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Herbert螺钉联合带血管筋膜蒂桡骨茎突骨瓣治疗腕舟状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Herbert螺钉固定联合带血管筋膜蒂桡骨茎突骨瓣治疗我院骨科自2010年9月~2016年1月收治的腕舟状骨骨不连患者25例。结果所有的患者平均随访5~24个月,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是(12.7±2.1)周,使用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优秀16例,良好5例,一般3例,较差1例。结论对于腕舟状骨骨不连的患者,Herbert螺钉联合带血管筋膜蒂桡骨茎突骨瓣治疗腕舟状骨骨不连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采用桡动脉茎突返支带筋膜蒂桡骨茎突骨瓣移植治疗手舟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本院采用桡动脉茎突返支带筋膜蒂桡骨茎突骨瓣移植治疗手舟骨骨折不愈合患者20例,并作为实验组,抽取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行取髂骨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手舟骨骨折不愈合有完整随访记录资料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处理方式相同,随访半年后评估Cooney腕关节评分、ROM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①Cooney评分: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时实验组Cooney评分优于对照组(1周:t=-0.421,P=0.675; 3个月:t=2.978,P=0.040; 6个月:t=3.890, P=0.000);②ROM:术后两组腕关节ROM随愈合时间延长均逐步改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F=3.532, P=0.000;对照组:F=3.996,P=0.000),但组间对比无差异(术后3个月:t=0.236, P=0.814; 6个月:t=0.786, P=0.436);③骨折愈合: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骨折愈合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χ2=2.480,P=0.160; 6个月:χ2=3.900,P=0.040)。结论青海地区采用桡动脉茎突返支带筋膜蒂桡骨茎突。骨瓣移植治疗手舟骨骨折不愈合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带血管蒂桡骨茎突骨瓣移位治疗手舟骨骨折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桡骨茎突切除是治疗手舟骨骨折的方法之一。作者在显微解剖学基础上,设计了带桡动脉茎突返支为蒂的桡骨茎突骨瓣移位术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本手术既解除了桡骨茎突对舟骨愈合的不利因素,又利用切除下的茎突带有血管转位移植,达到固定后加速愈合的目的。经9例临床应用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一种较有效的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1999年8月~2005年10月,采用桡动脉茎突返支为蒂的桡骨茎突瓣移位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18~47岁。结果术后随访9~42个月,平均20.4个月,X线片显示腕舟骨骨折均在术后2~3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愈合率达到100%,腕关节活动时无疼痛。结论手术操作方便,舟状骨骨折植入的带血管蒂骨瓣与植入的松质骨及舟状骨建立血供,成骨力强,骨的愈合时间短,可吸收钉内固定有固定可靠,不用二次手术取出,适用于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固化型磷酸钙活性人工骨(CPC/rhBMP-2)与自体骨颗粒环抱式植骨治疗四肢非感染性萎缩型骨不连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年间治疗的16例四肢非感染性萎缩型骨不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37.06±16.31)岁(16~67岁)。骨不连部位:下肢11例(胫骨6例、股骨3例、跟骨1例、腓骨1例),上肢5例(桡骨3例、锁骨1例、手舟骨1例),所有患者均行断端新鲜化,骨缺损中央植入自体骨颗粒,外周植入CPC/rhBMP-2形成环抱式植骨。术后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患者直到骨折愈合。采用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下肢功能量表(LEFS)和SF-12生活质量量表对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本组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93±4.06)月(12~26月)。X片显示全部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43±2.25)月(3~10月);术后DASH、LEFS和SF-12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固化型磷酸钙活性人工骨(CPC/rhBMP-2)和自体骨颗粒环抱式植骨治疗四肢萎缩型骨不连的愈合率及安全性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舟状骨骨不连的方法。方法2002年1月~2009年2月对14例腕部舟状骨骨不连患者,采用带蒂桡骨骨瓣加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全部达优良,骨折全部愈合。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腕舟状骨骨不连,采用带蒂桡骨骨瓣加Herbert螺钉内固定为腕舟状骨不连提供一种理想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带血管桡骨茎突瓣移位治疗手舟骨骨折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50侧干燥桡骨、38侧经红乳胶动脉灌注的手标本和4侧血管铸型标本上,观察了桡骨茎突的滋养孔和血供来原.桡骨茎突背侧距茎突尖1.5cm范围内平均有滋养孔10.3个。桡骨茎突血供主要来自桡动脉茎突返支,由桡动脉在桡骨茎突平面至其下方1.2cm之间发出,平均长1.2cm.外径0.4mm.设计了以桡动脉茎突返支为蒂的桡骨茎突骨瓣转位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术式,并对手术设计和解剖学要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法对腕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0~1998年,共治疗71例陈旧性腕舟骨骨折,随6访月~4年,平均14个月。随机分成:A组:桡骨茎突切除加带桡动脉茎突返支的桡骨茎突骨瓣组28例;B组:带挠动脉茎突返支的桡骨骨膜组6例;C组:单纯植骨组37例。结果:按刘树清的功能判断标准,优良率:A组为92.85%,B组为82.33%,C组为70.27%。结论:疗效比较,带桡动脉突返支的骨瓣移位效果较其它两组为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前瞻性分析应用桡动脉返支茎突骨(膜)瓣移植 普通加压螺钉固定治疗难愈性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例腰部、近心端骨折,病史虽短,但估计骨愈合机会少或出现骨不连现象的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患者,行腕背切口骨折复位,普通加压螺钉固定,沿舟骨纵轴跨越骨折线凿出同等大小的骨槽,应用桡动脉返支茎突骨(膜)瓣转位植入,并随访其疗效。结果:术后12例均获随访,时间6~28月。疗效按评价标准分析:优9例,良3例,差0例,优良率达100%。结论:应用桡动脉返支茎突骨(膜)瓣移植加普通加压螺钉固定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副作用损伤少,花费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尤其对估计骨愈合机会少的病例,应积极地行前瞻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肱桡肌止点的解剖特点及其在桡骨远端骨折茎突骨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2015年3—9月选取14例成人新鲜尸体上肢标本,观察肱桡肌肌腱的解剖结构及其止点的位置、形态,测量止点范围长度、宽度、面积以及与桡骨茎突尖的距离。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29例伴有茎突骨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正位X线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茎突骨块分为完整型和碎裂型,茎突骨块完整型测量茎突骨块长度,茎突骨块碎裂型分别测量干骺端骨块长度和关节面骨块长度。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解剖学和X线片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尸体上肢标本解剖测量显示:肱桡肌肌腱向远端走行途中分别与前臂深筋膜、旋前方肌及第二伸肌间隔的腱膜组织通过坚韧的纤维组织相接续;肱桡肌肌腱以纤维形式牢固附着于桡骨茎突表面,止点形态近似水滴状,尖部指向近端;肱桡肌肌腱止点范围长(18.80±3.67)mm,宽(11.23±2.06)mm,止点附着面积(141.53±4.55)mm2,肌腱附着部近端距桡骨茎突尖距离(26.59±3.76)mm。临床X线测量结果显示:11例茎突骨块完整型的茎突骨块长(24.42±4.30)mm;18例茎突骨块碎裂型,茎突骨块总长(28.08±4.93)mm,其中干骺端骨块长(16.32±3.87)mm、关节面骨块长(11.76±3.46)mm。与标本解剖测量结果比较,茎突骨块完整型和碎裂型的茎突骨块长度与肌腱附着部近端至茎突尖的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45、1.334,P值均>0.05),茎突骨块碎裂型的干骺端骨块长度与肱桡肌止点长度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1.839,P>0.05)。结论 肱桡肌肌腱止点牢固附着于桡骨茎突,是桡骨远端骨折形成茎突部干骺端骨块的解剖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跨腕关节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08年10月采用跨腕关节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1~56岁,平均40.3岁。按AO分类,C2型4例,C3型12例。采用背侧跨腕关节钢板固定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长度、关节面台阶方面对桡骨远端影像学进行评估。采用Jakim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3月。掌倾角由术前-10.69°±19.43°改善至术后8.125°±4.72°,尺偏角由术前7.125°±9.025°改善至术后20.500°±4.097°,桡骨茎突长度由术前(4.731±3.597)mm改善至术后(11.931±1.514)mm,关节面台阶由术前(4.294±1.594)mm改善至术后(0.563±0.550)mm。根据Jakim评分标准,优7例,良6例,可1例,差2例。结论跨腕关节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特别是累及干骺端和骨干的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时,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2.
报道用骨间前血管腕背支骨膜瓣移位修复骨不连、骨坏死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应用解剖学研究,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腕背支为蒂的骨膜瓣,顺行移位修复尺、桡骨骨不连,逆行移位修复手舟骨、月骨不连与骨坏死。结果:临床应用19例,随访1年,在术后3~6月均达到骨愈合和骨坏死修复,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骨间前血管腕背支为蒂的骨膜瓣移位术适合邻近骨不连、骨坏死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微创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距骨后突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距骨后突骨折病例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8~57岁,平均37.7岁;车祸伤5例,高处坠落伤11例,扭伤3例;单纯距骨后突骨折11例,合并距下关节脱位4例,合并踝关节骨折2例,合并跟骨骨折2例。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微创手术。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足功能。 结果 1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2月,平均14.2月,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骨折移位、血管神经损伤、骨不愈等并发症出现。AOFAS踝-后足评分:术前(38.8±12.4)分,术后(87.0±6.4)分,17例优,2例良;VAS评分:术前(4.8±1.2)分,术后(1.0±0.7)分。 结论 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微创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距骨后突骨折可提高手术精确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种方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诊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n=30),A组给予ESWT治疗,B组给予局部封闭治疗,C组给予局部外用吲哚美辛软膏治疗,观察并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1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腕关节功能评分(Cooney),并评价三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周、1个月后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和Cooney腕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0.05),且A、B组的VAS评分和Cooney腕关节评分均较同期C组明显改善(0.05);随访1个月后虽然三组患者的有效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0.05),但A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0.05),治疗后6个月后随访A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C组(0.05)。结论ESWT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局部封闭和单纯外用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分水岭"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骨科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分水岭"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9例桡骨远端"分水岭"以远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采取Mayo评分、DASH评分对患侧腕关节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2.1个月。患者创面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9~13周,平均11.2周。末次随访Mayo评分86~95分,平均92.8分,其中优14例,良5例;DASH腕关节功能评分6~12分,平均9.7分。结论腕关节镜辅助下"分水岭"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能有效复位并支撑关节面,便于早期功能锻炼,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自1989年12月至1994年5月,共治疗16例陈旧性腕舟骨腰部骨折,分别采用桡骨茎突切除加植骨术及桡骨茎突切除加带桡动脉茎突返支的桡骨骨膜移植术,本文旨在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均为男性,年龄17~24岁。右侧10例,左侧6例,伤后距就诊时间为3个月~2年,平均14个月。所有病例均有腕关节疼痛,鼻烟窝区有压痛,腕关节背曲受限。正、侧位及斜位X线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背侧入路行舟骨骨折固定、背侧关节囊重建术治疗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的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12例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患者,均行切开复位舟骨内固定术、背侧关节囊重建术,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2~54岁,平均42.3岁。手术前后按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腕部活动度(ROM)、握力、Cooney腕关节评分、舟骨愈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12例患者均获随访,持续随访时间15~28个月,平均24个月。末次随访时,平均VAS评分为1.6分(0~6分),其中9例患腕基本无疼痛。末次随访时Cooney评分:优2例,良8例,可1例,差1例。舟骨骨折愈合时间为14~22周,平均为16.8周。结论背侧入路行舟骨骨折复位内固定、背侧关节囊重建术治疗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疗效良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谋求较好的治疗效果。方法:行腕背侧入路桡骨茎突切除+植骨+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术6例。结果:随访3月-10月,4例骨折愈合,1例加行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术后骨折愈合,1例失访;5例术后腕关节未能完全恢复正常活动功能,但不过度活动时无明显疼痛。结论: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该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3月~2013年6月18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病例,均为背侧型脱位,臂丛麻醉下手法复位成功,经皮Herbert钉内固定舟骨骨折,术后采用腕舟骨支具外固定4周,然后行腕关节屈伸及旋转锻炼。术后每月定期随防行X光片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用Cooney评分标准评估腕关节功能,VAS评分评估腕关节疼痛并测量腕关节活动度及手的握力。结果本组18例患者获8~40月随访,平均34月,临床疗效满意。所有患者舟状骨均骨性愈合,时间2~8个月,平均3.6个月,采用Cooney评分标准,优9例,良9例。VAS评分结果:0分11例,1~3分5例,4~6分2例;腕关节掌屈40°(30~60°)、背伸平均57°(25~85°),分别为健侧的75%和80%;握力平均值为健侧的75.3%;13例患者恢复原工作岗位,5例重体力劳动患者更换工种。结论手法复位+经皮治Herbert钉内固定是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25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腕骨关节,舟骨骨折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同时修复关节囊和韧带,术后进行康复治疗。 结果 术后随访7~24个月,平均15个月,根据Cooney腕关节评分标准, 本组优8例、良10例、可5例,差2例,平均评分值82分。X线片检查舟状骨骨折一期愈合,腕关节达解剖复位,腕骨间隙正常。 结论 应用切开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修复关节囊和重要韧带, 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