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探讨p53及C-erbB2在恶性黑素瘤(恶黑)中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8例恶黑皮损中p53及C-erbB2蛋白表达进行了检测,并进行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p53的表达与黑素复发,脏器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级无统计学意义,C-erbB2的表达与恶黑淋巴结转移,复发,脏器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无统计学意义,p53,C-erbB2,在恶黑中的共同表达未发现相关关系,p53,C-erbB2在恶黑中可作为一种生物学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nm23/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表达与人恶性黑素瘤(恶黑)转移潜力的关系,我们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恶黑组织中nm23基因的表达,以及表达程度与组织病理、细胞DNA含量、增殖指数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发现nm23/NDPK在转移性恶黑及原发性恶黑伴淋巴结转移时表达减低。其表达程度与DNA含量及增殖指数呈负相关,而与临床分期无关。另外,nm23/NDPK表达程度高者生存时间较表达低者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m23与p16基因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链霉卵白素(SP)免疫组化技术对24例鳞状细胞癌和30例正常皮肤标本染色。结果:nm23基因阴性表达者肿瘤浸润深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均〈0.01);p16蛋白在正常标本和肿瘤标本中的表达分别为100%和54.1%(P〈0.01)。结论:nm23基因缺失和p16基因突变可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β-连环素与皮肤恶性黑素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不同生长阶段皮肤恶黑中的β-连环素的表达,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皮肤黑素瘤中β-连环素的表达水平。结果:β-连环素在皮肤恶黑的初始阶段、侵袭阶段、侵袭转移阶段、有淋巴结转移阶段、无淋巴结转移阶段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65.4%、37.5%、35.7%和77.3%。结论:β-连环素阳性表达与皮肤恶黑的侵袭与转移程度呈负相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发生的部位无关,β-连环素对判断皮肤恶黑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胃癌中转录因子Snail及黏附因子E—cadherin的表达,并探讨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sP的方法检测189例胃癌组织、54例癌旁组织、32例正常胃黏膜中Snail及E—cadherin表达。结果胃癌组织Snail阳性率f84.1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f48.15%,10〈0.05),Snail的表达与胃癌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Lauren分型有关fP〈0.05)。胃癌组织E—cadherin的阳性率(22.2%)显著低于癌旁组织(55.5%,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胃癌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及Lauren分型有关(P〈0.05)。E—cadherin阳性组生存期高于阴性组,Snail阴性组生存期高于阳性组。结论Snail蛋白高表达与E—adherin蛋白低表达可能参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发生,并且联合检测可作为其重要生物学标志,有助于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黑素细胞痣及不同生长阶段恶性黑素瘤(简称恶黑)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β-连环蛋白(catenin)的表达,以探寻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一生物素法(简称SP法)检测50例黑素细胞痣及65例皮肤恶黑中的VEGF及β-连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VEG17在所有黑素细胞痣中表达阴性,而在皮肤恶黑的初始阶段、侵袭阶段、侵袭转移阶段、转移阶段、未转移阶段阳性率分别为33.3%、73.1%、87.5%、89.3%及50.0%。β-连环蛋白在所有黑素细胞痣中表达率为66%,在皮肤恶黑的初始阶段、侵袭阶段、侵袭转移阶段、转移阶段、未转移阶段阳性率分别为93.3%、65.40%、37.5%、35.7%、77.3%。结论:VEGF表达随皮肤恶黑的侵袭与转移程度有增加趋势;β-连环蛋白表达随皮肤恶黑的侵袭与转移程度有下调趋势;皮肤恶黑中的VEGF与β-连环蛋白表达无相关关系;VEGF与β-连环蛋白的检测对预测皮肤恶黑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鲍温样丘疹病(BP)、鲍温病(BD)及尖锐湿疣(CA)皮损中高、低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P1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30例CA病损及12例正常人皮肤粘膜中HPV6/11、HPV16/18DNA;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0例BP、15例BD中HPV16DNA;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P16蛋白、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在HPB感染皮损中,P16蛋白、Ki-67蛋白的表达均增高(P<0.05),且在HPV16阳性的BP、BD中的表达高于HPV6/11感染的CA(P<0.05);P16蛋白表达与Ki-6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HPV感染皮损中,P16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是机体对HPV感染引起细胞异常增殖的一种反馈调节;P16蛋白表达的不同可能是由于高、低危HPV引起的Rb蛋白功能失活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活性诱导性胞嘧啶脱氨基酶(AID)与黑素瘤侵袭转移、预后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AID蛋白在80例黑素瘤、23例色素痣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生物特性进行分析。 结果 黑素瘤AI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3.75%(43/80),色素痣的表达率13.04%(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ID蛋白的表达与黑素瘤淋巴结转移、Clark分级、浸润深度及预后密切相关(P < 0.05),在年龄、性别、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19例发生BRAF突变黑素瘤组织中,AID蛋白17例阳性表达,其中15例BRAFV600E突变的黑素瘤AID蛋白均阳性表达。 结论 AID蛋白可能诱导了黑素瘤BRAF突变,并参与黑素瘤的侵袭、转移,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
皮肤转移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皮肤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方法:采用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方法,分析恶性肿瘤皮肤转移主要临床表现、病理分类、原发癌肿部位和接受治疗情况及生存时间等。结果:皮肤转移首发多在躯干,以多发结节肿块型为主;皮肤转移发现时有其他脏器转移者29例。病理以低分化癌(21/51)、腺癌(23/51)多见。51例中位生存期8个月,接受治疗者10个月。近期治疗效果未分化癌好,低分化癌生存期长。原发乳腺癌生存时间最长,肝癌最短。结论:皮肤转移为恶性肿瘤多脏器转移之一,预后差。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仍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50例皮肤鳞癌(高分化鳞癌34例,低分化鳞癌16例,其中14例淋巴结转移)。结果:MMP-2与TIMP-2均表达于瘤细胞和癌旁间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质中。MMP-2表达阳性率为76%(38/50),在低分化鳞癌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组(P=0.021)和有淋巴结转移组(P=0.003)。TIMP-2表达阳性率为74%(37/50),在高分化或无淋巴结转移的鳞癌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P=0.010)或有淋巴结转移组(P=0.018)。结论:皮肤鳞癌中MMP-2和TIMP-2表达与其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nm23抑癌基因和微血管密度(MVD)与恶性黑素瘤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7例恶性黑素瘤和10例黑素细胞痣组织中VEGF、nm23和CD34的表达并计算其MVD。结果 恶性黑素瘤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值均明显高于黑素细胞痣(P均<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值分别<0.05和<0.01);随着浸润深度增加,Ⅰ级与Ⅳ、Ⅴ级恶性黑素瘤比较,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5和<0.01)。恶性黑素瘤中nm23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黑素细胞痣(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与临床分型和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结论 VEGF和nm23表达在恶性黑素瘤的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Some dermat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are recognized as dominant indicators of high metastatic potential in melanoma, especially Breslow thickness, ulceration, Clark's level of invasion and mitotic rate. Because NM23 protein is the product of a melanoma 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such dermatopathological indicators of melanoma prognosis with NM23 protein expression in primary cutaneous melanoma. METHODS: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NM23 expression was semiquantitatively assessed in 30 primary cutaneous melanomas. Ten dermat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NM23 expression. RESULTS: A significant inverse correlation was found for NM23 expression in comparison with Breslow thickness (p < 0.01), ulceration (p < 0.05), Clark's level (p < 0.01), mitotic rate (p < 0.05), and vertical growth phase (p < 0.05). By contrast,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for NM23 expression in comparison with cell morphology, presence of adjacent nevus, pigmentation,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and regression was impossible to evaluate. CONCLUSIONS: The expression of NM23 protein in primary cutaneous melanoma is significantly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dermat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currently recognized as powerful indicators of melanoma prognosis. NM23 may be therefore considered in the dermatopathological evaluation of primary cutaneous melanom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皮肤黑素瘤中miRNA-34c的表达以及其对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A和VEGFR-1的影响。方法 Northern blotting检测原代人黑素瘤细胞、黑素瘤细胞株A375和原代人表皮黑素细胞miRNA-34c表达。构建miRNA-34c基因过表达与基因敲低的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系即高表达miRNA-34c组和低表达miRNA-34c组,以空载体转染黑素瘤细胞株A375作为空载体对照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各组VEGF-A、VEGFR-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原代人表皮黑素细胞相比,黑素瘤细胞株A375和原代人黑素瘤细胞中miRNA-34c的表达降低(P<0.05)。高表达miRNA-34c组、低表达miRNA-34c组和空载体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高表达miRNA-34c组VEGF-A、VEGFR-1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空载体对照组降低(P<0.05)。低表达miRNA-34c组VEGF-A、VEGFR-1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空载体组升高(P<0.05)。结论 miRNA-34c在皮肤黑素瘤中呈现特异性下调,miRNA-34c可能通过对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A、VEGFR-1的下调参与皮肤黑素瘤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在人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3例原发性恶性黑素瘤、17例转移性恶性黑素瘤及20例色素痣中骨桥蛋白的表达。结果骨桥蛋白在原发性恶性黑素瘤、转移性恶性黑素瘤、色素痣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3%,82.4%,15.0%,前两者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骨桥蛋白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是否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因素均无关系(P均>0.05)。结论骨桥蛋白的表达可能与人恶性黑素瘤的侵袭行为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垂体同源框1(PITX1)表达与皮肤黑色素瘤(CMM)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探讨PITX1表达与CMM预后之间关系。方法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CMM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整形手术的皮肤正常者37例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皮肤组织PITX1表达水平,分析PITX1表达与CMM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PITX1在CMM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与良性皮肤增生组织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TX1相对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溃疡情况、坏死情况、Breslow厚度、Clark分级、肿瘤发展进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PITX1阳性表达者3年存活率显著高于PITX1表达阴性者(90.91%vs.46.88%,P<0.05)。COX分析结果表明,PITX1、TNM分期是影响C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157,95%CI为1.168~3.983,P<0.05;HR=2.097,95%CI为1.073~4.098,P<0.05)。结论PITX1在CMM组织低表达,是影响C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骨桥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人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3例原发性恶性黑素瘤、17例转移性恶性黑素瘤及20例色素痣中骨桥蛋白和MMP-9的表达。结果 40例恶性黑素瘤中骨桥蛋白及MMP-9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5%、75.0%;20例色素痣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10.0%。骨桥蛋白及MMP-9在恶性黑素瘤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色素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桥蛋白和MMP-9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是否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均无关(P>0.05)。40例恶性黑素瘤中,骨桥蛋白与MMP-9均表达29例,均不表达4例。结论 骨桥蛋白及MMP-9在人恶性黑素瘤中高表达,但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益气败毒汤对B16黑素瘤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败毒汤对B16黑素瘤小鼠肿瘤肺转移及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C57BL/6近交系小鼠分为3组,每组20只,均予B16黑素瘤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建立B16黑素瘤小鼠肺转移模型。分别设益气败毒汤56g生药/kg组、环磷酰胺(CTX20mg/kg,连用3天)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3组均连续胃管给药20天,停药次日经股动脉放血处死,压片法计数肺组织肿瘤转移灶,免疫组化法观察肿瘤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和E-cad-herin的表达,ELISA法检测治疗后小鼠血清中S100B蛋白的变化。结果CTX组小鼠肺转移的肿瘤数为52±22个,益气败素汤组为79±20个,生理盐水组为108±26个,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益气败毒汤治疗组小鼠肺转移的肿瘤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P<0.05);CTX及益气败毒汤经胃管给药治疗后,小鼠肺肿瘤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的表达强度明显增强,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CTX组和益气败毒汤组间nm23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cadherin在所有组织中均不表达;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CTX和益气败毒汤经胃管给药治疗后,小鼠血清中S100B蛋白的值虽有所减少,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益气败毒汤具有抑制B16小鼠黑素瘤肺转移的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nm23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在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细胞中的表达以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52例MM组织、20例色素痣中MMP-2、MMP-9的表达,用χ^2检验分析MM组织与色素痣组织中二者表达的差异性,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其预后关系,单因素Kaplan-Meier法和对数秩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MM组织中MMP-2(90.4%)、MMP-9(78.8%)表达均显著高于色素痣组织(P<0.05);MMP-2、MMP-9表达阳性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升高;MMP-2阳性表达的MM患者的生存期显著低于阴性者(均P=0.004),MMP-9阳性表达的MM患者的生存期显著低于阴性者(均P<0.001)。结论MMP-2及MMP-9在MM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及黑素瘤细胞株中BAG-1蛋白、P53、Bcl-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32例皮肤恶性黑素瘤、20例色素痣皮损石蜡包埋标本中BAG-1蛋白、P53和Bcl-2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AG-1蛋白在黑素瘤细胞株M14和B16F10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BAG-1蛋白在32例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25例阳性,阳性表达率为78%;色素痣组20例中阳性3例,阳性表达率为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BAG-1蛋白在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与Clark分级呈正相关(r = 0.47,P < 0.05),与P53、Bcl-2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 值分别为0.05和0.11,P > 0.05)。BAG-1蛋白在黑素瘤细胞株M14、B16F10细胞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BAG-1蛋白在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并与肿瘤的Clark分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