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We report a rare case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genesis with stenosed intercavernous anastomosis.A 59-yearold mal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a new infarction in the left basal ganglia.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and cerebral angiography showed that the right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appeared from the origin to the foramen lacerum segment,and there was an anastomotic artery with severe stenosis passed through the floor of the sella and in front of the cavernous sinus.The right A1 segment of the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was absent and A2 segment was supplied by the normal contralater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via the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相似文献   

3.
大鼠颈内动脉的解剖及其在脑缺血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鼠颈内动脉的形态,为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年Wistar大鼠20只,先后用墨汁乳胶液混合液灌注、甲醛固定、盐酸溶液浸泡脱钙,去骨取脑.再用XTT型实体显微镜观测颈内动脉的形态、分布.用JC-10型读数显微镜测量颈内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管径.结果颈内动脉长度为17.23±2.1(152-18.8)mm.主要分支有翼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后者借交通支与椎-基底动脉系相连.主干及其分支的管径分别是0.71±0.10 mm、0.52±0.056 mm、0.24±0.048 m、0.24±0.04 mm、0.23±0.048mm.结论栓线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除了结扎颈总动脉阻断大脑前动脉的血流外,还要避免大脑后动脉的血供,才能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栓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插线部位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测大鼠颈内、外动脉的形态,为用栓线法经颈内动脉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区脑缺血模型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20只经墨汁乳胶混合液灌注的大鼠脑标本,对颈内、外动脉的形态分布、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之间以及颈内动脉与其第一分支之间的角度进行显微观察和测量。结果 颈内动脉总长为17.23±2.1(15.2—18.8)mm。第一分支是翼腭动脉,起始处距颈内动脉根部的距离为3.614—0.41mm,与颈内动脉之间的角度是66.9°±1.65。颈外动脉的第一分支是枕动脉,其管径为0.25±0.04mm。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之间的角度是28.25°±1.37。结论 栓线法经颈内动脉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区脑缺血模型,翼腭动脉起始处是插入栓线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5.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毗邻关系、分支特点及其手术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 3 0侧标本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形态及周围关系。结果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实为出海绵窦后的一段 ,常以纤维结构与周围牵连 ,主干分为眼动脉段、后交通动脉段及脉络膜动脉段 3段。后交通动脉大致发自中点水平 ,脉络膜前动脉大致发自后半的中点。眼动脉段均发出垂体上动脉 ,多数还发出眼动脉 ,少数发出前床突支。在视交叉池内 ,垂体柄前方所见的小动脉几乎均属于垂体上动脉的分支。结论 :有些颈内动脉床突上段术中推移有困难 ,需先松解其纤维连系。打开颈动脉池时应特别留意前床突支 ,防止损伤出血。供垂体柄的分支可以切断 1~ 2支小支 ,而至视路的分支均宜妥善保留。  相似文献   

6.
7.
The ex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refers to the anatomic location that reaches from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proximally to the skull base distally. The extracranial ICA belongs to the C1 segment of the Bouthillier classification and is at considerable risk for injury. Currently, the understanding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EVT) for blunt injury of the extracranial ICA is limited, an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is therefore important. In this review, we found that extracranial ICA blunt injury should be identified in patients presenting after blunt trauma, including classical dissection, pseudoaneurysm, and stenosis/occlu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is the first-line method for screening for extracranial ICA blunt injury, although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remains the “gold standard” in imaging. Antithrombotic treatment is effective for stroke prevention. However, routine EVT in the form of stenting should be reserved for patients with prolonged neurological symptoms from arterial stenosis or considerably enlarged pseudoaneurysm. Endovascular repair is now emerging as a favored therapeutic option given its demonstrated safety and positive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outcomes.  相似文献   

8.
颞骨岩部结构的定位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颅底手术中耳蜗的定位、岩尖的磨除范围提供解剖学方法。方法:在12个成人头颅标本上利用颅中窝入路暴露岩内面神经、耳蜗、颈内动脉等结构。观测岩内膝状神经节、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artery,ICA)的膝部、内耳道内侧缘、棘孔与耳蜗之间的解剖关系。结果:耳蜗位于面神经膝状神经节的前下方和岩内ICA膝部的后上方,耳蜗覆盖到ICA膝部的上方。ICA水平段与ICA膝部和内耳道内侧缘连线的夹角为67.1°±4.3°。结论:以棘孔和膝状神经节连线的中点、膝状神经节、内耳道内侧缘形成的三角定位耳蜗。在耳前—颞下窝斜坡手术入路中,在中颅底,过ICA膝部做与ICA水平段成67.1°±4.3°的夹角,在这个夹角内磨除岩尖骨质,不会损伤耳蜗、内耳道及其内容物。耳蜗基底圈至ICA膝部的距离为(0.302±0.016)cm。从前向后磨除岩尖骨质时,ICA膝部后方的骨质磨除不要超过(0.302±0.016)cm,否则会损伤耳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图像在椎动脉、颈内动脉3D可视化技术中的应用。方法:1例经CT增强连续扫描检查的成人患者数据集,应用Mimics8.11对图像血管进行分割,三维重建椎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数字图像。结果:椎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三维重建数字图像清晰,能够准确的3D显示该血管解剖形态结构及其在颈椎、颅骨内的位置和毗邻关系。结论:三维重建图像可以提供复杂血管动态解剖,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直观的、数字化解剖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中第五间隙(颈内动脉上间隙)在鞍区肿瘤切除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磁共振显示为大型鞍区肿瘤的患者在术中采取颈内动脉上间隙结合第I-IV间隙分离并切除肿瘤,并观察患者术后的症状变化及复查影像学结果。结果:颈内动脉分叉部位于外侧裂的内侧角。11例存在颈内动脉分叉部的穿通动脉(35.5%)。15例存在内侧豆纹动脉(占48.4%),16例内侧豆纹动脉缺如,此时形成的间隙面积为8mm2左右。25例存在大脑前动脉A1段的穿通动脉(占80.6%)。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6例。2例内囊前肢前下部有小片状脑梗塞。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清醒,无肢体活动障碍。30例术前视力下降者中,视力改善者23例,无明显改善者6例,较术前差者1例。一过性尿崩症16例,需长期药物替代治疗者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经翼点入路切除大型鞍区肿瘤时,可以采取颈内动脉上间隙作为手术操作径路,增加肿瘤的全切率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经蝶海绵窦手术相关动脉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经蝶海绵窦手术中相关动脉结构的解剖学数据和形态学特点进行研究,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动脉灌注的固定尸头标本10例20侧(6男4女),通过经蝶手术暴露鞍旁段颈内动脉(PSICA)后,小心分离各动脉分支,对其进行解剖学描述,并和经颅手术中海绵窦内血管结构进行对比;结果:经蝶入路颈内动脉可分为PSICA和斜坡旁段颈内动脉(PCICA),打开海绵窦下壁即暴露PSICA,根据其形态可分为上、下水平部和垂直部,脑膜垂体干源于PSICA下水平部末段内壁占45%(9侧)、顶壁占20%(4侧)、外壁占25%(5侧)、上水平部中段内壁占10%(2侧);海绵窦下动脉源于PSICA垂直部中段外壁占80%(16侧),下水平部中段占5%(1侧);另15%(3侧)源于脑膜垂体干;仅在25%标本(5侧)中发现McConnell’s背囊动脉,其源于垂直部上段的内壁上,口径细小(0.85±0.21)mm;结论:经蝶入路中,向内侧走行的动脉分支是出血的主要原因,了解相关动脉结构在解剖形态上的变化,对于减少术中出血、外科安全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福  张奎启  陈洪涛 《解剖学杂志》2005,28(1):76-78,i005
目的:研究动眼神经池段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方法:选取成人头颅标本,红色乳胶灌注,福尔马林固定,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结果:动眼神经池段腹面的接触血管主要为小脑上动脉(100%)和脑桥后外动脉(42.9%);背面主要为大脑后动脉(100%)、后交通动脉(14.8%)、四叠体动脉(100%)、副四叠体动脉(10.7%)和脉络膜后动脉(10.7%)。动眼神经滋养动脉主要来自脑底动脉环的后内侧动脉组。穿入动眼神经根的血管主要为四叠体动脉和副四叠体动脉(14.3%)。结论:动眼神经池段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复杂,该区周围血管的压迫及周围血管的血管瘤可以造成临床眼肌麻痹和相应的中枢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咽鼓管鼓口的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探讨鼓口的解剖变异与咽鼓管相关疾病间的关系,为开展耳内镜手术提供解剖资料。方法:在12例24侧成人尸头标本上对咽鼓管鼓口的形态、鼓口与颈内动脉隆起之间关系进行观察,测量咽鼓管鼓口的内外径和上下径、锤骨柄距颈内动脉隆起和咽鼓管最狭窄处距离,颈内动脉隆起高度。结果:咽鼓管鼓口剖面均为喇叭形,其宽敞程度和颈内动脉隆起位置、高度密切相关;咽鼓管鼓口的内外径和上下径分别为(4.59±0.87)mm和(4.55±0.85)mm,锤骨柄距颈内动脉隆起距离为(4.13±1.25)mm,距咽鼓管最狭窄处距离为(13.89±2.29)mm,颈内动脉隆起高度为(2.26±1.55)mm。结论:颈内动脉隆起位置、高度影响咽鼓管鼓口的形态和引流功能,鼓口的引流和咽鼓管相关疾病的发生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治疗咽鼓管相关疾病时一定要重视鼓口的解剖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上动脉的起始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解剖118具用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的双侧颈区,观察甲状腺上动脉的起始情况以及起始部位到颈总动脉分叉处的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甲状腺上动脉的起始情况可分为颈总动脉分叉处(A)、颈外动脉(B)和颈总动脉(C)三种,所占比例分别为30.93%,37.71%和30.51%;左右两侧甲状腺上动脉起始情况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起始于颈外动脉的甲状腺上动脉起始处距颈总动脉分叉处的距离小于起始于颈总动脉的甲状腺上动脉起始处距颈总动脉分叉处的距离。 结论 甲状腺上动脉是头颈部外科手术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动脉,其回顾性分析将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颅后窝外侧入路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颅后窝手术入路提供避免损伤血管神经等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测量 16例成人头颅标本。结果 :乳突尖至茎突尖、寰椎横突外侧端和茎突尖至寰椎横突外侧端三者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 0 .67± 6.3 8)mm ,(2 4.15± 4.46)mm和 (15 .2 0± 3 .5 0 )mm。乳突尖至面神经、颈静脉孔的外缘和颈动脉管外口的外缘、枕骨髁外侧缘中点的距离分别为 (10 .11± 3 .0 2 )mm ,(2 2 .93± 3 .5 9)mm ,(3 0 .40±3 .3 7)mm和 (3 1.43± 3 .11)mm。乳突尖至Ⅸ、Ⅹ、Ⅺ和Ⅻ对脑神经出颅处的距离分别为 (2 6.13± 5 .49)mm ,(2 4.2 7± 4.11)mm ,(2 1.17± 4.3 4)mm和 (2 4.64± 4.64 )mm。结论 :在颅后窝外侧入路的手术中 ,应重视乳突至茎突、寰椎横突外侧端和茎突至C1横突外侧端的间距 ,以及乳突至颈内静、动脉 ,Ⅸ、Ⅹ、Ⅺ和Ⅻ对脑神经的位置和距离等能有效地在手术时保护它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对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疗效。方法符合人选标准的100例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患者.根据自愿与经济承受能力,分为支架成形术(SAA)组3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46~69岁.平均年龄57.5岁。内科保守治疗组64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18例,年龄48~65岁,平均年龄58.5岁。SAA组采用支架成形术.并口服拜阿斯匹林。内科保守治疗组采用抗凝、抗血小板、口服他汀类药物。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记录①卒中复发率、病死率;②NIHSS评分。结果SAA组有2例(5.56%)发生狭窄动脉区的轻微卒中,NIHSS评分小于4分,死亡1例(2.78%)。内科保守治疗组12例(18.75%)再发卒中,死亡2例(3.13%),NIHSS评分2—4分7例.10分以上5例。两组比较.内科保守治疗组再发卒中率高(P〈0.01)。NIHSS评分,SAA组预后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多尺度单、双向耦合模型所得颈内动脉中血流动力学差异,为后续研究提供模型选择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1例颈内动脉轻度狭窄患者的核磁图像,构建其Willis环集中参数模型及颈内动脉三维模型,通过单、双向耦合构建两种不同的多尺度模型。结果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两种耦合方式下颈内动脉入口及出口血流量、血压均随之减小,颈内动脉低时间平均剪切力和高振荡因子的分布区域均大体上随着狭窄程度增加而增大。双向耦合在70%狭窄时大脑前动脉血管段剪切力较低、振荡因子较高,后交通动脉出现流向改变,与单向耦合结果差异显著。结论在狭窄程度较低时,两种耦合方式的结果大体一致,在70%狭窄时存在显著差异。双向耦合的结果更接近生理参数。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应用于脑血管病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经对侧手术入路治疗颈内动脉(ICA)床旁动脉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5例成人尸头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经对侧额颞入路模拟进行ICA床旁动脉瘤手术。暴露对侧ICA眼段、床段及其分支,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参数A和B以评估视交叉前池的大小。结果:在所有15例标本(共30侧)上,对侧ICA眼段和床段及垂体上动脉均被满意暴露。在14例标本(共28侧)上暴露了对侧眼动脉(OA)起始点。参数A和B分别为(8.0±1.2)mm(5.2 ̄10.4mm)和(13.6±1.7)mm(10.4 ̄17.3mm)。视交叉前池的大小对ICA床段的暴露无影响;视交叉前池越小,ICA眼段内侧面暴露的面积越少。暴露过程中无需牵拉视神经和ICA,或仅需轻微牵拉视神经。结论:对侧入路适用于直径较小的起源于ICA眼段近端及床段内侧面并向内侧突出的床旁动脉瘤。  相似文献   

19.
背景:动脉瘤血液动力学变化为动脉瘤的治疗与其破裂的预防研究提供了前提与条件,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很好的技术手段。 目的:构建颈内动脉瘤的双向流固耦合模型,并进行相关血流模拟。 方法:利用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扫描获得颈内动脉瘤CT血管造影数据,分别在mimics10.01软件上进行三维模型的实体构建,ansys+fluent软件进行流固耦合及血流模拟与仿真。 结果与结论:构建了颈内动脉瘤瘤壁和流场的有限元模型,模型具有良好的解剖形态,并与实体模型一致。模拟展示整个心动周期的血流变化:瘤体血流呈漩涡样,瘤体部流速较瘤颈部慢;血流引起动脉瘤壁的形变、壁面剪切力、压力及应力以瘤颈部最大,瘤顶部最小。模拟值以0.16 s(快速射血期)时刻为最高值,0.74 s(舒张期)为最低值。结果显示基于CT血管造影扫描数据进行颈内动脉瘤的双向流固耦合建模,其方法简单、实用。模拟动脉瘤血流接近人体的生理状态,结果为研究动脉瘤发生、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