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4—氨基水杨酸局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3年以来,我们应用4-氨基水杨酸(4-ASA)局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28例中,男性22例,女性6例。年龄23~56岁。病程1个月到4年。初发型活动期22例,其中轻度者14例,中度者8例;慢性复发型活动期6例,其中轻度者2例,中、重度各2例。1.2Ⅰ诊断标准 按1978年杭州全国消化会议所拟定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4-氨基水杨酸(4-ASA)(又称对氨基水杨酸)是一种可大剂量用于治疗结核的较安全药物,属5-氨基水杨酸(5-AS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5-ASA目前用于治疗中度活动克隆病及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由于4-ASA比5-ASA更稳定且有与5-ASA相当的抗炎作用,本文对一组静止期克隆回结肠炎病人作双盲、随机比较研究口服肠溶性4-ASA与5-ASA各1.5g/d  相似文献   

3.
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作为偶氮磺胺活性成份的5-氨基水扬酸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检测5-氨基水杨酸灌肠减轻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和缓解患者病情的效应。作者等对90例(男49例,女41例,年龄17~71岁)经内镜检查证实为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而常规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应用5-氨基水杨酸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4.
5-氨基水杨酸(5-ASA)为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线药物,其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等特点。近年5-ASA新制剂和新剂型不断涌现,进一步扩大了治疗适应证。本文就各种5-ASA制剂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皮质激素或5-氨基水杨酸灌肠是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方法。但有近1/3病人可能没有疗效,且激素直肠用药后可有40%吸收到体循环。作为替代疗法,作者用双盲对照方法,以4-氨基水杨酸(4-ASA)2g 或强的松龙20mg,每晚睡前灌肠,共6周,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灶与肛门距离少于30cm)。两组治疗前病人的基本情况、粘膜变化和临床表现相似。4-ASA组24例中的5例和强的松龙组21例中的4例因病情恶化、无进步或药物副作用而未完成疗程。  相似文献   

6.
柳氮磺胺吡啶(SASP)是治疗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维持缓解的有效药物,但因其副作用发生率高达21%以上而限制其应用。5-氨基水杨酸(5-ASA)是该药的活性成分,对局部肠粘膜炎症有治疗作用。本文研究在于确定对 SASP 有副作用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服用5-ASA 的缓解率和副作用发生率,对用5-ASA 有效的患者并进一步评价其在维持缓解方面的作用。方法 85例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其中51例对小量(2g/d)SASP 有副作用而需停药。本研究分两  相似文献   

7.
5-氨基水杨酸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14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5-氨基水杨酸(5-ASA)对溃疡性结肠炎(UC)缓解期患者维持治疗及影响UC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10-08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14例缓解期UC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分析病例114例.其中,男64例,女50例,年龄16-76岁.结果:选择应用5-ASA诱导缓解治疗病例75例(65.8%).结果显示:(1)UC复发与性别无关;(2)病程>5年的UC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病程≤5年的UC患者(62.1%vs35.7%,P>0.05);(3)轻度UC患者5-ASA维持治疗剂量>2g/d者复发率显著低于≤2g/d者(10%vs33.3%,P<0.05);(4)轻度UC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患者(24.6%vs83.3%,80.6%,P<0.05);(5)直肠型UC患者复发率(19.2%)较低;(6)诱导缓解治疗达到黏膜愈合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未达到黏膜愈合的患者(4.8%vs89.6%,P<0.05);(7)UC患者诱导缓解后第2年始复发率随时间逐年上升.结论:黏膜愈合及疾病活动程度是影响UC复发率的重要因素,5-ASA是轻-中度UC维持缓解治疗的首选药物,5-...  相似文献   

8.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由环境、遗传、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病因引起的,异常免疫介导的难治性慢性炎症性肠病,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症,少数伴有贫血、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目前西医治疗药物主要包括5-氨基水杨酸(5-ASA)、糖皮质激素(GC)、免疫抑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等[1],对于轻、中度UC首选5-ASA,其中对5-ASA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和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0例,其中轻度8例,中度10例,重度12例;肠易激综合征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中VEGF的表达情况,判断不同组间其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VEGF阳性细胞数为64.50±6.15,高于正常对照组VEGF阳性细胞数的27.05±4.10(P0.01)。轻度、中度、重度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组织中,VEGF的阳性细胞数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VEGF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黏膜表达显著升高。VEGF在轻度、中度、重度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黏膜表达无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协宁 《胃肠病学》2004,9(5):304-305
我国对中度活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以下简称溃结或UC)的治疗迄今尚未规范化,一般以5-氨基水杨酸(5-ASA)或柳氮磺胺吡啶(SASP)为首选药物,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治疗方法并未取得预期效果。笔者应用口服泼尼松 硫唑嘌呤 中药溃结方三联疗法治疗UC患者.并进行前瞻性观察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与预防溃疡性结肠炎(溃结)复发的有效成分是5-氨基水杨酸(5-ASA)。偶氮水杨酸是5-ASA的二聚体,在结肠内被细菌裂解成两分子5-ASA。早年的研究表明,在不能耐受SASP的病人,偶氮水杨酸的腹泻副反应较多。本研究旨在比较两者在  相似文献   

12.
Sulfasalazine(SAS)用于防治炎症性肠病(IBD)将近40年.一些文献复习表明口服SAS2-4g/d对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有效,且能预防复发,对结肠及回肠结肠部的克隆氏病(CD)也有作用,但不能预防复发,对局限于小肠的CD则效果不佳.SAS是磺胺吡啶与5-氨基水杨酸(5-ASA)由偶氮基连接而成,5-ASA是SAS的主要具活性的代谢产物,而磺胺吡啶则与大部分毒性作用有关.口服SAS后约75%到结肠,在该处释出5-ASA与磺胺吡啶.5-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比较复杂 ,病程迁延 ,易复发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近年内使用结肠炎丸治疗老年性溃疡性结肠炎 34例 ,并与柳氮磺胺吡啶 (SASP)进行对照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为我院 1995~1999年收治溃疡性结肠炎 12 6例 ,其中老年溃疡性结肠炎 6 4例。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符合 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所规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6 4例中男 42例 ,女 2 2例 ,年龄 6 0~ 74岁 ,平均 ( 6 4 5± 0 6 )岁。初发型 15例 ,慢性复发型 19例 ,慢性持续型 30例。病程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microRNA-192表达量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反应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中活动期67例,缓解期53例。根据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临床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25例)、中度组(22例)和重度组(20例)。检测血清microRNA-192水平,采用Mayo评分、Baron评分,评估患者炎性反应程度,分析microRNA-192水平变化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反应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活动期患者血清miR-192表达量为(0.19±0.04)显著低于缓解期患者的(0.25±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6,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miR-192表达量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组患者Mayo评分、Baron评分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92表达量与Mayo评分、Baron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复发率为47.50%(57/120),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  相似文献   

15.
奥柳氮是由2个分子的5-氨基水杨酸(5-ASA)通过偶氮链连接所组成,在结肠内通过细菌的偶氮还原酶裂解释放出5-ASA。其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溃结)的效果已确立,对SASP不能耐受者中,80%以上对其耐受良好。本文研究其在维持溃结缓解的最适剂量。方法:溃结治疗后缓解3个月以上确诊为  相似文献   

16.
正炎症性肠病(IBD)是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自从20世纪40年代瑞典Nana Svartz发现柳氮磺嘧啶(SASP)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同时还可以改善伴发的结肠炎症状,1952年首次报道SASP用于治疗UC,至1977年英国牛津大学Hanauer发现SASP活性成分是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lic acid,5-ASA),近年来对5-ASA的认识和研究逐渐增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数十年来,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唯一有价值的非类固醇激素药物。SASP的药理活性部分是5-氨基水杨酸(5-ASA)。5-ASA的外用剂、口服制剂相继问世。5-ASA灌肠和栓剂对急性、远侧UC看来与表面类固醇制剂同样有效。 口服SASP和新水杨酸盐制剂在UC主要用于维持治疗。选用此类药物时应考虑三个因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分析及其处理对策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随访其预后,以评价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处理对策。方法收集2002年~2007年我院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并对其病情、随访治疗和预后进行评估。结果共纳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4例,男女比例为1.56:1,年龄14~71岁,平均年龄(40±17)岁。消化系统表现以腹泻最多(95.3%),其次为便血(84.4%)和腹痛(76.6%),全身表现以发热(92.2%)多见。病变累及全结肠者占50.8%,重度活动期患者占82.8%。治疗药物主要为单纯氨基水杨酸制剂(67.2%)和氨基水杨酸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28.1%)。经内科治疗后完全缓解者占26.6%,有效者占71.9%。50%患者治疗后复发。结论本组溃疡性结肠炎以全结肠病变和重度活动期患者居多,肠外表现少,并发症少,癌变率较低,绝大多数患者经氨基水杨酸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罗格列酮联合氨基水杨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联合5-氨基水杨酸(ASA)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方法参照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纳入2004年7—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确诊的慢性轻、中度活动期UC,1个月内未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病例,排除感染性结肠炎、肠道阿米巴病、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治疗前后行血粪常规、肝肾功能、结肠镜检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口服5-ASA 2g/d;治疗组加服罗格列酮4mg/d,临床观察期4周,4周后乙状结肠镜复查,进行疾病活动度、组织学评价,并观察治疗前后结肠上皮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NF-κB p65的表达。结果UC疾病活动指数积分在治疗组由平均5.87下降到1.86,完全缓解率为71.4%,部分缓解率为23.8%;对照组从6.05下降到2.57,完全缓解率为57.1%,部分缓解率为19.0%。组织学分级下降也高于对照组;PPARγ表达明显增加,NF—κB核阳性率明显降低,且两者之间有相关性。结论罗格列酮与5-ASA或柳氮磺吡啶联合应用较后者单独应用能够提高UC的治疗效果;UC时PPARγ表达降低,PPARγ配体可促进其表达增加;PPARγ缓解结肠炎症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完成,并可能代表UC治疗的一个新动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5-氨基水杨酸锌结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疗效、安全性及合适剂量.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剂量反应和阳性对照设计,将2004年3月至9月上海瑞金医院等6家医院108例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5-氨基水杨酸锌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天给予5-氨基水杨酸锌结肠溶胶囊2次,每次分别为1 g和0.5 g)以及对照组(每天3次给予奥沙拉秦钠胶囊,每次1 g),每组36例,疗程均为8周.随访记录评估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肠镜检查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5-氨基水杨酸锌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68.97%和45.45%,对照组为62.8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镜检查5-氨基水杨酸锌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痊愈率分别为51.72%和21.21%,有效率分别为82.76%和69.70%,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23),但与对照组(分别为34.29%和88.5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腹泻,5-氨基水杨酸锌高剂量组为2.8%(1/36),低剂量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为2.8%(1/36).结论 5-氨基水杨酸锌高剂量组能有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对照组相当,安全性相似,但试验药有减少用药次数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