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Lira)早期干预对高脂饮食(HFD)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影响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ND)组、HFD组和HFD+Lira组,每组8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按不同分组给药,HFD+Lira组大鼠每日固定时间皮下注射Lira(200μg/kg),其余2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干预期间注意观察大鼠体重、毛发、食欲、大小便及活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药量。每周记录体重、进食量和血糖,第16周行葡萄糖耐量实验;第18周末麻醉后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该实验结束后颈动脉取血,处死后取肝脏及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血清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指标;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变化;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组织脂质蓄积程度;马松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法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活性氧簇(ROS)染色观察肝脏氧化应激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肝脏GLP-1受体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SIRT1和第172位苏氨酸磷酸化的AMPK[p-AMPK(Thr172)]的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AMPK、p-AMPK(Thr172)、SIRT1、第372位丝氨酸磷酸化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p-SREBP-1c(Ser372)]、第79位磷酸化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Ser79)]、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和脂肪酸合成酶(FAS)的蛋白水平。结果:HE和油红O染色结果证实HFD组肝组织结构紊乱,脂质蓄积严重,马松和天狼星红染色显示纤维化程度严重,提示NAFLD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ND组相比,HFD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AST和ALT,以及肝组织丙二醛(MDA)、TC、TG和RO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p-AMPK(Thr172)、SIRT1、p-SREBP-1c(Ser372)、p-ACC(Ser79)和CPT1A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FAS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HFD组比较,HFD+Lira组大鼠肝组织脂质蓄积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血清TG、TC、AST和ALT,以及肝组织MDA、TC、TG和RO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SOD活性增强(P<0.05),肝组织p-AMPK(Thr172)、SIRT1、p-SREBP-1c(Ser372)、p-ACC(Ser79)和CPT1A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FAS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Lira能够减轻HFD诱导的NAFLD大鼠胰岛素抵抗、肝纤维化和氧化应激程度,并改善肝脏脂质代谢,其作用可能与SIRT1/AMPK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氧化损伤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p53通路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小檗碱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及小檗碱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造模同时小檗碱组给予小檗碱(100 mg·kg~(-1)·d~(-1))灌服。16周后处死大鼠并采集肝脏,检测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HE、油红O染色与透射电镜观察肝脏组织学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SIRT1、p53及乙酰化p53(Ac-p53)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组大鼠肝组织TC、TG和MDA含量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SOD活力和T-AOC显著升高(P0.01);组织学结果也观察到小檗碱组大鼠肝脏脂质蓄积状态明显减轻;小檗碱组肝组织SIRT1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上调(P0.05),Ac-p5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小檗碱能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氧化应激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SIRT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p53的乙酰化。  相似文献   

3.
疏肝健脾方对NASH大鼠肝组织IKKβ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激酶β(IKKβ)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NASH大鼠实验模型,在施以造模因素的同时各药物干预组大鼠分别灌服疏肝方(柴胡疏肝散)、健脾方(参苓白术散)和综合方(柴胡疏肝散和参苓白术散的合方)的高、低剂量进行干预,16周后各组大鼠腹主动脉采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组织TC、TG的含量;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组织IKKβ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检测肝组织IKKβ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肝组织病理染色提示大鼠NASH造模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肝组织TC、TG及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0.05),肝组织IKKβmRNA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TC、TG含量及血清TNF-α的含量以综合方高、低剂量组、健脾方高剂量组及疏肝方高剂量组下降显著(P<0.01,P<0.05);IL-1和IL-6含量均以综合方高剂量组降低显著(P<0.05),IKKβmRNA的表达水平以综合方高组及健脾方高组下调明显(P<0.05),磷酸化IKKβ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健脾方高剂量组及综合方高、低剂量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P<0.05)。结论: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和IL-6水平的显著升高、肝组织IKKβmRNA及其磷酸化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NASH的发病。降低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抑制IKKβmRNA及蛋白磷酸化可能是疏肝健脾方抗NASH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中肝脏线粒体膜流动性的改变以及观察水飞蓟宾对NAFLD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甘油三酸酯(TG)、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组织HE染色、脂肪细胞染色的变化,以及肝脏线粒体膜的流动性的改变,并以水飞蓟宾抗氧化治疗,与已知有疗效的罗格列酮对比,观察其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TG、TC显著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HE染色提示肝组织呈弥散性脂质蓄积,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微粘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罗格列酮治疗组TG、AST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或P0.01);TC、ALT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水飞蓟宾治疗后,TC、TG、ALT以及AST均得到明显改善(均P0.01)。两治疗组大鼠肝MDA含量、肝细胞线粒体微粘度均较模型对照组下降(P0.01),且水飞蓟宾的效果比罗格列酮显著,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NAFLD发生,水飞蓟宾可以有效地防治NAFLD。稳定并维持适当的肝脏线粒体膜流动性、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可能是水飞蓟宾肝脏保护功能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下调分拣蛋白(sortilin)表达,分别从动物和细胞水平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损伤的形成机制。方法:4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n=10)、高脂饮食(HFD)组(n=10)、PD98059组(n=10)和HFD+PD98059组(n=10);control组和PD98059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HFD组和HFD+PD98059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PD98059组和HFD+PD98059组给予PD98059腹腔注射。喂养6周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水平;分离肝脏,计算肝脏指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肝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蛋白的表达;六胺银染色观察肝窦基底膜的病理特征;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同时,提取control组大鼠原代肝窦内皮细胞(LSECs),anti-CD31鉴定LSECs,油红O染色观察LSECs脂质沉积,流式细胞术检测LSECs的凋亡,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sortilin表达在LSECs上,ox-LDL增加了LSECs脂滴的沉积和细胞的凋亡(P0.05);ox-LDL作用下sortilin的表达下调,抑制p-ERK(PD98059)后,sortilin表达显著升高。HFD诱导的NAFLD大鼠体重、血脂、肝功能和肝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释放显著增多,PD98059干预可逆转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结论:PD98059干预后,sortilin表达上调且p-ERK、TNF-α和IL-6的表达下调,同时NAFLD大鼠肝脏损伤、脂质蓄积、脂肪变性、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Lira)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血清和肝组织脂联素(ADP)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普通饮食(ND组)10只、高脂饮食(HFD组)10只和高脂饮食加利拉鲁肽腹腔注射(Lira组)10只。高脂饮食12周建立大鼠NAFLD模型,建模成功后Lira组予利拉鲁肽腹腔注射治疗4周。16周末处死各组大鼠,生物化学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分光光度计测定游离脂肪酸(FFAs),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胰岛素和ADP。结果:与HFD组比较,Lira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TG、TC、ALT、FBG及肝匀浆TG、TC、FFAs显著下降(均P<0.05),血清及肝组织ADP明显升高(P<0.05),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少至恢复正常(P<0.05),肝组织ADP含量与肝脏FFAs含量呈负相关。结论:利拉鲁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肝脏脂肪变的可能机制之一与其升高血清及肝组织脂联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明高血糖诱导对阿尔兹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AD) 样病理改变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选取18 周龄的 Sprague Dawley (SD) 大鼠 30 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Control)、模型组 (STZ+HFD) 以及模型+AMPK 激动剂 AICAR (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1-β-D-ribofuranoside) 组 (STZ+HFD+AICAR),每组均为 10只大鼠。模型组在高脂饮食 (High-Fat Diet,HFD) 喂养的基础上,经腹腔注射的方式给予大鼠 50 mg/kg 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STZ) 建立 2 型糖尿病 (Type Ⅱ Diabetes Mellitus,T2MD) /高血糖模型,STZ+HFD+AICAR 组另给予大鼠 100 mg/kg 的 AICAR, Control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并给予等量的柠檬酸钠缓冲液腹腔注射作为对照。8周内连续测量大鼠空腹血糖,8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糖耐量检测。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分析各组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三个实验组大鼠脑组织AMPK/SIRT1通路分子、CDK5和H3acK9的表达变化。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D特征性分子病理蛋白MAPT/ Tau的磷酸化活性。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8周高脂喂养联合STZ注射3天后,大鼠空腹血糖于第2周开始升高直至第8周 (P<0.05),且 8周后糖耐量显著受损 (P<0.05),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 (P<0.01)。STZ+HFD大鼠的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逃避潜伏时间明显延长 (P<0.05),而水迷宫空间探索时间显著降低 (P<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与 Control 组相比,STZ+HFD 大鼠脑组织磷酸化的 AMPK 蛋白以及 SIRT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 H3acK9和 CDK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AICAR可部分改善脑组织分子病理改变,如:增加磷酸化 AMPK 蛋白以及 SIRT1 蛋白的表达,减少 H3acK9 和 CDK5 蛋白表达,进而降低 Tau 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 AMPK/ SIRT1通路失活促进去乙酰化蛋白H3acK9及CDK5的表达,进而引起Tau蛋白活性增加,该机制是高血糖引起脑组织AD样分子病理改变的潜在机制之一 。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IG)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内质网应激(ERS)标志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血脂、炎性细胞因子和细胞凋亡分子Caspase-12水平的影响。方法:23只SD大鼠采用连续高脂饮食8周,复制NAFLD模型,将20只成模大鼠随机平分为模型组和PIG干预组。另取10只未行造模SD大鼠普通饲料喂养8周作为对照组。PIG干预组采用PIG溶液2ml(药物剂量1.6mg/kg)灌胃,1次/日,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取三组大鼠下腔静脉血,酶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比色法检测游离脂肪酸(FFA)水平;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取三组大鼠肝组织,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肝组织匀浆中TNF-α、IL-6和GRP78、Caspase-12水平。结果:三组大鼠ALT、TC、TG、FFA、TNF-α、IL-6、GRP78及Caspase-1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ALT、TC、TG、FFA、TNF-α、IL-6、GRP78及Caspase-12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1)。PIG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ALT、TC、TG、FFA、TNF-α、IL-6、GRP78及Caspase-12水平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PIG干预可能减轻NAFLD大鼠肝细胞ERS从而改善脂质代谢和炎症,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雌性大鼠经高脂高糖喂养8周后与雄性大鼠合笼获得孕鼠,妊娠第6 d腹腔注射STZ制备GDM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罗哌卡因低剂量组(1 mg/kg)、高剂量组(2.0 mg/kg),罗哌卡因高剂量(2.0 mg/kg)+EX-527(1 mg/kg)组,另设对照组,每组15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大鼠血清TC、TG、LDL-C、HDL-C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商品化试剂盒检测肝脏组织MDA、SOD、GSH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Bcl-2、Bax、SIRT1、AMPK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肝组织细胞形态结构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有明显脂肪空泡和炎症细胞浸润,血清TG、TC、LDL-C水平、GPT、GOT、ALP水平、TNF-α、IL-6和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氧化苦参碱对胎龄新生大鼠代谢综合征氧化应激和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新生胎龄大鼠代谢综合征模型,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肥胖指数、氧化应激水平和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检测AMPK、SIRT1、PGC1α蛋白表达。加入AMPK抑制剂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变化。结果与MS组比,各氧化苦参碱剂量组大鼠血糖、体重、肥胖指数、胰岛素水平降低,LDL、TG、TC、R0S、MDA、LDH含量降低,HDL、血糖、TG、R0S含量升高,肝脏脂肪变性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AMPK、SIRT1、PGC1α表达升高(P<0.05)。Compound C组AMPK、SIRT1、PGC1α表达降低。与Compound C组比,Compound C+Oxymatrine组中AMPK、SIRT1、PGC1α表达升高,血糖、TG、ROS含量降低(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通过AMPK/SIRT1/PGC1α通路加强代谢综合征大鼠糖脂代谢,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过表达钙/钙调蛋白依赖激酶CaMKKβ缓解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机制.方法 选取SD大鼠分成Control组、NAFLD组、NAFLD+LV组和NAFLD+LV-CaMKKβ组,采用高脂肪含量饮食制备NAFLD模型;NAFLD+LV组和NAFLD+LV-CaMKKβ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空病毒液和CaMKKβ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脂饲养致小鼠脂肪肝形成的机制。方法:随机将8周雄性C57BL/6J小鼠分成高脂饲养组(给予含60%卡路里的高饱和脂肪酸饲养)和正常对照组,饲养12周。监测体重、肝重、血甘油三酯、血总胆固醇、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通过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反映胰岛素敏感性,HE染色、苏丹IV染色及肝脂含量反映肝组织脂质沉积情况,确定高脂饲养致小鼠脂肪肝的形成。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蛋白激酶B(Akt)水平反映胰岛素信号通路激活情况,检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和脂肪酸合成酶(FAS)蛋白水平反映肝内脂质合成的情况。结果:高脂饲养组小鼠体重及肝重较正常对照组小鼠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组血和肝组织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葡萄糖输注率减少,磷酸化IRS1和Akt水平降低。肝组织HE染色可见高脂组肝细胞胞浆内充满大量脂肪空泡,苏丹IV染色可见肝细胞内存在大量大小不一的红色脂滴;SREBP-1和FAS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给予外源性油酸干预原代正常肝细胞48 h,磷酸化IRS1和Akt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减低,而SREBP-1和FA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高脂饲养导致小鼠肝脏发生胰岛素抵抗,并通过激活SREBP-FAS脂肪合成途径,促进肝脏脂质沉积,从而诱发脂肪肝。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高脂饮食(HFD)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肝脏β-氧化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HFD组、人参皂苷Rg1低、中、高剂量干预组(LDG、MDG及HDG)及阳性药物熊去氧胆酸钠治疗组(PDT)。HFD 8周后成功复制NAFLD模型,之后用相应药物治疗,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处死大鼠各半,收集肝脏做切片HE染色,同时检测其肝功能和血脂指标,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测定肝脏脂酰Co A合成酶1(Co ASH1)、肉毒碱脂酰转移酶I(CATI)及脂酰Co A氧化酶1(ACOX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4周后,肝脏HE染色除HDG组有改善外,PDT组、LDG组及MDG组的脂肪肝浸润现象没有改善;治疗8周后,PDT组与LDG组仍有少量脂肪颗粒聚集,而MDG组和HDG组则看不到脂滴浸润现象;治疗4周后,PDT组、LDG组、MDG组及HDG组与HFD组相比,肝功能指标AST、ALT、AKP以及血脂指标TC、TG、LDLC明显降低(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降低;治疗4周后,4个治疗组HDL-C均明显升高,8周后几乎恢复到CON组的水平;治疗4周后4个治疗组肝脏组织的Co ASH1、CACTI及ACOX1表达均有显著升高(P0.05),治疗8周后改善更为明显,同时MDG组与HDG组表达要高于PDT组(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可通过调节大鼠β-氧化相关的酶改善脂肪代谢对NAFLD大鼠的肝损伤,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在大鼠酒精性肝病中的表达减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观察酒精对大鼠肝脏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出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动物采用酒精灌胃的方法,随机分为模型4、8、12、16周组,留取血清及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ALT、AST、CHE、TG、TC、LDL、VLD、HDL等生化指标,应用HE、天狼红及苏丹Ⅳ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法检测AMPK、ACC、SREBP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酒精造模时间延长,血清ALT和AST水平逐渐升高,CHE水平逐渐降低;血清TG、TC、LDL水平逐渐升高,HDL水平逐渐降低;肝组织中AMPK表达逐渐减少,ACC及SREBP表达逐渐增多;肝组织AMPK与ACC及SREBP的表达呈负相关(r=-0.911, P<0.01; r=-0.907, P<0.01)。结论:ALD发病过程中AMPK表达减少,对ACC、SREBP活化的抑制作用减弱,脂质合成增多,造成脂肪堆积于肝脏中,是造成肝脏损伤的重要因素。AMPK作为一个新的药物靶点,为ALD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连翘苷对肥胖症大鼠模型脂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 建立肥胖症大鼠模型 (将大鼠随机分为 6 组: 对照组、 模型组、 连翘苷 5 mg / kg 组、 连翘苷 10 mg / kg 组、 连翘苷 20 mg / kg 组和二甲双胍组); 检测大鼠体重; 卷尺测量肛鼻长计算 Lee’s 指数; 血糖仪检测血糖水 平; 油红 O 染色检测脂质蓄积程度;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TC、 TG、 LDL-C 和 HDL-C 水平; 试剂盒检测 ALT、 AST、 ALP 水平和 SOD、 MDA、 GSH-Px 含量。 Western 印迹检测 p-Nrf2、 Nrf2、 HO-1 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 模型组 Lee’s 指数、 体重增重和血糖水平升高, TC、 TG 和 LDL-C 水平升高, HDL-C 水平降低, ALT、 AST 和 ALP 水平升高, SOD、 GSH-Px 含量降低, MDA 含量升高, p-Nrf2 / Nrf2、 HO-1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与模型组相比较, 连翘苷 10、 20 mg / kg 组和 二甲双胍组 Lee’s 指数、 体重增重和血糖水平降低, 脂质蓄积程度明显改善, TC、 TG 和 LDL-C 水平降低, HDL-C 水平升高, ALT、 AST 和 ALP 水平降低, SOD、 GSH-Px 含量升高, MDA 含量降低, p-Nrf2 / Nrf2、 HO-1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连翘苷可改善肥胖症大鼠模型氧化应激 及脂代谢紊乱, 这可能是通过活化 Nrf2 / HO-1 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探讨肝组织胰岛素受体(insulin R)、瘦素受体(leptin R)mRNA表达在糖尿病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2组:正常组与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组在以高脂饮食4周后,加小剂量(30 mg/kg)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继续给予高脂饮食12周。分别采用HE染色、苏丹Ⅲ染色、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改变;生化法检测血糖、血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RT-PCR法检测肝组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insulin R、leptin R mRNA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大鼠肝细胞明显脂肪变性、碎片状坏死伴炎细胞浸润及肝纤维化病变,电镜下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核固缩,胞浆内含大量脂滴,狄氏间隙胶原纤维增生;血糖、血胰岛素、TG、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0.01),TC水平升高(P<0.05),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肝组织insulin R、leptin R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PEPCK、G6Pase 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2型糖尿病时的胰岛素抵抗是NAFLD发生的根源,由于胰岛素抵抗而致的低血清瘦素水平、肝组织insulin R、leptin R 表达上调参与了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