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心脏代谢指数(CMI)与脑血管功能积分值(CVHI)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3年1-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1 636例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完成相关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CVHI积分值的最佳截断点(75分)分为CVHI正常组和CVHI异常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CVHI积分值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MI对CVHI积分值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1 636例体检人员中,使用脑血管功能检测仪筛检出脑卒中风险高危人群419例(25.6%)。CVHI正常组与异常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运动缺乏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VHI异常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腰高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尿酸、肌酐、尿素、心脏代谢指数均高于CVHI正常组(P<0.05)。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收缩压、尿酸、CMI是CVHI积分值的影响因素(P<0.05)。CMI预测CVHI积分值<75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掌握湖南省湘潭市社区人群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所辖社区≥40岁的居民进行调查。采用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初筛评估简表,对危险因素显现率及其人群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统计分析的人数为10140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卒中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男性分别为33.6%、17.0%、5.4%、17.9%、32.7%,女性分别为30.7%、17.0%、4.3%、17.4%、30.9%。40、50、60、70岁以上各年龄组的脑血流动力学积分值低于75分,异常率分别为35.01%、43.38%、51.11%、54.39%,总异常率为44.86%。具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中风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等5种危险因素暴露个体脑血流动力学积分低于75分,异常率分别为54.8%、48.1%、59.4%、37.0%、36.7%。结论:湖南省湘潭市五里堆社区人群在40岁以上有危险因素暴露的社区人群中,有45%存在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卒中风险水平升高,脑血管功能损害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升高。在危险因素暴露人群中,尤其应加强有脑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卒中高危个体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评估我院脑血管功能积分的干预结果相关性研究。方法:筛选我院2013—2018年间门诊、住院部就诊人群进行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HI)检测。以低于75分作为高危人群脑血管功能评估上限,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危险因素干预、药物治疗性干预、颈动脉治疗等干预方式,比较干预前后的脑血管功能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和干预后的脑血管功能积分值平均值分别为38.2±19.2和48.2±25.4,干预后脑血管功能积分平均值显著上升(t=14.575,P<0.01)。干预后脑血管功能积分值低分的比例减少,高分的比例上升,有19.8%的患者脑血管功能积分值上升至75分以上。结论:经过规范的干预,高危个体的脑血管功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发病风险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北京市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增高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至2012年258 45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增高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抽取2012年66 33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体质量、血脂、血压和血糖资料进行分析,按血尿酸值分为尿酸增高组和尿酸正常组,比较不同年龄段两组体质量、血脂、血压和血糖异常检出率。结果北京市体检人群尿酸增高率男性为21.8%~27.2%,女性为5.5%~7.9%。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增高组的超重肥胖、血脂异常、血压增高和血糖升高检出率均高于尿酸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血脂异常、血压增高和血糖升高是尿酸增高的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健康体检人群的男性尿酸增高的检出率较高,年轻女性尿酸增高检出率逐年攀升,应加强尿酸增高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以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治。  相似文献   

5.
中风危险度的定量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南汇区近70万人群2年的中风监测和预防研究,验证应用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指标和积分方法来定量评估中风危险度的客观性、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先通过询问病史及测量血压,从社区人群中筛选出具有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中风家族集聚现象等病史的中风易患个体;再对其进行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定量评估中风危险度,筛选出中风高危个体,给予个体化的综合性治疗,并定期随访。结果:从南汇区696558人的框架人群中共筛选出中风易患个体51936例(有完整资料记载),其中有新发中风患522例(经头颅CT/MRI确诊),该中风组与相同年龄正常组的各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间均存在显差异,且随着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积分值的降低,中风发病率逐渐上升,发病间隔也逐渐缩短;有既往中风史585例,其患侧和健侧的各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间亦存在显差异。结论:运用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依据积分值的高低,能够科学、客观、较准确地定量评估出中风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分布特点,为针对性地进行危险因素综合性社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5年6—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某社区40岁及以上的具有本市户籍的常住居民1 142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结果 853人被评估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占总人数的74.7%。8项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80.7%)、体育锻炼很少(68.5%)、血脂异常(60.1%)、脑卒中家族史(45.7%)、糖尿病(38.2%)、明显超重(25.9%)、吸烟(23.3%)、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13.5%)。女性高危人群的血脂异常的暴露率高于男性,男性高危人群的吸烟率高于女性。高血压、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糖尿病的暴露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40~49岁和50~59岁年龄段人群的吸烟率和脑卒中家族史暴露率相对于其他年龄段更为突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体育锻炼、睡眠障碍与脑卒中高危人群中脑卒中的发病存在回归关系(P<0.05)。 结论 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暴露率处于较高水平。基于社区开展脑卒中危险因素防控,重点加强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管理,改变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社区脑卒中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为建立浦东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浦东新区祝桥社区45岁及以上居民开展筛查,并对所筛高危人群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筛出脑卒中高危933人,检出率15.6%,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178人(3.0%),危险因素≥3项者755人(12.6%)。在755名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明显超重/肥胖、缺乏体育锻炼、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房颤。其中女性危险因素暴露率较高的为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男性为吸烟率及超重/肥胖,65岁及以上者高血脂、超重/肥胖及脑卒中家族史暴露率比45~65岁人群高。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383人(50.7%),颈动脉轻度狭窄者100人(13.2%),中度狭窄者5人(0.7%),发现斑块者379人(50.2%);结合斑块性质,斑块单发者234人(61.7%),多发者145人(38.3%),不规则者368人(98.9%),低回声者9人(2.4%)。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较低,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特点及狭窄程度变化较大,后期可开展社区全人群健康教育和高危人群随访相结合的双层面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某中医院校教职工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检出情况。方法选择陕西中医药大学参加2015年健康体检的993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压和血脂各指标水平并进行诊断。结果 993名教职工高血压检出率为33.53%,血脂异常检出率为30.21%;男性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6,P0.05;χ2=73.369,P0.05)。教职工血脂指标TC、TG、HDL-C和LDL-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3.26%、28.00%、20.04%和19.23%,不同性别教职工在血脂各指标异常构成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901,P=0.0000.05)。结论该中医院校教职工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不同性别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赵国章 《右江医学》2012,40(2):193-195
目的探讨广西西林县3176名壮族人群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与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检测3176例体检人群的血尿酸(Uricemia,UA)及血脂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对比不同性别人群的高UA检出率。统计男性不同UA水平(正常UA组、高UA组)、女性不同UA水平(正常UA组、高UA组)脂代谢异常情况。结果 3176例体检人群中检出高尿酸血症为706例(18.98%),其中男性检出率为25.58%,女性检出率为17.54%,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P<0.01)。706例高尿酸血症中脂代谢异常502例(71.10%),其中男性占53.97%,女性占17.14%。男性高尿酸血症组中的各单项脂代谢异常指标(高TC、高TG、高HDL-C、高LDL-C)明显高于正常UA组(P<0.01);女性高尿酸血症组中除高HDL-C外其他脂代谢异常指标明显高于正常UA组(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高尿酸血症人群脂代谢异常明显多于正常人。因此,需重视高尿酸血症,注意保持血脂正常有助于防治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2017年1-10月汾阳市健康体检成年人中血脂异常的分布特征。方法:对4 533名30岁及以上体检者进行血脂测定,分析血脂相关数据,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研究人群中48.3%的人至少存在1项血脂异常,其中TG升高的检出率最高,达29.2%,HDL-C降低、TC升高和LDL-C升高的患病率分别为20.1%、10.5%和8.2%。女性TC、LDL-C、TG水平及异常检出率均高于男性(P0.05)。男性TC、LDL-C峰值水平在≥30岁且40岁,而女性TC、LDL-C峰值水平在≥60岁且70岁。结论:汾阳市成人血脂水平及异常检出率较高,其中TG升高检出率最高,青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尤为突出,应加强对这些人群高血脂及相关疾病的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为高血压病脑卒中的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从参与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筛选2025人分为高血压病组892例,对照组1133例,其中高血压组按是否合并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再分为3个亚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病史、内外科、抽血等检查及颈部TCD检测,分析高血压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和合并不同代谢紊乱的收缩期血流速度(Systolic velocity,Vs)、舒张期血流速度(Diastolic velocity,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5个指标.结果:(1)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基底动脉Vs、Vm、Vd显著降低(P<0.01),大脑中动脉vd降低表现(P<0.05),各期RI和PI值较正常组均有升高(P<0.01).(2)高血压合并糖代谢紊乱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最明显,Vm、Vd、RI、PI与其余各组均有差异.合并高脂血症组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不明显.(3)青年高血压病患者TCD异常率为34.5%,以脑血管痉挛为主(69.2%);老年高血压病患者TCD异常率79.0%,以动脉硬化为主(51.3%).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可引起脑血管多种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基底动脉较为敏感,监测指标中以RI和PI最为敏感.TCD能较好反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病变严重程度,其结果受年龄、血糖及血脂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右江医学》2019,(11):833-837
目的了解某地区35~59岁机关工作人员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对其未来10年ASCVD发病风险进行评估,以期为该类人群心血管病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该类人群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国人10年ASCVD风险评估流程表对2018年度体检的896名35~59岁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评估。结果 (1)男性收缩压、舒张压、LDL-C、空腹血糖、BMI的水平均高于女性,HDL-C水平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血压、糖尿病、低HDL-C及吸烟的暴露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1),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2)女性组低危等级所占比率高于男性(P<0.05),而男性组中危、高危等级所占比率高于女性(P<0.05),极高危等级组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和40~年龄组低危等级所占比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45~及以上年龄组中危等级所占比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55~59年龄组高危等级所占比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极高危组占比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及BMI的水平及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率,在10年发病平均危险<5%组均低于10年发病平均危险≥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吸烟的检出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结论该类人群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男性高于女性,45~59岁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较大,应加强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漯河地区40岁以上人群血脂水平,了解血脂在该地区的异常流行率,以及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汇总2012年7—12月参加健康体检的40岁以上的人群,并对他们进行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 11 101例人员血脂异常率50.52%,年龄、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漯河地区40岁以上的人群是血脂异常的高危人群,男性血脂异常检出率在40~60岁达最高,为32.64%;而女性则在51~70岁为最高,而且男性在60岁以后、女性在7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血脂异常率是逐渐降低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成都市中老年人糖调节受损(IGR)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现状及城乡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0年2—12月成都市城市和农村35~70岁中老年人群2 032名为调查对象,其中城市1 015名,农村1 017名。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调查。结果 IGR患病率为32.5%(660/2 032)。男性IGR患病率为32.0%(266/830),女性为32.8%(394/1 2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9,P=0.730)。城市IGR患病率为32.2%(327/1 015),农村为32.7%(333/1 0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4,P=0.800)。城市与农村IGR人群吸烟情况不同,同时城市IGR人群较农村IGR人群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三酰甘油(TG)升高、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检出率升高,高血压前期检出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饮酒情况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与农村男性IGR人群吸烟、饮酒情况不同,同时城市男性IGR人群较农村男性IGR人群高血压、LDL-C升高、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检出率升高,高血压前期检出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升高、HDL-C降低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与农村女性IGR人群吸烟、饮酒情况不同,同时城市女性IGR人群较农村女性IGR人群TG升高、血脂异常检出率升高,高血压、高血压前期、LDL-C升高检出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DL-C降低、超重或肥胖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是城市男性IGR人群主要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高血压前期是农村男性IGR人群主要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血脂异常是城市女性IGR人群主要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压前期是农村女性IGR人群主要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南通地区在职职工进行心血管总体危险因素评估,分析该人群未来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ICVD)的发病风险。方法:健康体检35~59岁人群5390例,其中男3442例,女1948例。对受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生化检查。根据“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对受检人群进行评估。结果:(1)35~59岁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体重异常、吸烟的暴露率分别为21.8%、4.7%、31.4%、55.0%和34.7%。各心血管危险因素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中年体检者10年ICVD发病的风险男性为(2.61±3.78)%,女性为(1.21±1.86)%。除35~39岁年龄段均高于评估表提出的各年龄段平均危险参考水平。结论:南通地区中年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患病率较高,该人群10年ICVD发病风险较大,应加强对该地区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职业噪声暴露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分析职业噪声暴露与心血管疾病的相互关系提供职业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选择某企业工人13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水银柱血压计进行坐位血压测量,采用心电图机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TC、TG、LDL-C、HDL-C、GLU检测。结果:噪声暴露组工人心电图异常率、高血压患病率、血脂异常率、血糖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心电图异常率、高血压患病率、血脂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噪声暴露可能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者心电图的异常发生率,以便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方法:对1 272例健康体检职工心电图资料按3个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对异常者做病因诊断.结果:异常心电图占20.59%,其中ST-T异常占首位(8.33%),且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1~60岁人群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男性较高,且多伴血脂异常、高血压、血糖异常等;61~81岁组人群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最高,且多已存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结论:定期健康体检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早期发现、预防、诊断心血管疾病是积极、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者心电图的异常发生率,以便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方法对1 272例健康体检职工心电图资料按3个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对异常者做病因诊断.结果异常心电图占20.59%,其中ST-T异常占首位(8.33%),且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1~60岁人群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男性较高,且多伴血脂异常、高血压、血糖异常等;61~81岁组人群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最高,且多已存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结论定期健康体检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早期发现、预防、诊断心血管疾病是积极、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尹培颖 《大家健康》2016,(1):258-258
目的:对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血压、血脂、血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根据体重指数将1200名体检者分为低体重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然后对其血压、血脂、血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护理建议。结果:超重组的血压、FPG、TG、TC异常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P0.01);肥胖组的各项指标检测率均高于超重组(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都与肥胖有着较大的关系。正常人群要定期体检,以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检出异常的患者要及时的给予护理,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1272例名企事业单位职工健康体检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者心电图的异常发生率,以便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方法:对1 272例健康体检职工心电图资料按3个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对异常者做病因诊断。结果:异常心电图占20.59%,其中ST-T异常占首位(8.33%),且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1~60岁人群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男性较高,且多伴血脂异常、高血压、血糖异常等;61~81岁组人群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最高,且多已存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结论:定期健康体检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早期发现、预防、诊断心血管疾病是积极、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