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症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急性冠状动脉 (冠脉 )综合征 ( 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 U A)、急性心肌梗死 ( AMI)和心源性猝死 ,其危害甚大。冠脉斑块破裂及随之发生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 ACS的最重要机制。有人提出炎症与 ACS密切相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 ,尤其是 ACS为一种炎症过程 ,故认为炎性因子 C反应蛋白 ( CRP)、白细胞介素 6 ( IL 6 )等为 ACS的危险因子 〔1〕。现就其作用综述如下。1  ACS冠脉内局部炎症存在证据van der Wal等 〔2〕研究死于 AMI患者的斑块 ,其中含有泡沫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  相似文献   

2.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检测的敏感性。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8例和健康对照组48例超敏CRP。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RP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HS—CRP在检测ACS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确性,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预报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与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有直接关系 ,斑块发生破裂时局部的炎症反应在ACS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认为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答反应 ,斑块的进展与炎症反应的程度密切相关[1] ,尤其是反应急性炎症的血清C 反应蛋白 (CRP)含量在ACS时明显增高 ,有作者认为CRP是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2 ] 。为进一步了解ACS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我们测定了正常人群 ,非ACS冠心病组包括稳定性心绞痛 (SAP)、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AMI恢复期 )、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和ACS组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 (…  相似文献   

4.
炎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心源性猝死 ]危害甚大。人们发现粥样斑块破裂是导致ACS的主要机制 ,所以预防和诊治ACS就是要预防斑块破裂和稳定斑块 ,如何早期预测斑块破裂是多年来悬而未解的问题 ,病理和临床大量研究显示 ,炎症与ACS密切相关 ,故有人提出冠心病 (尤其ACS)是一种炎症过程。可见炎症在ACS斑块破裂中的地位 ,从而认为炎性因子C -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6等为ACS的危险因子[1~ 2 ] 。冠脉斑块破裂及随之发生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ACS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它的发病与炎症有密切关系[1]。C反应蛋白(CRP)是一项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间接反映斑块的稳定性[2]。ACS不稳定型斑块及外周血中可观察到明显的T淋巴细胞激活,但ACS患者T淋巴细胞激活的途经及病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脂异常及炎症反应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均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反应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斑块破裂引起ACS中起着关键性作用,C反应蛋白(CRP)作为急性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水平与心血管病有密切联系,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1]。他汀类药物被认为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在稳定斑块、降低冠脉缺血事件发生率中起重要作用[2]。瑞舒伐他汀是最新一代他汀类药物。本研究主要观察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血脂、CRP 及缺血事件的影响,评价大剂量瑞伐舒他汀治疗ACS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及心源性猝死,是冠心病患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冠状动脉不稳定性粥样斑块的破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造成冠脉闭塞是ACS的发病机制已成为共识。目前认为,炎症反应在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和破裂中起重要作用,现已证实细胞因子、粘附分子、C反应蛋白、CD40-CD40L、金属蛋白酶(MMPS)、核因子κB、孕相关血浆蛋白-1(PAPP-1)等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主要细胞成分如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8.
C-反应蛋白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预测因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有直接关系。近年认为炎症反应与粥样斑块的发生、演进密切相关。CRP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反映疾病演进的一个标志。本文将CRP对ACS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以及治疗干预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研究表明在ACS发生发展中,炎症起着重要作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敏感的炎症指标。有研究表明,血循环中hs-CRP水平反映了潜在的冠脉斑块炎症的强度,可预测冠心病(CHD)患者发生急性冠脉事件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损伤程度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及白细胞介素18(IL-18)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老年ACS患者、加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SAP)及25例正常老年人血清hs-CRP、MCP-1及IL-18水平、血浆TAT含量.采用Gensini评分方法评价ACS、SAP患者冠脉病变损伤程度.结果:老年ACS组血清(浆)hs-CRP、MCP-1、TAT、IL-18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及正常老年人(P<0.01);老年ACS组与SAP组Gensin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浆)hs-CRP、MCP-1、TAT、IL-18与Gensini评分之间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201、0.192、0.140、0.154,均P>0.05),hs-CRP、MCP-1、IL-18与TAT之间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531、0.453、0.436,均P<0.05).结论:促炎症细胞因子在老年ACS粥样斑块的易损性方面发挥了作用,易损斑块容易导致凝血系统的激活;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不能作为判断老年冠心痛病情危险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住院的141例胸痛患者测定血清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根据临床表现、心肌酶、肌钙蛋白、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稳定性心绞痛(SA) 及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ACS组、SA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ACS组的斑块指数和Crouse积分显著高于SA组(P<0.01),SA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血清尿酸、hs-CRP、斑块指数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347、1.271、6.283,均与ACS高度密切相关.结论 血清尿酸、hs-CRP、颈动脉斑块指数均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对预示和诊断ACS及SA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反应蛋白在诊疗中的意义进行临床分析及对比研究.方法 测定263例冠心病(CAD)患者,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142例,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37例,急性Q波心肌梗死(AMI)患者84例,以及健康对照组230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果 血清hs-CRP水平ACS患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AMI组升高尤为明显.结论 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有关,而且乙能提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进展及不良预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血清炎症标志物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裂纹 ,引起不完全或完全性堵塞性血栓急性病变 ,导致临床上常见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非 Q波性心肌梗死 ( non Q wavemyocardial infarction,NQMI)、急性心肌梗死 (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及猝死。近年有人提出局部和全身炎症可能在 ACS发生、发展及并发症中起作用〔1〕。而反映局部和全身炎症的主要是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 ,其中包括 C反应蛋白 ( 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肺…  相似文献   

14.
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要病因是冠脉粥样斑块破裂而诱发血栓形成,冠脉粥样斑块的炎症是导致斑块破裂的重要机制。血清G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反应进行性系统炎症的敏感标志物,其浓度的升高往往伴随着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增加。作者通过超敏G反应蛋白(HS-CRP)测定,探讨ACS危险分层的意义,并对部分ACS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干预并随访观察HSCRP含量的变化,为临床ACS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出现裂缝、糜烂或形成血栓,不完全堵塞冠状动脉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UA),炎症反应和血小板激活在此病理过程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脂联素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相关[1-2].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血脂、稳定斑块、降低炎症反应等作用,服用他汀类药物可升高脂联素、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和Lp-PLA2活性[3-4].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化调脂能否进一步纠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联素和Lp-PLA2紊乱,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C—反应蛋白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预测因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有直接关系,近年认为炎症反应与粥样斑块的发生,演进密切相关,CRP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反映疾病演进的一个标志,本文将CRP对ACS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以及治疗干预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破裂或溃烂,进而诱发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完全中断或极度减少导致的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Q波心肌梗塞、Q波心肌梗塞等[1]。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并发症中炎症反应起到重要作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有直接关系,斑块发生破裂时局部的炎症反应在ACS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目前认为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答反应,斑块的进展与炎症反应的程度密切相关,尤其是反应急性炎症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在ACS时明显增  相似文献   

19.
陈伟  马贵洲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8):1258-1259
目的:观察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CRP)及凝血因子Ⅶa(FⅦa)活性,探讨其在高龄ACS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5例高龄ACS患者[其中45例为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P)]及20例稳定型心绞痛(SP)患者的CRP水平、FⅦa活性与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CRP水平、FⅦa活性与高龄ACS的关系。结果:高龄ACS患者的CRP水平、FⅦa活性均高于SP组及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AMI患者CRP水平、FⅦa活性明显升高,存在高凝状态,机体炎症在粥样血栓的形成及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P)、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比较,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在ACS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检测的敏感性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ELISA和硝酸还原比色法测定,对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在本院老年病科住院的166例ACS患者发病72h以内的血浆HS.CRP、OX-LDL、TNF-α、血清NO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CS患者的HS-CRP、OX.LDL、TNF-α明显升高,而血清NO水平明显降低,相比较而言,HS-CRP敏感性、精确度更高。结论:在检测ACS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方面,HS-CRP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精确性,且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快捷,可用于ACS的常规检测及未来冠脉事件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