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皮质旁骨肉瘤是比较少见的肿瘤,占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1~1.7%(参看肿瘤1981;1∶30),占成骨肉瘤的3~6%。过去本病名称极不统一(参看Ann Surg 1951;123∶790及Bull New York Acad Med 1951;27∶165),1972年WHO命名为“皮质旁骨肉瘤”。近年,有关其临床、病理方面的文章较多,超微结构方面的文章较少。我们曾对1例皮质旁骨肉瘤行“放射灭活再植术”,术后半年复发而截肢。对二次手术的标本分别进行了电镜观察,现就皮质旁骨肉瘤的超微结构及其复发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郭小明  汪湍 《新疆医学》2009,39(10):12-14
皮质旁骨肉瘤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原发性骨肿瘤,占所有良恶性骨肿瘤的1.7%^[1],是起源于骨表面和骨膜组织的骨表面骨肉瘤之一。肿瘤为低度恶性,生长缓慢,预后较其它类型骨肉瘤好。影像学检查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和治疗后随访复查起着关键性作用。关于皮质旁骨肉瘤影像学特征的国内外文献少见,本组收集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皮质旁骨肉瘤,结合文献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3.
表面骨肉瘤是指起源于皮质旁成骨性结缔组织或骨膜,瘤体位于骨旁基底紧贴骨皮质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以往骨肉瘤病人治疗多采取截肢术,手术创伤大,而且使病人精神上遭受重创,生活质量降低。我院1990年6月~2。03年11月,采用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治疗骨肉瘤病人9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骨旁(皮质旁)骨肉瘤,临床较少见。自1964—1982年我们收治的骨肿瘤病人中有11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骨旁(皮质旁)骨肉瘤,兹结合文献,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性别与年龄:男性4例,女性7例,男女之比为1:1.7。发病年龄范围17—33岁,平均为24岁,20岁以上9例。 部位:股骨远端4例,股骨干1例,胫骨近端4例,胫骨远端1例,髂骨1例。 症状与体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6个月至1年2例,1年以上5例。全组均  相似文献   

5.
皮质旁骨肉瘤是一种比较少见 ,起源于骨膜及皮质旁成骨性结缔组织的一种恶性骨肿瘤 ,被认为是一种低度恶性并预后相对较好的肿瘤。我们曾遇到 3例 ,从发现病灶开始在不到 2年时间内均出现广泛肺内转移而死亡 ,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3例皮质旁骨肉瘤均有完整的临床X线资料并经临床、病理证实有肺内转移。年龄分别为 2 4、30、65岁 ,女 2例 ,男 1例。病程 1个月至 2年。病灶部位 :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肱骨上段各 1例。症状普遍有疼痛、肿胀 ,其中 1例可扪及明显包块 ,并有咳痰带血。2 结 果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 ,表现为点状、斑片…  相似文献   

6.
报告6例股骨下端骨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应用长柄铰链式人工膝关节重建。平均随访7年,除1例皮质旁骨肉瘤术后7年局部复发载肢外,其余均无局部复发和转移。术后3年并发股骨假体柄折断2例,迟发性感染1例。  相似文献   

7.
骨旁骨肉瘤又称皮质旁骨肉瘤,它起源子骨膜或骨皮质附近的成骨性结缔组织,是一种特殊型成骨肉瘤。临床少见。现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章××,男性,24岁,上虞县人,住院号6427。  相似文献   

8.
皮质旁骨肉瘤在临床、X 线和病理表现均不同于髓腔型骨肉瘤,就其本身来说,各例病变也不一致,因此常易误诊。现将15年来遇到的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翎 《中国医药导报》2009,6(8):154-154,159
目的:学习总结皮质旁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以典型病例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皮质旁骨肉瘤从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病理检查特征及预后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学习。结果:皮质旁骨肉瘤为临床少见病,它的正确诊断需病理检查与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相结合。结论:皮质旁骨肉瘤为一种发展缓慢、恶性程度较低的骨肉瘤,因病史较长,临床症状多较轻微,容易误诊漏诊,影响预后,早期确诊并及时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良、恶性骨肿瘤生长发育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骨肉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银染法检测了56例良性骨肿瘤、90例骨肉瘤及其瘤旁组织细胞中的端粒酶(Telomerase,TLMA)活性,探讨良、恶性骨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差异以及端粒酶活性与骨肉瘤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骨肉瘤端粒酶的阳性率显著提高良性骨肿瘤,两者的瘤旁组织中皆无端粒酶活性表达;处于分化程度较差的骨肉瘤其端粒酶活性显著高于分化程度较高的骨肉瘤。结论 检测骨肿块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有助于良、恶性骨肿瘤的早期鉴别诊断,亦有助于了解骨肉瘤的恶性程度,为早期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皮质旁骨肉瘤4例黄友锦,陈益光福建省古田县医院(352200)福建医学院附一院关键词骨肉瘤;放射影像学;手术;病理学皮质旁骨肉瘤系起源于皮质旁成骨性结缔组织,病变主要向骨旁生长的原发性低度恶性或潜在恶性的成骨性肉瘤,现将经病理证实的4例报告如下。1病...  相似文献   

12.
骨旁成骨肉瘤较少见,起于骨膜结缔组织,为成骨肉瘤的特殊型之一。文献记载本病发病率仅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1~1.7%,占成骨肉瘤的4~6%。Geschickter于1951年将此病首次命名为“骨旁骨瘤”,并强调为恶性肿瘤,Dwinell于1954年证实此观点,并命名为“骨旁成骨肉瘤”。我院于1961~1987年共收治此病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骨旁性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低度恶性骨肿瘤,国内报道不多,我们从1971年以来诊断了4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皮质旁骨肉瘤的X线及CT特征,利于对其作出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0例皮质旁骨肉瘤患者的X线及CT表现。结果10例皮质旁骨肉瘤位于股骨者7例、胫骨2例、肱骨1例;表现为发团型者8例,硬化型者2例。结论X线平片对典型皮质旁骨肉瘤诊断不难,但对早期小病灶难以作出明确诊断,而CT则可弥补其不足。  相似文献   

15.
骨旁成骨肉瘤又称皮质旁成骨肉瘤,邻皮质骨肉瘤,骨旁肉瘤和皮质旁肉瘤等。它是一种起源于骨膜或骨皮质旁成骨性结缔组织,向骨外生长,具有独特属性的肿瘤。它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另一种为高度恶性,与髓腔型成骨肉瘤相似。关于此病,国外文献报道不少,但国内文献报道较  相似文献   

16.
皮质旁骨肉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骨肉瘤,它发展慢、病程长、恶性度低,但可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以致死亡。国内报告资料不多。我们收集1974~1980年住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皮质旁骨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复习文献回顾性分析 6例皮质旁骨肉瘤的临床表现、X线征像和病理资料。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肢体缓慢性增大的肿块 ,多伴有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X线显示为股骨下端或肱骨上端与骨皮质相连的广基性蘑菇状肿块影。镜检肿瘤由分化较成熟的骨小梁和分布于其间的增生性梭形纤维母细胞性样细胞组成。结论 :皮质旁骨肉瘤属于一种低度恶性的骨肉瘤 ,熟悉其临床病理学特点避免误诊为骨化性纤维瘤等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皮质旁骨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的骨肿瘤.据文献记载几乎均发生于四肢长管状骨.本文报导一例,不但其发病部位罕见,且X线表现亦颇为特殊.例:孙××,男,46岁,住院号:63932.患者于1976年10月偶而发现右后胸壁下  相似文献   

19.
对20例原发骨肿瘤应用人工假体、灭活再植、牛骨移植三种方法修复大块骨缺损及关节功能重建,获得较好的肢体保留及功能恢复。存活率:成骨细胞肉瘤存活5年以上2/10,3年以上4/10;皮质旁骨肉瘤8年以上2/2;恶性骨巨细胞瘤10年以上8/8。  相似文献   

20.
皮质旁骨肉瘤是起源于骨表面的成骨性恶性肿瘤,一般恶性程度较低,很少侵犯或破坏骨皮质。对该病的定义及型类多有争论。本文报道的9例中,有1例 CT 检查显示有髓腔侵犯,截除术中发现基底肿瘤组织通向髓腔,其髓内部分呈高度恶性骨肉瘤。因此,作者认为皮质旁骨肉瘤应包括高度恶性者在内。临床需与骨软骨瘤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