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EML4-ALK融合基因在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及FISH法检测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NSCLC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新疆维吾尔族、汉族NSCLC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00%、9.00%,经统计学检验发现不同民族NSCLC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表达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汉族;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临床分期、病理切片类型有关,年龄≤55岁、女性、不吸烟、临床分期高、病理切片类型为腺癌的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表达率较高;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表达的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2个月(95%CI,11个月~26个月),不同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总生存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表达率较高,多见于年龄≤55岁、女性、不吸烟、临床分期高、病理切片类型为腺癌者,但EML4-ALK融合基因还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融合基因和棘皮动物微管查关蛋白样-4与间变性淋巴激酶融合基因(EML4-ALK)基因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即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NSCLC中EML4-ALK、EGFR,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60例NSCLC中60例(37.5%)存在EGFR基因突变,腺癌高于非腺癌;不吸烟患者高于吸烟患者;女性患者高于男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160例NSCLC中有7例EML4-ALK基因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4.4%(7/160)明显小于EGFR突变率,这7例阳性患者均为腺癌,其中6例主要细胞形态为腺泡样结构,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内或细胞外黏液.腺癌阳性率高于非腺癌;非吸烟患者高于吸烟患者;女性患者高于男性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NSCLC患者中,EGFR及EML4-ALK阳性患者在临床病理上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即女性、非吸烟、腺癌患者中较为多见,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特征:EML4-ALK阳性患者中,腺癌中多伴有黏液产生的腺泡样结构,不同时合并EGFR突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like 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作者医院2015-07/2019-07月确诊的NSCLC患者150例,其中COPD合并NSCLC患者75例,单纯NSCLC患者75例.采用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EGFR、EML4-ALK基因突变情况,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OPD对NSCLC患者EGFR、EML4-ALK基因突变的影响.结果 COPD合并NSCLC组EGFR突变患者为12例(16.00%),NSCLC组EGFR突变患者28例(37.33%),COPD合并NSCLC组较NSCLC组EGFR突变率明显降低(P=0.003);COPD合并NSCLC组EML4-ALK基因融合基因患者为3例(4.00%),单纯NSCLC组EML4-ALK基因融合基因为9例(12.00%),COPD合并NSCLC组较单纯NSCLC组EML4-ALK基因融合基因突变率明显降低(P=0.01).COPD 是 NSCLC 患者 EGFR(95%CI:0.064~0.600,P=0.004)及 EML4-ALK融合基因(95%CI:0.354~1.031,P=0.021)低表达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PD合并NSCLC患者EGFR及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率更低,导致该结果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免疫组化(IHC)、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ALK融合基因情况。 方法收集453例NSCLC标本。随机选取IHC检测的ALK融合基因不同表达程度标本40例,采用FISH和q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ALK融合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一致性分析。 结果IHC与FISH、qRT-PCR的ALK融合基因检测结果比较,IHC ALK(-)/(3+)与FISH、qRT-PCR检测结果一致率均为100%,具有高度一致性(r=0.781、r=0.740,P<0.05)。FISH与qRT-PCR的检测结果一致率为97.5%,具有高度一致性(r=0.943,P<0.05)。 结论FISH、qRT-PCR法与IHC法检测在不同表达程度ALK融合基因样本中检测结果存在差别,IHC敏感性更高。FISH、qRT-PCR法在ALK融合基因样本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正>1 ALK融合基因阳性的发现及定义在2007年,国外研究学者Soda等[1]在一例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筛选致癌基因时,首次发现了棘皮动物微管样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like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融合基因。他们在体外将肿瘤细胞中的EML4-ALK融合基因植入正常细胞后,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表明该融合基因具有强大的致癌作用。随后学者Shaw等[2]将ALK融合基因阳性肺癌归类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特异性分子亚型之一。通过各种方法检测到ALK融合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统称为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与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应用不同治疗方案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有自主意愿
进行EML4-ALK基因检测的21例ALK阳性、50例ALK阴性与75例未行ALK检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3组患者给予不同
的治疗方法,并对疗效、无疾病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EML4-ALK阳性患者,应用克唑替尼后的PFS
明显延长,其客观缓解率为61.9%,明显高于应用化疗药物之后的客观缓解率。对比与EML4-ALK阴性及未测组的二线治疗方
案,其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克唑替尼对EML4-ALK阳性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EML4-ALK基
因重排与否对化疗药物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工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意
义。方法手工IHC检测519例NSCLC中ALK融合蛋白表达,分析ALK融合蛋白与临床特点、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IHC检测
手术与活检标本的差异,探究手工IHC与全自动免疫组化机器(Vantana)法、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一致性。结果ALK融合蛋
白阳性率为11.37%(59/519),病人较年轻(P=0.048),以腺癌为主,多为黏液性腺癌亚型(P<0.01),ALK阳性是发生淋巴结转移
的危险因素[OR=2.188(95% C.I∶1.161~4.122)];IHC检测ALK融合蛋白与组织大小无关(P>0.05);手工IHC强阳性病例与
Vantana IHC、FISH有一致性。结论手工IHC法能够成为条件不足的基层医院筛查ALK重排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中国人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和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与渐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的突变情况,同时分析这两种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法检测252例NSCLCs 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的突变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EML4-ALK融合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25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EGFR的突变率为38.8%(98例),其中19外显子突变率为15.8%(40例),21外显子突变率为23.0%(58例)?EGFR突变的患者多为女性?无吸烟史和腺癌(P < 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 > 0.05)?25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率4.7%(12例)?EML4-ALK基因突变患者多为女性和年龄较小者(P < 0.05),与患者吸烟史和病理类型无关(P > 0.05)?没有检测到EGFR和EML4-ALK的突变共存情况?结论:中国人中NSCLCs的EGFR突变率较高,在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前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很有必要?EML4-ALK基因突变代表了NSCLC另一种分子亚型,这为临床N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方案?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与EGFR突变共存是罕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广西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EML4-ALK融合基因1型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两步法RT-PCR技术。检测来自于我院81例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和17例支气管扩张或肺大疱等手术切除的非癌肺组织中EML4-ALK融合基因1型的表达水平。结果:81例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和17例非癌肺组织中分别检测出26例(32.10%)和14例(82.35%)EML4基因表达阳性,全部标本中EML4-ALK融合基因1型表达阴性。结论:在广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未检测出EML4-ALK融合基因1型的表达,可能是EML4-ALK融合基因1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具有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EML4-ALK是肺癌诱发基因之一,属于融合基因,2007年由日本学者首次报道。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中EML4-ALK表达阳性率约为3%~8%。EML4-ALK融合基因存在多种不同结构的变异体,其中3种变异体占大多数,其他变异体相对较少。目前尚无标准的、快速简便的检测EML4-ALK的方法,使其临床应用推广受到限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新近的临床研究发现,EML4-ALK阳性率和患者是否吸烟高度相关,也与年龄、腺癌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KRAS基因是否突变等因素相关。其中不吸烟或轻度吸烟的NSCLC患者EML4-ALK阳性率高达9.4%,而在吸烟的患者中其阳性率只有2.9%,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EML4-ALK表达阳性与EGFR、KRAS突变呈负相关。在NSCLC患者中EML4-ALK表达和EGFR、KRAS突变很少同时存在。EML4-ALK的抑制剂TAE684和PF02341066等目前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前期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EML4-ALK现已成为NSCLC治疗的新靶点,EML4-ALK抑制剂为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可选择方案,也可作为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渗破红法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性胸水中肿瘤细胞形态的影响及其在分子病理检测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3月送检的经病理诊断为NSCLC的血性胸水样本24例,采用低渗破红法处理并制备成细胞块,并以50%乙醇+10%中性缓冲甲醛混合液破红和常规细胞块技术为对照,切片经H-E染色进行肿瘤细胞形态分析。此外,分别切取细胞蜡卷提取核酸,进行分子病理检测前的评估,并对低渗破红法处理制备的细胞块所提取的核酸进行肺癌靶向治疗相关基因检测。结果低渗破红法处理制备的细胞块与常规细胞块技术制备的细胞块相比较,切片中红细胞明显减少、肿瘤细胞丰度高,染色背景清晰,轮廓结构清楚,但与50%乙醇+10%中性缓冲甲醛混合液破红法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细胞块核酸合格率与常规细胞块技术法相比较差别显著(P<0.05),与50%乙醇+10%中性缓冲甲醛混合液破红法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渗破红法制备的细胞块行肺癌靶向治疗相关基因检测,其中13例检测出EGFR基因突变,未检测出EML4-ALK和ROS1融合基因。结论低渗破红法是处理NSCLC患者血性胸水良好的有效方法,并能够支持肺癌靶向治疗相关的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检查点分子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及其与miRNA-200家族之间的调控关系,阐明PD-L1在NSCLC中的临床意义及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138例NSCLC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D-L1表达,qRT-PCR检测miRNA-200家族(miRNA-200a、miRNA-200b、miRNA-200c、miRNA-429、miRNA-141)的表达水平。培养肺癌A549细胞,通过转染miRNA-200家族5个miRNA模拟物使其过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iRNA-200家族过表达对PD-L1表达的影响,CCK-8实验检测miRNA-200家族过表达对A549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NA-200家族对PD-L1的调控作用。结果 138例NSCLC患者癌组织PD-L1总阳性率为58.7%(81/138),高于癌旁组织(3.6%,5/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临床TNM分期有关(P均<0.05)。NSCLC癌组织中miRNA-200家族表达水平均低于癌旁组织(P均<0.01),且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具有更低水平的miRNA-200家族表达水平(P均<0.01)。A549细胞过表达miRNA-200家族能下调PD-L1的表达(P均<0.01),且抑制癌细胞增殖活性(P均<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NA-200家族直接负调控PD-L1的表达(P均<0.01)。结论 PD-L1高表达预示NSCLC患者预后不良。PD-L1是miRNA-200家族的靶基因,miRNA-200家族表达水平低可能是NSCLC患者高表达PD-L1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敏感性与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 4- 间变淋巴瘤激酶 ( EML4 - ALK ) 融合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 、 KRAS 及 c-MET 基因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 2018 年 1 月在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根据肺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参照第 8 版肺癌 TNM 分期,入组Ⅲ期 b 至Ⅳ期患者 96 例。采用 ARMS 血浆 EGFR 、 ALK 、 KRAS 、 c-MET 基因突变 分析方法,对外周血循环肿瘤 DNA 中目标基因状况进行检测。结果??EGFR 突变患者化疗总有效 12 例,有 效率为 24% ; EGFR 野生型患者中包括 16 例肺腺癌患者和 30 例肺鳞癌患者,化疗总有效 21 例,有效率为 45.65% ; 两组发生严重化疗毒副作用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AML4-ALK 融合突变患者化疗 总有效 4 例,有效率 100% ; 无 AML4-ALK 融合突变患者化疗总有效 28 例,有效率 30.77%,两组化疗有效 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发生严重化疗毒副作用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KRAS 突变患者均肺腺癌患者,化疗总有效 6 例,有效率 75% ; 88 例 KRAS 无突变患者化疗总有效 27 例,有效率 30.68%,两组化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两组发生严重化疗毒副作用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 P >0.05) 。 c-MET 突变患者化疗总有效2例, 有效率12.5% (2例/16例) ; c-MET 无突变患者化疗总有效31例, 有效率 38.75% ; 两组发生严重化疗毒副作用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EML4-ALK、KRAS 和 MET 基因的状态均影响患者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韩宝惠 《循证医学》2010,10(4):201-203
1文献来源 Soda M, Choi YL, Enomoto M,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transforming EML4-ALK fusion gene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Nature, 2007,448(8): 561-567.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RMS)法和下一代测序(NGS)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标本多驱动基因改变上的差异,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 51例NSCLC患者标本首先采用ARMS法,对所有样本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1 (BRAF)、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等基因检测,随后采用NGS对上述标本进行高通量检测对比,收集临床资料,定期随访.结果 51例NSCLC样本应用ARMS法与NGS检测EGFR、KRAS、EML4-ALK突变阳性率(48.9%vs53.3%、11.1% vs 8.9%、13.7% vs 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测出的EGFR-19del突变组比EGFR-L858R突变组靶向治疗生存期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0),但两组在性别、年龄、靶向治疗阶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GS法检测出EGFR-19del、L858R突变患者肿瘤特有基因平均数量分别为7.1、4.6个,EGFR-L858R多为抑癌基因突变(91%).2例EGFR/KRAS双突变患者较EG-FR单突变患者预后差.结论 ARMS法和NGS均适用于NSCLC患者突变驱动基因检测.对于DNA点突变检测,NGS不仅显示ARMS检测的遗漏,还显示突变丰度、伴随突变及非常规突变等,对ARMS检测有补充作用.EGFR-19del患者靶向治疗生存期比EGFR-L858R突变患者长,EGFR-L858R主要为抑癌基因突变.EGFR合并KRAS双突变患者预后较差,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