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宝鸡市秦岭山脉鼠类调查监测结果分析,掌握鼠类种群数量、分布和带病毒状况,为宝鸡市鼠类及其传播疾病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进行调查;点位分别设在秦岭山脉的不同生态环境,包括阔叶混交林、山谷、桃树林、休耕地等5种生态环境类型.结果 此次调查监测共捕获野外鼠类9种164只,不同生态环境、不同海拔鼠类种群分布不同,海拔在1850m以下的山谷、耕地黑线姬鼠所占比例最高,占54.23%(77/142),其次为大林姬鼠,占16.20%(23/142);海拔在1850m以上的针阔叶混交林高山姬鼠、大林姬鼠分布最高,分别占72.73% (16/22)、18.18%(4/22);鼠带病毒情况监测显示,鼠类带病毒率为17.81%,阳性鼠种除黑线姬鼠外,初次检出1只大林姬鼠携带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结论 宝鸡市秦岭山脉存在多种媒介鼠,而且不同海拔鼠类种群不同,与HFRS发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浙江省鼠类自然感染汉坦病毒(HV)情况和病毒型别,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鼠类肺组织和血清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鼠血清IgG抗体,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鼠肺Hv抗原。HV抗原阳性鼠肺接种Vero—E6细胞分离病毒,用HV单克隆荧光抗体鉴定分离株的型别。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1129只,其中黑线姬鼠为优势种,鼠肺HV抗原阳性率为3.0%,鼠血标本IgG抗体阳性57份,阳性率8.0%。分离到6株汉滩(HTN)型病毒,其中来自黑线姬鼠5株,褐家鼠1株。结论浙江省存在以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的HFRS疫源地,HV主要流行型别为HTN型。  相似文献   

3.
从长安县疫区捕获的984只黑线姬鼠中,IFAT检查为阳性鼠有106只,阳性率10.77%,其它鼠种均为阴性,提示长安县HFRS病毒贮存宿主为黑线姬鼠。黑线姬鼠带毒率高峰在8月份,离HFRS发病高峰11月相距三个月之久,其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对11只IFAT检测为阳性鼠的多种脏器检查,肝、肾、肾上腺。涎腺及淋巴结亦不同程度的存在病毒抗原。用阳性鼠肺制成的抗原片检查HFRS病人及非疫区正常人血清,证实本次检测的阳性鼠肺具有HFRS病毒抗原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长春市家栖鼠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长春市家栖鼠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特征,为科学指导HFRS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鼠情监测采用夹夜法,将鼠肺切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病毒抗原。结果长春市家栖鼠类群落由褐家鼠、大林姬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东方田鼠、布氏田鼠、黑线仓鼠组成,平均鼠密度7.0%,褐家鼠为优势种,且该鼠带病毒率最高。结论褐家鼠是长春城市和农村居民区鼠害防制的重点鼠种,也是HFRS主要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吉林省长白口岸鼠种类及其携带汉坦病毒情况及基因特征。方法采用鼠夹法和鼠笼法捕获鼠类,并进行种类鉴定。无菌条件下解剖,取肺组织检测汉坦病毒感染情况。采用RT-PCR方法检测汉坦病毒M片段序列,利用DNAStar和MEGA 5.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长白口岸共捕获鼠类3科3属4种76只,其中大林姬鼠54只、黑线姬鼠16只、大仓鼠5只、小家鼠1只。共检出汉坦病毒核酸阳性样本5份,感染鼠种均为大林姬鼠,感染率为9.26%(5/54),汉坦病毒基因分型均为Amur型。结论吉林省长白口岸鼠种群中存在Amur型汉坦病毒感染,宿主为大林姬鼠,应坚持对口岸地区进行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的本底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门头沟灵山地区鼠种群落构成。方法采用夹夜法调查鼠类种群数量,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群落构成进行分析。结果共计捕获鼠类12种286只,底部灌木丛中捕获鼠类5种81只,鼠类群落为社鼠+大林姬鼠群落。中部次生林中鼠类丰富11种74只,鼠类群落为大林姬鼠+社鼠+花松鼠群落。顶部亚高山草甸中捕获鼠类7种131只,鼠类群落为棕背鲆+大林姬鼠+大仓鼠群落。结论灵山中部鼠类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中部和底部鼠类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为0.7243,顶部和底部最低,为0.4541。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泰山景区鼠的种类、密度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携带情况,为科学灭鼠、创建无鼠害山,保证中外游客安全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0月采用夹夜法,在泰山景区按不同的海拔高度共选点5处,野外、室内分别布夹,野外间距5 m,室内20 m^2布一夹,以花生米为诱饵。鼠肺HFRS抗原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5处景点共布夹2 500夹次,捕获79只,鼠密度为3.16%,隶属2目2科7种。其中,黑线姬鼠30只、大林姬鼠19只、褐家鼠9只、社鼠8只、大仓鼠7只、小家鼠3只和首次发现的麝鼩3只,鼠肺带毒的3只,分别为黑线姬鼠、褐家鼠和大林姬鼠,阳性率3.80%。[结论]要想保持无鼠害山,必须坚持长期灭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吉林省宿主动物携带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抗原的本底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监测点捕捉并采集鼠类肺组织标本,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原携带率并进行分型。结果监测点鼠类HFRS抗原阳性率为6.93%,较2004年同期(5.09%)有所增加。在检测的693份鼠肺标本中病毒抗原阳性数为48份,其中姬鼠型占56%,家鼠型占44%(2004年同期为66%和34%)。结论吉林省2005年HFRS宿主动物携带病毒抗原阳性率继续升高,虽仍以姬鼠型为主,但造成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家鼠型疫源地在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9.
2005-2006年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流行特征,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常规夹夜法,将鼠肺冷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病毒抗原。结果居民区鼠密度平均为1.84%,带病毒率为3.33%,鼠种构成为褐家鼠、小家鼠和大仓鼠,褐家鼠带病毒率最高为3.35%;野外鼠密度平均为1.13%,带病毒率为2.44%,鼠种构成为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东方田鼠、大林姬鼠和社鼠,黑线姬鼠带病毒率最高为6.67%。不同区域鼠类均有褐家鼠分布,且为优势鼠种;小家鼠和大仓鼠分布于9个市,构成比位居第2位;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分布区域较少。结论褐家鼠是河北省HFRS主要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在HFRS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应对该鼠种有针对性地制定综合防制措施,以控制HFRS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涪陵段沿江地区黑线姬鼠携带汉坦病毒(HV)抗原情况。为三峡库区蓄水后防治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提供依据。方法 捕鼠用鼠夹法,抗原检测用IFAT法。结果 各调查点布放23956夹次,捕获黑线姬鼠1248只,捕获率为5.21%;检测鼠肺1172只,阳性64只,阳性率为5.46%。不同高度黑线姬鼠携带HV抗原无差别,黑线姬鼠年龄组和性别及不同月份携带HV抗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黑线姬鼠密度及携带HV抗原高低与HFRS发病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1981年11月在吉林省延吉县太阳公社的田野里扑获褐家鼠227只,小家鼠98只,黑线姬鼠149只,巢鼠25只,东方田鼠1只和普通鼯鼱1只。在这516只兽肺冰冻切片中,用IFAT发现5只黑线姬鼠(东北亚种)自然携带HFRS病毒抗原。在太阳公社本病病后11年的患者血清中仍然存在较高滴度(>1:320)HFRS抗体。太阳公社健康人群171份血清中查出两人存在HFRS抗体。  相似文献   

12.
A nationwide epidemic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occurred in Yugoslavia in 1989. Sera from 609 hospitalized patients, from all six Republics (Bosnia and Hercegovina, Croatia, Macedonia, Montenegro Serbia, Slovenia) and two Provinces (Kosovo and Vojvodina), who had signs and symptoms suggestive of HFRS, and sera and lung tissues from 544 small mammals belonging to 13 species were studied for evidence of hantavirus infection. Of the 226 patients with serologically confirmed HFRS, 182 resided in Bosnia and Hercegovina or in Serbia. The severity of disease differed from region to region, with an overall fatality of 6.6% (15/226). Patients from southern Yugoslavia tended to have more severe disease and exhibited two types of antibody patterns, while approximately equal numbers of clinically severe and mild cases of HFRS were registered in central Yugoslavia, where four types of antibody patterns were found. Two of these antibody patterns suggested the existence of hantaviruses which are antigenically distinct from those reported to date. Two seasonal peaks of disease, one during the summer and the other in late autumn, were found. Hantaviral antibodies and/or antigens were detected most often in the yellow-necked mouse (Apodemus flavicollis) (88/189), the wood mouse (Apodemus sylvaticus) (28/146), the striped field mouse (Apodemus agrarius) (10/64), the bank vole (Clethrionomys glareolus) (36/63), the house mouse (Mus musculus) (14/29), and the Norway rat (Rattus norvegicus) (14/21). Five other species of rodents and insectivores were infrequently infected.  相似文献   

13.
黑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性质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8月在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老疫区黑龙江省的黑河市所辖的爱辉区(罕达气、锦河农场)、逊克县(干岔子乡)、嫩江县(山河农场)和孙吴县(北孙吴村)的林区和田野进行疫源地性质调查。通过现场调查和血清学检测,查明了汉坦病毒宿主动物结果的优势种为黑线姬鼠,占夹捕动物种类构成的5102%(426/835);捕获动物总密度高达1857%(835/4496),其中黑线姬鼠密度948%(426/4496);捕获动物的汉坦病毒总感染率为538%(51/948),其中小兽感染率为502%(45/897),鸟类感染率为1176%(6/51),抗汉坦病毒抗体阳性鸟类有5种:即东北云雀、北日雀、眉白长爪脊鸟令鸟、柳莺和野驹;黑线姬鼠感染率为854%(41/480),占感染动物总数的8039%(41/51)。结论:黑河市境域,半个多世纪以来,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地的性质,基本上没有改变,依然是姬鼠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时空扫描聚集性分析方法,探讨2005-2016年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情况的时空聚集性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中河北省2005-2016年HFRS监测数据,应用GeoDa 1.2.0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SaTScan 9.4.1软件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使用ArcGIS 10.2软件绘制地图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2005-2016年河北省累计报告HFRS病例8 43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99/10万,发病季节性呈现明显的春季高峰。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在县(市、区)级水平,河北省各年HFRS发病整体呈现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值均>0,P<0.05),提示HFRS发病存在聚集性。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热点县(市、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区,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中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时空扫描分析探测到聚集时间为2005年1-7月,一级高发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秦皇岛市和唐山市,覆盖11个县(市、区),包括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海港区、抚宁区、山海关区、昌黎县、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唐山市迁安市、乐亭县、滦州市、滦南县(RR=39.64,P<0.001),聚集区位置相对固定。结论 2005-2016年河北省HFRS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病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是HFRS的重点防控地区。  相似文献   

15.
Hantaviruses are emerging viruses spread worldwide and cause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or 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 (HPS). Two pathogenic hantaviruses are present in Greece: Dobrava/Belgrade virus (DOBV) and Puumala virus (PUUV). The predominant one is DOBV, carried in Greece by the rodent Apodemus flavicollis. Most human infections are sporadic, but epidemic outbreaks were also described.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ranges from a mild or moderate form to severe and fatal cases. Several endemic foci for HFRS have been identifie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hantavirus sequences revealed a stabl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6.
1982年9至11月选择江苏省不同流行强度的HFRS疫区及非疫区计11个点进行了包括疫源地地貌、鼠类种群及密度、革螨种群及指数、鼠类带毒率、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等项内容的综合调查。结果表明:
1.黑线姬鼠是各疫区的野外优势鼠种。其密度在高发区为3.90%,在中发区为2.54%。在低发区为0.80%,而在非疫区为0.56%;其HFRS抗原检出率在高发区为4.61%,中发区为3.96%,低发区为2.01%,非疫区为0。
2.流行前期黑线姬鼠密度与带毒率的乘积,同各调查点的发病率呈明显正相关;与调查点所在县1981、1982两年总发病率的相关系数为rs=0.8334,P<0.01;与调查点所在公社1981、1982两年总发病率的相关系数为rs=0.9524,P<0.0025。认为可将此指标纳入HFRS监测内容。
3.各疫区黑线姬鼠窝巢的优势螨种均为格式血厉螨,但其指数差异不显著。
4.疫区健康人群HFRS隐形感染率很低,高发区为1.02%,中发区为1.10%,低发区为0.60%,不足以构成影响本病流行的自然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四川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及宿主动物动态,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省2007-2009年疫情资料;在监测点采用夹夜法捕鼠,将鼠肺冷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结果 2007-2009年全省累计发病284例,死亡2例,主要发病地区为凉山州、南充市、广安市和达州市;在凉山州盐源县、达州市开江县和南充市3个监测点共捕获鼠10种2046只,总鼠密度10.29%,居民区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四川短尾鼩和高山姬鼠为优势鼠种。鼠间汉坦病毒带病毒率为2.22%。结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仍是四川省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盐源县为家鼠型出血热疫区,四川省的其他发病地区为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监测结果提示四川省今后2~3年本病可能仍将在低发状态波动,今后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用间接荧光技术从安徽省颖上县本病的地方性流行区所捕获的6种鼠中,査到4种鼠携带本病特异性抗原。其中黑线姬鼠534只,阳性鼠29只,带毒率为5.4%;褐家鼠132只,阳性鼠11只,带毒率为8.3%;小家鼠19只,阳性鼠1只,其带毒率为5.3%;大仓鼠433只,阳性鼠2只,其带毒率为0.5%,因此认为,在该农村型HFRS的流行区,其主要宿主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从而指出褐家鼠在引起农村型HFRS的流行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本文还用模式图,分析了该区各鼠种生活活动区间的关系,指出这些鼠种间的特定生态学联系,在本病的鼠间传播和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砀山县1997~200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人间疫情及宿主动物,探讨HFRS的流行因素与防治对策。方法:主要采取流行病学、血清学的方法,开展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6年来HFRS疫情稳步下降,2002年发病率较1997年降低了76.48%,发病季节呈现秋冬单峰型,男性青壮年农民为该病的高危人群。室内以小家鼠、室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室外黑线姬鼠带毒率为2.94%(1/34)、抗体阳性率为14.71%(5/34),健康人群抗体水平阳性率3.7%(2/54)。结论:砀山县1997~2002年HFRS疫情大幅度下降,但流行因素仍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