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与其它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对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了HBV感染者血清中各型肝炎病毒抗体和HBV标志物,选取其中已确诊为重叠感染者49例作为实验组,并从已确诊为单一HBV感染者中随机抽取6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重叠感染组血清HBsAg、抗-HBcIgG、抗-HBcIgM等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抗-HBs阳性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丙型或戊型肝炎与HBV重叠感染时,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其它型肝炎病毒与HBV重叠感染后,病毒间存在相互干扰作用,丙型及戊型肝炎病毒与HBV重叠感染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HBV复制.  相似文献   

2.
乙型与其它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对乙肝标志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与其它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对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了HBV感染者血清中各型肝炎病毒抗体和HBV标志物,选取其中已确诊为重叠感染者49例作为实验组,并从已确诊为单一HBV感染者中随机抽取6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重叠感染组血清HBsAg、抗-HBcIgG、抗-HBcIgM等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抗-HBs阳性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丙型或戊型肝炎与HBV重叠感染时,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其它型肝炎病毒与HBV重叠感染后,病毒间存在相互干扰作用,丙型及戊型肝炎病毒与HBV重叠感染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HBV复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和血清学特征。方法 对 117例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0岁以上组肝功能TBil、DBil、GGT与 6 0岁以下组相比较 ,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117例单纯戊型感染 94例 (80 .3% ) ,甲、乙、戊型重叠感染 3例 (2 .6 % ) ,甲、戊型合并感染 10例 (8.5 % ) ,乙、丙、戊型重叠感染 1例 (0 .8% ) ,乙、丁、戊型重叠感染 2例 (1.7% ) ,乙、戊型重叠感染 7例 (6 .0 % )。 117例血清抗 HEV阳性 113例 ,其中 113例血清HEV RNA阳性 4 2例 (37.2 % ) ,余 4例血清抗 HEV阴性而血清HEV RNA阳性 (19例已知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的急性肝炎患者 ,血清HEV RNA阳性 4例 (2 1.1% )。结论 散发性戊型肝炎老年患者黄疸发生率高 ,且淤胆现象多见 ;目前临床检测的抗 HEV是诊断戊型肝炎的主要方法 ,感染HEVⅣ型或HEV变异株的戊型肝炎 ,可用RT PCR方法检测HEV RNA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010至2015年南通市人群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的感染状况及流行特点,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收诊并作HEV血清学检测的病例6 77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试剂盒检测血清抗HEV抗体(IgM、IgG)。对不同年度、年龄、性别人群的HEV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戊肝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6年间,6 772例受测试者抗HEV抗体(IgM/IgG)总阳性率为3.35%(227例);2010至2015年各年度人群血清HE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2%、1.74%、3.53%、0.90%、3.50%、2.13%。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49岁和50~59岁年龄段人群血清HEV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01);59岁以后各年龄段人群血清HEV抗体阳性率逐步下降。男性抗HEV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1)。227例血清抗HEV抗体阳性者中,显性感染率为72.25%;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病率显著高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发病率(P=0.001)。HEV感染者中,HBV-HEV重叠感染率为21.15%,HCV-HEV重叠感染率为0.88%;HAV-HEV重叠感染率为0.44%。HBV-HEV重叠感染的戊肝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与单纯戊肝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单纯戊肝组(P<0.01)。结论:2010年南通市人群HEV感染率为6.92%,此后5年HEV感染率维持在较低水平(0.90%~3.53%)。男性较女性更易感染HEV;40~59岁人群具有相对较高的HEV感染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HEV感染后,多数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HBV感染重叠HEV感染可致肝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aliper微流芯片法测定63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同时对HBV-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仅检测.结果:63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B型和C型分别为22例和39例,C型HBV重叠HEV感染率明显高于B型(P<0.05),HbeAg(-)和HbeAg(+)分别为31例和32例,HbeAg(-)和HbeAg(+)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HEV感染率相仿(P>0.05);C型患者血清ALT、AST、TBIL水平明显高于B型(JD<0.05),血清CHE、ALB、PTA水平明显低于B型(P<0.05);B型和C型患者HbeAg阳性率分别为31.8%和61.5%,C型患者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B型(P<0.05);在HbeAg(-)组中,B、C型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5.3%和26.7%,B型患者的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C型(P<0.05).结论:C型HBV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比B型更易重叠HEV感染,同时,C型患者肝功能损害要明显重于B型.B型HBV易发生前C区变异,可能是B型HBV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HEV感染率低于C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113例抗HEV阳性者重叠感染其他类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戊型肝炎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解戊型肝炎感染者的肝炎类型及发生重叠感染的情况 ,本文分析检测了 1 1 3例抗 HEV阳性者的肝炎血清学指标及肝功能生化指标 ,并与 33例急性甲肝和 33例慢性乙肝进行比较 ,以期进一步探讨发生重叠感染的戊肝患者的肝功能受损程度。材料和方法一、病例来源 经确诊的抗 HEV阳性者 1 1 3例 ,急性甲肝 33例 ,慢性乙肝 33例。 1 1 3例抗 HEV阳性患者中包括急性肝炎 ( AH) 68例 ,慢迁肝( CPH) 1 6例 ,慢活肝 ( CAH) 2 4例 ,重症肝炎 ( CFH)2例 ,肝硬化 ( LC) 3例。二、试剂和检测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肝病毒(HEV)感染与肝炎重症化的关系。方法 对771例慢性乙肝患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试验(RIA)和斑点杂交试验检测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功能检测。结果 经临床观察、对照和分析。发现重叠HEV感染的慢性乙肝患的重型肝炎发生率和慢性乙肝重度发生率高。结论 提示HBV/HEV重叠感染在肝炎重症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胰腺癌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与胰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以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2 900例病毒感染者(9例甲型肝炎、2 129例乙型肝炎、81例丙型肝炎、146例戊型肝炎和535例EB病毒感染)和5 569例对照,检测患者血清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和EB病毒EB-VCA-IgA,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包括CD4/CD8比值、总胆红素、糖类抗原(CA19-9)、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脂肪酶等,比较HEV和其他病毒感染与胰腺癌的关系.结果 在HAV、HBV、HCV、HEV、EBV感染组中胰腺癌病例分别为0、5、1、12、1例,与对照组相比,HEV感染组罹患胰腺癌的风险增加约48倍(OR 49.16,CI 1.31~41.23),而其他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HEV感染的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总胆红素和γ-GT均增高,而CD4/CD8降低.结论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HAV、HBV、HCV、EBV病毒感染与胰腺癌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HEV重叠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分析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单纯HBV感染患者和HBV重叠HEV感染患者各40例,对他们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HEV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结果:(1)两组患者HBeAg 、HbeAb和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叠组重型肝炎率及自发性腹膜炎率均高于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型肝炎率:χ^2=10.476,P〈0.001;自发性腹膜炎率χ^2=5.878,P=0.015)。而死亡率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263,P=0.608)(3)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Ⅳ型胶原及血清透明质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可以加重患者的症状和并发症,造成严重的肝功能损伤及加重患者的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415例HBV感染的不同血清学指标组合的HBV—DNA的检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了解HBV感染的不同血清学指标组合的HBV-DNA阳性情况。方法 对415份血清同时行ELISA方法测定HBV-M及普通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HBsAg( )组HBV-DNA阳性率为77.8%(270,347),HBsAg(-)组HBV-DNA阳性率19.1%(13/68),二者差别显著(P<0.001)。其中153例HBsAg( )HBeAg( )抗HBc( )血清,HBV-DNA全部阳性,阳性率为100%,HBsAg( )抗HBe( )抗HBc( )组血清HBV-DNA阳性率为66.9%(79/118),HBsAg( )抗HBc( )组血清HBV-DNA阳性率为50%(38/76),抗HBs( )组为18%(9/50),9例抗HBs( )抗HBe(+)抗HBc( )血清中2例HBV-DNA阳性,2例抗HBs( )抗HBc( )血清中1例HBV-DNA阳性,4例单一抗HBc( )血清中1例HBV-DNA阳性。结论 单凭HBsAg或HBeAg是否阳性来判断肝脏中HBV复制及有无传染性是不够的,易造成部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漏诊,对HBsAg阴性无论抗HBs是否阳性,只要有HBV感染后的任何血清学依据,都应进一步检测血清HBV-DNA作为诊断乙型肝炎的第二步筛选,有条件时肝活检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HBV和HCV重叠感染情况及其对肝功能及血清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常规检测3816例临床血清样本中的HBV及HcV血清标志物以及肝功能等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载量。结果3816例送检样本中HBsAg阳性率8.9%(341/3816),抗HCV抗体阳性率1.2%(46/3816),其中HCVRNA检测阳性15例,现症感染率为0.39%。3816例样本中,HBV/HCV重叠感染15例,单纯HBV感染326例,单纯HCV感染31例。单纯HBV感染患者血清转氨酶(ALT和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重叠感染患者和单纯HCV感染患者。HBV/HCV重叠感染组患者HBVDNA栽量低于单纯HBV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HCV重叠感染组患者HCVRNA载量也低于单纯HCV感染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重庆地区HBV/HCV感染情况与我国一般人群分布基本一致,重叠感染患者肝功能血清学指标改变低于单纯HBV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慢性丙型肝炎(简称慢性丙肝)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中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anti-ASGPR)水平,观察anti-ASGPR与肝炎患者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HBV感染患者60例(慢性乙肝患者30例,慢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30例)、HCV感染患者60例(慢性丙肝患者30例,慢性丙肝后肝硬化患者30例),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anti-ASGPR、ALT的水平。结果 (1)HBV、HCV感染组血清anti-ASGPR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肝后肝硬化组血清anti-ASGPR水平明显比慢性乙肝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丙肝后肝硬化组血清anti-ASGPR水平明显比慢性丙肝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ti-ASGPR与ALT值无相关性。(2)丙肝组anti-ASGPR血清学水平明显高于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anti-ASGPR有助于临床的鉴别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同血清标志物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法 (FQ PCR)检测HBVDNA同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将FQ PCR法检测HBVDNA的标本用ELISA法重新测定HBV血清标志物前S1抗原 (PreS1 )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 1 86份HBVDNA阳性标本中 ,HBsAg阳性率 98.92 % ,抗 HBc阳性率 94 .0 9 % ,有 2例HBsAg阴性 ,其中 1例为抗 HBc单独阳性。PreS1阳性率为 6 1 .83% ,HBeAg阳性率为6 6 .6 7% ,后二者同时检出率 4 2 .4 7% ,联合检出率 86 .0 2 % ,PreS1和HBe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HBVDNA阴性而HBsAg阳性标本 1 1 4例 ,抗 HBc阳性率为 96 .4 9% ,PreS1阳性率为 2 2 .81 % ,HBeAg阳性率为 5 .2 6 % ,后二者同时检出率 3.5 1 % ,PreS1和HBeAg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 (P<0 .0 0 1 ) ;HBV低水平和高水平复制标本PreS1和HBeAg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HBVDNA阳性标本中 ,对于PreS1和HBeAg而言 ,PreS1单独阳性者HBVDNA对数值为 6 .6 5 4± 2 .2 0 3(x±s) ,HBeAg单独阳性者为 6 .892± 1 .5 79,同时阳性者 6 .70 6± 1 .6 4 3,均阴者为6 .32 1± 1 .76 3,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PreS1和HBeAg与HBVDNA关系密切 ,可作为HBV复制的标志物 ,尤其二者联合检测效果更好 ,但以HBeAg特异性较高。二者存在状态与HBV复制程度关系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与丁型肝炎病毒(HDV)重叠感染后血清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的变化,为临床对乙肝患者病情的观察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56例HBsAg携带者,用ELISA法检测HBV和HDV免疫血清标志物(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HDVM:HDAg和抗-HD),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BV-DNA指标.结果 156例HBsAg携带者血清HDVM检出率为10.26%,HBV复制活跃组HDVM检出率为3.13%,较HBV复制缓慢组HDVM检出率21.67%明显低(P<0.001),HBV重叠感染HDV患者血清中HBV-DNA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单一HBV感染者,P<0.05.结论 HBV重叠感染HDV后,HDV复制可抑制HBV的复制和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与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以及柯萨奇病毒(COX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920例血清ALT升高人群设为实验组,276例ALT水平正常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两组人群进行10种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实验组中HBV抗原检出率为25.22%,对照组为4.34%,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多重感染以HEV/HBV重叠为主,但两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HEV及抗-HEV-IgG检出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抗-HEV-IgM在病例组中的检出率(8.71%)明显高于对照组(2.63%)(P<0.05)。结论HBV感染和HEV近期感染与血清ALT升高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 Ig G、Ig A、Ig M、C3、C4抗核抗体谱 (ANAS) ,抗双链脱氧核糖 (ds- DNA)抗体 ,可提取核抗原 (ENA)的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ANAS采用间接荧光法 ,抗 ds- DNA抗胶体金斑点渗滤法、ENA采用免疫印记分别对 SL E活动组 5 1例、非活动组 6 3例患者的血清与 4 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检测。结果 :SL E活动期患者 Ig G、Ig M、Ig 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C3、C4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值均 <0 .0 0 1) ;非活动期 Ig G、Ig A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和 P<0 .0 5 ) ,而 C3、C4、Ig M无明显差别 (P>0 .0 5 )。114例 SL E患者ANAS阳性率为 78.1%,抗 ds- DNA抗体为 6 2 .3 %,ENA多肽抗体中 Sm阳性率为 2 7.2 %,抗核糖核酸抗体 u1RNP阳性率为 3 6 .0 %,抗 SS- A阳性率为 3 6 .8%,抗 SS- B阳性率为 16 .6 %,4 0例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 ,差异有显著性 (P值均<0 .0 0 1)。结论 :多种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对 SL E的诊断和病情活动程度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7.
HBV重叠HEV,HAV感染临床与血清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菲菲  王金花 《临床荟萃》1998,13(16):756-757
为探索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的临床与血清学状况,作者对100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做了甲~戊5型肝炎血清标志检测.并将其中HBV重叠NEV、HAV感染各30例的临床表现及血清学结果进行了初步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sFas和TGF-β1水平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Fas(sFas)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水平的变化与乙肝后相关性肝硬化、肝癌的关系。方法 对 2 0例肝炎、2 8例HBV相关性肝硬化及 2 0例肝癌患者血清sFas、TGF β1、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进行检测 ,同时对其中 4 3例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进行HBV DNA的定量检测。结果 HBV相关性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sFas和TGF β1水平明显升高 ,与正常对照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并且其结果与肝纤维化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Fas和TGF β1水平与HBV DNA复制程度无显著关系。结论 乙肝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进程可能与血清sFas及细胞因子TGF β1水平密切相关 ,而与血浆中HBV复制程度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乙型肝炎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为了解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状况,我们对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的血清进行分析。方法应用ELISA法对49例乙肝和丙肝重叠感染患者的血清进行肝炎标志物检测。结果4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46.9,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型肝炎与乙型肝炎有着共同的传播途径,反复接受血液或血渡制品,静脉内吸毒或性传播是造成HCV与HBV合并感染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单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乙丁型肝炎病毒(HBV HDV)重叠感染的患者血清中 ALT、HBV DNA及 HBV 血清学标志(HBVM)等的异同,了解 HBV HDV 重叠感染特点,初步探讨 HDV 的致病机理。方法对95例 HBV HDV 重叠感染的患者生物化学指标、肝炎病毒标志物等作统计分析,以100例单纯 HBV 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在95例重叠感染者中,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率最高,占66.32%,肝硬化次之。按 HBV DNA 载量分类,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重叠感染组 ALT 异常率与 HBV DNA 呈正相关(r =0.90,P <0.05)。重叠感染组以 HBeAg 阴性模式为主(P <0.05),按HBsAg>250 IU/mL 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按 HBsAg>250 IU/mL 且 HBeAg >1 S/CO 统计时,单纯 HBV 组高于重叠感染组(P <0.05)。HBcAb-IgM 阳性率在重叠感染组中明显高于单纯 HBV 感染(P <0.05)。结论乙、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在慢性 HBV 中的发生率高。随着 HBV 病毒 DNA 数量的增加,肝功能的异常率也增高,HDV 感染能抑制 HBeAg 表达,重叠感染组中 HBcAb-IgM 阳性率高,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反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