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不当并发症.方法 将14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患者,按入院先后时间将前60例设为对照组,后8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由责任护士负责健康指导,强调患者家属参与,护理组长阶段性评估与补充,出院后随访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抗凝治疗不当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抗凝知识掌握和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系统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减少抗凝不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实施抗凝治疗的3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给予健康教育和预见性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抗凝治疗的认识程度和使用药物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出血和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和抗凝治疗的认知程度和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认知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16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5例)和对照组(76例).研究组在常规抗凝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认知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抗凝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6个月后应用Morisky-Green测评表(MG)评价两组患者的抗凝药物治疗依从性,并记录统计两组患者定期抽血检验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的百分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抗凝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的百分率为97.65%,对照组抗凝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的百分率为85.5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患者定期抽血检验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的百分率为94.12%,而对照组定期抽血检验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的百分率为80.2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认知护理可明显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药物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地抗凝,达到防止出血和血栓形成,预防血栓栓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孕产期抗凝治疗的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孕产期妇女进行孕早期、孕晚期及分娩期的抗凝治疗监测,根据孕期各阶段调整抗凝药物,观察抗凝治疗效果及出现的并发症,加强孕产期的抗凝治疗护理。结果:17例孕妇剖宫产顺利产下足月胎儿,1例20周出现死胎,2例胎儿早产死亡,孕产妇均无严重出血及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中应掌握妊娠抗凝治疗的特殊性,加强对孕产妇抗凝治疗的合理指导及并发症的观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的应用.方法:随访观察2003年1月-2007年6月本院行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98例,分析华法林的应用情况及其并发症.结果:术后97名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其中8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有效,但有引起致命性并发症危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以减少其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方法通过术前准备,抗凝药物调整等措施;术后心功能的维持及保持电解质、酸碱平衡,术后抗凝药物调整的护理,预防感染等措施观察患者的并发症。结果本组20例患者,除1例手术后12 h出现腹腔出血,经用维生素K1处理,24 h后出血停止,其余19例患者恢复平稳,没有发生血栓及大出血情况,手术后半年随诊,心脏机械瓣膜功能正常。结论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危险高,术后治疗护理难度大。围手术期的护理主要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为了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作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以减少其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方法通过术前准备,抗凝药物调整等措施;术后心功能的维持及保持电解质、酸碱平衡,术后抗凝药物调整的护理,预防感染等措施观察患者的并发症。结果本组20例患者,除1例手术后12 h出现腹腔出血,经用维生素K1处理,24 h后出血停止,其余19例患者恢复平稳,没有发生血栓及大出血情况,手术后半年随诊,心脏机械瓣膜功能正常。结论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危险高,术后治疗护理难度大。围手术期的护理主要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为了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作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将88例需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自我管理及自我管理效能水平及对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参照凝血酶原时间(PT)需重新调整药量的频率少于对照组;定期复查PT遵医行为的病人多于对照组;出院后抗凝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进行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华法林治疗过程中的自我体验和需求,发现个体存在的相关抗凝问题,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12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一对一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结果:通过分析得出5个主题:抗凝治疗认识不充分,生命安全的担忧,日常生活的困惑,焦虑、恐惧,希望得到医护人员专业跟踪指导。结论: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华法林治疗期间存在知识误区导致心理压力大,加强患者对华法林药物的正确认识,教会患者正确识别华法林治疗的并发症,做好延伸护理,进一步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知识、服用华法林依从性及抗凝并发症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和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2018年1月—12月164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凝知识宣教和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的抗凝知识、服用华法林依从性及抗凝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在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的抗凝知识、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在抗凝并发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机械瓣膜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并降低抗凝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对抗凝治疗依从性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对抗凝治疗的依从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及健康知识水平调查表对80例瓣膜置换术后半年以上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对抗凝治疗依从性得分为服药依从性最高,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有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性别、术后时问。结论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护士应关注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三尖瓣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6年12月52例在我科接受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资料,总结了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3例,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低心排13例,呼吸功能不全19例。结论 三尖瓣置换术围手术期应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右心功能维护,改善气道,气管切开的护理操作,保证有效的营养支持和规范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将2002年10月—2005年6月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病人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制定个性化康复手册,增强心功能、抗凝剂应用、饮食、运动和休息指导,对照组不作干预,以并发症出现早晚、再次入院时间长短为观察指标。[结果]对观察组病人采用的各种护理措施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延长再次入院时间,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基于知信行评价的再循环教育在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抗凝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9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试验两组各计45例,对照组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用药常规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基于知信行评价的再循环教育,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例干预后抗凝知识掌握度评分与抗凝用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抗凝用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基于知信行评价的再循环教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病人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其抗凝知识掌握度与抗凝用药依从性,提高抗凝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将2002年10月-2005年6月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病人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制定个性化康复手册,增强心功能、抗凝剂应用、饮食、运动和休息指导,对照组不作干预,以并发症出现早晚、再次入院时间长短为观察指标.[结果]对观察组病人采用的各种护理措施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延长再次入院时间,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且术后采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心脏瓣膜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完全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Z=-2.568,P=0.010)。出血以及血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5.473,P=0.019; χ2=4.332,P=0.037)。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6.061,P=0.014)。 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术后华法林抗凝中,可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3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1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及应用抗凝药依从性,患者护理满意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可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计划行为理论促进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行为的效果。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调查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将46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术后抗凝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个体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抗凝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抗凝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可影响其抗凝行为,其中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图的影响最大;干预组患者抗凝知识掌握得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抗凝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行为理论能有效地影响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行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抗凝知识的掌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提高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知识和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对10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加强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健康教育前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和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和知识知晓情况优于健康教育前(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和抗凝治疗的认知程度和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行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做好各项护理,包括监测心率、心律变化及合理应用胺碘酮,临时起搏器的规范使用,维护内环境稳定及心功能,胸腔引流液量的重要性和及时处理,以及应用口服抗凝药的护理指导。结果本组53例患者手术成功,均为窦性心律,1例因肝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射频消融术后护理尤其重要,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