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臂外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浅支交通1例王斌①刘德群①赵少平①在解剖1成年男性左上肢标本时,见其桡神经浅支与前臂外侧皮神经之间有交通支,这种变异较少见,约占5.1%,现报道如下:在距桡骨茎突16cm处前臂外侧皮神经分为前、中、后三支。中支在距桡骨茎突7cm...  相似文献   

2.
在3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察了冈上肌及其浅面斜方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分布。冈上肌肌腹长10.0±2.8cm,中部宽3.8±0.8cm,中部厚1.7±0.4cm,肌腱长3.5±0.4cm,宽3.1±0.3cm;覆盖在冈上肌浅面的斜方肌,肩峰处水平长15.5±2.7cm,中部厚1.6±0.3cm,在距止点1.5±0.5cm处为腱性结构,并与肩峰骨膜相延续。根据解剖学观察,设计了以冈上肌浅面的斜方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临床行睾丸静脉分流术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症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在34侧小儿标本上,解剖观测了睾丸静脉、腹壁浅静脉的起始、位置、外径及分离长度。结果:腹壁浅静脉由脐眄浅静脉汇成,以腹股沟为标志线,静脉在距前正中线3.5±0.8cm处,位于浅筋膜内几乎垂直下行注入大隐静脉,分离长度6.0±1.7cm,中1/3外径2.0±0.3mm。结论:腹壁浅静脉是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症较为理想的分流血  相似文献   

4.
颈7神经根与桥接尺神经缝合断面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臂丛颈7 神经根及桥接尺神经的显微解剖研究,为选择性颈7 神经根移位术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常规防腐尸体标本14 具(28 侧) ,在显微镜下暴露自颈7 神经根椎间孔处至干股交界处,测量其长度、两端神经直径。测量豌豆骨处尺神经主干及手背支的直径。结果:颈7 神经根自椎间孔至干股交界处的根干长度:左48 .2 ±7 .4 m m ;右44 .0 ±5 .8 m m ;出椎间孔处神经横、纵径分别为:左5 .8±0 .4 m m ,5 .2 ±0 .4 m m ;右5 .8 ±0 .4 m m ,5 .0 ±0 .5 m m ;干股交界处:左6 .0 ±0 .5 m m ,5 .2 ±0 .6 m m ;右5 .5±0 .4 m m ,5 .2 ±0 .5 m m 。尺神经( 豌豆骨近侧水平) 主干横径与纵径:左3 .6 ±0 .3 m m ,3 .2 ±0 .3 m m ;右3 .8±0 .3 m m ,3 .0 ±0 .2 m m ;手背支横径与纵径为2 .5 ±0 .2 m m ,1 .4 ±0 .2 m m ;右2 .6 ±0 .2 m m ,1 .3 ±0 .2 m m 。结论:选择性地保留部分颈7 神经根前股前内侧部分纤维,既能解决尺神经与颈7 神经根的周径匹配问题,又对健侧肢体感觉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在15具(30侧)新鲜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胸小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胸小肌血供主要来自胸肩峰动脉的胸肌支,外径约1.6±0.4mm,长约4.7±0.9cm.胸小肌主要由胸内侧神经支配,神经长5.2±1.0cm,横径为1.2±0.4。血管神经从胸小肌的中、外1/3处入肌。依据解剖学观察,设计将胸小肌止点连同喙突切取,移位固定到肱骨上端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10例,术式设计符合力学原理,且对胸小肌  相似文献   

6.
腓骨上段移植重建第1跖骨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为腓骨上段移植重建第1跖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具骨骼标本上,对腓骨上段及第1跖骨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腓骨上段、第1跖骨形态比较,横径:腓骨头为(2.1±0.3)cm,跖骨头为(2.1±0.2)cm;腓骨颈为(1.1±0.1)cm,跖骨体为(1.4±0.1)cm。长度:腓骨头为(2.2±0.3)cm,跖骨头为( 1.5 ± 0.2)cm。矢状径:腓骨头为(2.6 ± 0. 3)cm,跖骨头为( 1. 9 ± 0. 2)cm。跖骨长度为(5. 8 ± 0. 3)cm。结论:腓骨上段与第1跖骨形态相似,设计带血管的腓骨上段移植重建第1跖骨具有可行性,临床已应用4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用上唇方肌肌皮瓣转位修复面中部小型皮肤缺损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头标本上,解剖观察了上唇方肌的位置、形态和血液供应情况。结果:上唇方肌起点分3 部分,集中止于上唇、鼻翼和鼻唇沟附近的皮肤;供体面积为2 .4 cm ×2 .2 cm ×0 .2 cm ;血供主要来自面动脉终支和内眦动脉,其中面动脉在口角上方1 .5 cm 处的外径为1 .8 ±0 .2 m m ,入肌前可游离长度为1 .5 ~2 .0 cm ,可作为肌皮瓣的下蒂;内眦动脉的起点外径0 .8 ±0 .2 m m ,可游离长度为3 .1 ±0 .8cm ,可作为肌皮瓣的上蒂。结论:上唇方肌肌皮瓣转位可修复面中部小型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8.
桡神经浅支皮下段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桡神经浅支皮下段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上肢标本42例,解剖观察桡神经浅支的走行及分支分布特点。结果桡神经浅支距桡骨茎突(8.33±1.16)cm处自肱桡肌深层浅出,沿肱桡肌和桡侧腕屈肌之间于皮下前行,在桡骨茎突近端(4.58±1.06)cm处分为内、外侧支。外侧支在桡骨茎突掌侧面前行至拇指桡背侧成为拇指的感觉神经,内侧支则在桡骨茎突的近侧段绕向背侧,于桡骨茎突远侧(1.32±0.26)cm处在1、2掌骨中段水平分为第1、2掌背皮神经,进而成为手背桡侧半的感觉神经。桡神经浅支浅出处和肱桡肌的夹角为(20.7±3.16)°,桡神经浅支分为内、外两侧支间的夹角为(18.0±4.4)°,桡骨茎突水平内、外侧支的间距为(1.4±0.23)cm。结论(1)根据桡神经浅支的解剖学特点,在不同的损伤平面进行修复,以最大限度的恢复手部的感觉;(2)在应用含有桡神经浅支的皮瓣修复创面时,尽可能以神经为轴线,将神经置于皮瓣中央位置,以提高皮瓣的成活率和手术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骶前区静脉丛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骶前区静脉丛(Venous plexus of presacral region ,VPPSR) 的解剖学特点,为骶前区静脉破裂大出血的防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4 具成人尸体上,分虽观测VPPSR 的组成、管壁、瓣膜、长度及直径。结果:VPPSR 管壁薄、缺少静脉瓣,呈网状。VPPSR S1~5 横干的长度和直径( F 检验) 均有显著差异,P< 0 .05 。其长度平均( 珋x ±s) :S1 为3 .2 ±1 .5 cm ,S2 为4 .4 ±1 .0 cm ,S3 为3 .5 ±1 .1 cm ,S4 为2 .3 ±0 .9 cm ,S5 为1 .0 ±0 .3 cm ;其直径平均(珋x ±s) :S1 为1 .2 ±0 .7 m m ,S2 为2 .5 ±1 .5 m m ,S3 为2 .5 ±1 .5 m m ,S4为1 .7 ±1 .5 m m ,S5 为0 .9 ±0 .6 m m 。S4 椎体前穿通支静脉口径2 ~4 m m 占8 .8 % ,0 .1 ~1 .9 m m 占91 .2 % 。结论:VPPSR 解剖变异多、血管壁薄、缺少静脉瓣是引起VPPSR 损伤大出血甚至死亡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临床行睾丸静脉分流术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症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在34侧小儿标本上,解剖观测了睾丸静脉、腹壁浅静脉的起始、位置、外径及分离长度。结果:腹壁浅静脉由脐下浅静脉汇成,以腹股沟为标志线,静脉在距前正中线3.5±0.8cm处,位于浅筋膜内几乎垂直下行注入大隐静脉,分离长度6.0±1.7cm,中1/3外径2.0±0.3mm。结论:腹壁浅静脉是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症较为理想的分流血管。  相似文献   

11.
在3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尺动脉腕背支。该支于豌豆骨上方3.7±1.1cm处起自尺动脉,起始处处径为1.1±0.2mm,经尺侧腕屈肌穿过深筋膜,然后浅出至腕背部尺侧的伸肌支持带,其终末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及小鱼际区的皮肤。该动脉与尺神经经手背支伴行,可以尺动脉腕背皮支设计手背尺侧神经血管蒂皮瓣。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神经支切断术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膝关节神经支切断术治疗膝关节疼痛性疾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5侧常规防腐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股内侧肌支和上关节支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股内侧肌支在股骨内上髁上13.3±4.2cm处延续为膝关节支,在股骨内上髁后0.5±0.4cm、上2.8±1.2cm处分支,分布于膝关节内侧及前面内侧半;上关节支在股骨外上髁后1.3±0.5cm、上2.4±0.6cm处分支,分布于膝关节外侧及前面外侧半。结论:手术切断股内侧肌支膝关节支和上关节支治疗膝关节疼痛性疾患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前臂外侧皮神经替代桡神经浅支,根据中国人体质调查第一集统计216例中,此种变异有6例,占2. 8%± 1. 1%,较少见。笔者在制做标本时,发现右侧桡神经浅支缺如,该神经所分布的区域被肌皮神经的前臂外侧皮神经所代替,为积累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男性,约75岁,身长 155 cm,双上肢对称等长,左侧臂丛各分支走行正常,右侧肌皮神经的各肌支走行正常,前臂外侧皮神经由肌度神经分出后,在距肱骨外上踝平面的上方 1.5 cm处穿出深筋膜至皮下,该神经的起始部最宽径为2.9mm,经前臂的后外侧下行,在行程中先后…  相似文献   

14.
带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目的:提供带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在32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周围皮肤的血供情况。结果:腓浅神经(皮下段)近侧的血供为腓浅动脉深支的皮动脉、第1支肌间隔动脉,起始处外径分别为0.8mm、1.1mm;第1支肌间隔动脉穿出深筋膜前长为1.8cm。远侧则为腓动脉穿支之升支、降支的皮支和足背动脉皮支,起始处外径分别为0.9mm、0.7mm和0.8mm,穿出深筋膜前长分别为1.2cm、0.7cm和0.8cm。其神经支在神经干内或旁彼此吻合,构成纵向链式血管网,并借分支与皮肤、皮下及筋膜血管网沟通。结论:可设计带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5.
对手背皮神经的局部位置行程和供应范围的解剖观察中,见到有来自桡神经浅支、尺神经手背支、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后皮神经等分支支配,其中以桡神经浅支与尺神经浅支支配各2(1/2)指者多见,占84.4±3.4%。桡神经浅支分支的位置以茎突上方35—65mm 者多见。尺神经手背支多数在茎突水平处分成二支转至手背。桡神经浅支与尺神经手背支之间的吻合绝大部分都存在。  相似文献   

16.
在50侧成人支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臂下外侧皮肤,肢骨下1/3段外侧半的血供,桡侧副动脉为主要营养血管,其背侧支经肱桡肌和桡侧腕伸肌之间,循肱骨外上髁嵴下行,沿余分支分布邻近皮肤,肌肉和肱骨下外侧骨膜,终支抵外上髁附近与桡侧返动脉升相吻合,墨染面积,皮肤11.0cm×5.5cm,骨膜7cm×4cm设计臂下外侧皮(骨膜)瓣,以桡侧返血管为蒂逆行修复尺,桡骨中段骨下不连及皮肤缺损,以桡侧副血管蒂顺行修复肱  相似文献   

17.
改良肘关节内侧入路尺侧副韧带手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肘关节经肌肉入路尺侧副韧带(UCL)修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成人肘关节标本35侧,解剖观察尺侧副韧带前束、肘部屈肌总腱及尺、正中神经分支的解剖关系,并行摹拟手术。结果:UCL前束起于肱骨内侧髁的前下方,止于尺骨冠突内侧的小结节,UCL前束位于尺侧腕屈肌肱头、尺头之间的深层;尺神经在肘管中部与尺侧副韧带前束的平均距离为(0.9 ± 0. 1)cm,在肘管的远侧出口,距尺侧副韧带的尺骨止点(0.6±0.3)cm;尺神经至尺侧腕屈肌尺头肌支的入肌点距肱骨内侧髁的距离为(3.7±0.8)cm;正中神经最靠近切口的分支距切口的距离,在肱骨内侧髁和尺骨结节水平分别为(1.6±0.5)cm和(0.9±0.4)cm。结论:经尺侧腕屈肌的肱头和尺头之间、自肱骨内侧髁向前外侧至UCL尺骨止点以远约2 cm为一损伤较小的安全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8.
股外侧肌腱与肌骨外侧髁接触的解剖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髌骨半脱位致髌骨侧软骨面压力过度的形态学因素。方法:对50侧膝关节标本股外侧肌腱内面及其与股骨外侧髁的接触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股外侧肌腱内面呈随机圆形或圆形光滑面。其周围有滑膜皱襞附着,其长2.1±0.9(1。0-5。4cm),宽1.3±0.4(0.8-2.4)cm,与髌上囊以皱襞相隔。在屈曲90°时与肌骨外侧髁边缘相接触,接触处为光滑的骨软骨结构约1.0cm*0.8cm大小。模拟髌骨半脱  相似文献   

19.
在35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桡侧腕短伸肌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的关系,该肌神经来自桡神经的深支或浅支,可分离长度平无12.3cm以上,横径1.1mm,伴行动脉外径1.3mm,设计以神经肌支和伴行血管为蒂的桡侧腕短伸肌神经血管肌蒂,可转位修复正中神经损伤所致的前臂屈肌群的瘫痪。  相似文献   

20.
桡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为桡动脉与冠状动脉搭桥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27具成人尸体,上肢标本(其中左侧27侧;右侧25侧),分别进行解剖观察及测量,可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桡动脉长度、外径。结果:①桡动脉左侧长(10.3 ±1.2)cm;右侧长(10.2 ±1.2)cm。②左侧上、中、下段外径分别为:(4.2 ± 0.8)mm;(4. 1± 0.8)mm;(4.0 ± 0.8)mm。右侧上、中、下段外径分别为:(4.2 ± 0.9)mm;(4.1 ± 0.9)mm;(4.5 ± 0.8)mm。结论:桡动脉下2/3段位置浅表,并有足够的长度和管径,可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供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