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母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洪森荣  尹明华 《中草药》2010,41(11):1886-1889
目的以知母种子为试验材料,对知母的组织培养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建立知母的再生体系。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因子试验的方法对知母无菌体系的建立、分蘖芽的增殖、分蘖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以及再生苗的移栽进行研究。结果 知母种子最佳的消毒方式是75%酒精处理30 s后用0.1%HgCl2处理15 min;知母分蘖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MS+KT 1 mg/L+NAA 0.5 mg/L;知母分蘖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KT 2 mg/L+NAA 0.5 mg/L;知母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KT 2 mg/L+NAA 0.1 mg/L;知母愈伤组织再生芽最佳的生根培养基是1/2MS+NAA 0.5 mg/L;知母试管苗最佳的移栽基质是腐殖土。结论本实验建立了知母的再生体系,为知母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八角莲丛生芽分化及试管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了八角莲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方法以八角莲的叶片作为外植体,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观察八角莲愈伤组织丛生芽的诱导率。结果以NAA1.0mg/L+6-BA0.2mg/L的激素配比最有利于新芽生根;苔藓+腐殖土的栽培基质中,八角莲试管苗的生长状况最好。结论通过合理筛选激素配比,可促进八角莲愈伤组织产生丛生芽并生根形成幼苗,为快速繁殖八角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铁棒锤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付田  展锐  王建良  郭敏 《中草药》2012,43(6):1191-1194
目的建立铁棒锤高效快速繁殖体系。方法以铁棒锤越冬芽为外植体,用不同的培养基、激素和附加物组合培养。结果培养基MS+2,4-D 2.0 mg/L+NAA0.4 mg/L+活性炭(AC)1.5 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1 g/L有利愈伤组织的形成;培养基MS+6-BA2.5 mg/L+NAA0.2 mg/L+AC 1.5 g/L+PVP 1 g/L有利于成芽;培养基MS+6-BA3.5 mg/L+NAA0.1 mg/L+2,4-D 0.1 mg/L+AC 1.5 g/L+PVP 1 g/L有利芽增殖;培养基1/2 MS+NAA 0.2 mg/L+AC 1.5 g/L+PVP 1.0 g/L有利于根的生成。结论以种子发芽苗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可以实现铁棒锤种苗的工业化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4.
李娜  黄衡宇  曾彪 《中草药》2020,51(13):3545-3553
目的优化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离体培养方法及条件,探索有效增殖方式,筛选适宜的植株再生途径,建立其人工高效繁殖技术体系。方法以无菌实生苗带1~2个节的茎段为材料,采用MS、改良的MS1以及改良的MS2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完全组合及L_9(3~4)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种类及其质量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腋芽萌发、基茎不定丛芽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在MS+NAA 1.0 mg/L+6-BA 0.1 mg/L培养基中,可诱导出大量愈伤组织,但其再分化能力较弱,培养35 d后最高增殖系数仅为4.36;而在MS+NAA 0.1 mg/L+6-BA 0.05 mg/L+KT 0.5 mg/L中培养,随着腋芽萌发,茎段与培养基接触的节处开始膨大并出现不定芽点,萌发出基茎丛生芽,发生率达100%,培养45 d增殖系数最高可达到42.84;试管苗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改良的MS1+NAA 1.0 mg/L,培养40 d后生根率达98.9%;试管苗经炼苗后移栽成活率90%以上。结论研究通过基茎丛生芽这一全新的增殖途径,成功建立了黑果枸杞体外高效再生体系,不仅大大提高了试管苗的产量及品质,也为枸杞属其他植物的体外快繁提供了另一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外源激素对浙贝母组织培养的影响并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方法 以浙贝母鳞茎为外植体,接种于附加不同外源激素组合的MS固体培养基上,研究外源激素对浙贝母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 浙贝母鳞茎作为外植体,适合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KT 1.0 mg/L+NAA 1.0 mg/L,诱导率为64.2%;在增殖培养基MS+6-BA 1.0 mg/L+TDZ 0.15 mg/L中,愈伤组织增殖效果最好;而最佳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TDZ 0.15 mg/L,发生率为85.6%;在增殖培养基MS+6-BA 1.0 mg/L+IBA 0.1 mg/L中,不定芽的增殖效果最好。结论 确定了浙贝母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分化的培养条件,建立了浙贝母愈伤组织及不定芽的诱导增殖体系,为进一步开展脱毒苗培育和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白及组培快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白及组培快繁的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进一步完整建立白及快繁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白及成熟蒴果为材料,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无菌播种,种子萌发后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无性系繁殖。结果:白及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 1.0 mg/L;白及丛生芽增殖最佳培养基MS+1.0mg/L BA+0.1mg/L NAA,1/2MS+1.0 mg/L NAA+7.5%香蕉汁有利于白及生根,MS+0.1mg/L NAA+1.0mg/L 6-BA+7.5%香蕉汁既可以促进白及球茎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促进白及的生根。结论:激素于白及组培快繁有显著影响,通过激素适当配比得到白及快繁的最佳培养体系,对白及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半夏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丁伟  张立红  潘晟昊  陈集双 《中草药》2011,42(3):585-588
目的建立水半夏的组培快繁体系,为快速、大量生产水半夏种苗提供基础。方法利用不同植物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以水半夏块茎为外植体进行试验。结果愈伤培养基MS+NAA 0.2 mg/L+KT 1.0 mg/L+蔗糖3%+琼脂6 g/L可成功诱导水半夏愈伤组织;丛生芽培养基MS+NAA 0.2 mg/L+6-BA 2.0 mg/L+蔗糖3%+琼脂6 g/L诱导不定芽效果较好,增殖倍数高;生根培养基1/2 MS+NAA 0.2 mg/L+IBA 0.4 mg/L+KT 0.2 mg/L+蔗糖3%+琼脂6 g/L+AC 0.3 g/L,有利于水半夏不定根的快速形成,12~14周即可获得再生水半夏植株。培养基MS+NAA 0.2 mg/L+6-BA 1.5 mg/L+蔗糖3%+琼脂6 g/L为诱导水半夏分化一次性成苗的最佳激素配比,5~6周可形成试管苗,10周后可用于炼苗。结论建立的水半夏组培快繁体系为水半夏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奠定基础,且可应用于工厂化生产水半夏种苗。  相似文献   

8.
乌头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田迎秋  刘帆  黄玉碧  田孟良 《中草药》2007,38(8):1243-1246
目的建立乌头的快繁体系。方法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设置18种、9种和12种不同激素处理组合的培养基分别诱导乌头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丛生芽的分化、诱导再生苗的生根。结果适合乌头茎尖和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 NAA0.2mg/L 6-BA2.0mg/L PVP(或AC)3.0g/L;适合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 NAA0.2mg/L 6-BA4.0mg/L PVP(或AC)3.0g/L;适合愈伤组织增殖与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 NAA0.2mg/L 6-BA2.5mg/L LH200mg/L PVP3.0g/L和MS NAA0.1mg/L 6-BA2.0mg/L LH200mg/L PVP3.0g/L。适合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MS IBA1mg/L AC3.0g/L。结论以乌头茎尖、叶片、茎段及带或不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可以实现乌头种苗的工厂化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物质对地榆不同性质芽体诱导分化及增殖的影响,建立地榆无性系快繁技术体系。方法:采以地榆叶茎和花茎为外植体,接种到添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分别进行丛生芽途径和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的组培快繁。结果:花茎在MS+1.0 mg/L 6-BA+0.5 mg/L IBA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芽的生长情况最好,在MS+1.0 mg/L 6-BA+0.5 mg/L NAA培养基中次之;叶茎在4种诱导丛生芽培养基中均不能诱导出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IBA,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丛生芽均生长情况良好。结论:建立了地榆无性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汪洋  韩婷  朱昱  吴锦忠  郭蕾  李琳  秦路平 《中草药》2009,40(5):807-809
目的 为番红花的快速繁殖提供依据.方法 添加不同种类及不同浓度的激素,对番红花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诱导及球茎培养.结果 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2.0 mg/L NAA+0.5 mg/L 6-BA;丛生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 mg/L NAA+2.0 mg/L 6-BA;在光照条件下,丛生芽可分化出小球茎.结论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能够实现番红花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11.
防风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航  黄涵签  王妍  慧芳  杨世海 《中草药》2018,49(13):3127-3133
目的建立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e再生体系。方法研究不同外植体、温度、培养基、光照条件对诱导防风愈伤组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激素配比。结果以防风的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90 mg/L+2,4-D 1.05 mg/L+KT 0.96 mg/L,25℃恒温12 h/d光照培养;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6 mg/L+2,4-D 0.48 mg/L+KT 0.40 mg/L,继代周期为35 d;诱导丛生芽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6 mg/L+6-BA 1.0 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4 mg/L+6-BA 0.1 mg/L。结论成功诱导防风愈伤组织并建立稳定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7,(8)
目的:建立并优化道地中药颖半夏的组培快速繁殖体系。方法:将不同大小的茎尖接种于培养基MS+6-BA 2.0 mg/L+IAA 0.2 mg/L,考察最适宜大小的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试验,筛选颖半夏试管苗快速繁殖与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成。结果:最适宜的外植体为直径0.4mm的茎尖,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KT 0.1 mg/L;诱导试管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PP333 0.2 mg/L。结论: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可进行颖半夏的快速繁殖,为后续的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2017,(11)
目的:建立并优化丹参茎段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丹参春生幼嫩枝条为外植体,利用正交试验等方法筛选优化丹参茎段消毒、丛生芽诱导、丛生芽增殖、生根培养的适宜方案。结果:最适的消毒方案是用70%~75%乙醇浸泡30 s,0.1%升汞浸泡8 min,萌芽率为85%;适宜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是MS+6-BA 1.0 mg/L+NAA 0.05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丛生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是1/2~2/3MS+6-BA 1.0 mg/L+NAA 0.05~0.2 mg/L+GA30.1mg/L+蔗糖30 g/L+琼脂6.5 g/L,平均丛生芽增殖系数为11.95;适宜生根的培养基是1/4~1/2MS+2,4-D 0~0.1mg/L+IBA 0.1~0.5 mg/L+蔗糖20 g/L+琼脂7 g/L,2 w后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数达2.3条以上,平均根长达0.83 cm以上;炼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结论:筛选出了丹参含顶芽茎段最适的增殖和生根培养基配方,建立并优化了丹参茎段组培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和优化催眠睡茄植株再生体系。方法:以催眠睡茄的叶片作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植物生长物质对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分化以及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和结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1.0 mg.L-12,4-D+0.1mg.L-1KT;丛生芽诱导的最优培养基是MS+1.0 mg.L-16-BA+0.1 mg.L-1NAA,试管苗生根诱导最优培养基为1/2MS+0.5 mg.L-1NAA;在珍珠岩-腐殖土(1∶1)的基质中,再生植株室外移栽成活率达到92%。  相似文献   

15.
老鸦瓣芽茎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老鸦瓣芽茎愈伤组织诱导及丛生芽增殖体系。方法 以老鸦瓣冷藏芯芽产生的芽茎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考察不同质量浓度6-BA、NAA对愈伤诱导、分化及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结果 芽茎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2.0 mg/L,愈伤诱导率78.54%,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在原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增殖后即可进行芽分化;愈伤分化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芽诱导率为66.21%;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2.48。结论 筛选出芽茎诱导愈伤、分化不定芽及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初步建立了老鸦瓣芽茎组织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2015,(3)
目的:建立应用于无花丹参快速繁殖的组织培养体系。方法:以茎尖为材料,优化其脱毒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激素浓度组合,筛选出最佳组合。结果:在添加适宜浓度6-BA(1.5 mg/L)和NAA(0.1 mg/L)的MS培养基上能有效诱导茎尖的芽发生,诱导率可达90.8%。丹参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2.0 mg/L 6-BA+1.0 mg/L NAA;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NAA,芽发生率达到90%;1/2MS+0.5mg/L IBA适宜于试管苗生根。结论:所建立的无花丹参植株再生体系可为解决丹参栽培中的资源和质量问题以及在分子水平进行品种改良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土茯苓离体快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根状茎侧芽的生长锥为外植体,以MS、3/2MS、B5和改良H等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 6-BA 1.0 mg/L NAA 0.1 mg/L培养基上芽的萌动速度较快;萌动芽在MS 6-BA 1.0 mg/L NAA 0.1 mg/L 10%CM(椰子汁)培养基上丛生芽诱导和增殖的效果最佳;3/2MS 6-BA 0.05 mg/L 4%蔗糖培养基的壮苗效果较好;H NAA 0.5 mg/L培养基的生根率可达94%以上;以沙和泥炭土各1/2为基质移栽试管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种铁皮石斛组培快繁体系专用培养配方。方法以铁皮石斛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和不同基本培养基对铁皮石斛增殖、生根、壮苗的影响,以及不同移栽基质组合对铁皮石斛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最适诱导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1 mg/L NAA;最适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0.05mg/L NAA+1 mg/L的活性炭;最适合壮苗的培养基为N6+0.1 mg/L IBA+0.5 mg/L NAA;移栽成活率较高的栽培基质为木炭、火山泥和经发酵的树皮,比例为1∶1∶1。结论实现了铁皮石斛快速繁殖体系专用培养配方的建立,大大缩短了铁皮石斛种苗培育时间。  相似文献   

19.
北柴胡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不定芽增殖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建平  徐丽霞  杨东方 《中草药》2008,39(8):1234-1238
目的研究北柴胡叶片、茎段和花芽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不定芽增殖的条件,探讨快速繁殖的新途径。方法选择优良的北柴胡类型,在附加不同种类、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配比外源植物激素的MS培养基中,进行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培养以及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繁殖和生根培养。结果附加2,4-D 1.0 mg/L、KT0.5 mg/L和6-BA 0.5 mg/L的MS培养基最适合于叶片、茎和花芽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以花芽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在附加6-BA 1.0 mg/L、NAA 0.03 mg/L和CM 15%、CH500 mg/L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的分化率最高;附加6-BA 1.5 mg/L、NAA 0.05 mg/L和CH 250 mg/L的MS培养基为芽苗增殖的适宜培养基;附加NAA0.5 mg/L的1/2 MS培养基是生根的适宜培养基。结论北柴胡的茎段和花芽外植体在适宜的激素组合中均可通过愈伤组织途径分化出不定芽,继而得到正常生长、发育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泰山四叶参组织培养的研究,以达到快速繁殖和种质保护的目的,并为四叶参的商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四叶参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继代增殖,幼苗的生根、移栽,原生质体的分离及初步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四叶参愈伤组织诱导的理想材料是绿色幼嫩茎段,诱导培养基:MS+NAA 1 mg/L+6-BA 0.1 mg/L+2,4-D 0.5 mg/L,诱导率为100%。增殖培养基:MS+NAA 0.1mg/L+2,4D 0.01 mg/L+6-BA 0.01 mg/L,20 d增殖率为2.07倍。茎尖在培养基MS+6-BA 0.5mg/L+NAA 0.1中诱导出了球形菜花状愈伤组织,为愈伤组织和畸形幼苗的混合体,生长迅速而稳定,20 d的增殖倍率达2.8倍,明显高于茎段愈伤组织的增殖。诱导出苗培养基:MS+6-BA 0.4 mg/L+NAA 0.02 mg/L,30 d的诱导率达95%,平均每块愈伤出苗9.3个。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01 mg/L或MS+IBA 0.01 mg/L,生根率分别达95%和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