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设计出偏心改向髋臼内衬,以解决臼杯位置不良时内衬补救或翻修,及小髋臼关节置换问题。方法在Solidworks2012软件平台上,利用三维实体建模技术,设计一套偏心改向髋臼内衬,并进行模拟手术,预测手术效果。结果成功设计出一套偏心改向髋臼内衬,改向规格有0°、10°、20°、30°;偏心规格有球心偏向非负重侧2 mm的外径/内径的比值分别为42 mm/28 mm、40 mm/28 mm和38 mm/24 mm、36 mm/24 mm四种。模拟手术显示髋关节置换或翻修术后防脱位效果和活动范围。结论偏心改向髋臼内衬设计合理,用于臼杯位置不良时内衬补救或翻修及小髋臼大球头置换,模拟手术提示有防脱位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骨肿瘤患者CT扫描的人工髋、膝关节假体计算机辅助三维个性化设计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选取股骨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计算机辅助术前规划、模拟手术和假体三维设计,发送STL文件定制个性化假体。依据术前规划进行保肢手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设计并定制了带定位标识的个性化人工股骨柄肿瘤假体和人工膝关节铰连式肿瘤假体,手术瘤骨切除彻底、假体安装顺利、位置合适,术后双下肢等长。结论基于CT重建能设计出带标识个性化人工关节肿瘤假体,有利于保肢手术精确恢复下肢长度和精确安装假体位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4种内固定方法的力学特征,探讨其手术方式.方法:将32个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模型随机分为8组,骨折复位后分别予交叉克氏针加螺钉(A1、A2组)、解剖钢板(B1、B2组)、Ender氏针加张力带(C1、C2组)、近端锁定钢板(D1、D2组)固定,对A1、B1、C1、D1组标本进行压缩试验,A2、B2、C2、D2组进行拉伸试验.结果:B1、C1、D1组的极限压缩载荷明显高于A1组(P<0.05),D1组与B1组的刚度分别和C1组与A1组相比,均有明显增高(P<0.05);而C2组与D2组的极限拉伸载荷分别和A2组与B2组比较,均有显著增高(P<0.05),C2组与D2组的刚度分别和B2组与A2组比较,则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内固定力学强度大,优于其他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把各种信息资源的传统形式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编码数字的技术.目前数字技术之所以重要,就是0和1不仅能够表征各种信息,而且是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处理的唯一数码,也是网络通信传递的数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发展与普及,数字技术已渗入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在医学领域中,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促成了诸如数字解剖、数字骨科、数字医学制造、数字影像、数字化诊断与治疗等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A-O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32例单侧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每组各16例,分别行MA-OTLIF和微创TLIF(MIS-TLIF)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型臂X线曝光次数、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差异。结果32例患者随访6~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8个月。无一例发生神经根损伤、硬膜破裂、脑脊液漏、置钉失误及术后伤口感染。MA-OTLIF组手术切口长度较MIS-TLIF组长,但手术持续时间和术中C型臂X线曝光次数均低于MIS-TLIF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OTLIF组、MIS-TLIF组术后1周、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1.3±0.7)、(1.1±1.0)分和(1.2±0.6)、(1.2±0.8)分,较术前的(7.6±0.8)、(7.6±0.8)分有明显改善(P <0.05)。结论MA-OTLIF既有与OTLIF相似的手术操作空间,又兼具MIS-TLIF微创之优势,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早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初始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加压冷敷的疗效。方法选择初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术后立即采用AIRCAST加压冷疗装置应用于患膝部,持续48h。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及主动活动情况。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术后6h、24h和48h局部疼痛有统计学差异(z值分别为-2.750、-2.676和-3.094,P〈0.05)。术后24h和48h肿胀程度有统计学差异(Z值为-2.673和-2.515,P〈0.05)。干预组患肢主动直腿抬高30。时问为(19.29±3.643)h、主动屈膝90。时问为(3.63±0.808)d,对照组患肢主动直腿抬高30。时间为(25.223±6.020)h、主动屈膝90。时间为(4.71±0.789)d,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97和-5.691,P〈0.05)。结论加压冷疗能减轻初始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和疼痛,提高主动关节伸屈活动度,促进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7.
延迟一期显微手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手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51例63条外周神经损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延迟一期手术修复,手术方法包括神经直接缝合、神经松解、神经移植桥接。手术距伤后时间:6—23d,平均11.5d。结果 术后伤口全部甲级愈合。随访9个月-8年,感觉、运动、功能综合评价优(≥M4S3)15例,良(M3S3)26例,可(M2S2)7例,差(≤M1S1)3例。优良率80.9%。结论 对于失去一期修复治疗机会的外周神经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棘突间弹性固定器(Coflex)在腰椎管狭窄症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经积极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oflex试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试验组采取常规减压+棘突间弹性固定器Coflex内固定。对两组术后VAS评分、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腰腿痛症状均能获得良好的缓解且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Coflex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棘突间弹性固定器Coflex能为腰椎管狭窄患者提供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使用单个可膨胀融合器(B-Twin ESS)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0年1月由同一术者完成的21例共22个间隙使用单个B-Twin ESS固定融合术的病例,随访38~64个月,平均50个月,分析术前与术后随访时的JOA评分和椎间隙高度变化,用Suk标准评估椎间隙融合情况。结果 21例患者术前JOA评分为(11.6±2.9)分,末次随访为(26.6±1.5)分,末次随访时的JOA改善率为64.7%~94.4%,平均为86.4%,疗效均达到显效;术前病变椎间隙高度为(9.5±1.5)mm,术后1周为(11.5±1.3)mm,术后6个月为(10.0±1.4)mm,末次随访为(9.4±1.7)mm,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9例(40.9%)达到坚固融合,13例(56.3%)达到可能融合,0例未融合患者。结论经后路椎间盘镜下使用单个B-Twin ESS固定一个椎节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远期症状改善率好,但融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设计最佳手术方案、个体化展示伤椎植骨区域及定向植骨的方向,以提高手术精度、实现精确植骨,实验利用MIMICS 10.0对患者胸腰椎骨折CT进行伤椎重建,模拟骨折复位;针对复位后椎体内骨缺损,设计最佳手术方案,测量经皮穿剌经椎弓根植骨最佳进针点、角度、深度等相关参数;导入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数字模型,进行虚拟手术并动画演示,观察操作过程、植骨范围。结果获得了受试病例L1暴裂性骨折,椎管无占位,模拟复位后骨缺损区位于椎体前中部,植骨通道长度30.91 mm;经皮椎弓根植骨过程动画演示直观形象。提示经皮椎弓根植骨计算机辅助个体化术前计划与模拟手术可设计出最佳植骨方案、获取精确手术参数、演示手术过程与机制,为手术操作或导航提供依据,为新术式交流提供直观、形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