睡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SRSS睡眠因子总分23分以上者64名(65.3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除觉醒不足、入睡困难、服药情况外,均高于常模(p<0.01);已婚护士、轮班护士、不参加娱乐运动护士睡眠质量相对较差(p<0.01)。结论ICU护士睡眠质量较差,严重影响护士身心健康,需通过提倡科学健康睡眠,加大组织支持力度、合理安排班次,提高护士心理调节能力,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应用激励机制,帮助护士建立最佳工作状态,以降低护士睡眠问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邵红岩  郑绮雯  邓楚欣 《全科护理》2021,19(30):4307-4309
目的:了解肿瘤医院护士睡眠质量及抑郁情绪状况,分析影响肿瘤医院护士睡眠质量的因素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BDI-Ⅱ-C)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33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331名肿瘤医院护士中有17.2%曾发生抑郁,54.4%的护士存在睡眠障碍.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SQI总分与BDI-Ⅱ-C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肿瘤医院护士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护士的年龄、工作时间及疾病既往病史.睡眠质量与抑郁情绪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ICU护士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方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调查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90名ICU护士进行了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比较不同医院ICU护士睡眠质量及EPQ各因子的差异。结果结果显示睡眠好者10名,占11.1%,睡眠差者24名,占26.7%,其它则为睡眠一般者。睡眠好者其性格特征倾向于外向稳定型,睡眠差者倾向于内向不稳定型。结论 ICU护士有一定的睡眠障碍,应采取措施提高ICU护士的睡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失眠症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福州市三家三甲级医院ICU科室在职在岗的45名失眠症护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45名护士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与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失眠症护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护士的睡眠质量,保证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行APN连续排班模式对院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10月的排班模式为对照组,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排班模式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排班模式,观察组采用APN排班模式,比较两组每月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7.77,P〈0.05);每月护理工作质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连续排班模式下的护士身心健康状况均高于传统排班模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PN排班模式能明显提高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身心健康状况,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工作压力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适度的压力能激发个体的潜能去应对日常生活的挑战,但持久的高压力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从而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通过分析影响护士压力感受和身心健康的因素以及工作压力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从护士的个人应对、医疗机构的干预、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及社会和媒体的正面宣传等方面提出维护和改善护士身心健康的建议,以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院急诊科护士排班方法的改革及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排班方法。方法对传统的周期性排班方法进行改革,实行相对固定的小组式排班方法,并对急诊科的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及护士的身心健康情况进行实施前后比较。结果急诊科实施小组式排班方法前后,各项护理工作质量、病人满意度及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小组式排班方法能合理调配及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增强护士的综合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珍 《护理管理杂志》2009,9(3):23-24,27
从社会角度、职业角度、管理角度、个人因素、人际关系等方面综述了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的相关因素,并建议从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和社会层面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其工作压力,以增强其身心健康,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5.
Kanter结构授能理论及其在护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介绍Kanter结构授能理论的框架及其在护理领域的适用性,重点阐述了护理人员结构授能与身心健康、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和护理质量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对我国护理领域结构授能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科室临床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不同科室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康奈尔健康问卷对22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A-R总分、A-L分、M-R分均呈明显的偏态分布;身心亚健康状况A-R总分>30分临界值者49名,占21.59%;心理亚健康M-R得分>10分者40名,占17.62%;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相对较差(P<0.05或P<0.01)。结论管理者应关注临床护士,尤其是急诊科护士的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及人力资源保障,以保证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总结了国内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身心状况的影响以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我国未来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设想,为今后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军队医院不同护龄护士工作压力与自测健康的状况.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某三甲军队医院护士197名进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工作压力总分:〈10年护龄护士为(2.38±0.54)分,10~20年护龄护士为(2.49±0.40)分,〉20年护龄护士为(2.46±0.44)分.不同护龄的护士工作压力与生理、心理健康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护理工作中的压力影响着护士群体的身心健康,工作压力越大,护士健康状态越差.医院管理人员应尽快建立护理人员支持系统,根据不同护龄护士采取减压措施,缓解工作压力,维护护士身心健康,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门诊护士执业环境及身心健康现状,为改善护士执业环境,提高护士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上海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68名门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68份,4家医院执业环境得分较高的维度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护理管理者的能力、领导力及支持、医护合作。得分较低的维度护士参与医院事务。有一家医院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其它3家医院。4家医院门诊护士SCL-90得分,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 <0.05或P<0.O1)。结论 改善护士执业环境及身心健康重点在于护理管理者给予门诊护士更多参与医院行政管理的机会,采取更多有效措施,缓解工作压力,提高身心健康,营造健康的护理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20.
ARSALANI N., FALLAHI‐KHOSHKNAB M., JOSEPHSON M. & LAGERSTROM M. (2012) Iranian nursing staff's self‐reported general and mental health related to working conditions and family situation. International Nursing Review 59 , 416–423 Background: There is increasing global evidence that today's work environment results in higher risk of adverse health among nursing staff than among other professions. Aim: To investigate self‐reported general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Iranian nursing staff, and associations with organizational,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working conditions and family situation. Methods: 520 nursing personnel from 10 university hospitals in Tehran participated in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a validated questionnaire in the Persian language, containing the Copenhagen Psychosocial Questionnaire, physical items from the Nurse Early eXit Study and two scales relating to gener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from the Short Form‐36. The Chi‐square test with P < 0.05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analyse data. Results: Three out of four nursing staff reported overtime work. The self‐reported general and mental health rates of participants were poor/fair (38%, 41%), good (44%, 39%) and very good/excellent (18%, 20%), respectively. Family demands were associated with general health but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mental health. Adverse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work conditions gave an elevated odds ratio for poor health. Conclusion: Poor general and mental health was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family demands.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working conditions of nursing personnel should be improved. Social facilities such as daycare for children and care for the elderly should be available during work shifts to help Iranian nurses play their family ro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