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研究泰国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hica干燥成熟种仁中的化学成分。通过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以及反相HPLC等柱色谱对泰国大风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从泰国大风子的干燥成熟种仁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2-(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3-(2-hydroxy-5-methoxyphenyl)-3-oxo-1-propanol(1)、threo-1,2-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e-1,3-diol(2)、erythro-1,2-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e-1,3-diol(3)、2-(4-hydroxy-3-methoxyphenyl)-3-(2-hydroxy-5-methoxyphenyl)-3-oxo-1-propanol(4)、3-hydroxy-2-(4-hydroxy-3-methoxyphenyl)-1-(4-hydroxyphenyl)-propan-1-one(5)、3′-甲氧基木犀草素(6)、楝叶吴萸素B(7)、芹菜素-3′-甲氧基-7-O-芸香糖苷(8)、木犀草素(9)、牡荆素(10)。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无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根中的酚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谱学数据对分离所得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雷公藤根中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tripterinin(1)、3,4-dimethoxyphenyl-β-D-glucoside(2)、3,4,5-trimethoxyphenyl-β-D-glucoside(3)、1,2-bis-(3-methoxy-4-hydroxyphenyl)-1,3-propanediol(4)、(2S)-3,3-di-(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e-1,2-diol(5)、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bis(2-ethylhexyl)ester(6)、3-methoxy-4-hydroxybenzene methanol(7)和3-methoxy-4-hydroxy benzoic acid(8).结论:化合物2-3为首次从雷公藤中分离得到,4-7为首次从雷公藤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皮Clausenalansium种子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如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黄皮种子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常数、核磁和质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以及通过PNPG法和贝曼漏斗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降血糖活性和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测试。结果从黄皮种子中共分离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R*,6R*)-6-羟基胡椒酮(1)、(4S*,6R*)-6-羟基胡椒酮(2)、(1S*,2S*,4R*)-1-methyl-4-(prop-l-en-2-yl) cyclohexane-1,2-diol(3)、subamone(4)、methyl (1R*,2R*,2′Z)-2-(5′-hydroxy-pent-2′-enyl)-3-oxo-cyclopentane acetate(5)、5-hydroxy-4-phenyl-5H-furan-2-one(6)、黑麦草内酯(7)、xylogranatinin(8)、2,6-dihydroxyhumula-3(12),7(13),9(E)-triene(9)、xanthoxol(10)和ligballinol(11)。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8具有较强的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化合物5具有较强的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7,(5)
目的:研究雪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Silica gel、Sephadex LH 20、RP-18及MCI gel柱层析对雪茶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化合物分离,通过1H-NMR、13C-NMR、HMBC、NOESY、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雪茶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共分离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ethoxycarbonyl)-2-hydroxy-6-methoxy-4-methylbenzoic acid(1)、3-(ethoxycarbonyl)-2-hydroxy-4-methoxy-6-methylbenzoic acid(2)、3-hydroxy-2-methoxy-4-(methoxycarbonyl)-5-methylbenzoic acid(3)、2-hydroxy-4-methoxy-6-methylbenzoate(4)、4-hydroxy-2-methoxy-6-methylbenzoic acid(5)、4-methoxy-5-methylbenzene-1,2-diol(6)、1-(2,3-dihydroxy-5-methoxyphenyl)ethanone(7)、2-hydroxy-6-methoxy-4-methylbenzoic acid(8)、baeomycesic acid(9)、squamatic acid(10)、vermicularin(11)。结论: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雪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云南高海拔地区产党参(臭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等色谱法从党参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党参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andirin(1)、绿原酸(2)、pilosulyne C(3)、tetradeca-trans,trans-6,12-diene-8,10-diyne-1,5,14-triol(4)、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propyl)-2″,6″-dimethoxyphenoxy]propane-1,3-diol(5)、1-(4-hydroxy-3-methoxyphenyl)-2-O-(6-hydroxy-2-methoxy-4-omegahydroxypropylphenyl)propane-1,3-diol-4-O-demethylforsythenin(6)、siringaresinol(7)、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8)、salicifoliol(9)、caruilignan D(10)和7R,8S-2-(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5-(3-methoxyallyl)-7-methoxycoumaran(11)。结论:其中,化合物4~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野茉莉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野茉莉Styraxjaponicus的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通过硅胶、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野茉莉叶70%乙醇提取物三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包括9个苯丙素和7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ectandrinB(1)、豆甾醇(2)、荚果蕨素(3)、eupomatenoid-7(4)、β-谷甾醇(5)、去氢二异丁香酚(6)、4-oxo-4[(3β,22E)-stigmasta-5,22-dien-3-yloxy]butanoic acid(7)、4-(3-methory-4-hydroxy)pheny-3-methyl-3-buten-2-one(8)、熊果酸(9)、香草酸(10)、(+)-(7S,8R,8′R)-4,8′-dihydroxy-3-methoxy-1′,2′,3′,4′,5′,6′-hexanorligna-7,7′-lactone (11)、(+)-(7S,8R)-4-hydroxy-3-methoxy-1′,2′,3′,4′,5′,6′,7′-heptanorlign-8′-one(12)、(2S,3R′)-2,3-dihydro-2-(4-hydroxy-3-methoxyphenyl)-7-methoxy-5-(2-propen-1-yl)-3-benzofuranmethanol(13)、香草醛(14)、对香豆酸(15)和二氢山柰酚(16)。结论化合物1、3~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5,(10)
目的研究松脂皱皮孔菌发酵液的化学成分。方法发酵液采用硅胶柱、中压RP-18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然后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出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osenonolactone(1)、2-nonyne-1,4-diol(2)、1-hydroxy-2-nonyn-4-one(3)、过氧麦角甾醇(4)、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5)、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6)、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7)、anti-1-(4-methoxyphenyl)proane-1,2-diol(8)、syn-1-(4-methoxyphenyl)proane-1,2-diol(9)、1-phenylpropane-1,2-diol(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松脂皱皮孔菌发酵液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泰国大风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俊锋  杨扬  钟惠民  程永现 《中草药》2011,42(12):2394-2397
目的 研究泰国大风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柱色谱手段,结合波谱方法(MS、ID NMR)分离鉴定泰国大风子的化学成分.结果 从泰国大风子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部分分离纯化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2)、5-羟基-3-醛基吲哚(3)、蔗糖(4)、3-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1-丙酮(5)、楝叶吴萸素B (6)、erythro-l,2-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e-1,3-diol (7)、threo-1,2-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e-l,3-diol (8)、erythro-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2-formyl-(E)-vinyl]-2-methoxyphenoxy}-propane-1,3-diol (9)、threo-1-(4-hydroxy-3-methoxyphenyl)-2- {4-[2-formyl-(E)-vinyl]-2-methoxyphenoxy }-propane-1,3-diol (10)、胡萝卜苷(11)、齐墩果酸(12)、3′-甲氧基木犀草素(13)、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14)、木犀草素(15).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黄艳萍  吴学谦  胡玲  帅永鑫  况燚  杨胜祥 《中草药》2017,48(15):3032-3036
目的研究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内生真菌Phomopsis sp.YK-7发酵产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Phomopsis sp.YK-7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包括13个芳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和2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wittifuran X(1)、4-hydroxy-2-(4′-hydroxy-2′-methoxyphenyl)-6-methoxybenzofuran-3-carbaldehyde(2)、erypoegin J(3)、桑辛素S(4)、桑辛素T(5)、桑辛素C(6)、wiffifuran E(7)、iteafuranal A(8)、burttinol D(9)、7-methoxy-2-(4-methoxyphenyl)-3-methyl-5-(3-prenyl)-benzofuran(10)、桑辛素N(11)、桑辛素P(12)、桑辛素M(13)、过氧麦角甾醇(14)和25-hydroxy-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15)。结论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红袍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Dahongpao的化学成分。方法大红袍花椒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羟基-β-山椒(2)、胡萝卜苷(3)、槲皮素-3-O-半乳糖苷(4)、3-甲氧基槲皮素(5)、琥珀酸(6)、甘露醇(7)、熊果苷(8)、7-O-α-D-glucosyl-3,8-dihydroxy-2-(3-hydroxy-4-methoxyphenyl)-5-methoxy-4H-1-benzopyran-4-one(9)。结论化合物5、7为首次从花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杨红  林丹  李晨  陶玲  沈祥春 《中药材》2018,(3):686-690
目的:研究艳山姜挥发油对高糖诱导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RMCs)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RMCs分为正常对照组、甘露醇对照组、模型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及艳山姜挥发油高(1μg/L)、中(0.5μg/L)、低(0.25μg/L)浓度组。给药48 h后,MTT法检测艳山姜挥发油对高糖诱导RMCs增殖的影响,苏木素-伊红染色(HE)进行形态学观察,划痕修复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别分析RMCs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高糖作用后,RMCs增殖率、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升高(P<0.01);VEGF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予艳山姜挥发油及罗格列酮预保护能显著抑制RMCs的异常增殖(P<0.05),RMCs形态和数量趋近正常对照组,RMCs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同时显著下调了VEGF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艳山姜挥发油对高糖诱导下RMCs的增殖及VEGF蛋白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夏杰  杨洲  曾庆芳  梁妍  郝小燕  周威 《中药材》2018,(3):600-607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对金钗石斛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研究。方法:采用UPLC C18(100 mm×2.1 mm,1.6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柱温30℃。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独立数据采集(IDA)、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采集数据。针对保留时间、测得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应用MassHunter软件Formula Calculator等功能、天然产物数据库,分析比较各色谱峰的一级二级质谱裂解碎片。结果:从金钗石斛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共鉴定了45个天然化合物,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联苄类、菲类、倍半萜类等。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鉴定研究,为金钗石斛的药效物质基础、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荭草花提取物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氯化钴(CoCl_2)建立缺氧复氧损伤H9c2细胞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荭草花提取物不同浓度组。应用MTS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释放量及细胞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测定cleaved 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利用800μmol/L CoCl_2缺氧22 h,复氧2 h可建立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模型。与模型组比较,荭草花提取物能显著升高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LDH、CK释放量及细胞内MDA含量,提高细胞内SOD、CAT活性,并呈浓度依赖性抑制CoCl_2诱导的缺氧复氧损伤。荭草花提取物能下调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的表达,上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结论:荭草花提取物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细胞清除自由基能力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设计一套可测定黏附力的新装置,并利用此装置对中药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热熔黏壁预测研究。该装置以物性测定仪为基础测试平台,添加一套提供热风的设备,并配上摄像头,温湿度探头等搭建而成,可以模拟喷雾干燥仪的干燥环境,分析药液的黏附性随干燥进程的变化。采用数据挖掘机器,建立预测喷雾干燥热熔型黏壁的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装置可以通过物料的黏附力预测喷雾干燥热熔型黏壁。研究还发现热熔型黏壁的物料黏附性随水分的蒸发而逐渐变大,不黏壁的物料的黏附力则是先变大后急速下降。  相似文献   

15.
研究黄连高产地植株的生长发育及生物碱含量变化规律,对生长发育性状实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构建其生长发育模型,为黄连高产栽培合理促控提供依据。得到黄连植株生长模型:y株高=3. 030 9+0. 732 6x-0. 009 6x2,y叶片数=111. 882 6-2 234. 881 7/x+15 218. 960 8/x2-31 740. 960 8/x3,y叶面积=-217. 136 1+30. 552 2x-0. 359 0x2,y根茎鲜重=-2. 748 8+0. 210 3x+0. 006 4x2,y根茎分枝数=-1. 246 0+0. 192 6x+0. 000 8x2,y须根鲜重=-4. 973 5+0. 589 4x-0. 002 6x2。结果表明:黄连种苗移栽后的叶片数和叶面积不断增加,三年生的黄连叶面积达到最大值425. 83 cm2/株,之后叶面积有减小的趋势,五年生黄连叶片数达最大值70. 91片。黄连株高在整个生育期呈现快速生长-逐渐减低的趋势,植株高度在三年生达到最大值。根茎鲜重、根茎分枝数、须根鲜重随生长发育时间不断增加,整个过程呈S型曲线。一年生黄连根冠比最小,随后逐渐增大,生长中心由茎叶逐渐转移至根茎,三年生黄连的地下部分质量已经超过地上部分,五年生黄连的根冠比值达到最大值1. 91∶1。黄连碱、小檗碱、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这4种生物碱含量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二年生黄连的药根碱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年生,之后随生长年限的增加无显著变化。非洲防己碱在三年生黄连中得到最高值后逐渐降低。木兰花碱含量随生长年限逐渐增加,在五年生得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红外光谱指纹图谱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一种海马(Hippocampus)种类鉴别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应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35个不同来源的海马样品乙醇提取物,通过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建立海马乙醇提取物的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利用主成分分析及判别分析进行海马种类鉴别和质量控制研究。结果 各海马样品乙醇提取物的红外光谱与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比较相似度良好,符合指纹图谱要求;三斑海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与刺海马(H. histrix)分别聚集为不同的类群,实现了不同种类海马的鉴别;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判别分析时,吸收峰3 305.4~3 297.7 cm-1、2 919.7~2 915.9 cm-1、2 852.2~2 848.4 cm-1、1 656.6~1 652.7 cm-1、1 542.8~1 538.9 cm-1、1 456.0~1 452.2 cm-1在主成分1上的载荷较大,而1 045.2~1 041.4 cm-1在主成分2上的载荷最大,据此建立的判别函数可用于区分三斑海马与刺海马,正确率达到93.55%。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乙醇提取物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及判别分析可快速、准确地鉴别不同种类的海马。  相似文献   

17.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又名青蒿,是中国传统中药,其有效成分青蒿素是一种含过氧桥基团结构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是一种能有效抗疟的药物。很多理化因子例如盐分、水分、光照、植物激素等均能诱导黄花蒿中次生代谢产物青蒿素的合成,温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生长因素对青蒿素的合成也有极大地影响。该文旨在研究高温诱导对黄花蒿中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将黄花蒿幼苗放置在25,40℃条件下,分别在0,3,12,36 h后取样,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各个样品中的青蒿素含量;提取样品的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并且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分析青蒿素合成途径及竞争途经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40℃处理3,12,36 h后,青蒿素质量分数分别提高20%,42%,68%;FDS,ALDH1,CYP71AV1和ADS的表达量分别上调4. 3,3. 3,2. 5,1. 9倍,SQS和BPS的表达量下调了37%和90%。综上,高温可以通过促进青蒿素合成途径合成酶基因表达量,并且抑制青蒿素竞争途径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从而促进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尼泊尔酸模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反相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各种色谱方法对尼泊尔酸模的干燥根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尼泊尔酸模根中分离鉴定得到12个化合物,其中9个蒽醌类化合物和3个酚性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1)、大黄素甲醚(2)、大黄酚(3)、大黄酸(4)、martianine(5)、rumejaposide E(6)、rumejaposide F(7)、atientoside A(8)、atientoside B(9)、torachrysone-8-O-β-D-glucopyranoside(10)、patientoside A(11)、白藜芦醇(12)。结论:其中,化合物5~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形态和生理两个层面了解三七种子休眠和萌发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三七种子科学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视镜观测种胚发育情况,利用HPLC-MS测定不同后熟期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种子收获时,种胚已经初步分化但未发育完全,在三七种子后熟过程中,脱落酸(ABA)的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赤霉素(GA_3)和反式玉米素(tZT)先升高后降低,生长素(IAA)持续升高,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无明显变化规律。后熟30天,GA_3/ABA、tZT/ABA和IAA/ABA的比值逐渐升高,其变化趋势与种胚长度和胚率的增加呈正相关,表明GA_3、tZT和IAA对三七种子萌发起到促进作用。结论:种胚发育不完全以及抑制物ABA的存在,可能是导致三七种子形态生理休眠的主要原因,内源激素之间平衡关系的改变是调控三七种子休眠解除与萌发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T/CACM 1035-2017)--《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实践指南》的临床应用情况,了解《指南》的临床适用性,选取全国各级医院中曾进行《指南》培训过的临床工作者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收集应用评价调查问卷494份和适用性调查问卷511份,构建《指南》后效评价的数据库,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指南》总体评价分别为疗效92. 31%、安全性91. 06%、经济性87. 45%,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良好,愿意遵从《指南》推荐方案的高达99. 41%;对于治法治则、辨证分型、并发症预防方法、康复调摄方法合理性评价分别为97. 98%,92. 37%,94. 53%,92. 71%;对于《指南》所推荐方药使用效果评价均在65%以上,在80%以上的方药为痰热清注射液、银翘散、清金化痰汤、麻杏石甘汤、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中成药物不良反应、作用成分不明及经济性是影响药物使用及其疗效的重要因素,为之后更新修订该标准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