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采用3.0T磁敏感加权成像定量测量健康成年人额叶白质区及灰质核团的T2?鄢值,探讨灰质核团与性别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年龄25~85岁的128例年龄相匹配的男性组及女性组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经后处理在T2?鄢图像上分别测量左右侧额叶白质区、红核、黑质网状带、黑质致密带、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和丘脑的T2?鄢值,分析T2?鄢值与性别的相关性。结果  男、女性组左、右侧的T2?鄢值在苍白球最低,其次为黑质网状带、红核,额叶白质区的最高。男性组右侧黑质网状带、黑质致密带T2?鄢值小于左侧,女性组右侧黑质网状带T2?鄢值小于左侧(P <0.05)。壳核、丘脑的T2?鄢值男、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感兴趣区的T2?鄢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健康成年人的壳核、丘脑的脑铁含量与性别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3.0T增强梯度回波T2?鄢加权血管成像(ESWAN)定量测量健康成年人额叶白质区及灰质核团的R2?鄢值,探讨额叶白质区及灰质核团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85岁的157例健康成年人进行MRI常规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按其年龄段分为6组:A组20~29岁,B组30~39岁,C组40~49岁,D组50~59岁,E组60~69岁,F组≥70岁。经后处理在R2?鄢图像上分别测量双侧额叶白质区、红核、黑质网状带、黑质致密带、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和丘脑的R2?鄢值,分析R2?鄢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健康成年人在黑质网状带、苍白球的R2?鄢值最低,额叶白质区的R2?鄢值最高。其中黑质网状带、壳核、苍白球、丘脑和尾状核头的R2?鄢值在部分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一定规律性。而红核、黑质致密带、额叶白质区的R2?鄢值在不同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红核、黑质网状部、壳核、苍白球、尾状核头的R2?鄢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 =0.188、0.269、0.524、0.347和0.407,P <0.05),丘脑的R2?鄢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 = -0.317,P =0.000),而黑质致密部、额叶白质区的R2?鄢值与年龄无关(P >0.05)。结论  SWI能清晰显示脑内核团的结构,准确评估脑内的铁含量和随年龄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齿状核平均峰度(MK)值在帕金森病(PD)运动障碍分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PD患者76例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39例(HC组),对PD患者进行统一PD评估量表评分,根据评分将PD患者分为震颤为主型(TD组)29例、姿势不稳步态障碍为主型(PIGD组)37例和不确定型10例。所有受试者均行结构磁共振成像检查和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检查,在MK参数图上记录3组齿状核MK值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D患者齿状核MK值与震颤评分和姿势不稳步态障碍评分的相关性。结果TD组齿状核MK值较PIGD组和HC组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GD组与HC组齿状核MK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齿状核MK值与震颤评分呈正相关(r=0.407,P<0.05),与姿势不稳步态障碍评分无相关性(r=-0.061,P>0.05)。结论齿状核MK值有助于PD运动障碍分型,并可评估震颤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帕金森(PD)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就诊的62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为PD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正常的6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行常规头部MRI平扫及DTI检查,比较两组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丘脑、额叶白质各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PD组黑质、壳核的F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红核、苍白球、尾状核、丘脑、额叶白质兴趣区的F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丘脑、额叶白质各兴趣区AD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质、壳核的FA值有助于PD的诊断,DTI检查可为PD的病理机制及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帕金森病(PD)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信宜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0例帕金森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比较两组红核、黑质网状带、黑质致密带、壳核、尾状核和苍白球相位值,不同Hoehn-Yahr分级帕金森患者各核团相位值。结果两组红核、黑质网状带相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黑质致密带、壳核、苍白球相位值低于对照组,尾状核相位值高于对照组(P<0.05),PD患者Hoehn-Yahr分级与黑质网状带、黑质致密带、壳核、苍白球相位值相关,且黑质网状带、黑质致密带、壳核、苍白球相位值与Hoehn-Yahr分级呈现负相关(P<0.05),而PD患者红核、尾状核相位值与Hoehn-Yahr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应用于PD患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中是有效的,根据脑部各核团相位值的变化可判断黑质、壳核等铁沉积含量,进而分析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采用3.0T磁敏感加权成像定量测量健康成年人额叶白质区及灰质核团的相位值,探讨额叶白质区及灰质核团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年龄20~85岁的157例健康成年人进行MRI常规及SWI扫描,按其年龄段分为6组.A组:20~29岁,B组:30~39岁,C组:40~49岁,D组:50~59岁,E组:60~69岁,F组:≥ 70岁.经后处理在相位图像上分别测量左右侧额叶白质区、红核、黑质网状带、黑质致密带、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和丘脑的相位值,分析相位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健康成年人在红核相位值最低,黑质网状带次之,额叶白质区的相位值最高,尾状核头的相位值在部分年龄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一定规律性.余感兴趣区的相位值在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尾状核头的相位值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r=0.352,P<0.01),余感兴趣区的相位值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 SWI能清晰显示脑内核团的结构,准确评估脑内的铁含量和随年龄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正常成人脑部皮层下灰质核团定量磁敏感成像的相同设备内及不同设备间可重复性。 方法 21名成年健康志愿者在不同3.0T磁共振设备上行脑部磁共振定量磁敏感成像,并采用感兴趣法测量左侧皮层下灰质核团(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丘脑、黑质及红核)磁化率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法进行可重复性分析。结果 相同设备同一观察者间所测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及红核磁化率的ICC值均位于0.90-0.99间,Bland-Altman分析显示除黑质外相同设备所测所测皮层下灰质核团磁化率值均位于95%一致性界限内。不同设备同一观察者所测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丘脑、黑质及红核的 ICC 值分别为 0.49(0.08,0.75)、0.80(0.57,0.91)、0.77(0.51,0.90)、0.78(0.54,0.91)、0.80(0.56,0.91)及 0.93(0.83,0.97),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不同设备观察者间壳核及丘脑磁化率值均位于95%一致性界限内的比率为95.2%(20/21)。结论 正常人脑皮层下灰质核团定量磁敏感成像证实相同磁共振设备内可重复性优于不同设备间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帕金森病(PD)及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诊断、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30例帕金森病患者(PD组)及25例血管性帕金森病患者(VP组),同时将同期收集25例健康老年人(NC组)纳入对照组。三组患者均行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比较三组患者黑质致密带(SNc)、黑质网状带(SNr)、红核(RN)、苍白球(GP)、壳核(PUT)和尾状核(CN)中的相位值。结果 PD组中黑质致密带(SNc)、苍白球(GP)、壳核(PUT)的相位值明显低于VP组(P<0.05),两组黑质网状带(SNr)、红核(RN)和尾状核(CN)的相位值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VP组中各核团相位值与NC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运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测定PD及VP患者黑质致密带、苍白球、壳核中的相位值对二者诊断、鉴别诊断起到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定量研究脑铁沉积的磁共振检查方法;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病和进展与脑铁沉积的关系.方法 PD患者30名作为研究组,男22名,女8名,平均年龄57.7岁(38~74岁),按Hoehn-Yahr分级量表将双侧症状患者20名作为PD组1,单侧症状PD患者10名作为PD组2.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常规MR头部平扫和SWI检查,经后处理在相位校正图上分别测量双侧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和丘脑的相位校正值(CP),并将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P值与铁含量呈负线性相关(r=-2.81,P<0.05).PD组1、PD组2与对照组在以下核团(黑质、红核、苍白球和壳核)的C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丘脑和尾状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组1和PD组2各兴趣区CP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组2的症状同侧和对侧之间CP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①CP值与脑铁含量呈负线性相关联;②局部铁含量的增加与PD的发病有关,但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无关;③在PD的亚临床期就有铁异常沉积;④PD铁异常沉积的部位包括黑质、红核、苍白球和壳核,与丘脑和尾状核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胆红素脑病患儿的MRI及MRS表现,总结其影像特点,同时随访其临床转归,为急性胆红素脑病诊断和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临床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高胆红素患儿8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胆红素脑病组(n=44例)和高胆红素血症组(n=36例),应用颅脑轴位行常规T1WI、T2WI、T2FLAIR及DWI序列检查,并行冠状位T1WI、T2WI序列检查,MRS扫描野(VOI)对豆状核区域定位,定位像为两侧苍白球双侧最大层面。在横断面图像上分别测量苍白球、壳核、海马、黑质、背侧丘脑的T1WI信号强度、T2WI信号强度及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并分析豆状核区域的波普数据。结果胆红素脑病组的双侧苍白球T1WI、T2WI等信号强度显著高于胆红素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双侧苍白球eADC、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红素脑病组发生听觉障碍、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等情况显著高于胆红素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MRI特点为双侧苍白球T1WI信号对称性增高,预后较差,是临床诊断及评估胆红素脑病患儿的预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