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人们颇为耳熟的成语“洗耳恭听”,现今往往被用于表示恭敬地倾听讲话者的言谈或意见。然而,古代文献记述的“洗耳”,最初的用意不仅是不恭听,反而是拒听,甚至还要“洗去”耳朵里不愿听闻、不屑听到的话语或意见。  相似文献   

2.
《养生大世界》2006,(8):59-59
盛夏的夜晚,酷暑难捱。辗转反侧于床榻,热,粘,烦,闷,躁……怎么办?别着急,新概念“竹丝软凉席”为您解除一切烦恼,送您丝丝清爽和健康。[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化脓性骨髓炎是指一些化脓性细菌侵入骨髓而引起的炎症反应(常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骨髓炎不是单纯的骨髓腔发炎,而是骨和骨髓整个组织发炎。该病的发生一是由于病菌侵入机体,二是人体全身或局部骨组织抗病力降低,使入侵的病菌得以生存繁殖,而引起骨组织发炎。临床上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往往有寒战怕冷,高热(39℃~40℃),起病24h,患病部位(上肢或下肢)开始疼痛,拒按,明显压痛,靠关节的骨髓先起病。慢性期则表现为瘘管流脓,经久不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不同的辨证体系的比较,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辨证论治”进行重新定义,提出“阶段证候群”概念,将阶段证候群分为显性证候群、隐性证候群、可显证候群3层,通过对其研究,进一步认识不同疾病证候在辨证论治中的关联性,从而更为有效地指导临床其中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浅谈"膈"与"膈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膈”在中医文献中经常见到,那么中医所说的“膈”具体在什么位置?膈有什么功能,与膈有关的疾病有哪些,治膈的方子又如何应用?下面做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6.
辨"丁"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之“丁”字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其字形音义在不断发展变化。本文加以考证,展示其意义丰富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黄亦兵 《养生月刊》2006,27(2):103-105
都市女性,由于实行晚婚晚育,加之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大,有许多人在目已的孩子上初中时,就提前进入了更年期。45-55岁的“更年期”现象无论对于女性的生理还是心理都是个危机。虽然这一年龄段的女性正处于事业的黄金期,家庭和事业比较稳定.但由于她们肩负的社会和家庭责任过于繁重,压力比较大,  相似文献   

8.
从"缺血预处理"谈"灸法治未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金双  孙忠人 《中国针灸》2008,28(3):222-224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体现了“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其中艾灸治未病更是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灸法能激发人体的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未病先防的作用,与近些年提出的“缺血预处理”本质相似,殊途同归,更因其可操作性强、方法简单、无副作用而在预防医学的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李杲是金元四大家之一,被后世称为“补土派”的鼻祖。他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功能正常,元气就充沛,脏腑组织功能健旺,人体就健康;脾胃为人体精气升降的枢纽,病理上“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则强调补脾胃、“升阳益气”、“甘温除热”等法。  相似文献   

10.
不少糖尿病患者有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现象,有时甚至在11mmol/L以上。临床研究表明,清晨时空腹血糖升高,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为“苏木杰反应(Somogyi phenomenon)”,第二为“黎明现象”。苏木杰反应和黎明现象是糖尿病常见的两种临床表现,因为对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分清两种不同现象的本质,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
王崇仪 《养生月刊》2004,25(6):488-489
人家常常问我,您老人家已80多岁了,为什么额上还不见皱纹,倒是鹤发童颜,您究竟有什么养生之道?我笑着说:我并没有特别的养生法,要说有,那总结起来,就是“三养”、“三动”。  相似文献   

12.
王家喻 《养生月刊》2004,25(3):202-203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亦有三宝,那就是精、气、神。  相似文献   

13.
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在中医学中又叫“伤风”。我们通常所说的感冒一般都指普通感冒,它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14.
王凤岐 《北京中医药》2010,29(3):190-190
去年岁末,我有幸参加了“中医药学术传承研讨会暨陈大兽先生收徒孔令谦仪式”,由此引发了我对于中医药学术传承的思考,略谈几点己见,就教于诸位。  相似文献   

15.
张晓武 《养生月刊》2003,24(12):549-549
我观察到一些中老年人在学练太极拳的过程中,比较注重拳式动作的比划,而忽视了太极拳理论的学习。笔者在此借《养生月刊》一隅阐述一下“含胸”与“拔背”这两个蕴含太极拳理论要领的基本动作,不妥之处,敬请师友们赐教。  相似文献   

16.
陈淀国 《养生月刊》2009,30(11):1040-1042
有着“千湖之国”与“森林之国”美誉的芬兰,地处欧洲北部,西南濒临波罗的海,面积近34万平方公里,而1/4的土地是在北极圈内,经济发达,生活富裕,令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是,全国500万人口中,竞有近200万个“萨乌那”,平均每3个人便拥有一个,堪称“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17.
内生“五邪”到底是病因还是病机,各家有不同的看法。《中医基础理论》将它专列一个章节,作为“病机”来论述: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失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六淫外邪致病后出现的临床表现。由于病起于内,故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因此,所谓内生“五邪”不是致病因素,而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常所产生的综合性病机变化。  相似文献   

18.
"缪刺"与"巨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刺”与“巨刺”是古代针灸中的两种刺法,最早见于《至少问》、《灵枢》,而后《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均有记载。两种刺法同是“左刺右,右刺左”的交叉刺法,都是为治疗经络病而设。二者在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但误用和应用不当者颇多。下面就两者的涵义、区别及临床应用做一简要的探讨和辨析。  相似文献   

19.
人生有几多迷茫,几多彷徨,几多悲凉,几多惆怅。心智尚未成熟,压力便纷至沓来。脆弱的神经中枢不堪重负,于是乎衰弱,于是乎失眠、健忘、敏感、多疑、沮丧。  相似文献   

20.
陈玉 《养生月刊》2004,25(4):318-319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难治性顽症,不少患者虽然经过长年累月的治疗,却仍然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四肢关节变形,甚至瘫痪。问题出在哪里呢?根据临床的经验,可以归纳成两点: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