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卡他莫拉菌感染的初步防治.方法 对2005年11月~2007年3月间,在金昌市区3家医院门诊及住院的6岁以下儿童,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采集咽部分泌物及痰进行培养,观察并总结其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的情况及临床特点. 结果从呼吸道感染病人标本中培养出420株菌.其中,卡他莫拉菌128例,占30.5%,位于第1位,此菌感染多见于体质差的3岁以下儿童,以下呼吸道感染为多见,且临床表现重,普遍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 结论积极防治儿童营养性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对3岁以内儿童呼吸系统感染,临床表现重的应及时采集咽部分泌物及痰进行培养,一旦培养出卡他莫拉菌,就应选特效的β-内酰胺酶稳定剂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儿童呼吸道感染156例中卡他莫拉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56例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的痰、咽试子标本中培养分离出28株卡他莫拉菌,显示卡他莫拉菌的感染率为17 .9%,产β- 内酰胺酶为67. 8%。提示临床医生在对产β- 内酰胺酶的卡他莫拉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时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卡它莫拉菌在儿童呼吸道中的感染率,以及该菌产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特征。方法:抗菌素敏感实验为扩散法,β-内酰胺酶为Nitrocefin,均按NCCLS提出的标准实施。结果:从156例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痰培养、咽试子培养标本中分离出28株卡它莫拉菌,其卡它莫拉菌的感染率为17.9%,产β-内酰胺酶为67.88%。结论:卡它莫拉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其致病性呈上升趋势,尤其对产β-内酰胺酶的卡它莫拉菌抗生素的应用理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小儿卡他莫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耐药性及预后,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对重庆市儿童医院10 442 例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LRI)患儿进行痰培养;对分离出的卡他莫拉菌行药敏试验及β-内酰胺酶检测,并分析其临床特点与预后;同时检测其他呼吸道病原.结果 卡他莫拉菌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常见合并其他病原感染;该菌冬季分离率最高;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63.4%,其中对氨苄西林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46.2%和43.4%,对头孢类及含酶抑制剂的抗生素耐药率不超过5.0%;临床治疗较顺利.结论 小儿LRI中卡他莫拉菌的感染与年龄、季节有关,产β-内酰胺酶率较低,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居第一,应对其耐药性及产酶率进行连续监测,提供合理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2012年儿科呼吸道标本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Whonet 5.6软件对我院2012年儿科呼吸道标本分离菌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我院儿科呼吸道标本共分离病原菌株51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8.9%(202/519),革兰阴性菌占61.1%(317/519)。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32.8%、24.3%、16.4%、14.3%、4.8%及2.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PRSP检出率为6.3%(8/126),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分别为46.5%和96.3%;MRSA检出为58.1%(43/7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阳性率分别为44.0%(11/25)和23.1%(3/13)。结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重视儿童呼吸道标本的采样和培养是提高儿童呼吸道病原菌分离率的关键,定期对儿童呼吸道分离病原菌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其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对加强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和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5,(5):527-529
目的:研究小儿卡他莫拉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82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和菌种鉴别,共分离出91株卡他莫拉菌感染患儿,采用K-B纸片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CLSI M45-A2折点进行药物敏感性判断。同时分析感染分布及特点。结果:卡他莫拉菌感染与性别无关(P>0.05);3岁及以下患儿感染率明显高于4岁以上患儿(P<0.05)。春、夏、秋、冬四季感染率分别是9.59%、4.91%、7.09%、18.65%,冬季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χ2=6.3615,P<0.05)。对卡他莫拉菌敏感的前三位抗菌药物分别是阿莫西林/棒酸、复方新诺明、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9.38%、20.88%、36.26%;高度耐药的前三位抗菌药物分别是阿莫西林、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均为94.51%。结论:婴幼儿是卡他莫拉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且感染率与季节有关,该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青霉素、氨苄西林等高度耐药,因此在诊治时重视高发年龄、高发季节,常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时应取分泌物培养,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7.
健康儿童鼻咽部卡他莫拉菌带菌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佑群 《重庆医学》2003,32(4):433-433
目的:通过对500名健康儿童鼻咽拭子进行分离培养,调查卡他莫拉菌的携带情况及耐药性。方法:用嗜血杆菌分离平板(HIV平板)进行分离培养,生化反应进行鉴定,K-B纸片法对8种抗生素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健康儿童此种细菌携带率为23%,β-内酰胺酶菌株占89.5%。对大多数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高。结论:健康儿童上呼吸道卡他莫拉菌带菌率较高(23%),β-内酰胺酶菌株很高(89.5%)。健康状况下以隐性感染为主,当机体抵抗力下降,亦可直接导致疾病,根据药敏结果,大多抗生素均可使用。  相似文献   

8.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底建辉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7):1893-1895
目的 探讨儿科患者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7年11月-2008年5月冬春季节北京大兴区人民医院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分离的49株肺炎链球菌、35株流感嗜血杆菌和27株卡他莫拉菌,采用Kirby-Bauer(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3种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1.8%(45/49),对青霉素不敏感菌9株,不敏感率为18.4%,多重耐药率高达53.0%;35株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为85.7%(30/35),对氨苄西林和氯霉素敏感.卡他莫拉菌产酶率为66.7%,对氨苄西林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达到77.8%(21/27).结论 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中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性很高;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敏感;卡他莫拉菌对氨苄西林和红霉素的耐药性很高.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应尽量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细菌出现耐药,其耐药水平也越来越高,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已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据调查,北京地区5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携带率为肺炎链球菌28.8%,对青霉素耐药率23.3%,对β-内酰胺类高度耐药,流感嗜血杆菌28.3%,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10.2%,卡他莫拉菌15.8%,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90.3%,对头孢类耐药率40%~71%,这3种细菌是儿童上呼吸道常见寄生菌,也是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菌,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分布与耐药性。方法:对2015年住院肺炎患儿2 001例呼吸道标本进行收集,借助培养与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性试验对结果予以分析。结果:在儿科送检呼吸道2 001份标本中,总计分离出病原菌278株,阳性率13.89%。其中革兰阴性菌222例,占79.86%,革兰阳性菌56例,占20.14%;药敏试验显示: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阳性率41.7%、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酶阳性率100%、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检出率3.7%。结论:导致2015年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与卡他莫拉菌,对病原菌定期分离,并有效监测其耐药性,能够促使其耐药性的变迁及时了解,对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具有监管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慢阻肺(COPD)感染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给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COPD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同时对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确正试验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甲氧西林测定、卡他莫拉菌进行β内酰胺酶测定。结果 共分离出475株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06株,其次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47株、白色念珠菌45株、卡他莫拉菌44株、不动杆菌42株、肺炎克雷伯菌3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0株。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产ESBLS株检出率迭53.3%和58.3%。MRSA检出率这73.3%。卡他莫拉菌中产B内酰胺酶株占93.2%。结论 COPD患者的感染病原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另外卡他莫拉菌和白色念珠菌也不容勿视。所检出的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呈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卡他莫拉菌对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Eravacylcine的敏感性,并对卡他莫拉菌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收集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2012—2017年临床分离出的卡他莫拉菌菌株,所有的菌株均通过BD细菌自动鉴定仪鉴定,同时采用质谱仪鉴定细菌种属。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检测多西环素、米诺环素、Eracycline 的药物MIC值(最小抑菌浓度)。提取卡他莫拉菌菌株基因组DNA,同时采用PCR方法检测了四环素耐药相关基因tetB、tetM、tetW、tetQ、tetO和tetT。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了207株卡他莫拉菌,在痰液和咽拭子中检出率最高,各占77.8%、20.8%;科室分布以儿科为主,占78.7%,其次为呼吸科,占8.9%。207株卡他莫拉菌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以EUCAST判定标准,米诺环素敏感率为98%,多西环素敏感率为97%,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Eravacycline的MIC值基本在0.5 mg/L以下。207株细菌中共检测出tetB阳性菌株136株。结论 卡他莫拉菌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尤其是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Eravacycline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但关于卡他莫拉菌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龄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分析1997-1999年3年间呼吸内科病房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特别是高龄组病原微生物分布特点及其耐性,结果:(1)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广泛,铜绿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不动杆菌属和包括洋葱假单胞菌在内的其它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卡他莫拉菌感染呈增加趋势,高达11.6%。(2)在≥60岁病人 组,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组;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60岁组。(3)伊米配能对4种优势细菌均有较强杀菌活性,头孢他啶,头 孢噻肟、环丙沙星耐药率明显增加,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菌活性。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基本耐药,结论:在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高龄者)治疗中,应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王艳 《北京医学》2003,25(4):279-280
卡他莫拉菌一直被认为是呼吸道正常寄居菌群 ,一般不致病。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该菌可导致多种急慢性感染 ,如儿童慢性鼻窦炎、中耳炎、脑膜炎、心内膜炎和败血症 ,现已跃居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第 3位致病菌。本菌可产生 β 内酰胺酶 ,使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一、国内药敏研究现状目前 ,卡他莫拉菌的致病性已引起国内学者们的关注 ,但NCCLS(国际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仍未明确卡他莫拉菌的药敏结果判断标准 ,所以许多文献所报道的卡他莫拉菌的药敏结果缺乏一致性 ,其结果相差较大。高传化等[1] 报道 ,该菌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氨…  相似文献   

15.
李胜立 《右江医学》1998,26(2):101-102
肺炎居我国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首位。发展中国家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细菌感染,即使是急性病毒感染也常合并细菌感染(1),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来自口咽部菌群(2)。因此,进行咽拭子普通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指导选择抗生素有一定参考意义。现将我科自1995年1月至1...  相似文献   

16.
总结近五年来卡他莫拉氏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1)分析58例卡他莫拉氏菌所致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基础疾病1发病诱因、症状体征、X线表现、治疗转归等;(2)以K-B法(纸片法)或Etest法(MIC纸片法)测定该菌的体外药敏性。  相似文献   

17.
卡他莫拉菌临床感染与药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他莫拉菌(布兰汉菌)是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过去一致认为无致病性,但据近年来研究表明,该菌是一种具有相当临床意义的病原菌,它可引起儿童的中耳炎、鼻窦炎、全身性的感染,在成人的下呼吸道感染中,布兰汉菌占到了3~4%,而且该菌产β-内酰胺酶菌株增加迅速,使部分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就其特性本文提醒人们应重新认识布兰汉菌,对本菌引起的临床感染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1 359例住院患儿下呼吸道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1 359例痰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622株,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共414株占66.6%,革兰氏阴性菌205株占32.9%,真菌3株占0.5%.革兰氏阳性菌中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两种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为68.8%~88.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7.5%.革兰氏阴性菌以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卡他莫拉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72.6%,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高为69.8%~98.3%,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头孢替坦)及四代头孢菌素敏感.结论 革兰氏阳性菌为小儿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应重视对病原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卡他莫拉氏菌下呼吸道感染5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的 :总结近五年来卡他莫拉氏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1 )分析 58例卡他莫拉氏菌所致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发病诱因、症状体征、X线表现、治疗转归等 ;(2 )以K -B法 (纸片法 )或Etest法 (MIC纸片法 )测定该菌的体外药敏性。结果 :(1 )男 44例 ,女 1 4例 ,年龄 54± 1 5岁 ,78%的患者有基础疾病 ,主要为COPD、肺心病。症状为咳嗽 (93 % )、发热 (60 % ) ,胸部X线表现为肺部斑片状阴影 (41 4% )。 (2 )药敏试验示该菌呈多重耐药 ,妥布霉素、氧氟沙星、头孢哌酮、头孢三嗪为较敏感抗生素。结论 :卡他莫拉氏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多有基础疾病 ,临床表现不典型 ,诊断依靠病原学并结合临床及X线检查 ,治疗应根据药敏并联合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引起儿童发热、咳嗽、咳痰、气急等呼吸道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其中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等苛养菌是引起儿童社区获得性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