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SARS患者血清IL-8、IL-12和TGF-β1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SARS患者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在SARS冠状病毒感染致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广州地区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双份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的水平。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法。结果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IL 8水平、病程第 2周IL 12水平比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TGF β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论 :IL 8和IL 12在SARS冠状病毒的致病与免疫过程中可能起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2.
SAR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病情进展的宿主免疫机制。方法 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SARS感染患者 5 0例和正常对照 2 0例的细胞因子 (IL 2、IL 4、IL 6、IL 10、IFN γ、TNF α)。按照疾病预后分成死亡组和治愈组 ,前瞻性设计分析细胞因子在 2组患者中的异同及对病情发展的影响。结果 治愈组与死亡组患者的细胞因子 (IL 2、IL 4、IL 6、IL 10、IFN γ、TNF α)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治愈组和死亡组比较 :治愈组IFN γ高于死亡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死亡组IL 6、IL 10明显高于治愈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SARS病毒感染确实引起机体的免疫系统紊乱。功能受损的程度与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相关性 ;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反应过强 ,TH1类细胞因子免疫反应相对减弱 ,造成的机体免疫自稳平衡失调可能是SARS患者死亡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卡介苗预先免疫对大鼠慢性绿脓杆菌性肺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卡介苗 (BCG )预先免疫对大鼠慢性绿脓杆菌 (PA )性肺炎模型的影响。采用BCG或灭菌生理盐水皮内注射预先免疫 3周 ,然后由支气管内予以PA攻击 ;2周后评估各组的肺部细菌学、肺组织病理学、肺部细胞因子 (IL 4、IFN γ、TNF α )反应、血清PA特异性抗体IgG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BCG免疫组肺组织内的IFN γ、TNF α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肺组织匀浆PA菌落计数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 <0 0 1) ;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血清PA特异性抗体IgG水平两组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以上结果提示BCG接种能够诱导肺部Th1型免疫反应 ,加快PA性肺炎大鼠肺部的细菌清除 ,因而对PA感染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体内高水平的人生长激素 (GH)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构建人GH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hGH ,直接注射于小鼠的股四头肌中。注射后分别在第 5、15、2 5天分离血清 ,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GH的水平 ,同时检测血清中IL 2、IFN γ和TNF α水平的变化。结果 :所构建的质粒目的基因插入正确 ,转染细胞能分泌高水平的GH。接受质粒的小鼠血清中人GH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提高 ,但IL 2、IFN γ和TNF α的浓度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体内较高水平的GH对IL 2、IFN γ和TNF α的分泌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sICAM-1、sVCAM-1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血清中sICAM 1、sVCAM 1水平 ,探讨sICAM 1、sVCAM 1与IL 1、TNF、IFN γ及病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分析法 (ELISA)检测 30例活动性RA患者与 30例健康对照者sICAM 1、sVCAM 1、IL 1、TNF、IFN γ水平。结果 :RA患者血清sICAM 1、sVCAM 1、IL 1、TNF、IFN 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0 1) ,sICAM 1与IL 1、IFN γ正相关 ,与RF亦呈正相关 ,sVCAM 1与IL 1、TNF、IFN γ正相关 ,与ESR、CRP、Stock指数正相关。结论 :RA患者血清sI CAM 1、sVCAM 1水平显著升高 ,sICAM 1、sVCAM 1可能参与RA发病过程 ,sICAM 1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性的指标 ,sVCAM 1可作为观察病情活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IFN-γ受体Ig融合蛋白对ConA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γ 干扰素受体免疫球蛋白融合蛋白 (IFN γR Ig )对ConA诱导的小鼠细胞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在Balb/c小鼠体内一次性静脉注射ConA 2 0mg/kg诱导细胞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分别于模型建立前后不同时间腹腔注射 10mg/kgIFN γR Ig,观察该融合蛋白对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 (GPT )水平 ,细胞因子IFN γ、TNF α和IL 10分泌以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IFN γR Ig预防给药明显改善肝脏损伤的组织学和血清学变化 ,降低GPT水平 ,减少肝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同时与模型对照小鼠相比血清IFN γ水平下降 ,TNF α分泌合成减少 ,IL 10水平明显增加。而IFN γR Ig通过早期结合并阻断内源性IFN γ ,提高IL 10的抗炎作用 ,减轻炎症细胞对肝脏的侵袭及IFN γ、TNF α的肝细胞破坏作用 ,保护免疫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7.
利用放免技术测定血清TGF α与TNF α水平 ,观察其在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 (各 30例 )中变化情况。结果卵巢癌组TGF α增高与正常对照及卵巢良性肿瘤组差别显著 (P <0 0 5 ) ;30例卵巢癌组中 2 8例TNF α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及卵巢良性肿瘤组差别显著 (P <0 0 5 ) ,2例低于同组水平 ;后两组TGF α与TNF α差别不显著 (P >0 0 5 )。结果表明TGF α、TNF α增高与卵巢癌相关 ,卵巢癌患者TGF α增高而TNF α降低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血清TNF α、IL 6和IL 8在急性胰腺炎 (AP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41例A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 40例血清TNF α、IL 6、IL 8和C 反应蛋白 (CRP )水平。结果显示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和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 )血清TNF α、IL 6、IL 8和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SAP组又较MAP组增高 (P <0 0 5 )。2 7例MAP患者血清TNF α、IL 6、IL 8和CRP水平在治疗后 3d已有下降 ,7d降至正常水平。 14例SAP患者血清TNF α、IL 6、IL 8和CRP水平在治疗后 7d明显降低 ,2 1d仍未降至正常水平。血清中TNF α、IL 6和IL 8可能与AP的严重程度相关 ,在临床上联合检测血清TNF α、IL 6、IL 8和CRP可用于AP的病情严重程度判定和观察治疗后疗效及病情恢复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动态监测SARS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 6(IL 6)含量变化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早期、恢复期以及出院后SARS随访者 ,并选择在SARS防治一线工作但未感染的健康医护人员和普通健康体检者与之对照分析。结果 :SARS早期组TNFα均值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恢复期组显著高于随访组、一线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 .0 1)。SARS早期组血清IFN α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0 1) ;恢复期组与一线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SARS早期组血清IFN 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恢复期组、随访组与一线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SARS早期组IL 6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随访组与一线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均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SARS的发病机制中病理损伤与细胞因子IFN、TNFα和IL 6有关 ,IFN具有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液免疫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方法:以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adeninenucleotidetranslocator,ANT)合成肽免疫液免疫小鼠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DCM组) ,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脾淋巴细胞中Th细胞亚群分布,ELISA法检测其血清细胞因子IFN γ、IL 4、IL 2、IL 6、TNF α的表达及其抗ANT自身抗体的产生。以不含肽的免疫液免疫小鼠为对照组。结果:DCM组小鼠Th1及Th2细胞亚群较对照组均有增多,以Th2更为显著,且Th1/Th2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 1) ;IL 4、IL 6和TNF α表达明显增高,而IFN γ和IL 2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 0 1) ;抗ANT自身抗体均为阳性,对照组为阴性。结论:ANT合成肽诱导扩张型心肌病时Th细胞均被激活,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在该病发病机理中起着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细胞因子对肾癌细胞株 786 0Fas表达以及FasAb介导凋亡的影响 ,单独或联合应用IFN γ ,IFN α ,IL 2 ,TNF α刺激 786 0细胞株 ,并以Fas单克隆抗体 (FasAb )诱导其凋亡。结果发现 ,IFN α、IFN γ均能显著上调 786 0细胞的Fas表达 (P <0 0 1,P <0 0 1)并促进FasAb诱导的凋亡 (P <0 0 1,P <0 0 1) ;IL 2、TNF α对 786 0的Fas表达及FasAb诱导的凋亡均无影响 ;IL 2不能增强IFN α、IFN γ诱导的Fas表达 ,亦不能促进凋亡。TNF α能增强IFN α诱导的Fas表达并促进凋亡 ,但不影响IFN γ诱导的Fas表达及其凋亡。结果表明IFN γ、IFN α可增强肾癌细胞株 786 0的Fas表达 ,并促进FasAb介导的凋亡。但其对FasAb介导凋亡的敏感性并不完全取决于Fas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和大便IL 2、IL 6、IFN γ的动态变化 ,及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119例腹泻患儿RV阳性率 6 3.0 % ,当年 11月份为高峰月。这些细胞因子在病程中呈不同的高峰时相 ,大便IFN γ达峰值最早 ,血清及大便IL 2达峰值最晚 ,大便IL 2与IL 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大便IL 2与IFN γ、IL 6与IFN γ、血清IL 2与IL 6、腹泻恢复时间与大便IL 2、血、便IL 2及IFN γ与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IL 2、IL 6、IFN γ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中发挥了重要的免疫调控作用 ,且与临床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血浆中的TNF、sIL 2R、IL 6、IL 4和IFN γ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双mAb夹心ELISA法检测HFRS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的水平 ,应用美国RA 10 0 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患者血清中ALT的水平。结果 :HFRS患者血浆中TNF、IL 6、IL 4、IFN γ和sIL 2R水平分别为 (95 .82± 12 .0 4 )、(36 2 .4 6± 14 1.2 6 )、(17.76± 3.5 2 )、(116 .18± 19.80 )ng/L及 (89882 0± 12 72 0 0 )U/L ,健康对照组依次为 (17.89± 1.6 8)、(4 3.81± 18.0 8)、(4 .86± 1.14 )、(7.5 7± 2 .4 1)ng/L及(6 6 730± 2 96 90 )U/L、(P <0 .0 1) ;患者血清中ALT的水平也显著升高 ,为正常对照的 4 .4倍。通过相关性分析 ,发现TNF、sIL 2R、IL 6和IFN γ水平与患者血清中ALT的水平高度相关 (P <0 .0 1)。结论 :HFRS患者体内TNF、sIL 2R、IL 6和IFN γ水平显著升高 ,且与患者体内ALT水平的升高高度相关 ,提示HTNV感染所致肝脏的损伤可能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在肺炎克雷伯菌脓毒血症时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与胸腺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动态检测感染 2 4h内血清TNF α的含量 ,同时用电镜观察胸腺细胞凋亡的形态和TUNEL法染色观察胸腺细胞凋亡量。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肺炎克雷伯菌后TNF α呈单峰样显著增加 ,峰值出现在感染后 6h ,为 10 .0 9ng(P <0 .0 1)。胸腺细胞凋亡在感染后逐渐增高 ,至 2 4h达高峰 4 5 .74 % (P <0 .0 1)。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可激活多种炎性介质和诱导胸腺细胞凋亡 ,胸腺细胞的凋亡不完全受TNF α控制。  相似文献   

15.
IL-18在实验性暴发型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IL 18在暴发型肝衰竭发生中的表达变化及对其他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采用D 氨基半乳糖 (D Gal) 90 0mg/kg与脂多糖 (LPS ) 10 μg/kg诱导BALB/c小鼠暴发型肝衰竭 ,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转氨酶 (ALT、AST )和肝组织病理、DNA梯形条带 ,评估肝损伤情况 ;用半定量RT PCR和相应的分析软件分析不同时间点肝组织中IL 18mRNA、TNF αmRNA和IFN γmRNA表达及ELISA方法检测血浆IL 18、TNF α和IFN γ的蛋白表达。结果 :D Gal/LPS给予后 4h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 ,7h小鼠开始死亡 ,10h死亡率达 80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 ,5h肝窦扩张、炎性细胞浸润、枯否细胞增生 ;7h肝细胞大量凋亡、坏死或肝组织出现大量出血性坏死 ;5h电镜示肝细胞核仁碎裂、线粒体肿胀或空泡变性 ;7h核仁边聚 ,呈半月型 ,表现为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 ,线粒体大部分空泡变性。DNA电泳显示 5h始出现梯形条带。正常小鼠肝组织IL 18mRNA有少量表达 ,TNF αmRNA、IFN γmRNA微量表达。给药后 ,三者的mRNA分别在 1h、 2h、 3h达高峰 ,血浆中TNF α、IFN γ水平与其mRNA变化显著正相关 (rTNF α=0 4 3,P =0 0 1;rIFN γ=0 6 9,P <0 0 0 1) ,而血浆IL 18与其mRNA表达无明显相关 (r= 0 12 ,P =0 2 5 )。本实验诱导的暴发型肝衰竭模型中 ,肝细?  相似文献   

16.
采用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别与BEL 740 2人肝癌细胞和抗CD2 8混合培养 ,检测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能力、CTL细胞的杀伤活性、培养上清IFN γ和TNF α的水平。结果发现 ,在BEL 740 2刺激细胞存在时 ,抗CD2 8促进增殖的最佳浓度为 6 μg/ml,而单一抗CD2 8不能刺激T细胞增殖。BEL 740 2细胞和抗CD2 8共刺激后IFN γ和TNF α分泌均比单纯BEL 740 2高 ,同时其诱生的CTL细胞杀伤BEL 740 2的能力也强于对照组 ,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 <0 0 1)。上述结果提示 ,抗CD2 8单抗共刺激诱导CD4+ 和CD8+ T细胞参与抗肿瘤免疫 ,使IFN γ、TNF α的分泌增多 ,增强了体外T细胞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SARS患者特异性SARS-CoV抗体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SARS患者特异性SARS CoV抗体IgG、IgM动态变化规律 ,探讨机体感染SARS CoV后免疫应答的可能模式及流行病学意义 ,为科学的防治SAR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ELISA测定北京地区最早感染SARS CoV的 3条传播链的SARS患者 4 7例 ,12 4份血清中SARS CoV特异性抗体IgG、IgM。其中 ,山西链 9人 ,13份血清 ;香港链 31人 ,84份血清 ;北京链 7人 ,2 7份血清。结果  3条传播链SARS患者IgM阳性率 73% ,IgG阳性率 86 %。IgM最早于发病第 6天出现 ,阳性率高峰在病程 2~ 3周 ;持续时间短 ,1月后 6 0 %患者IgM逐渐阴转。IgG最早也可在发病第 6天出现 ,阳性率高峰在病程 3~ 4周 ,3月后IgG抗体阳性率减少。机体感染SARS CoV后 ,抗体出现有 3种模式。结论 机体感染SARS CoV后 ,近 90 %患者可出现特异性IgG ,病程 3~ 4周阳性率最高 ;特异性IgM抗体在病程2~ 3周阳性率最高 ,但多数只持续 2 0~ 30d。特异性IgG抗体表现 3种免疫应答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华支睾吸虫 (肝吸虫 )病人用阿苯达唑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IL 2、sIL 2R和IFN γ水平变化情况 ,从分子水平探讨细胞因子在肝吸虫治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健康人作对照 ,肝吸虫病人在用阿苯达唑治疗前及治疗后 4周分别收集粪便 ,采集血清 ,做粪便克虫卵计数 ,用ELISA方法检测病人疗前和疗后血清IL 2、sIL 2R和IFN γ水平。结果 轻度感染组病人粪便虫卵全部转阴 ,转阴率为 1 0 0 % ,而中度感染组病人转阴率为 85 .71 %。轻度和中度感染组病人治疗前血清sIL 2R水平升高 ,IL 2水平降低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 <0 .0 1 ,有统计学意义。经口服阿苯达唑治疗后 ,血清sIL 2R水平降低 ,IL 2水平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P <0 .0 5。病人血清IFN γ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差异 ,疗前和疗后比较无变化。结论 肝吸虫感染后病人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异常 ,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经阿苯达唑治疗后免疫抑制状态得到改善 ;阿苯达唑治疗轻度感染的肝吸虫病人疗效较好 ,对于中度以上感染病人应适当增加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19.
对 15 9例应用国产左旋 18甲基炔诺酮皮埋避孕剂 (Cla型 )妇女血清中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自发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在该药应用早期 (<1 5年 ) ,血清中和PBMC分泌的IL 2和TNF 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PBMC分泌IL 6的水平则有所降低 ;而IFN γ未见明显变化 ,以上变化在中晚期 (1 5~ 6 0年 )基本恢复正常 ,并保持稳定。血清中IL 2、IL 6和TNF α的水平变化与PBMC自发分泌水平相关。PBMC在体外经PHA刺激后 ,分泌四种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20.
SARS康复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和免疫记忆T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完全康复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外周血针对SARS冠状病毒(SARS CoV)S抗原多肽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方法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经混合S抗原多肽刺激后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ELISPOT)检测 ,分析完全康复期SARS患者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反应。结果 当SARS CoV的S抗原混合多肽刺激后 ,只有SARS康复期患者的PBMC分泌大量的IFN γ。同时 ,IFN γ产生细胞的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此外 ,当用多克隆刺激剂 (PMA +ionomycin)刺激后 ,正常人和康复期SARS患者的PBMC产生等量的IFN γ及IFN γ产生细胞 ,两者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SRAS CoV不仅能诱导中和抗体的产生 ,而且还可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反应 ,并可在体内长期维持免疫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