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INSM1)在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INSM1、Syn、CgA、CD56在肺小细胞癌(26例)、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3例)、肺类癌(23例)、肺腺癌(72例)及肺鳞癌(52例)中的表达。结果(1)INSM1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总阳性率为87.5%,显著高于肺腺癌(2.8%)和肺鳞癌(1.9%)(P<0.0001)。(2)INSM1在肺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中的敏感性分别为88.5%和78.3%,与Syn(88.5%和82.6%)及CD56(88.5%和78.3%)相似,显著高于CgA(57.7%和39.1%)(P<0.0001);INSM1在肺类癌中的敏感性为95.6%,与传统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组化标志物(Syn、CgA、CD56)相似(P>0.999)。(3)INSM1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8%和1.9%,与Syn和CgA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显著高于CD56(P<0.05)。(4)在37℃1 h孵育一抗,INSM1在小细胞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肺类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6%、52.2%和30%;在4℃孵育一抗过夜,INSM1在三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8.5%、78.3%和95.6%;一抗在4℃孵育过夜条件下,INSM1阳性率均高于37℃1 h的孵育条件。在4℃过夜和37℃1 h两种不同孵育条件下,小细胞癌的检测结果一致性为0.8354,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为0.2868,肺类癌为0.0390。结论INSM1是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比较可靠的标志物,在4℃过夜条件下孵育一抗的检测结果比较可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INSM1)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中的表达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48例GEPNEN和40例胃肠胰非神经内分泌肿瘤中INSM1、Cg A、Syn和CD56的表达,并分析其与GEP-NEN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48例GEP-NEN中,INSM1的阳性率为81. 3%,而Cg A、Syn和CD56的阳性率分别为50%(24/48)、89. 9%(43/48)和66. 7%(32/48),INSM1、Cg A、Syn和CD56在胃肠胰非神经内分泌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 (0/40)、10. 0%(4/40)、12. 5%(5/40)和10%(4/40),INSM1、Cg A、Syn和CD56在GEP-NEN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胃肠胰非神经内分泌瘤中的表达(P 0. 05);INSM1主要表达于食管、胰腺和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中,与Cg A、Syn和CD56表达不同,INSM1表达与GEP-NEN分级无关(P 0. 05)。INSM1对GEP-NEN诊断的灵敏度高于Cg A,特异度与Cg A、Syn和CD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INSM1属于新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可与Cg A、Syn和CD56联合检测用于GEP-NEN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子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对18例SCCC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8例SCCC患者年龄30~69岁,平均40岁。SCCC患者临床表现均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妇科检查:子宫颈肿块或子宫颈糜烂。组织学特征:SCCC肿瘤细胞小而一致,可呈圆形似淋巴细胞,但较淋巴细胞大,或呈雀麦形,或部分呈短梭形,细胞质少,境界不清,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深染,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通常表达CKpan,并不同程度地表达Syn、NSE、Cg A、CD56和p16。原位杂交:检测4例肿瘤细胞HPV 16/18阳性。超微结构:肿瘤细胞内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随访10例SCCC,6例患者2年内死亡。结论 SCCC属神经内分泌癌,是子宫颈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其发生可能与HPV 16/18感染有关。CKpan、Syn、Cg A、NSE和CD56是SCCC的免疫标志物,有利于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羧酸转运蛋白4(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s 4,MCT4)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2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和48例子宫颈正常组织中MCT4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CT4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1.9%(59/72),明显高于子宫颈正常组织(35.4%,17/4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48,P<0.001)。MCT4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χ2=5.389,P=0.020)和淋巴结转移(χ2=4.706,P=0.030)有关,与患者年龄(χ2=1.238,P=0.266)、肿瘤分化程度(χ2=0.530,P=0.467)及浸润深度(χ2=1.300,P=0.254)无关。结论 MCT4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生物行为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61例胃MANEC的临床病理资料,重新阅片及免疫组化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光镜下所有肿瘤均由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两种成分构成,且两种成分各占比例均30%。免疫表型:腺癌成分CK、CEA均阳性,神经内分泌成分15例Syn、CD56、CgA均阳性;20例CgA、Syn均阳性,CD56阴性;24例CD56、Syn均阳性,CgA阴性;2例CD56、CgA均阳性,Syn阴性。61例中5例失访,18例健在,38例死亡。结论胃MANEC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预后较差,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可做出准确诊断,并对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TF1、CK5/6、p63和napsinA联合检测在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分别检测30例肺鳞状细胞癌和30例肺腺癌中TTF1、CK5/6、p63和napsinA的表达.结果 CK5/6、p63、TTF1和napsinA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7%、100%、20%和0,同时在肺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20%、86.7%和90%.单个标志物中,CK5/6阳性和napsinA阴性对肺鳞状细胞癌与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联合标志物检测中,p63和CK5/6共同表达阳性与TTF1和napsinA共同表达阴性在肺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 TTF1、CK5/6、p63和napsinA联合检测可鉴别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p63和CK5/6共同阳性表达与TTF1和napsinA共同阴性表达更加支持肺鳞状细胞癌,而非肺腺癌,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D147蛋白、MMP-9 mRNA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RT-PCR技术检测10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对照组)和4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外科手术切除标本组织中CD147蛋白、MMP-9 mRNA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分别对CD147和MMP-9 mRNA的表达进行平均光密度和灰度分析.结果 CD147蛋白和MMP-9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高于对照组慢性子宫颈炎组织(P值均<0.01);有淋巴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1、P<0.05);CD147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低分化组表达与中分化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MMP-9 mRNA表达为低分化组高于中分化组(P<0.05).结论 CD147蛋白和MMP-9 mRNA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呈高表达,它们之间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通过表面扩散累及子宫内膜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通过表面扩散累及子宫内膜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眼观:子宫颈见隆起型肿物,子宫内膜局部见一菜花样肿物,余内膜均粗糙。镜检:子宫颈浸润性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沿表面扩散至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伴肉瘤样化生及子宫腺肌症。免疫表型:子宫颈肿物:p16、CK8/18、CK19和PTEN均(+),CD138表面癌细胞及原位癌细胞着色强,深部癌细胞着色弱或阴性。子宫内膜肿物:p16、CK19和PTEN均(+),CK8/18(局灶+),CD138表面癌细胞及原位癌细胞着色强,深部癌细胞着色弱或阴性。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CKpan、CK17和p63均(+),EMA(部分+),p53(散在+),CK7、ER和PR均(-),Ki-67增殖指数约70%;子宫内膜肉瘤样化生区:vimentin、CK17、p63均(+),CKpan(部分+),CD10、desmin、SMA、MyoD1和Myogenin均(-)。结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通过表面扩散累及子宫内膜较罕见,其扩散机制可能与基因改变和(或) CD138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HPV L1蛋白和p16在子宫颈各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子宫颈病变进展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各种子宫颈病变(CIN1级18例、CIN2级9例、CIN3级8例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6例)中HPV L1蛋白和p16的表达.结果 HPV L1蛋白在各种子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为26.8%.其中HPV L1在CIN1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9%,CIN2为44.4%,CIN3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均无表达.p16在各种子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为68.3%,其在CIN1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9%,CIN2为77.8%,CIN3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均表达阳性.100%CIN3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为p16+/HPV L1-,而61.1% CIN1中为p16-/HPV L1+或p16-/HPV L1-.结论 随着子宫颈病变的进展,HPV L1阳性表达率降低而p16阳性表达率增高.p16+/HPV L1-提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有进展的可能,而p16-/HPV L1+和p16-/HPV L1-可能为无进展的或潜在消退的子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 SCNE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SCNEC的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患者年龄27~72岁,中位年龄47岁;肿瘤中位直径3 cm。27例为单纯性小细胞癌,7例合并其他类型癌或癌前病变。免疫表型:33例(97.06%)至少出现一项神经内分泌标志物阳性,仅1例活检病例Syn、CgA、CD56均阴性,被误诊为低分化子宫颈腺癌;Syn、CgA、CD56、CKpan、p16、TTF-1阳性率分别为91.18%、55.88%、88.24%、82.35%、100.00%、47.06%。Ki-67增殖指数为40%~90%。2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90个月,18例存活(66.67%),5年累积生存率为28.9%,3例有复发及远处转移。统计结果显示肿瘤直径与总生存期有关,是影响SCNE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SCNEC有高度侵袭性,初诊多为活检标本,确诊需结合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肿瘤直径是影响SCNEC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GRP94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32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3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GRP94蛋白的表达,分析GRP94表达情况与子宫颈癌之间的关系.结果 GRP94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P<0.05),并呈现出向核周集中的趋势.结论 GRP94的高表达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组氨酸三聚体核苷结合蛋白1(histidine triad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1,HINT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HINT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82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56例癌旁组织中HINT1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分析其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HINT1mRNA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HINT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晚期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INT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早期喉鳞状细胞癌组织(P<0.05)。结论 HINT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可能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3、4、7在子宫颈正常组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包括CIN1、2、3)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例正常子宫颈组织、12例CIN1、15例CIN2、28例CIN3和22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1、3、4、7的表达。结果从正常子宫颈组织→CIN1/2→CIN3→浸润性鳞状细胞癌,Claudin-1、3、4、7的表达逐渐增加。CIN3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与正常组织及CIN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3与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audin-1与Claudin-7、Claudin-3与Claudin-4的表达强度随疾病的进展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Claudin-1、3、4、7可能与子宫颈鳞状上皮的恶性转化相关,联合检测Claudin-1、3、4、7的表达可作为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DF-15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探讨GDF-15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侵袭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85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子宫颈组织中GDF-15、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分析GDF-15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GDF-15与EMT相关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子宫颈组织相比,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DF-15、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DF-15表达与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_s=0.422,r_s=0.374),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_s=-0.305)。结论 GDF-15与EMT相关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异常表达,过表达GDF-15在子宫颈癌的发生、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诱导子宫颈癌EMT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8例早期子宫颈小细胞癌和40例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子宫颈小细胞癌的3年总生存率及临床病理特征对生存率的影响,采用Cox回归模型明确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 18例子宫颈小细胞癌中位年龄39岁,40例鳞状细胞癌中位年龄47岁,小细胞癌患者的中位年龄低于鳞状细胞癌(P0.05)。早期子宫颈小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4.4%,脉管瘤栓发生率38.9%,复发率33.3%,均明显高于鳞状细胞癌(P0.05)。早期子宫颈小细胞癌术后3年生存率为61.1%,鳞状细胞癌为92.5%,早期子宫颈小细胞癌的生存率明显低于鳞状细胞癌(P0.05)。临床分期、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是影响子宫颈小细胞癌预后的危险因素。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以上各临床病理特征均不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子宫颈小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相比,其早期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易复发,预后较差。临床分期、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是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但不是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子宫颈癌△Np63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Np63蛋白表达在子宫颈癌不同组织学类型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43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包括15例CIN1,6例CIN2和22例CIN3),21例角化型和33例大细胞非角化型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癌)、40例腺癌、4例神经内分泌癌、4例腺鳞癌、2例移行细胞癌、2例玻璃样细胞癌和1例腺瘤样基底细胞癌的标本选自韩国高丽大学安岩附属医院和延边妇幼保健医院病理科,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Np63蛋白在上述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p63蛋白在所有子宫颈鳞癌标本中呈阳性表达,而在所有腺癌则为阴性。随着CIN病变级别的增加,△Np63蛋白表达的分布范围也逐渐增多,而且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子宫颈癌中,合并鳞状细胞分化(associatedwithsquamousdifferentiationofuterinecervix)的病变区△Np63表达增强,但在腺性分化和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区域△Np63则不表达。结论△Np63蛋白检测对区分子宫颈癌组织学类型的具有重要意义,且对子宫颈腺癌的鉴别诊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关系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对35例SCCC进行检测及PCR法进行HPV检测并分型。结果患者年龄29~76岁,中位年龄47岁。临床表现主要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组织学上28例为单纯型小细胞癌,7例合并其他类型癌或癌前病变。镜下见小而深染的圆形或短梭形肿瘤细胞,呈巢状或条索状排列,胞质稀少,核仁不明显,坏死及核分裂象多见。免疫表型:神经内分泌标志物NSE(30/35)、CD56(27/35)、Syn(28/35)、CgA(20/35)阳性;其他标志物p16(29/35)、PAX-8(3/35)、TTF-1(15/35)及p63(12/35)阳性;Ki-67增殖指数均50%。27例HPV检测结果为阳性,8例为阴性。29例随访时间3个月~6年,4例复发或转移,8例死亡。结论 SCCC组织学形态与其他部位小细胞癌类似,其发病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常表达p16及TTF-1,PAX-8多呈阴性;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颈病变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 TLR4)介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2例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ilial neoplasia, CIN)以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LR4、PI3K、AKT、NF-κB蛋白的表达;抽提石蜡组织总DNA,用PCR法检测组织中HPV 16的感染情况。结果在慢性子宫颈炎、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LR4、PI3K、AKT和NF-κB 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2.0%、59.4%、77.8%,28.0%、56.3%、73.0%,24.0%、56.3%、79.4%,8.0%、48.4%、81.0%,并且随着子宫颈病变的加重表达增强(P<0.05);HPV 16在3组子宫颈病变组织中的感染率分别为8.0%、48.4%和81.0%(P<0.05)。 TLR4、PI3K、NF-κB蛋白及HPV 16均与子宫颈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PI3K和AKT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NF-κB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LR4分别与HPV 16(r=0.303,P=0.015;r=0.633,P=0.000)和PI3K(r=0.254,P=0.045;r=0.386,P=0.003)密切相关;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I3K与AKT密切相关(r=0.298,P=0.018)。结论 HPV 16感染上调TLR4在CIN中的表达,TLR4介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共同作用对子宫颈上皮从炎症→CIN→子宫颈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PV 16的感染可能是影响通路分子表达改变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噬标志物LC3B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蛋白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例正常子宫颈和126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C3B及Ki-67的表达。结果 LC3B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子宫颈上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3B与 Ki-67表达呈负相关(rs =-0.248,P<0.05)。结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LC3B的表达降低,自噬活性减弱可能促进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该发现为进一步探究自噬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RIM1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微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并结合光密度分析CRIM1蛋白的组织表达;采用CD34内皮标记及Weinner计数法检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通过真核表达质粒pCMV3-CRIM1转染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iHa细胞获得CRIM1基因过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癌细胞中p-ERK和VEGF的表达,并利用ERK抑制处理癌细胞,观察ERK信号抑制对VEGF表达的影响;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蛋白含量。分别利用CCK-8实验和Matrigel管腔形成实验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的增殖和管腔形成能力。结果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RIM1表达水平(200 039±163 274.86)显著高于慢性子宫颈炎组织(28 258.0±16 606.04,P 0.001),且CRIM1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MVD表达呈正相关(r=0.546,P0.01)。CRIM1基因转染诱导SiHa细胞VEGF表达水平升高(P 0.001),且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也升高(P 0.01)。CRIM1转染后的癌细胞上清液刺激下的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和管腔形成能力均显著增强。CRIM1基因转染诱导SiHa细胞p-ERK和VEGF蛋白表达上调,而ERK抑制剂(U0126)能显著抑制CRIM1诱导的VEGF上调。人重组蛋白CRIM1直接作用于SiHa细胞后,VEGF蛋白表达及上清液中VEGF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CRIM1促进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微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CRIM1激活ERK1/2-VEGF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