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上颌动脉第2、3段交界处主要分支的走行及规律,为该部位的动脉结扎、肿瘤切除和颅面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颞下入路解剖28具成人尸头,观测上颌动脉第2、3段交界处主要分支的起始、走行、外径、长度和毗邻关系。结果上颌动脉第2、3段交界处主要分支有颞深前动脉、上牙槽后动脉和眶下动脉,主干及分支起始、走行变异常见。上颌动脉第2段走行于翼外肌浅面的有52侧(92.86%),走行于深面的有4侧(7.14%),外径为(2.46±0.42)mm;颞深前动脉共干外径为(1.47±0.42)mm,长度为(7.67±2.62)mm,单干外径为(1.16±0.34)mm,颞深前-上牙槽后动脉起始处间距为(7.01±2.65)mm;上牙槽后动脉共干外径为(1.93±0.32)mm,长度为(4.81±2.44)mm,单干外径为(1.75±0.42)mm,长度为(8.40±3.29)mm;眶下动脉外径为(1.52±0.30)mm,长度为(8.46±2.29)mm,眶下-上牙槽后动脉起始处间距为(7.20±3.88)mm。结论熟悉上颌动脉第2、3段交界处主要分支的解剖学资料对指导该部位手术,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经乳胶灌注防腐成人下肢标本20侧及新鲜成人下肢标本2侧,观察股深动脉的起点方位及分支类型,测量股深动脉及各分支长度和外径以及各分支起始部的角度.结果 股深动脉主要从股动脉后方(36.4%)和后外侧方(36.4%)发出,旋股内侧动脉从股深动脉发出(72.7%),从股动脉发出(27.3%).各主要血管的长度为:股深动脉(19.22±10.19) mm,其根部距腹股沟韧带的距离为(38±11.78)mm;旋股内侧动脉(12.56±6.17) mm;旋股外侧动脉(13.93±11.04) mm.各主要血管的外径为:股深动脉(5.20±1.57)mm,旋股内侧动脉(3.64±0.99) mm,其升支(2.66±0.99)mm;旋股外侧动脉(4.48±1.19) mm,其升支(2.12±0.59) mm.旋股内侧动脉升支以与主干成接近90°的夹角;旋股外侧动脉与其升支间约呈115.82°夹角.结论 熟悉股动脉应用解剖,有利于完善这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固定后的成年尸体27具(男18,女9)解剖显露腹壁下血管,对动脉及其分支的起始位置、长度、管径、行程等作了观测;对静脉观测了在其汇合前的行程、支数和管径(将动、静脉压扁后测其外径)。结果如下。一、腹壁下动脉的起源、发出部位、长度,外径:54侧腹壁下动脉均为单支型,其中53例发自髂外动脉,发出部位:在腹股沟韧带上方者50侧,仅3侧在其后方。起点至腹股沟韧带的垂直距离:右侧为14.0±8.0(0~47.5)mm,左为15.1±8.0(0~40)mm。罕见1例(左侧)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9.8mm处起自旋股内侧动脉,折向上行,穿腹股沟韧带深面达腹前壁,入脐外侧襞。腹壁下动脉长度(自起点至分出终末支处):右侧134.1±23.6(100.0~  相似文献   

4.
用解剖和血管透明方法对32侧成人、5侧婴儿下肢骨滋养动脉的起始、长度、口径、走行及骨内分布进行观测.胫骨滋养动脉一支者占96.88%,起始于胫后动脉者占69.70%, 主干平均长度42.41±9.53mm.起始处外径1.41±0.61mm.人骨处外径0.71±0.14mm.髓腔内,滋养动脉分为升降二支髓动脉,后者向胫骨两端呈树状分支.在骨皮质内,髓动脉与骨膜动脉的分支吻合.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解剖1例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后交通动脉缺如(图1),现报道如下:右侧后交通动脉缺如.左侧后交通动脉在视交叉外侧由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下内侧壁发出(距左侧颈内动脉分叉处0.69 mm,距左侧颈内动脉穿出硬脑膜的距离为8.53 mm),之后沿乳共体外侧穿过脚间池,在后床突上方向后行,与椎基底动脉的左侧大脑后动脉吻合.左侧后交通动脉长1.18 cm,管径1.58mm,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无明显变异(国人左侧后交通动脉长度在0.70~2.60 cm,管径在0.40~3.24 mm之间[1]).左侧后交通动脉发出有3支穿支动脉,较粗大的一支为乳头体前动脉,管径为0.33 mm.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带血管蒂髂骨(膜)瓣转位修复腰椎峡部不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骶外侧血管上支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情况。结果:骶外侧动脉上支经第1骶前孔出骶后孔,终末支行向外上,沿髂后上棘走行并分出髂骨膜支。骶外侧动脉上支外径1.2±0.3mm,髂骨膜支外径0.4±0.2mm,长度1.5±0.6mm;第5腰动脉背侧支穿经第4、5腰椎横突间浅出,发出吻合支向下行经肌间隔与骶外侧动脉上支吻合,外径0.5±0.2mm,长度2.5±0.9cm。结论:以骶外侧血管上支为蒂髂骨(膜)瓣转位可用于修复腰椎峡部骨缺损、骨不连。  相似文献   

7.
解剖观测54具成尸的胃后动脉和胃上动脉。(1)胃后动脉出现率85.2%,平均长度3.6±0.1cm,起始部平均外径1.6±0.4mm。该血管起自脾动脉,分布于胃体后壁的上部。(2)胃上动脉出现率44.4%,平均长度20.4mm,起始部平均外径1.2mm。该血管起自左隔下动脉,分布于胃底后壁、贲门及食管腹段后壁。文中探讨了两动脉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腋窝穿支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阴阜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带毛皮瓣。方法选用30侧成人尸体标本15具(30侧),通过乳胶灌注、巨微解剖等方法,重点观测:①腋窝穿支血管的起源、分支与吻合;②腋窝穿支血管的外径与长度。结果腋窝底部皮肤有3种穿支:①胸背动脉第1皮支:出现率96.7%,起始外径(1.2±0.3)mm;②胸外侧动脉第1皮支:出现率90%,起始外径(1.2±0.2)mm;③腋动脉直接穿支:出现率93.3%,起始外径(1.4±0.3)mm。结论腋窝区皮肤血供丰富,解剖恒定,至少有一条皮穿支可遴选为血管蒂设计带毛穿支皮瓣,修复因肿瘤根治术后、烧伤、创伤等原因导致的带毛区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解剖下经额底纵裂入路及相应的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相关指标,分析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结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完整浸泡于10%福尔马林的成人尸头标本15具(30侧),在显微镜下经额底纵裂入路进行解剖,检测和分析大脑前动脉远侧部位和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显微解剖相关指标,观察重要动脉血管分布情况。结果大脑前动脉A1段的左侧管径(2.67±0.29)mm,长度(133.68±1.63)mm;右侧管径(2.24±0.35)mm,长度(13.21±1.31)mm;出现变异的标本有2例(13.3%)。A2段的左侧管径(2.48±0.43)mm,长度(19.24±3.27)mm;右侧管径(2.51±0.52)mm,长度(20.15±3.54)mm;均未见变异和不对称情况。前交通动脉的长度为0~8.9 mm,平均(3.51±0.88)mm;直径为0~4.0 mm,平均(1.24±0.61)mm。前交通动脉的穿通支有1~5支,平均(2.3±1.01)支。Heubner回返动脉未见发育异常,其长度为21.14~37.52 mm,平均(27.11±3.15)mm。结论经额底纵裂入路对人体头颅进行解剖,分析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相关指标,明确了该部位的解剖结构及分布情况,有助于指导该部位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结构分析、病变探索和临床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带蒂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在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房重建中临床应用的解剖学基础及效果。方法 (1)取新鲜成人尸体标本8具,其中男6具、女2具,年龄28~71岁,平均39.5岁。标本经股动脉灌注加入氧化铅的红色凝胶后,在上至锁骨、下至第五肋、外至腋前线、内至胸骨旁的区域内,解剖观察两侧胸外侧动脉的位置、走行、分支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吻合情况,对胸外侧穿支血管的来源进行系统分型,并测量胸外侧动脉穿支起始处外径及血管蒂长度。(2)纳入湖南省肿瘤医院2015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例Ⅰ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4~52岁,平均43.2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均为单侧发病,肿瘤位于乳房外上区域9例、外下区域3例。12例均行保乳术,术中于肿瘤切除后应用带蒂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行部分乳房重建,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重建后的乳房外形。结果 (1)8具16侧标本中,有15侧出现胸外侧动脉,从胸大肌和背阔肌之间穿出,其起始处外径0.7~0.9 mm,平均0.80 mm;血管蒂长6.8~10.4 cm,平均8.15 cm,与胸肩峰动脉、胸廓内动脉、胸背动脉和肋间动脉形成丰富的血管吻合。15侧胸外侧动脉按照其来源分为6型,分别来自胸肩峰动脉(8/15,Ⅰ型)、腋血管(4/15,Ⅱ型)、胸背血管(2/15,Ⅲ型)、肩胛下血管(1/15,Ⅳ型)、多源型(1/15,Ⅴ型);另有1侧胸外侧动脉缺如(Ⅵ型)。(2)本组12例患者切除肿瘤及乳腺组织质量为70~95 (80.0±5.7)g,切取的侧胸带蒂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长10.5~13.5 (11.2±0.4) cm、宽4.5~7.5 (6.3±0.5)cm、厚3.0~4.5 (3.4±0.4) cm。术后2例发生皮瓣脂肪液化,1例伤口裂开,经过换药治疗均愈合。12例患者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1.5个月。所有皮瓣均顺利成活,重建乳房外形可,质地柔软,侧胸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异常;无一例出现乳腺癌复发。结论 胸外侧动脉穿支来源多样,解剖位置较恒定,且供血范围大,带蒂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对于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外侧区域重建是一个有价值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volume CT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 )对后交通动脉(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PCoA)进行形态学研究。 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6年3月至12月期间行头颈血管VCTDSA 检查158例被检者,并行VR、slab MIP图像后处理。观察158例(316侧)被检者PCoA的变异、走形、有无漏斗样膨大,测量PCoA直径、基底动脉(basal artery,BA)直径、漏斗直径、PCoA发出角度。 结果 (1)PCoA变异和走形:缺如52.8%,发育不良8.9%、胚胎型17.1%、成人型21.2%。PCoA弯曲64.5%、平直35.5%。胚胎型更多呈平直,成人型更多呈弯曲(χ2=7.5,P=0.006)。(2)PCoA直径和发出角度男女、左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总平均BA直径与总平均PCoA直径呈明显负相关,(r=-0.998,P=0.000)。(3)漏斗发生率为26%(32/121),漏斗组与非漏斗组间的PCoA变异(χ2=10.2,P=0.001)、PCoA直径(t=-5.7,P=0.000)及发出角度(t=-3.2,P=0.002)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1)PCoA直径和BA直径呈明显负相关。(2)成人型、直径更小、发出角度越小的PCoA越容易发生漏斗。  相似文献   

12.
股后区主要穿支的形态学分析与皮瓣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股后区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6具(12侧)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解剖观测股后区外径≥0.5mm的穿支,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与分布情况等。取下整个下肢被覆组织拍摄X线片,观测皮动脉的数量以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等。利用Photoshop与Scion Image分析穿支供血的趋向性及每个分支的供血面积等。结果:股后区共有穿支(外径≥0.5mm)27支,其中65%为皮穿支,35%为肌皮穿支。平均外径为0.8mm,平均蒂长为2.93cm。自股深动脉之穿动脉发出者平均长度为6.81cm。每侧穿动脉在股后区供血面积平均为229cm^2,平均每个穿支供血面积为43cm^2。结论:股后区的皮肤穿支管径较粗,营养皮肤面积较大,以股后诸穿支为蒂设计的穿支皮瓣可为下肢或身体其它部位皮肤移植提供:①游离皮瓣;②近端蒂皮瓣;③远端蒂皮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患者基底动脉发育情况及其血流流速在后循环缺血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经1.5 T或3.0 T MRA证实为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住院患者40例为观察组,以头晕等症状门诊就诊、头颅MRA显示无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且基底动脉发育正常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实验对象的基底动脉直径在MRA原始图像上使用MR扫描仪自带VolumeView软件远、中、近三段中点截面进行测量;使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基底动脉血流流速,并对患者后循环缺血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基底动脉直径分别为(1.98±0.20)mm、(3.40±0.47)mm,基底动脉血流流速分别为(36.0±5.6)cm/s 、(56.0±7.0)cm/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602、-14.788, P值均<0.01);观察组患者后循环缺血的发生率20.0%(8/40),高于对照组的1.9%(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8, P<0.05)。结论 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患者基底动脉发育不良导致基底动脉血流流速减慢,致使后循环缺血的发生率升高,为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胃后动、静脉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00具尸体(成尸66、童尸34),观测了胃后血管。(1)胃后动脉 出现率88.0%,1支者占89.8%,2支者占10.2%.起自脾动脉中1/3段者居多(78.6%),有94.9%的胃后动脉穿入胃底部后壁。该动脉平均长3.5cm,外径1.5mm.(2)胃后静脉 出现率87.0%,1支者占92.0%.注入脾静脉中1/3段者较多(76.6%),该静脉平均长4.4cm,外径1.7mm。  相似文献   

15.
后交通动脉开放与椎动脉颅内段发育间关系的MRA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后交通开放情况与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15例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体检者。观察双侧椎动脉发育与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情况,测量椎动脉颅内段管径及后交通动脉的长度与管径,分析二者的相关性。 结果  ①右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占39.13%(45/115),缺如占0.87%(1/115),左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占15.65%(18/115),双侧椎动脉同时发育不良占2.61%(3/115)。②单侧或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72例,双侧同时开放35例,仅左侧开放23例,仅右侧开放14例。③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不良与后交通动脉开放相关(r=0.677,P=0.000)。 结论 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不良可引起后交通动脉代偿性开放。  相似文献   

16.
马钰  杜莉 《解剖学报》2020,51(5):705-712
目的 采用场强为3.0T的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术(3.0T TOF MRA),观察突发性聋患者后循环动脉的内径及行程,为突发性聋的血管病因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单耳突发性聋的患者和102名对照组患者的颅脑3.0T TOF MRA图像数据。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及性别分布、外周血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进行对比后,进一步对比3.0T TOF MRA下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内径及行程,椎动脉内径及优势方向和程度,小脑下前动脉(AICA)的显影状态及内径,大脑后动脉(PCA)P1段和后交通动脉(PCoA)内径及行程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资料显示,突发性聋组外周血中LDL水平升高比例(34.44%)及显著升高比例(11.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升高比例(15.69%)及显著升高比例(4.9%)(P<0.01)。突发性聋组外周血中出现TC水平升高比例(24.44%)及显著升高比例(1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升高比例(19.6%)及显著升高比例(2.94%)(P<0.05)。3.0T TOF MRA影像结果显示,突发性聋组基底动脉平均内径[(3.32±0.75)mm]相对于对照组平均内径较窄[(3.50±0.54)mm](P<0.05);突发性聋组仅左侧AICA显影率(10%)低于对照组(24.51%)(P<0.05),突发性聋组双侧AICA均不显影率(38.89%)高于对照组(26.47%)(P<0.05),两组患者AICA显影状态的总体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突发性聋组显影的左侧AICA平均内径为(1.04±0.24) mm,与对照组内径(1.16±0.28)mm相比较窄(P<0.05);突发性聋组左侧PCA P1段内径为(1.27±0.54) mm,与对照组内径(1.42±0.52)mm相比较窄(P<0.05),突发性聋组右侧PCA P1段的内径为(1.25±0.58) mm,与对照组内径(1.41±0.51)mm相比较窄(P<0.05);突发性聋组仅左侧出现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PCA)比例(3.33%)低于对照组(9.8%)(P<0.05),突发性聋组出现双侧fPCA比例(13.89%)高于对照组(4.9%)(P<0.05),两组患者fPCA出现位置的总体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突发性聋患者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存在狭窄,同时LDL及TC水平升高,动脉狭窄与血脂升高可能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腓动脉皮支链皮瓣的切取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新鲜男尸正常下肢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 腓动脉皮支的数量、直径、蒂长、穿出点的相对距离,血管吻合链的位置;观测铸型标本的腓动脉皮支;观测 聚乙烯醇- 氧化铋灌注标本X线血管造影腓动脉皮支的吻合情况。结果:每侧标本的腓动脉共发出皮支(5.8± 0.8)条,直径(0.9±0.1)mm。腓动脉发出的皮支在前后面( 前后面以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为长轴划分)分布 无差异。以腓骨头与外踝连线为标准距离[100%,(34.9±0.3)cm],腓动脉远段皮支血管丛聚集点在(30.7±1.2)% 的位置,约小腿远端1/3处位置,包含皮支( 2.8±1.2)条 ;近段皮支血管丛聚集点在(78.7±1.3)%位置,约小 腿近端1/5位置,包含皮支( 3.3±0.8)条 ;远、近2段皮支的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蒂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相邻皮支间吻合形成与腓动脉平行走行的血管链。了解腓动脉皮支的特点和分布规律,为以腓动脉皮支为 蒂的皮支链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张微  崔玉莹 《医学信息》2019,(13):162-163
目的 研究腓动脉主穿支彩超定位对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治疗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和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45例患者术前采用腓动脉主穿支彩超定位,对比术前与术中结果,总结检查技巧。结果 每侧小腿平均由腓动脉主穿支4.1支,主要分布于腓骨头至外踝间连线第2~9段,外径(0.81~1.91)mm,平均外径(1.14±0.23)mm;最粗1支外径(1.01~1.90)mm,平均外径(1.44±0.29)mm,其中80.00%分布于第3~5段;主穿支及最大穿支在小腿中1/3的出现几率最多;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确定45条目标穿支,术中确认39条,假阳性3条,假阴性3条,灵敏度92.85%;45块皮瓣均成活,术后均未观察到缺血或淤血。结论 依据腓动脉穿支分布规律,设计不同切取节段主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满足除前足外不同平面小腿及踝部创面修复需求。同时了解最大腓动脉穿支情况,可采用游离移植解决,CDFI可满足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前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