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25例老年心衰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老年心衰患者的焦虑发生率为71.5%,抑郁发生率为74.6%。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文化程度和独居对焦虑状态有影响(P=0.001、0.003、0.001);心功能和文化程度同时对抑郁状态产生影响(P=0.001、0.045)。心功能越差,其SAS和SDS评分越高(r=0.537、0.615,P=0.001、0.001)。结论老年心衰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高,心功能和文化程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陆文  赵宝龙 《吉林医学》2010,31(28):4965-4966
目的:探讨女性尿路感染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符合尿路感染诊断的女性患者12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其结果与我国常模对照,同时对比不同年龄段尿路感染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以SAS、SDS评分为自变量,对年龄、文化程度、有无婚姻、有无职业、有无伴发慢性疾病等不同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20例女性尿路感染患者,其中有焦虑症状7例(5.8%),抑郁症状13例(10.8%),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我国常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50岁、<50岁)患者SAS、SDS评分及焦虑抑郁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年龄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文化程度与SAS、SD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焦虑抑郁症状在女性尿路感染患者中常见,绝经期尿路感染妇女更易发生焦虑抑郁症状,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更易发生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老年心衰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住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225例,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心衰患者进行评分,分析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49例和存活组176例,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SAS和SDS评分的区别;根据SAS和SDS评分焦虑患者112例,非焦虑患者113例,抑郁患者168例,非抑郁患者57例,应用χ2检验,分别比较焦虑和抑郁组与非焦虑抑郁组病死率的区别;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年龄、性别、收入、心功能、文化程度和独居等因素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 结果 老年心衰患者的焦虑发生率为63.6%(112/225),抑郁发生率为74.6%(168/225);死亡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分别为61.30±6.79和65.32±5.85,存活组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54.06±7.67和55.68±7.62,死亡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大于存活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焦虑组病死率为41.07%(46/112),非焦虑组的病死率为2.60%(3/113),焦虑组病死率显著大于非焦虑组(χ2=26.83,P=0.001)。抑郁组病死率为27.90%(47/168),非抑郁组的病死率为3.50%(2/57),抑郁组病死率明显大于非抑郁组(χ2=14.9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与心功能、文化程度和独居相关(P<0.01),抑郁与心功能和文化程度相关(P<0.05)。 结论 老年心衰患者的抑郁、焦虑的发生率高,并影响患者的预后,应对焦虑、抑郁相关因素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4.
SARS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强弱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不同病区、职业、性别及文化程度的SARS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CU病区SARS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比普通病区患者显著增加(P<0.0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SARS患者SAS及SDS评分较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SARS患者显著增加(P<0.05).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男性与女性间SAS及SD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CU病区SARS患者焦虑及抑郁发生率较普通病区高;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焦虑及抑郁的评分明显高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医务人员患SARS后,其抑郁及焦虑的发生率并不比非医务人员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为观察组,10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评分,并分析评分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标准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38.7%存在抑郁障碍,35.5%存在焦虑障碍,女性、病程长、心功能症状重、农村地区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评分高.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障碍,且影响因素多.临床可根据SDS、SAS进行评定抑郁和焦虑障碍,从而指导和进行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状况,提出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其抑郁焦虑状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50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SDS和SAS总分均值高于国内常模标准分(P<0.05)。不同性别及年龄间SDS和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间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间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情感障碍。学历越低者心理负担越重,抑郁评分越高。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彩华  王月琴 《农垦医学》2011,33(3):252-254
目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问卷(CSQ)对200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中,20.5%的患者出现焦虑情绪,33%的患者出现抑郁情绪,12.5%的患者焦虑抑郁并存。性别、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的发生有关。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与所采用的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护理人员应指导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以降低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状况,分析影响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调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110名乳腺癌患者配偶。该问卷由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人口社会学资料组成。结果:乳腺癌患者配偶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3.36%和40.91%。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患者配偶常见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付费形式、家庭月收入、肿瘤分期等。结论:乳腺癌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临床护理中要加强对配偶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研究喉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发生率、相关性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74例喉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睡眠障碍率为43.24%,焦虑率为35.14%,抑郁率为39.19%。不同年龄、性别睡眠障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手术类型焦虑率和抑郁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PSQI各因子评分和睡眠障碍率显著高于非焦虑组(P〈0.05),抑郁组PSQI各因子评分和睡眠障碍率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PSQI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P〈0.05)。性别、焦虑、抑郁是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文化程度是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文化程度及手术类型是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喉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焦虑和抑郁情况较明显,性别、焦虑和抑郁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性别、文化程度及手术类型与焦虑和抑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现状,并探讨其与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法对2019年3月1日-5月1日某院符合纳入条件的869例住院老年患者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结果869名调查对象中MMSE评分为23.09±4.98分,SAS评分为42.71±7.67分,SDS评分为40.11±8.11分,共筛查出209位MCI患者,总患病率为24.05%,焦虑患者占比13.58%,抑郁患者占比18.41%。MMSE评分与SAS评分、SDS评分均呈负相关,rs=-0.293和rs=-0.299,P<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月经济收入不等、生活状况不同患者间比较,MCI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患者间MCI的患病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老年患者MCI患病率较高,提示应将MCI筛查常规应用于住院老年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老年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焦虑、抑郁水平较正常人高,应当关注住院老年人的心理情绪,引导老年人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降低MCI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EW)发生状况及其与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50例,使用国际肾脏营养与代谢学会(ISRNM)提出的蛋白质能量消耗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蛋白质能量消耗组(n=52)和非蛋白质能量消耗组(n=98),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人体数据的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EW危险因素,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PEW与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 维持性透析患者PEW发生率34.7%;PEW组SAS、SDS、PSQI评分均高于非PE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OR=1.053,95%CI:1.013~1.096)为PEW危险因素,上臂中部周径(OR=0.556,95%CI:0.371~0.834)、高血红蛋白(OR=0.969,95%CI:0.944~0.995)为PEW保护因素。PEW与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的发生风险相关,PEW组焦虑的发生风险是非PEW组的2.752倍(95%CI:1.307~5.795,P=0.008),PEW组抑郁的发生风险是非PEW组的3.387倍(95%CI:1.371~8.371,P=0.008),PEW组睡眠障碍的发生风险是非PEW组的2.939倍(95%CI:1.402~6.161,P=0.004)。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EW发生率较高,C反应蛋白为PEW危险因素,上臂中部周径、高血红蛋白为PEW保护因素,PEW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睡眠障碍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杜志宏  陆玲 《安徽医学》2020,41(10):1155-1159
目的 研究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复发的预测模型建立。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高淳分院治疗的258例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模型建立组,建立术后复发的预测模型,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134例患者验证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OR=2.998,95% CI:2.095~4.292)、鼻窦总积分(OR=1.489,95% CI:1.129~1.963)、支气管哮喘(OR=2.186,95% CI:1.688~2.831)、变应性鼻炎(OR=1.740,95% CI:1.403~2.159)、头/面疼痛评分(OR=2.083,95% CI:1.637~2.651)及嗅觉损伤评分(OR=1.879,95% CI:1.509~2.341)是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吸烟史、鼻窦总积分、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头/面疼痛评分及嗅觉损伤评分等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患者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慢性肾脏病患者接受治疗的连续性与其社会人口学及心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断或延误治疗的发生风险,提高其治疗质量,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打下基础。方法:以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科就诊治疗的277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未透析患者102例,血液透析(HD)患者108例,腹膜透析(PD)患者67例,以线上结合线下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自制一般问题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采用χ2检验、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分别对三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心理因素进行比较,并筛查出影响治疗连续性的相关因素。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段分布、婚姻状况、职业、医保类型及照顾者情况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透析患者的心理因素而言:PD组平均SAS得分为38.15±15.83分,其中无焦虑状态患者53例(81.4%),轻度焦虑患者7例(10.8%),中重度患者5例(7.7%)。HD组平均SAS得分为36.86±14.03分,其中无焦虑状态患者81例(77.9%),轻度焦虑者18例(17.3%),中重度患者5例(4.8%)。两组在SAS平均得分与严重程度分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SDS评分来看,PD组平均SDS得分为53.42±13.30分,其中无抑郁状态患者22例(33.8%),轻度抑郁患者21例(32.3%),中重度患者22例(33.9%);HD组抑郁评分为50.79±10.76分,其中无抑郁状态患者36例(34.6%),轻度抑郁患者56例(53.8%),中重度抑郁患者12例(11.6%)。两组在SDS平均得分与程度分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方面,两组的抑郁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焦虑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水平学历(OR=5.618;95%CI :2.136~14.776)、未婚(OR=6.916,95%CI:1.441~33.185)、离婚(OR=5.588,95%CI :1.442~21.664)、有迫切住院需求(OR=8.655;95%CI:3.847~19.476)能正向促进维持性透析患者在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条件下更好地保持治疗的连续性。而在未透析人群中,未发现与治疗过程的中断或延误相关的人口学及心理因素(P>0.05)。结论:学历、婚姻状况、住院需求的迫切性均与慢性肾脏病维持性透析患者治疗的延续性相关。本研究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质量的干预提供了新的社会心理学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郑州市商都路社区中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郑州市商都路社区常住中老年居民10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及现场测量方式分别获得研究人群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以及饮食、运动、疾病史等资料.使用双能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定,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000例居民中,有160例患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6.00%,其中男性为10.78%,女性为2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401,95%CI:1.091~1.455)、性别(OR=1.396,95%CI:1.024~1.468)、身体质量指数(BMI)(OR=1.382,95%CI:1.011~1.485)、糖尿病(OR=1.408,95%CI:1.024~1.458)、高血压(OR=1.025,95%CI:1.011~1.474)、跌倒(OR=1.352,95%CI:1.025~1.385)、饮酒(OR=1.411,95%CI:1.063~1.438)、吸烟(OR=1.385,95%CI:1.285~1.402)均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患病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女性、低BMI、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吸烟、跌倒史等是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3月10日于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314例COVID-19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按住院后是否进展为重症COVID-19分为重症组(76例)和非重症组(238例),将两组患者间差异显著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重症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将所有独立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代入方程,建立一个新的联合预测因子(L)模型,以预测重症COVID-19的发生风险.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大(OR=1.138,95%CI:1.080~1.199)、身体质量指数增高(OR=2.346,95%CI:1.509~3.646)、白细胞计数降低(OR=0.519,95%CI:0.357~0.754)、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OR=0.692,95%CI:0.588~0.815)、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OR=1.029,95%CI:1.007~1.050)、D-二聚体水平升高(OR=1.278,95%CI:1.089~1.499)是患者发生重症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这6个独立危险因素拟合为一个新变量,即为联合预测因子L,L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5(95%CI:0.974~0.996),截断点为12.90,敏感度为93.4%,特异度为95.0%.结论 联合预测因子在各变量中对于重症COVID-19发生的预测价值最高,这对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朱克然  周登余  王琍琍 《安徽医学》2021,42(12):1371-1376
目的 研究影响胎龄小于32周的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为新生儿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超过28天的130例胎龄小于32周的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根据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标准分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组54例和非支气管肺发育不良(nB-PD)组76例;其中54例BPD早产儿,根据BPD诊断标准分为轻度BPD组43例、中重度BPD组11例.分析该130例患儿的围产期因素,其中孕母因素包括是否使用产前激素、生产方式、是否多胎、是否为初产妇、产妇年龄、是否合并相关疾病如重度子痫前期、绒毛膜羊膜炎、阴道流液、产前发热、胎膜早破;新生儿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性别、首选通气方式、机械通气时间及是否使用INSURE技术.对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患儿BPD及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分析提示,胎龄越小(OR=0.110,95%CI:0.007~0.638)、机械通气时间越长(OR=2.178,95%CI:1.046~4.534)、用氧时间越长(OR=1.635,95%CI:1.148~2.327)和未采用INSURE技术(OR=0.006,95%CI:0.000~0.972)是患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机械通气时间越长(OR=1.567,95%CI:1.228~1.720)、用氧时间越长(OR=1.358,95%CI:1.009~1.828)是患儿BPD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 胎龄小、未采用INSURE技术、机械通气时间及用氧时间长是患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机械通气时间和用氧时间越长是患儿BPD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胎龄小于32周的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应首选INSURE技术及无创通气,减少机械通气及用氧时间.  相似文献   

17.
郭月超  安文  张玉舰 《安徽医学》2023,44(3):273-278
目的 探讨微小RNA-125a-5p(miR-125a-5p)、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在四肢骨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骨折延迟愈合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88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骨折延迟愈合患者30例作为延迟组,正常愈合患者158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两组对象血清miR-125a-5p、Cx43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x43、miR-125a-5p水平对四肢骨折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四肢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188例四肢骨折患者共有30例发生延迟愈合,发生率为15.96%;术后6周、术后12周时,延迟组血清Cx4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miR-125a-5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x43(OR=0.127,95%CI:0.021~0.775)、miR-125a-5p(OR=3.056,95%CI:1.092~8.552)、年龄(OR=1.14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和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8月1~31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住院号末尾数为偶数的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27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题"最近一周内,你是否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来测定患者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回答"是"则判定为有自杀意念,反之则无。根据有无自杀意念,将患者分成有自杀信念组(23例)和无自杀信念组(247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患者有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OR=0.182,95% CI:0.065~0.504,P=0.001)、主观支持(OR=0.703,95% CI:0.588~0.841,P=0.000)和家庭功能(OR=0.793,95% CI:0.658~0.956,P=0.015)是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 单身、获得社会支持少和家庭功能欠佳是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临床对此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予密切关注并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首次细胞学诊断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47例,术后病理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按是否伴有CLNM,分为淋巴结转移组(CLNM组,45例)与淋巴结未转移组(nCLNM组,10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甲状腺功能实验室结果及甲状腺结节超声结果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结节的边缘、微钙化、纵横比、最大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甲状腺结节的质地、回声、孤立灶及TIRADS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4,95% CI:1.006~1.103)、性别(OR=6.499,95% CI:1.902~22.200)、TSH(OR=1.904,95% CI:1.395~2.598)、TGAb(OR=3.022,95% CI:1.005~9.084)、边缘(OR=11.483,95% CI:3.196~41.255)、纵横径比(OR=4.409,95% CI:1.508~12.890)及最大径(OR=1.894,95% CI:1.250~2.869)是甲状腺乳头状癌CLNM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性别、TSH、TGAb、甲状腺结节边缘、纵横比及最大径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CLNM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求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调整偏颇体质、防治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现场调查法收集江西、安徽两家医院983例健康体检人群数据。中医体质调查采用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应用判别分析法判定体质类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腹型肥胖、全身型肥胖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结果] 未调整混杂因素的模型1和调整混杂因素的模型2均显示痰湿质发生腹型肥胖(OR1=2.92,95%CI=1.76~4.86,P<0.01;OR2=2.74,95%CI=1.63~4.60,P<0.01)和全身型肥胖(OR1=2.22,95%CI=1.36~3.61,P<0.01;OR2=1.89,95%CI=1.14~3.14,P<0.05)的危险度显着增高,而阳虚质发生全身型肥胖(OR1=0.36,95%CI=0.20~0.67,P<0.01;OR2=0.38,95%CI=0.21~0.70,P<0.01)的危险度显着降低。[结论] 痰湿质是发生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的主要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