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清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1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义文 《医学信息》2009,22(4):545-546
目的观察清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监床效果.方法采用自拟方清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10例,并与同期用西药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64%.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采用和胃降逆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行和胃降逆汤治疗,对照组行多潘立酮、硫糖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采用和胃降逆汤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慢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胃内胆汁反流情况.方法共51例患者入选,其中慢性胃炎患者45例,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6例, 慢性胃炎患者中浅表性胃炎17例,糜烂性胃炎21例,萎缩性胃炎7例;用Bilitec 2000便携式胆汁监测仪(瑞典Medtronic Synectics公司)分别对51例受试者行胃内24h胆汁持续监测. 获得胆汁反流指标,以胆红素吸收值>0.14作为异常指标.分析指标包括吸收值>0.14 的总时间百分比;胆汁反流次数;胆汁反流持续超过5min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结果不同类型慢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术后组之间各项胆汁监测指标相差显著.组与组间两两比较,慢性糜烂性胃炎组与胃部分切除术后组各项监测指标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相比较,除最长反流时间二者相差不显著外,其余3项胆汁反流(以胆红素吸收值,即abs>0.14为标准)指标后者均高于前者(P<0.01或0.05);胃部分切除术后组与各慢性胃炎组比较,前者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后者(P<0.01);慢性糜烂性胃炎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之间比较,各项胆汁反流指标无明显差异.根据各组患者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均数绘制的线图,可以观察到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及胃部分节除术后,胃内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成逐渐上升趋势.结论不同类型胃炎的胃内胆汁反流程度不同,胃粘膜损伤程度与胆汁反流程度成正相关,胃部分切除术后胃粘膜损伤最严重,胆汁反流亦最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核素判断肠胆反流为基础,分析胃蛋白酶原法诊断肠胆反流的可行性.方法 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患者29例,排除胃癌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6.8岁,平均术后时间67d(58~99d).口服99Tcm-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2h后,取"T"管胆汁,测定放射性活度来判断有无十二指肠胆道反流,将患者分为反流组和无反流组.以ELISA法测定两组受试患者胆管胆汁中的胃蛋白酶原Ⅰ、Ⅱ(pepsinogenⅠ、Ⅱ,PGⅠ、PGⅡ)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通过口服9Tcm-DTPA判断,29例患者中有11例存在肠胆反流,阳性率为37.93%.反流组与无反流组PGⅠ的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流组PGⅡ的质量浓度为(32.34±26.78)μg/L,明显低于无反流组[(112.50±127.09)μg/L](P<0.05).检测PGⅡ观察肠胆反流的阳性率为27.59%.结论 检测胆汁中PGⅡ法可以作为诊断十二指肠胆道反流的新方法,其可靠性稍低于口服99Tcm-DTPA后检测胆汁中放射性活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叶攀  王绍宾  谢静 《解剖与临床》2005,10(4):312-3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胆总管内径的超声影像学表现。方法:本组共99例,其中BRG53例为研究组,4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测量胆总管内径。结果:研究组53例中,有48例胆总管内径≥7mm(90.6%),平均(7.8±2.3)mm,对照组为(3.9±2.2)mm,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原发性BRG患者的胆总管内径扩张。  相似文献   

6.
伊托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继承  罗宜辉 《医学信息》2009,22(8):1576-1577
目的 探讨伊托必利和铝碳酸镁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服用伊托必利和铝碳酸镁,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和铝碳酸镁,治疗4周后观察症状和胃镜下病变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和胃镜下病变改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伊托必利和铝碳酸镁联合应用可显著缓解胆汁反流性胃炎.  相似文献   

7.
臧军 《医学信息》2010,23(2):500-501
目的分析胃内胆汁反流现象的相关因素,提供有助于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的,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胃镜检查时265例有黏液湖黄染和黏膜有胆汁斑块附着、且无胃手术史的患者和无胆汁反流慢性胃炎248例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内镜诊断和病理组织学改变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对比进行总结,分析其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特点。结果黏液湖黄染和黏膜黄染者多见于30~60岁的慢性胃炎患者,其它多见球部溃疡,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者占23.3%,病理组织学改变见胃小凹增生者极少。临床表现以上腹饱胀、进食胀痛多见,但无特异性表现。结论胆汁反流是慢性胃炎时内镜下多见的一种表现,也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重要的损害因素。Hp感染和胆汁反流对胃黏膜的损害是两个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文测定胃内 2 4小时胆汁含量 ,旨在探讨其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上的诊断价值 ,并于空腹和餐后测定胃窦的运动节律和强度 ,借以观察胃窦动力变化 ,了解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与胃窦动力的关系。方法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 4 2例 ,均符合下列条件 :①上腹和 (或 )胸骨后烧灼痛。②胃镜检查时在无明显恶心及注气过多的情况下粘液湖内有黄色粘液或胃窦部粘膜黄染。③胃镜观察及胃粘膜病理检查均见炎症存在 ;对照组 2 8例 ,为非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 ,胃镜及病理证实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9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8例。应用Bilitec 2 0 0 0型便携式 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曲美布汀在微创胆道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确诊的微创胆道术后并发胆汁反流性胃炎7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I组)和对照组(II组),其中I组(n=38)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片40mg qd+铝镁加混悬液15ml(1.5g)tid+马来酸曲美布汀片200mg tid;II组(n=41)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40mg qd+铝镁加混悬液15ml(1.5g)tid+多潘立酮片10mg tid。治疗8w后,观察上腹痛、腹胀、嗳气、烧心或胸骨后痛、恶心或呕吐等症状以及发作频度,并于第8周通过胃镜和空腹胃内容物PH值及甘胆酸含量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治疗8w后两组患者腹胀、嗳气、烧心、上腹痛或胸骨后痛,以及恶心或呕吐等症状比较治疗前均得到有效缓解(P0.05),曲美布汀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胃镜检查可见:曲美布汀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胆汁酸反流均得到有效控制,对两组空腹胃内容物检测的结果显示:两组中甘胆酸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且胃酸PH值均回到正常范围内。结论:曲美布汀在微创胆道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中能有效减轻不良症状、保护胃黏膜,可作为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肝脏硬度值(LSM)与脾静动脉血流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PBC患者83例(PBC组),其中男性10例,女性73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1.2岁;病程2.8~12.4年,平均病程7.2年。正常体检者50例(对照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39例;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50.3岁。分别做超声脾静动脉检查和LSM检测,统计分析LSM与脾静动脉血流学参数[脾脏厚径、脾脏长径、脾静脉内径、脾静脉最大流速、脾静脉平均流速、脾动脉最大流速、脾动脉最小流速、脾动脉阻力指数(SRI)]的相关性。结果 根据Scheuer分期评分系统对标本进行病理分期:Ⅰ期18例,Ⅱ期20例,Ⅲ期9例,Ⅳ期36例。PBC组LSM明显高于对照组[12.4(7.3~20.5) kPa vs 5.1(3.8~6.3) kPa。P <0.01]。脾脏厚径、长径和内径PBC组均大于对照组[(45.4±13.4) mm vs (31.3±5.6) mm、(127.7±36.3) mm vs (90.7±5.6) mm、(8.5±2.8) mm vs (6.5±0.7) mm...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酸和胆汁反流的发生情况.方法 RE患者85例及健康志愿者20例,应用Digitrapper MKⅢ便携式pH监测仪及Bilitec 2000便携式胆汁监测仪同步监测食管24h pH变化及胆汁反流.结果 RE组有酸和胆汁共同反流者为53例(62.4%),单纯酸反流者26例(30. 6%),单纯胆汁反流者3例(3.5%),无任何反流者3例(3.5%).RE组中酸及胆汁反流次数、持续反流大于5min次数、最长持续反流时间及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男女之间比较,各种反流无差别.结论胆汁反流与酸反流同样常见于RE患者,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同步动态监测食管pH值及胆汁变化对R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门电路调控血池成像技术探讨隐匿性冠心病(LCHD)患者的心脏灌注与舒缩的功能学变化特点,旨在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选择164例患者,分3组。LCHD组39例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8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50.0岁。阴性对照(NC)组46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13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7.3岁。阳性对照组(即陈旧心肌梗死组,OMI组)79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6例;年龄26~83岁,平均年龄57.4岁。分别进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门电路调控心室功能闪烁显像,各组参数分析比较时,将年龄作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然后进行F检验。结果除最大充盈时间(TPFR)外,3组间左心室舒缩功能参数(LVEF、PFR和PER)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LCHD组与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CHD组泵功能显著高于OMI组(P0.01)。LCHD组左心室功能参数分析的结果显示,心脏充盈、收缩变化幅度未超过20%,心脏代偿掩盖其器质性变化。结论 LCHD的功能影像学特征呈现为可逆性放射性缺损或分布减低,对心脏舒缩功能的损伤程度明显低于OMI组。门电路调控的闪烁成像技术应用于LCHD早期无创诊断,可发现心脏轻度器质性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胃术后患者食管内酸及胆汁反流情况.方法胃术后患者57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4组,A组为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残胃吻合患者,共15例,B组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Billroth Ⅰ型吻合患者,共9例 ,C组为无端胃大部切除术后Billroth Ⅱ型吻合患者,共24例,D组为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患者共9例;正常对照组20例,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1~68岁,平均( 43.1±12.4)岁,均无胃食管反流症状,内镜证实无食管下段炎症,并排除消化道及严重全身器质性疾病.食管内pH及胆汁监测前分别对A、B、C、D 4组患者根据烧心、反酸、胸痛、呕吐胆汁每一症状不同程度进行症状评定及记分,计算出总积分.用Digitrapper MKⅢ型便携式pH监测仪及Bilitec 2000便携式胆汁监测仪(瑞典Medtronic Synectics公司)行食管内24h pH及胆汁监测.结果胃不同类型手术组患者D组症状积分高于A、B、C 3组(P值分别<0 .05,0.05,0.01),而其食管内酸及胆汁反流指标并不高于A、B、C 3组,提示全胃切除术后的不适症状与食管内的酸及胆汁反流无关.食管内pH监测发现A、B、D 3组反流时间%并不高于对照组(P>值0.05),C组酸反流时间%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及A、B、D 3组(P 值<0.01,0.05,0.01,0.01),而后3组之间无差异.食管内胆汁反流监测发现A、C 两组胆汁反流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值均<0.01),B、D两组较对照组无差异,各手术组之间比较,食管内胆汁反流次数A组>B、D两组,C组>D组,反流大于5min次数A、C两组>B、D两组,最长反流时间、反流时间百分比A组>B、C、D 3组,B、C、D 3组间差别不显著,总体分析,食管内胆汁反流A、C两组>B、D两组.结论同步动态监测食管pH值及胆汁变化对不同类型胃手术患者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 2 4小时Bilitec2 0 0 0胆汁检测仪检测胃大部切除术 (毕Ⅱ式 )后患者的胆汁反流情况 ,观察铝碳酸镁对患者症状、胃镜下粘膜炎症和胆汁反流改变情况。方法  2 0 0 0年 2月~ 2 0 0 1年 2月在我院胃镜室收集胃大部切除术 (毕Ⅱ式 )后胆汁反流性胃炎和吻合口炎患者共 18例 ,随机给予铝碳酸镁或硫糖铝片剂 (每次 1克 ,一日 3次 )治疗 4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反流症状积分、内镜下残胃和吻合口炎症和2 4h胆汁反流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一周两组药物均能显著改善患者反流症状积分 (P <0 0 1) ,两组药物治疗组间在一周、两周和四周…  相似文献   

15.
2.123 胃肠起搏治疗消化系疾病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泰士WCH型胃肠起搏仪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十二指肠胃胆汁反流、便秘等疾病.方法 1.病例①根据罗马Ⅱ方案确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25例,男性7 人、女性18人,平均年龄56.7岁;②3例为十二指肠胃内胆汁反流病例,均为胆囊切除术后 ,女性,平均年龄55岁;③顽固性呃逆1例,男性,55岁;④高选择迷走神经切除后发作性呕吐,男性,57岁.2.方法应用泰士WCH型胃肠起搏仪治疗病人,每天1次,每次30min, 10次为1个疗程.电极位置分别放在胃体和胃窦及合并便秘者加以肠起搏,调节合适的幅值 .结果从25例胃肠起搏仪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结果看,上腹痛、腹胀、嗳气、餐后饱胀、反酸及排便均不同程度显效.十二指肠胃胆汁反流的3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1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及1例高选择迷走神经切除后发作性呕吐患者,应用胃电起搏治疗,症状缓解.结论胃肠电刺激可改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99m)TcO_4~-唾液腺动态显像评价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唾液腺动态显像对2016年3月~2018年9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前、后的唾液腺摄取和排泌功能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将患者按年龄段分成4组:30岁、30~40岁、41~51岁,51岁;病理类型分为3组:鳞状细胞癌、泡状核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分析头颈部肿瘤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对放疗后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有无差异。结果:放疗后患侧和健侧唾液腺摄取率与排泄率均比放疗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部肿瘤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对放疗后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99m)TcO_4~-唾液腺动态显像能很好地评价放疗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唾液腺功能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7.
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 (GERD)一常见并发症 ,不幸的是食管炎准确的诊断通常需用有创性的内窥镜检查。作者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无创性 99m Tc- MIBI胸 SPECT显像探测GERD患者中食管炎的作用。方法 此研究包括经内窥镜检查诊断并依据 Savary-Miller评分系统评定为食管炎的 40例 GERD患者 (女 16例 ,男 2 4例 ,平均年龄 47.0± 10 .7岁 ) ,所有患者静脉注射740 MBq99m Tc- MIBI后 10 min作胸 SPECT显像 ,探测并评级食管炎。结果 在内窥镜检查结果的基础上 ,99m Tc- MIBI胸SPECT显像探测食管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24小时Bilitec2000胆汁检测仪检测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后患者的胆汁反流情况,观察铝碳酸镁对患者症状、胃镜下粘膜炎症和胆汁反流改变情况. 方法2000年2月~2001年2月在我院胃镜室收集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后胆汁反流性胃炎和吻合口炎患者共18例,随机给予铝碳酸镁或硫糖铝片剂(每次1克,一日3次)治疗4周.  相似文献   

19.
~(99m)Tc─EHIDA胃显像诊断碱性返流性胃炎方法的探讨王耀红,吴金臣,郑光礼,李晓东(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核医学科)我院内科自1991年4月至1995年3月,对胃镜诊断的碱性反流性胃炎(ARG)组40例,及胃镜检查无碱性反流性慢性胃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 Tc-MIBI)双时相联合延迟断层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术前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为PHPT患者6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42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8.5岁。静脉注射~(99m) Tc-MIBI 370 MBq后行双时相显像,然后再行颈胸部断层显像;同期行颈部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所有影像诊断均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对3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9m) Tc-MIBI双时相联合延迟断层显像诊断PHPT 58例,病灶检出率93.55%;其中1例甲状旁腺瘤内伴有囊性变和3例甲状旁腺增生~(99m) Tc-MIBI双时相联合延迟断层显像未被检出。颈部超声诊断PHPT 40例,病灶检出率为64.52%(40/62)。CT诊断PHPT 42例,病灶检出率为67.74%。超声和CT对3例异位甲状旁腺病灶未检出。~(99m) Tc-MIBI双时相联合延迟断层显像对病灶检出率高于超声和CT,与超声、C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7、13.23,P 0.05)。超声对病灶检出率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P 0.05)。结论 ~(99m) Tc-MIBI双时相联合延迟断层显像在术前定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