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及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对大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制备高脂及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胰岛素组和格列齐特组,并设正常对照组。通过肝脏油红O染色观察其肝细胞脂质沉积情况;ELISA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脂联素受体1(AdipoR1)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脏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Thr172p-AMPK)、固醇调节因子结合蛋白1c(SREBP-1c)、磷酸化的固醇调节因子结合蛋白1c(Ser372p-SREBP1-1c)、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磷酸化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Ser79p-ACC)和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肝细胞脂质沉积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胰岛素和格列齐特治疗后肝细胞脂质沉积明显改善。胰岛素治疗后,血清脂联素的水平及肝脏AdipoR1 mRNA水平较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格列齐特治疗后两者水平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脏Thr172p-AMPK/AMPK和Ser372p-SREBP-1c/SREBP-1c和Ser79p-ACC/ACC表达明显降低(P<0.01),BiP表达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治疗后,Thr172p-AMPK/AMPK和Ser372p-SREBP-1c/SREBP-1c显著升高(P<0.01),Ser79p-ACC/ACC和BiP蛋白表达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而格列齐特治疗后Thr172p-AMPK/AMPK和Ser372p-SREBP-1c/SREBP-1c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BiP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Ser79p-ACC/ACC与糖尿病组比较无明显改善。结论:胰岛素和格列齐特治疗均能通过激活脂联素-AMPK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的脂质沉积。但两者作用的分子机制有所不同。胰岛素激活AMPK,通过抑制SREBP-1c表达、直接磷酸化SREBP-1c抑制SREBP-1c入核等短期和长期的作用以及抑制内质网应激影响SREBP-1c,减少脂质合成;而格列齐特仅通过磷酸化的短期作用和抑制内质网应激对SREBP-1c产生影响,且对脂肪酸氧化无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4-二羟基苯乙酮(3,4-dihydroxyacetophenone,3,4-DHAP)调节肝细胞脂质代谢的机制。方法:传代培养人正常肝细胞L02,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3,4-DHAP组和辛伐他汀组;药物处理8 h后收集细胞;应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 RT-qPCR检测细胞中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AMPK、磷酸化AMPK(phosphorylated AMPK,p-AMPK)、磷酸化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phosphorylated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c,p-SREBPs-1c)和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hosphorylated acetyl-CoA carboxylase,p-ACC)的蛋白水平。高脂饲养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3,4-DHAP组和辛伐他汀组,给药处理12周后,收集肝脏标本,油红O染色;应用试剂盒分析各组TG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AMPK、p-AMPK、p-SREBP-1c和p-ACC的蛋白水平。结果:在细胞水平,3,4-DHAP处理后,与模型组比较,TG含量明显降低,AMPK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皆显著增加,AMPK磷酸化明显增加,即活性明显增强; SREBP-1c及ACC磷酸化亦显著增多。在动物实验中,经3,4-DHAP处理后,肝脏组织中的TG含量明显减少,AMPK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AMPK、p-SREBP-1c和pACC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3,4-DHAP可能通过AMPK途径降低肝细胞及肝脏组织中的TG。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对高脂饮食建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脂质代谢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sirtuin 1(SIRT1)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用SPF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NC)组、高脂(HFD)组和柴胡疏肝散(CSP)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6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用药组大鼠同时灌服柴胡疏肝散浸膏剂(9.6 g·kg-1·d-1)进行干预,16周后取血和肝组织样本,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和肝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质蓄积程度,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内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AMPK、磷酸化AMPK(pAMPK)、SIRT1和解偶联蛋白2(UCP2)的蛋白水平。结果: 大鼠肝组织HE染色、油红O染色和电镜结果证实肝细胞脂质蓄积严重,提示NAFLD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NC组比较,HFD组血清和肝组织匀浆TC、TG含量显著升高(P < 0.01),血清AST含量显著升高(P < 0.01),肝组织pAMPK和SIR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 < 0.01),UCP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 < 0.01);与HFD组比较,CSP组大鼠肝组织脂质蓄积程度明显改善,血清和肝匀浆TC和TG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肝匀浆TC和TG含量下降显著(P < 0.05),血清AST含量显著降低(P < 0.05),肝组织pAMPK和SIRT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UCP2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 < 0.01),但各组大鼠总AMPK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 柴胡疏肝散能够改善16周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肝脏脂肪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质蓄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AMPK/SIRT1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Lira)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血清和肝组织脂联素(ADP)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普通饮食(ND组)10只、高脂饮食(HFD组)10只和高脂饮食加利拉鲁肽腹腔注射(Lira组)10只。高脂饮食12周建立大鼠NAFLD模型,建模成功后Lira组予利拉鲁肽腹腔注射治疗4周。16周末处死各组大鼠,生物化学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分光光度计测定游离脂肪酸(FFAs),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胰岛素和ADP。结果:与HFD组比较,Lira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TG、TC、ALT、FBG及肝匀浆TG、TC、FFAs显著下降(均P<0.05),血清及肝组织ADP明显升高(P<0.05),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少至恢复正常(P<0.05),肝组织ADP含量与肝脏FFAs含量呈负相关。结论:利拉鲁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肝脏脂肪变的可能机制之一与其升高血清及肝组织脂联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舒芬太尼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 将SPF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MPK激活剂AICAR组、SUF低、高剂量组、SUF高剂量+AMPK抑制剂组。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情况;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神经元AMPK、p-AMPK、SIRT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可见细胞紊乱、坏死、肿胀等损伤,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凋亡率、TNF-α水平均升高,BDNF、NGF水平及p-AMPK/AMPK、SIRT1、PGC-1α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AICAR组和SUF低、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水肿等损伤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l(GLP-1)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SOCS-3和SREBP-1c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高脂(HF)组和HF+利拉鲁肽(Lira)组。HF组和HF+Lira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6周,HF+Lira组高脂喂养12周后,给予Lira 600μg·kg~(-1)·d~(-1)腹腔注射4周。在16周末处死大鼠。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AST、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GPO-PAP法测定肝脏TG含量;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变化;RTqPCR法测定肝组织SOCS-3和SREBP-1c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HF组血清ALT、AST、TG、TC、肝TG、FINS及HOMA-IR均明显升高(P0.01);HF+Lira组与HF组相比,血清的ALT、AST、TG、TC、肝TG、FINS及HOMA-IR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HF组肝组织SOCS-3和SREBP-1c的mRNA表达水平较NC组显著增强(P0.01);HF+Lira组较HF组SOCS-3和SREBP-1c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Lira可能通过下调肝组织SOCS-3和SREBP-1c的mRNA表达,改善IR,减少肝脏TG沉积,从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对小鼠肝细胞自噬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n=15,给予常规饮食(NC)或高脂饮食(HFD)喂养,8、12和16周后每组随机处死5只小鼠,测体质量、肝质量、内脏脂肪质量;油红(Oil-Red-O)染色测肝脂质沉积;Western blot检测肝脏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P62和自噬调控信号通路蛋白p-mTOR和p-AMPK的表达。结果 8周时,HFD组小鼠出现腹型肥胖,16周时小鼠体质量、内脏脂肪质量及肝脂滴沉积较NC组明显增加(P<0.01);HFD组8周时肝脏LC3Ⅱ表达较NC组增加(P<0.05);而12及16周肝脏LC3Ⅱ表达较NC组显著降低(P<0.05);P62表达较NC组明显增加(P<0.05)。与NC组相比,HFD组各时间点肝脏p-AMPK表达均减少,而p-mTOR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结论高脂饮食初期小鼠肝细胞自噬短暂增加,但长期高脂饮食可导致肝细胞自噬水平显著下调甚至衰竭,肝细胞自噬水平下调与高脂饮食抑制肝细胞p-AMPK表达及增加p-mTOR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氧化苦参碱对胎龄新生大鼠代谢综合征氧化应激和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新生胎龄大鼠代谢综合征模型,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肥胖指数、氧化应激水平和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检测AMPK、SIRT1、PGC1α蛋白表达。加入AMPK抑制剂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变化。结果与MS组比,各氧化苦参碱剂量组大鼠血糖、体重、肥胖指数、胰岛素水平降低,LDL、TG、TC、R0S、MDA、LDH含量降低,HDL、血糖、TG、R0S含量升高,肝脏脂肪变性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AMPK、SIRT1、PGC1α表达升高(P<0.05)。Compound C组AMPK、SIRT1、PGC1α表达降低。与Compound C组比,Compound C+Oxymatrine组中AMPK、SIRT1、PGC1α表达升高,血糖、TG、ROS含量降低(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通过AMPK/SIRT1/PGC1α通路加强代谢综合征大鼠糖脂代谢,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9.
太子参多糖减轻高脂诱导的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研究太子参多糖(Radix Pseudostellariae polysaccharide,RPP)减轻高脂肪诱导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探寻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随机将C57BL/6J小鼠分为低脂饲料对照组(LFD组)和高脂饲料组(HFD组),16周后,经腹腔注射丙酮酸耐量试验(IPPTT)确定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模型成功后,开始进行含RPP(500 mg/kg)的高脂饲料干预(HFD+RPP组),连续干预4周之后,检测丙酮酸耐量以及肝脏组织和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p-AKT(Ser473/Thr308)、p-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NQO1和IκBα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经RPP干预后,模型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肝脏和线粒体的MDA水平显著降低;肝脏组织p-AKT及p-AMPK的蛋白水平明显增高;NQO1、HO-1和IκBα蛋白水平也同时上调。结论:太子参多糖能够有效抑制高脂肪诱导的C57BL/6J小鼠高血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肝脏胰岛素信号转导,并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同时激活Nrf2信号通路及抑制肝脏炎症信号激活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减轻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FFAs)对骨骼肌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培养C2C12成肌细胞分5组:对照组、APS组、5-氨基咪唑-4-甲酰胺-1-β-D-呋喃核糖苷(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 1-β-D-ribofuranoside, AICAR)组、FFAs组和FFAs+APS组。MTT法检测C2C12细胞存活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和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表达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胞浆AMP/ATP比值。结果: (1)与FFAs组比较,APS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2)透射电镜观察发现,APS作用24 h后可以减轻FFAs导致的线粒体肿胀;(3)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FFAs组比较,APS作用24 h后显著增加p-AMPK表达(P<0.01)及 p-ACC表达(P<0.05),而不影响总AMPK表达 (P>0.05);(4)AMP/ATP比值检测结果:与FFAs组比较,APS作用24 h后细胞内AMP/ATP比值增加 (P<0.01)。结论: APS可以减轻FFAs对骨骼肌细胞的毒性,其机制可能与保护线粒体、激活AMPK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醋酸泼尼松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炎性反应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2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将其余大鼠用高糖高脂饲料辅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DN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醋酸泼尼松低(6.25 mg/kg)、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对肥胖大鼠肝脏组织Sesn2/AMPK/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组)与高脂饮食组(HF组),喂养12周后,每组取5只评估肥胖大鼠模型建立。HF组再随机分为HF组、低剂量利拉鲁肽组(LG组)、中剂量利拉鲁肽组(MG组)与高剂量利拉鲁肽组(HG组),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不同剂量利拉鲁肽(50、100和200μg/kg,皮下注射,每天2次) 4周。16周时测定体重及附睾脂肪指数;取大鼠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情况; 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Sesn2、AMPK、p-AMPK、mTOR和p-mTOR的蛋白水平。结果:HF组大鼠的体重明显高于NC组(P 0. 01)。HF组肝脏细胞出现脂肪变性。与NC组相比,HF组的Sesn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 0. 01),p-AMPK/AMPK水平明显降低(P 0. 01),而p-mTOR/mTOR水平与NC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利拉鲁肽干预4周后,药物处理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HF组(P 0. 01),MG与HG组大鼠的附睾脂肪指数较HF组降低(P 0. 01),肝组织脂肪变性较HF组减轻; HG组的Sesn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HF组(P 0. 01),MG与HG组的p-AMPK/AMPK水平较HF组明显升高(P 0. 01),LG组、MG与HG组p-mTOR/mTOR水平较HF组明显降低(P 0. 01)。结论: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可能通过Sesn2/AMPK/mTOR信号通路影响机体能量代谢,改善肥胖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绞股蓝总皂苷 ( gypenosides, GP) 对骨关节炎大鼠的影响。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 假手术组、 模型组、 GP 低、 中、 高剂量组和双氯芬酸钠组。 HE 染色和阿利新蓝染色检测大鼠软骨病理损 伤; CT 检测大鼠 BV/ TV、 Tb. N、 Tb. Sp 和 Tb. Th; WB 检测软骨基质相关蛋白和软骨组织 SIRT1 / AMPK 相 关蛋白表达; ELISA 检测大鼠软骨组织和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 结果 随着 GP 剂量增加, 大鼠骨组 织炎性浸润和纤维化明显改善; BV/ TV、 Tb. Th 和 Tb. N 明显上升, Tb. Sp 明显下降 (P< 0. 05); 软骨基质 SOX-9、 Aggrecan 和 Collagen Ⅱ水平明显上升 (P< 0. 05); 血清和软骨组织 TNF-α、 IL-6 和 IL-1β 水平明显 下降 (P< 0. 05); 软骨组织 SOD 和 GSH-Px 水平明显上升, MDA 水平明显下降 (P< 0. 05); 软骨细胞 pAMPK、 SITR1 和 PGC1α 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P< 0. 05)。 结论 GP 激活 AMPK/ SITR1 表达, 减轻氧化应 激, 修复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氧化损伤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p53通路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小檗碱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及小檗碱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造模同时小檗碱组给予小檗碱(100 mg·kg~(-1)·d~(-1))灌服。16周后处死大鼠并采集肝脏,检测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HE、油红O染色与透射电镜观察肝脏组织学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SIRT1、p53及乙酰化p53(Ac-p53)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组大鼠肝组织TC、TG和MDA含量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SOD活力和T-AOC显著升高(P0.01);组织学结果也观察到小檗碱组大鼠肝脏脂质蓄积状态明显减轻;小檗碱组肝组织SIRT1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上调(P0.05),Ac-p5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小檗碱能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氧化应激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SIRT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p53的乙酰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