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总结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内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中胆囊十二指肠瘘13例,胆囊胃瘘2例。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多表现为反复右上腹痛伴右肩部或右腰背部放射痛,部分伴有恶心、呕吐、发热、黄疽等症状,2例术前确诊,其余在术中发现。15例均行手术治疗。9例行胆囊切除术,其中3例经腹腔镜探查后中转开腹手术;附加取出结石、修补瘘口的处理方式有胃修补术1例,十二指肠造瘘1例,十二指肠瘘修补术6例,胃大部切除术+十二指肠溃疡旷置+十二指肠造瘘+胃空肠毕Ⅱ式吻合术1例。另6例分别行十二指肠切开取石+胆囊造瘘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十二指肠残端造口术、经胃壁切开胆囊结石取出术、十二指肠切开取石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胃窦切开取石+胆囊造瘘术。无术后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 胆囊内瘘治疗原则是切除病变的胆囊,切断瘘管,修补瘘口,酌情胆道探查、T管引流、解除消化道梗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手术治疗16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8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8例患者于术中明确诊断;术前诊断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7例,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的5例。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小肠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7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3例,行胃窦部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2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十二指肠造瘘+空肠造瘘术4例。平均手术时间115min,平均住院时间8d,平均术后9d开始进食流质。术后肺部感染4例,十二指肠漏2例,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切口感染3例。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CT及B超等辅助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对于胆囊严重炎症粘连者,特别是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者行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效果良好,对于胆囊炎症较轻者,可考虑行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空肠造瘘术,十二指肠球部结石梗阻患者可经胃窦切开取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9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30例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引起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主要病因.术前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断1例.余病人均为术中明确诊断.30例均手术治愈,无十二指肠瘘发生.结论 胆囊十二指肠瘘术前诊断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1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临床资料.结果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引起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主要原因.术前通过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3例,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胃镜、上消化道造影疑是诊断12例,其余的均为术中明确诊断.其中开腹手术15例,腹腔镜手术1例,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5例,21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探查对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诊断起重要作用.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术后营养支持对于防止肠瘘和其他并发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胆囊内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胆囊内瘘是胆石症的少见并发症。1974~1983年我科收治本病占同期收治胆石症病例总数的0.86%(3/349)。3例中有1例表现为胆石性肠梗阻。例1.女,52岁。因20年来发作性右上腹痛,一个月来发作频繁、加重,伴体温升高(39℃)。内科治疗好转后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见胆囊十二指肠瘘而转外科手术。术中见胆囊约10×6×5cm大小,壁增厚,胆囊颈与十二指肠粘连致密,胆总管内可扪及结石。遂逆行切除胆囊,见胆囊十二指肠之间有瘘相通,瘘口直径0.3cm。十二指肠瘘共修补两层,再切开胆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胆囊行胆道造影在腹腔镜保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于98例保胆手术中经胆囊行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患者中34例胆囊、肝内胆管、胆总管及十二指肠均显影,20例仅胆囊显影,44例胆囊、肝内胆管、胆总管上段显影。34例胆道均显影的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14例行胆囊切除术;3例先行胆囊造瘘后二次手术行胆囊切除术;3例行胆囊造瘘术,二期经瘘道胆道镜探查成功保胆,行保胆取石术;44例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其中81例成功保胆。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保胆手术中经胆囊行胆道造影既可了解胆道系统情况,又可为术中是否行胆总管探查提供依据,是较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致胆囊肠道内瘘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3年6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致胆囊肠道内瘘17例,均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和瘘管,肠道瘘口腔镜下单纯修补为主,其中1例因胆囊十二指肠瘘口较大,行十二指肠瘘口T管引流术。对合并胆总管结石的6例,均在胆道镜取石后行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术。结果胆囊肠道内瘘的类型:单纯胆囊十二指肠瘘8例,胆囊胃瘘1例,胆囊横结肠瘘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合并胆囊横结肠瘘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合并胆总管结石5例,胆囊十二指肠瘘合并胆囊横结肠瘘、胆总管结石1例。手术时间50~150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20~240 ml,平均55 ml。17例术后随访7~12个月,平均11个月,无肠漏、胆漏、胆道感染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胆囊肠道内瘘患者的术前诊断和准备,术中仔细解剖操作,胆囊肠道内瘘腹腔镜下手术处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胆囊内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囊内瘘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胆囊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多表现为反复右上腹痛伴右肩部或右腰背部放射痛,部分伴有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其中胆囊十二指肠瘘7例,胆囊结肠瘘4例,胆囊胃瘘4例,胆囊胆总管瘘1例。B超仍是首选的检查手段。B超均发现胆囊结石,12例提示胆囊呈萎缩状。本组仅有5例术前确诊,其中1例行钡灌肠诊断为胆囊结肠瘘,2例B超示胆囊内积气,1例行腹部平片示胆管内积气,诊断胆囊结肠、胃瘘,1例行CT检查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治疗均手术切除胆囊,行十二指肠瘘修补术3例,十二指肠瘘修补术 胃大部切除术4例;横结肠癌根治性切除1例,结肠瘘修补3例,胃瘘修补4例,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结论胆囊内瘘的手术的原则仍然是切除病变的胆囊、切断瘘管、修补瘘口、酌情胆道探查、T管引流、解除消化道梗阻。  相似文献   

9.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3年12月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158例临床资料. 结果除7例中转开腹(Mirizzi综合征1例,胆囊癌变2例,胆囊十二指肠瘘1例,三角区"冰冻样"粘连2例,胆总管结石1例)以外,其余151例在腹腔镜下完成.1例术后胆漏再次手术探查.10例术中胆道造影成功,显示胆总管结石3例,其中2例联合术中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1例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结论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只要适当选择病例,以安全为原则,仔细操作,联合术中造影,即可降低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发生机制、病理改变、诊断方法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17年间收治的1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经手术证实和治疗。10例继发于胆囊炎、胆囊结石;1例为溃疡病所致,仅1例于术前确诊。9例痊愈,2例死亡,均死于术后腹腔严重感染。结论 胆囊十二指肠瘘大多继发于胆囊炎和胆囊结石,多伴有胆囊萎缩、周围粘连明显等病理情况。X线检查、钡餐、ERCP等对诊断较有价值。治疗原则是切除胆囊、清除结石、切断瘘管、修补十二指肠瘘口,并根据情况探查胆总管或行胆肠内引流。  相似文献   

11.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结肠瘘或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结肠瘘或胆囊十二指肠瘘的原因及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至2006年收治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结肠瘘或胆囊十二指肠瘘占胆囊结石合并症的3.2%,有严重急性胆囊炎史,B超及术中探查见胆囊萎缩,术中造影可确诊。本组1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有急性胆囊炎病史,术前或术中发现胆囊萎缩的病例应考虑到胆囊结肠瘘或胆囊十二指肠瘘,确诊后可行腹腔镜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2.
1972年1月至1985年6月我科共收治各种类型的胆肠瘘19例,发病率为8‰。胆囊十二指肠瘘7例,次为胆囊胆总管瘘,胆总管十二指肠瘘,胆囊胃瘘和胆囊结肠瘘。复杂性胆肠瘘3例,1例为胆囊肝总管瘘及胆囊结肠瘘,1例为胆褒肝总管十二指肠瘘,1例为3管交界部十二指肠瘘。在治疗上较单纯性胆肠瘘困难。现介绍典型病例并进行讨论。例1.女,53岁。以AOSC、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入院。保守治疗后择期手术,术中见肝下广泛粘连,仔细分离,明确为胆囊肝总管瘘及胆囊结肠瘘,行胆囊大部、胆囊结肠瘘及结肠肝曲切除,结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胆囊内瘘是胆囊结石少见的并发症,包括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胆总管瘘、胆囊结肠瘘、胆囊胃瘘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胆囊十二指肠瘘,而胆囊胃瘘由于胃活动度大、胃壁厚等原因极少发生,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难以确诊。现报道2例胆囊胃瘘患者,其中1例为慢性胆囊炎合并胃窦部憩室内瘘患者,1例为胆囊胃窦部内瘘患者。  相似文献   

14.
男,72岁。因急性胆囊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于1986年9月18日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为缩窄性乏特壶腹乳头炎,行T管引流。术后有米粒大结石流出。经T管造影,提示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有少量造影剂进入十二指肠。1986年12月22日再次入院,拟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解开T管有食糜样物,造影显示胆总管扩张达7cm,大量造影剂进入十二指肠及胃内,肝内胆管未显影。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胆总管卧位充盈,立位迅速排空,瘘口约3cm大,T管短臂远端在瘘口处。冲洗后拔管,痊愈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1980年5月至1984年6月,共进行术中胆道造影80例。现就其临床使用价值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30例,女50例。年龄17~70岁。80例中胆总管结石29例,肝内胆管结石10例,胆总管残余结石8例,胆囊结石17例,胆管狭窄4例,残余胆囊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结石性胰腺炎各2例,单纯急性胆囊炎、单纯慢性胆囊炎、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胆道蛔虫、胆肠吻合口狭窄、肿大淋巴结压迫胆管致梗阻性黄疸各1例。术中经胆囊管造  相似文献   

16.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内瘘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内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特殊,其中胆囊十二指肠瘘9例,胆囊结肠瘘5例,胆囊胃瘘4例,胆囊胆总管瘘2例。B超是目前首选的检查手段,其中16例提示胆囊呈萎缩状。本组仅有5例术前疑诊为胆囊内瘘(25%),其中1例行钡灌肠诊断为胆囊结肠瘘,2例B超示胆囊内积气,1例行腹部平片示胆管内积气,诊断胆囊结肠、胃瘘,1例行CT检查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治疗均切除胆囊后,行十二指肠瘘修补术5例,十二指肠瘘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4例;横结肠癌根治性切除1例,结肠瘘修补4例,胃瘘修补4例,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1例,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结论胆囊内瘘治疗原则仍然是切除病变的胆囊、切断瘘管、修补瘘口、酌情胆道探查、T管引流、解除消化道梗阻。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附15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5月15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者行胆囊造瘘或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结果156例均行腹腔镜手术,其中139例(89.1%)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3.8%)行胆囊造瘘,11例(7.1%)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5~180min,平均75min。13例直接胆红素升高和(或)胆总管扩张术中胆道造影示9例胆总管结石,腹腔镜下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2个月造影后拔管。156例术后随访3~6个月,无黄疸、腹痛、发热等并发症,无胆总管残留结石。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穿刺针结合气囊导尿管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中胆囊造瘘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 年收治的42 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42 例不能进行急诊 胆囊切除术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应用气囊导尿管经皮穿刺胆囊造瘘术,在胆囊内 放置直径为16 F 气囊导尿管引流胆汁和结石,观察胆囊造瘘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白细胞计 数的变化情况。 结果:42 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应用膀胱穿刺针和气囊导尿管经皮胆囊造瘘均获得成功。所有患者 术后1~2 d 临床症状、体征缓解。6 例患者获得终末性治疗,4 例术后择期行胆囊切除术,5 例胆 囊小结石通过窦道行胆道镜取石,27 例胆囊结石直径超过窦道直径患者行气压弹道碎石并结合胆 道镜取石。 结论:超声引导下应用气囊导尿管经皮胆囊造瘘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胆囊造瘘方法, 对于高危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能缓解症状,且为后续的治疗提供良好的取石通道。  相似文献   

19.
改良胆囊造瘘术治疗老年坏疽性胆囊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0~1997年采用改良胆囊造瘘术治疗老年坏疽性胆囊炎的高危患者1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67~85岁,平均73岁。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1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例.合并胆总管结石者3例.胆囊坏疽穿孔者2例。全部病例伴有严重疾病或并发症,其中中毒性休克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房颤3例.肺心病3例.肾功能不全2例。12例术后均行胆囊病检.证实为坏疽性胆囊炎。二、手术方法进腹后分离胆囊周围的粘连.探查胆管及周围器官.用生理盐水纱布围于胆囊周围后切开胆囊底部…  相似文献   

20.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1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卫庆文  汪校  胡锟 《腹部外科》2006,19(1):45-46
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对9年间收治的14例慢性胆囊炎并十二指肠内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法方面加以总结。结果行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口修补术6例,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口修补+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3例,胆囊大部切除经胆囊十二指肠瘘口引流术5例。全部病例均-期手术痊愈出院。结论本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术前B型超声及十二指肠肠镜检查是主要辅助诊断手段,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