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病人行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院先后次序,将60例AMI病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临床路径组病人采用护理临床路径。结果临床路径组病人的术前准备时间、卧床时间、住院天数较常规组病人缩短,医疗费和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病人低,满意度较常规组高,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AMI病人能使病人得到及时快速有效PCI治疗,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AMI死亡率,同时提高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及护理工作的目标性和计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3例冠心病患者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实验组104例和对照组109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工作漏项、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工作漏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行PCI患者实施护理,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护理的优缺点。方法行急诊PCI治疗103例AMT,其中经桡动脉(TRI)介入组53例,经股动脉介入(TFI)49例。对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天数,护理量,术后患者心理躯体舒适度等进行统计学数据与分析。结果 2组病例基本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并发症则经桡动脉组低于股动脉组,分别为3.8%和8.2%(P<0.05),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护理人员工作量也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术后患者的心理躯体舒适度评估明显高于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与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患者恢复快,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护理资源,不但有益于患者,亦有益于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治疗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84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传统的护理模式遵医嘱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四项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降低手术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按CNP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NP应用于AMI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可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控制医疗成本,保证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人文关怀住院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择期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本院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人文关怀模式干预,对比2组PCI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心梗复发率,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价2组情绪及心绞痛程度,并对比2组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PCI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梗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LVEF高于对照组,而其HR、CK-MB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人文关怀住院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术治疗患者护理中,可明显提高PCI手术成功率及护理满意率,同时改善其实验室指标、情绪及心绞痛程度,降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4年3月发表的20篇文献(共2209例试验组1068例,对照组1141例)为研究资料,以常规护理为对照,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对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以住院时间为评价指标的文献11篇,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Z=32.33,P0.05);以患者满意度为评价指标的文献8篇,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Z=5.65,P0.001);以术后并发症为评价指标的文献14篇,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Z=9.32,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EBN)与临床路径(CP)整合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7例行择期PCI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EBN与CP整合模式护理,出院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负性效应、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低(P<0.05),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EBN与CP整合模式可缩短PCI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PCI)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确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有急诊PCI指征共60例患者入选,随机分为经桡动脉组32例(TRA组)、经股动脉组(TFA组)28例,观察两组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随访3月,评估术侧桡动脉、股动脉搏动情况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在处理病变血管支数、病变程度,以及在PCI术操作时间、疗效和成功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术后TFA组出血等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TRA组(P〈0.05)。术后三个月随访TRA组仅1例患者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心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是安全和可行的,且有显著优点,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临床护理路径,并探讨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临床路径小组,制定择期PCI临床路径及相关指标。将2009年1-7月行择期PCI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根据临床路径表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缩短择期PCI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强化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满意率及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系统整体护理的安全有效性。方法将AMI并行直接PCI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整体护理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围术期卧床时间、住院天数、需导尿例数、需清洁洗肠例数、血肿发生例数均有显著性差异。系统整体护理组无下肢静脉栓塞病例。结论AMI行直接PCI患者实施围术期整体护理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经桡动脉途径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primary percutane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经桡动脉途径行直接PCI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52例,记录患者临床特征,病变特点,PCI操作结果,随访情况。结果临床抢救成功率为98.1%,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100%,冠脉造影成功率为100%,直接PCI成功率为100%,罪犯血管为前降支占30.8%,回旋支3.9%,右冠为65.3%,door-to-ballon时间平均(45.3±11.3)min,支架植入数平均1.2±0.2,术后第2周查心脏彩超LVEF平均为64.5%。结论合理选择病例,提高经桡动脉途径行PCI的技术,加强抗凝,抗栓,注意术中监护,配合术后护理,有助于提高经桡动脉行直接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选择性吻合器痔切闭术(TST)围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混合痔行TST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CNP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医疗费用下降,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 在混合痔行TST围术期中应用CNP护理方法优于传统护理,患者效果满意,适合临床路径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为整体护理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可增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提高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MECT)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1年3-8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精神科首次入院进行MECT治疗的患者100例,各抽取男女两个病房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应用自制的护理质量评定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安全、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并发症、护理书写时间及MECT治疗满意度。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护理记录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精神科MECT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规范治疗程序,减少护理书写的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不同入径行冠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216例AMI患者分为两组,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A-pPCI)组110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TFA-pPCI)组106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测量表(SCL-90)为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工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AMI类型、Killip分级、病变相关血管、穿刺路径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效果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TRA-pPCI组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比TFA-pPCI组明显减少(P<0.01),平均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前两组SAS、SDS症状分无显著差异,术后TRA-pPCI组比TFA-pPCI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介入前SCL-90各项因子均高于中国常模,介入后TRA-pPCI组躯体化、抑郁、焦虑各因子分显著低于TFA-pPCI组(P<0.05).结论:在有条件的心脏介入中心选择经桡动脉入径行血管重建治疗可以减少AMI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减轻住院患者的焦虑及抑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我院行急诊再灌注治疗(急诊PCI)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按设计好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再灌注治疗护理路径表进行治疗与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急诊治疗及护理.结果 实验组急诊PCI的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成功率较对照组高,住院总费用、西药费、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有效性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为病人赢得宝贵治疗时机,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符合我国目前卫生体制改革的需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临床路径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妇科住院实施单纯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临床路径,探讨临床路径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按照制订的临床路径表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工作.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工作,比较2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及疾病知识认知程度、术后首次功能锻炼时间及医疗纠纷6个方而有无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首次功能锻炼时间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医疗纠纷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结论 临床路径应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医疗纠纷.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0.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对比探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将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按一般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研究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AM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降低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日,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