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盐水灌注宫腔造影对诊断子宫内膜增殖症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因不规则阴道出血来院就诊的患者100例,均行经阴道超声、盐水灌注宫腔造影、诊断性刮宫检查,对其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病理诊断证实为子宫内膜增殖症患者51例,经阴道超声、盐水宫腔造影、诊断性刮宫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4%、98.0%、100.0%.结论 盐水灌注宫腔造影可提高子宫内膜的成像质量和诊断的准确性,同时指导诊断性刮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盐水灌注宫腔造影对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35例子宫内膜息肉,均行经阴道超声、盐水灌注宫腔造影、诊断性刮宫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经阴道超声、盐水宫腔造影、诊断性刮宫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2.8%、91.4%、17.1%.结论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盐水灌注宫腔造影对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因不规则阴道出血来院就诊的患者100例,均行经阴道超声、盐水灌注宫腔造影、诊断性刮宫3种方法 检查,对其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经病理诊断证实的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经阴道超声、盐水宫腔造影、诊断性刮宫检查的诊断符...  相似文献   

4.
张敏  陈萍  陈桂英  吴兰芳  李华丽 《中外医疗》2009,28(35):155-155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对30例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内膜变化,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阴道超声宫腔造影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子宫内膜增生6例,子宫内膜息肉12例,粘膜下子宫肌瘤8例,子宫内膜癌4例。阴道超声宫腔造影与普通阴道超声相比,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类型的鉴别优于普通阴道超声。结论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方法简单易行,能清晰显示宫腔内病变,有利于提高宫腔内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是诊断和鉴别绝经后不规则出血原因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经阴道三维彩超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宫腔内良性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宫腔内疾病的价值.方法 应用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宫腔声学造影技术诊断宫腔内疾病43例.结果 诊断子宫内膜息肉21例,子宫粘膜下肌瘤9例,子宫内膜增生6例,不完全纵隔子宫4例,宫腔粘连3例.与宫腔镜及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准确诊断39例,诊断符合率达90.7%.结论 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宫腔声学造影检查简便易行,对宫腔内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宫腔声学造影、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6年6月~2008年3月诊治月经过多、绝经后出血和不孕患者112例,对其子宫内膜宫腔声学造影、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74.5%的病例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异常改变.对于子宫内膜疾病和腔内肿块的诊断,宫腔镜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其次是宫腔声学造影和阴道超声.对于子宫腔内肿块(肌瘤和息肉)的诊断,宫腔声学造影优于阴道超声.对于子宫内膜疾病(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癌)的诊断,阴道超声优于宫腔声学造影.结论 宫腔镜是一种优于宫腔声学造影和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于惠泠  张兆英  边文华  刘辉 《吉林医学》2011,(19):3987-3988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7例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子宫内膜情况。将超声表现与手术或刮宫后的病理结果相对照,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57例中52例与病理诊断符合,余者分别为内膜增生过长、囊腺性增生、内膜息肉、黏下小肌瘤。52例内膜癌的患者,绝经前8例(15.4%),绝经后44例(84.6%)。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表现为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匀,部分病灶凸向宫腔伴积液。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应用对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B超诊断31例子宫内膜增殖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本献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549-1549
目的:提高子宫内膜增殖症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1例子宫内膜增殖症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均见宫腔内膜线消失,子宫内膜增厚呈梭形中强回声团。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殖症,必须紧密结合临床症状,注意和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相鉴别。结论:超声检查是检查子宫内膜增殖症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纯经阴道超声探查和经阴道超声下生理盐水宫腔造影术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及不孕症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方法:对1200例各种原因的不孕症患者常规在卵泡早期经阴道B超扫查盆腔,对子宫内膜回声强弱不均匀,有局限性回声增强或减弱者,排卵期复查,并在严格消毒下行宫腔置管生理盐水造影术。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行宫腔镜检查及息肉摘除术,并行病理学切片检查。结果:1200例不孕症患者中,阴道超声诊断内膜息肉104例,超声造影诊断87例,以宫腔镜为诊断标准,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83.65%,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93.5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7.75%,其中不明原因者67例,占内膜息肉的72%。结论:不孕症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不可忽视,阴道超声结合宫腔造影有利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宋影  方红  范梅 《安徽医学》2013,34(8):1210-1212
目的评价连续阴道超声检查和宫腔水造影检查对子宫内膜粘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3例连续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内膜形态和长度异常的患者行宫腔水造影检查,最后予宫腔镜治疗。结果连续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宫腔水造影检查可以完全筛选出子宫内膜粘连的患者。结论连续阴道超声检查和宫腔水造影检查简便易行,花费少,费时短,痛苦少,是诊断子宫内膜粘连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阴道宫腔超声造影对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波 《华中医学杂志》2006,30(4):332-333
目的探讨经阴道宫腔超声造影检查对子宫黏膜下及内膜病变的临床和病理诊断意义。方法171例临床怀疑子宫黏膜下及其内膜病变的患者,分别经阴道超声检查,再行经阴道宫腔造影检查,明确内膜病变者,经诊刮行组织活检,前后结果对比。结果经阴道宫腔造影检查宫腔内膜病变的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88.9%。结论经阴道宫腔输卵管造影检查无创、简便,且准确度高,可作为筛选宫腔内膜病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官腔造影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经阴道超声显示非分泌期子宫内膜厚度≥14mm,且CDFI血流信号非异常丰富者行宫腔造影术,并与宫腔镜检查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1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其中2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误诊),5例诊断为黏膜下肌瘤,3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宫腔造影前敏感性71%,特异性85%,准确性75%;宫腔造影后敏感性87%,特异性93%,准确性95%.结论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方法简便、易行、无创且准确性高,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叶琳  高燕 《吉林医学》2011,(32):6853-6854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SHG)在诊断宫腔内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9例经阴道超声(TVS)疑为宫腔内病变的患者行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检查,后经诊刮或宫腔镜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59例患者中内膜息肉29例,黏膜下肌瘤13例,内膜增生过长11例,宫腔粘连2例,正常4例,经过跟踪诊刮或宫腔镜及病理结果,诊断宫腔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增生过长、宫腔粘连的符合率分别为96.6%、92.9%、90.9%、100%。结论: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具有简便经济,痛苦小,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在宫腔内病变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SIS)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因子宫不规则出血或不孕症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检查的患者138例,并进行宫腔镜检查、活检,将病理结果与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敏感度100%,特异度90%;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敏感度100%,特异度95%。结论: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一种廉价、无创、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且准确度高,值得推广,尤其在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阴道宫腔造影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子宫内膜病变的100例患者进行常规阴道超声(two-dimensiona transvaginal ultrasound,2D-TVS)、二维超声宫腔声学造影(two-dimensional saline infusion sonohysterography,2D-SIS)及宫腔镜手术-病理检查,以宫腔镜手术-病理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共检查出内膜息肉63例,粘膜下肌瘤12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3例,宫腔内肌化血凝块4例,正常内膜8例。2D-TVS对宫腔内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81.6%,特异性69.2%;2D-SIS对宫腔内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91.5%,特异性88.7%。造影前、后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SIS检查准确率高,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超声子宫造影对子宫内病变的诊断作用。总结宫腔造影后各种宫内病变的声像图特征。方法:60例经腹超声疑似子宫腔内病变的门诊患者,选用盐水作为声学造影剂,观察造影后宫腔内病变大小、部位、形态、基底部宽度并记录拍片。结果与宫腔镜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两种方法诊断子宫内病变差异。结果:60例患者宫腔造影后子宫内病变能清楚显示,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3例,黏膜下肌瘤27例,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9例,疑似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内膜局限型增生9例。结论:与病理及宫腔镜结果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结合临床子宫造影诊断子宫腔内病变明显优于传统经腹超声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3):90-92+96
目的探讨宫腔三维超声(3D-TVS)与宫腔负性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9月间疑诊的子宫内膜息肉95例进行研究。对95例患者分别进行宫腔三维超声、宫腔三维超声联合宫腔负性造影检查,宫腔镜病理作为检查的标准,并分析宫腔三维超声与宫腔负性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结果宫腔三维诊断的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72.73%、准确率为84.21%;宫腔三维超声与宫腔负性造影联合诊断敏感度96.43%、特异度81.82%、准确率94.74%,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三维超声联合宫腔负性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单独采用宫腔三维超声,为患者早期诊治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8.
谢毅  王伟伟  许建春 《现代医学》2009,37(6):456-457
目的探讨经阴道宫腔声学造影对宫腔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经阴道超声检查(TVS)疑有宫腔良性病变患者行经阴道宫腔声学造影(TVS—SHG)、宫腔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将TVS—SHG、官腔镜检查、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TVS—SHG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等病变能作出较明确的诊断,并显示出不同的声像图特征。结论TVS—SHG是诊断和鉴别诊断宫腔良性病变简便、有效、廉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在诊断子宫腔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6例宫腔内病变患者的3D-TVS诊断资料,并与宫腔镜检查及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用Kappa检验评价经阴道三维超声与宫腔镜、病理检查的一致性。结果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息肉2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5例,子宫内膜增生症11例,子宫内膜癌5例。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症的诊断,3D-TVS与宫腔镜检查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856、0.909和0.887,3D-TVS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48、0.818和0.774。结论 3D-TVS对宫腔病变的诊断与宫腔镜及病理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在诊断宫腔病变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增殖症的超声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增殖症是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雌激素对子宫内膜刺激而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的一种表现,大多发生于生育期和绝经期的妇女。我们利用超声显像,观察43例子宫内膜增生肥厚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增殖症的43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大多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史,年龄34岁~52岁,平均43岁使用仪器RT-2800EUB-27超声诊断仪,患者取平卧位,在膀胱适度充盈下常规检查子宫、附件及周围组织。2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增殖症的有39例3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例葡萄胎误为子宫内膜增殖症,B超诊断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