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顺行髓内克氏针结合术后环小指捆绑研究第五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采用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术结合环小指捆绑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共23例,术后石膏后托保护1周,拆除石膏后环小指捆绑固定2周后行主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6-7个月,平均6.2个月。术后12周均达到骨折牢固愈合,无旋转畸形、无髓内针断裂、无髓内针穿入掌指关节,无退针、无针道感染、无骨不连。术后掌指关节活动度及第五掌骨头干角与健侧无明显差异,手功能恢复好。结论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术结合环小指捆绑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花费低,手术时间短,恢复快,预防旋转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手法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均采用C型臂透视下闭合手法整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6~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7.8±1.6)个月;患者手术侧头干角度为(15.4±2.0)°,健康侧头干解度为(14.5±1.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手术侧第五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为(90.1±3.0)°,健康侧掌指主动活动度为(90.8±1.4)°,两组数据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采取闭合复位手法联合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移位掌骨干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对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移位掌骨干骨折并获得随访患者38例(49指),男24例,女14例,年龄20-47岁,平均31.2岁。单发骨折30例,多发骨折8例,此38例均为闭合性损伤,骨折类型:均为移位的非粉碎性(A、B型)掌骨干。术后第2天开始手指功能锻炼。结果 38例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38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为8周(6~10周)。按照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评定,优32例(36指),良4例(8指),中2例(5指),优良率为94.7%。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是治疗非粉碎性移位掌骨干骨折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行早期功能锻炼以恢复手指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克氏针撬拨辅助闭合复位PFNA 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36例患者,对其采用克氏针撬拨辅助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0~50min ,平均42min ,术中出血30~100ml ,平均70ml。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骨折全部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髋关节功能按 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94.4%。结论:克氏针撬拨辅助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微创、操作简单、骨折复位良好、手术创伤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骨折固定稳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第5掌骨颈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40例,均接受克氏针髓内固定微创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比健侧和患侧第5掌骨头干角、掌指关节活动度的差异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基本达到解剖复位,切口Ⅰ级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延迟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32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7.50%。对比本组健侧和患侧第5掌骨头干角、掌指关节活动度发现,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结论: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微创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手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3DCT辅助髓内克氏针内固定对掌骨颈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于2015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掌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应用3DCT辅助髓内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案,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疼痛程度与患肢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随访掌指关节屈伸活动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DAS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前后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第5掌指关节屈伸活动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第5掌指关节屈伸活动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掌骨颈骨折患者采用3DCT辅助髓内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加快肢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改良s-p微创入路结合克氏针辅助复位技术治疗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例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采用经改良s-p微创入路结合克氏针辅助复位技术固定骨折。观察术中复位情况、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估关节功能情况。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5例骨折复位良好,根据Garden对线指数评估,5例骨折复位质量为Ⅰ级。5例患者获得平均9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无股骨头坏死。结论:改良s-p微创入路结合克氏针辅助复位技术在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中有更多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改良髓内固定第5掌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4例第5掌骨颈闭合骨折病人,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11)和手术组(n=13)。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手术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改良髓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法评定2组病人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改良髓内固定手术时间为15~25 min,术后复查X线片提示骨折复位良好。TAM系统评定法评定结果显示,手术组:优10例,良3例;对照组:优3例,良4例,可4例。2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40,P < 0.05)。术后手术组未出现针尾滑囊炎及尺神经手背支激惹或损伤。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改良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手术简单易行,外固定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郁有富 《吉林医学》2013,(34):7217-7218
目的:观察经皮克氏针髓内闭合复位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克氏针髓内闭合复位固定治疗12例813岁桡骨颈骨折患儿。结果:12例全部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6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无桡骨小头骨骺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愈后肘关节外形、活动正常,手术疤痕小,能正常参加体育活动。结论:此术式经皮植入克氏针,远骨折端操作,闭合复位,创伤小,手术过程简单;愈后手术疤痕不明显,肘关节活动正常;特殊的闭合复位固定方法和微创操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外部锁定克氏针固定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中Bennett骨折及Roland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2月至2017年11月对我院18例采用闭合复位外部锁定克氏针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患者进行分析,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克氏针牢靠性,按TAM系统评定法测定掌指关节功能。结果本组18例,随访时间为术后1至12个月,术后TAM系统评分:优15例,良3例,中1例。功能满意,固定牢靠,无一例发生骨折再次移位情况。结论使用闭合复位外部锁定克氏针固定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疗效可靠,对比传统固定方法稳定牢靠,术后不易发生克氏针松动及再次移位风险,可缩短石膏外固定时间并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克氏针治疗钩骨折并第4和/或5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2月-2010年11月收治10例钩骨折并第4和/或5掌骨脱位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23~52岁。术前依据行X片、CT三维重建,按郜永斌等分型:Ⅱa型5例;Ⅲa型4例;Ⅳa1例。全部采用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辅以石膏托保护。结果10例患者术后获得均获得4~18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本组患者术后复查X线片均获解剖复位。患者创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率100%,无肌腱粘连、再脱位、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钩骨折并第4和/或5掌骨脱位疗效良好,钩骨一腕掌关节的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对功能的恢复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克氏针内固定骨折块和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钻孔缝合治疗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0例中90例骨折块较大的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患者采用骨折复位,0.8mm克氏针内固定骨折块,并首先逆行穿入1.0mm克氏针行远侧指间关节(DIP)过伸位内固定;对30例骨折块小的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患者采用骨折复位,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钻孔缝合,同时逆行或顺行1.0mm克氏针内固定DIP于背伸位。石膏托外固定近侧指间关节(PIP)于30°~40°屈曲位2周,克氏针固定DIP于过伸位10°~20°。术后4~6周拔除内固定骨折块克氏针。结果经术后3~6个月随访,按指关节主动运动总和(TAM)法评定疗效:优35例,良75例,中10例,骨折全部愈合。结论采用克氏针内固定骨折块及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钻孔治疗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的两种手术方法疗效均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移位掌骨骨折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效果.[病例报告]选择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间因掌骨干骨折而接受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的32例为研究对象,男21例,女11例,年龄17-60岁.单发骨折22例,多发骨折10例.闭合性损伤30例,开放性骨折2例,其中4例为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掌骨颈骨折15例,掌骨干骨折9例,基底骨折8例.粉碎骨折术后石膏外固定4周,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为11周(8-12周).按照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 TAM)的评级标准并参考手指总主动屈曲度(total activeflexion TAF)的评级标准进行评定,优20例,良9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结论 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移位掌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早期功能锻炼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一种微创逆行髓内穿刺针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9例锁骨骨折采用微创横行切口逆行髓内穿刺针治疗.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微创横行切口能充分显露锁骨中段骨折的断端,便于直视下解剖复位,采用克氏针逆行髓内固定具有简便易行、创伤小,效果优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切口顺行髓内钉配合中医康复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第五掌骨颈骨折采用小切口闭合复位顺行髓内钉固定,术后配合耳穴压豆及中药熏洗进行康复治疗。结果:其中35例获得随访。手术时间25~45min,平均35min;术中出血5~10mL,平均8mL。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7~9周。本组35例中优31例,良4例。结论:小切口顺行髓内钉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术后积极配合中医康复治疗,取得了优良的效果,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98例中节基底背侧骨折患者,18例关节面大的骨折块复位后用AO微型螺丝钉内固定,46例较大的骨折块复位后用0.8mm克氏针内固定,34例小的骨折块复位后在中节基底背侧钻孔用缝线固定。术后4~6周拔除克氏针,4~6个月取出微型螺丝钉。结果随访6~18个月,按指关节主动运动总和法评定疗效,优36例,良50例,中12例。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对于中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患者,可根据骨折块大小选择AO微型螺丝钉、克氏针或钻孔缝合固定法,疗效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克氏针微创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严重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微创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严重移位骨折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例肘内翻,1例尺神经损伤,无伤口感染,全部已取出固定物。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微创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严重移位骨折安全、损伤小、固定可靠、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单边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有限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腕关节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有限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26例,对26例30肢进行6~39个月随访(平均22.1个月).结果 26例获得随访患者30侧骨折均获得骨折愈合,优1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3%.结论 腕关节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有限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6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C"型臂X线机透视下,先行骨折闭合复位,再经皮穿入交叉克氏针固定,术后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26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个月(8~15个月).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优13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并发症包括针道感染1例,克氏针退针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结论 在骨折复位满意后,采用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能避免复位后丢失,防止畸形愈合的发生;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闭合复位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克氏针撬拨复位桡骨近端骨折,从桡骨远端逆行用双克氏针经髓腔固定.结果 23例患儿平均随诊均达半年以上(6-10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 3个月后关节功能均完全恢复正常,未发现桡骨过度生长,仅发现桡骨颈有不同程度增粗.结论 此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创伤小、费用少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